《典型自然災害時空態勢分析與風險評估》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典型自然災害時空態勢分析與風險評估
- 作者:李英冰,陳敏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1 頁
- ISBN:9787307220188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典型自然災害時空態勢分析與風險評估》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
《典型自然災害時空態勢分析與風險評估》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主要利用地理空間信息、應急管理、機器學習等相關理論與方法,對颱風、城市內澇等典型自然災害進行分析,探索災害的時空發展態勢及其演化規律,服務災害...
《中國21世紀初期自然災害態勢分析》是2003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慶華。內容簡介 本書在總結2l世紀前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基本態勢和發展趨向的基礎上,依據致災自然因子的變化規律與發展趨勢和人類活動及社會因素的致災作用,預測了21世紀初期中國重大自然災變發展趨勢和區域分布,然後通過對中國人口、資源、環境、...
三、風險監測 (一)城市生命線工程 (二)公共安全 (三)生產安全 (四)自然災害 四、分析預警 (一)綜合平台分析預警 (二)子平台分析預警 五、聯動處置 (一)預警發布 (二)處置調度 (三)決策支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資金保障 (二)完善標準規範 (三)強化技術支撐 (四)夯實基層治理 (...
一、中國地震災變區域危險性分析 二、中國突發性氣象災變區域危險性分析 三、中國乾旱災變區域危險性分析 四、中國洪澇災變區域危險性分析 五、中國地質災變區域危險性分析 六、重大自然災變區域綜合危險性分析 第四節 中國災害危害性區劃 一、影響自然災害區域危害性的主要因子 二、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區域危害性評估 第四...
乾旱、洪澇、颱風、低溫、冰雪、高溫熱浪、沙塵暴、病蟲害等災害風險增加,崩塌、滑坡、土石流、山洪等災害仍呈高發態勢。自然災害時空分布、損失程度和影響深度廣度出現新變化,各類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難以預見性日顯突出。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人口密度增加,基礎設施承載負荷不斷加大,...
加快建設基層應急物資儲備庫、預警設施等減災基礎設施,著力提升災害高風險區域內“安居工程”等重點單位的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在典型自然災害多發地的區縣市支持建設具備應急指揮、救援、應急演練、物資儲備、人員安置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應急避難場所。一是領導班子建設。設立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議事...
乾旱、洪澇、颱風、低溫、冰雪、高溫熱浪、沙塵暴、病蟲害等災害風險增加,崩塌、滑坡、土石流、山洪等災害仍呈高發態勢。自然災害時空分布、損失程度和影響深度廣度出現新變化,各類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難以預見性日顯突出。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人口密度增加,基礎設施承載負荷不斷加大,...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將根據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揭示過去50年來環境變化的過程與機制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預測這一地區地球系統行為的不確定性,評估資源環境承載力、災害風險,提出亞洲水塔與生態屏障保護、第三極國家公園建設和綠色發展途徑的科學方案,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 [33]...
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省地震局組織開展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地震構造探查,尤其是對重點地區、重點城市及其附近的主要斷裂開展探測及地震危險性評價;組織開展地震危險區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摸清地震災害風險底數。預報區預防措施:省政府組織督促預報區所在地政府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準備。主要包括:(1)加強地震監測...
4.2.1 地震災害風險評估 市、縣兩級應急部門組織開展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地震構造探查、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對重點地區及其附近的主要斷裂開展探測及地震危險性評價,對重大項目建設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組織開展地震危險區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摸清地震災害風險底數。4.2.2 預防措施 根據省政府發布的臨震預報意見...
注重研究複雜邊界條件下重大事故演化規律,承災載體的風險識別、災害模擬、量化分析與損失評估方法等,建立較為完備的安全性能資料庫和定量評估預測模型;加強在役關鍵設備的健康監測檢測與故障診斷,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智慧型化技術提高事故風險監測預警精度;研究事故鏈智慧型阻斷技術,促進高風險產品和高危工藝替代,採用機械...
全省共建成35支典型災害事故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專業隊、240餘支專業森林消防隊、150餘支防汛應急隊伍、2600餘支專兼結合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伍。二是基層救援能力穩步提升。鄉鎮(街道)共組建1100餘支擔負滅火搶險、地震救援等一專多能的政府專職消防隊,確保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就近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三是空中和邊遠等...
加強氣候變化對自然災害影響機理、演變趨勢研究,開展對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災害多發性及其影響異常性的風險分析和評估。(牽頭單位:省氣象局;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科技廳、省林業局)2.加強敏感領域和重點區域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加強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水資源、人體健康、城鄉環境、...
開展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城鎮自然災害風險評價,編制全省自然災害風險區劃圖和縣級以上行政單元頻發易發自然災害風險圖,編制主要江河洪水風險圖。開展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新一輪的城市抗震防災專項規劃修編和編制工作。——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應急排危除險、避讓搬遷安置綜合防治,加強氣象、防洪、地震災害防禦等防災減災重點...
1. 汶川地震以來對自然災害治理的社會科學研究態勢分析[J]. 理論探討, 2019(2).2. 應急救援社會組織聯動協同關係研究[J]. 江淮論壇, 2017(6).3. 社會因素建構、共享價值與社會治理創新[J]. 理論探索, 2017(4).4. 加強老年護理保險研究 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J]. 社會建設, 2016(7).5. 對環境治理的階層...
鼓勵社會保險企業圍繞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研究建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評估模型,開發新險種,提高風險評估的精準性和科學性。提升自然災害監測評估能力,利用鐵塔、電力、氣象等公共數據,研發自然災害災情監測評估模型,強化災害風險精準預警研判能力。強化地震活動、地殼形變、地下流體等監測數據的融合分析,提升地震...
66、雷軍,包玉海,銀山,阿拉坦圖婭.遙感與GIS多信息疊加分析法的理論與套用——以內蒙古土壤水力侵蝕評價為例.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 2001.4 67、銀山,香寶,雷軍,阿拉騰圖雅,包玉海.內蒙古自然災害綜合分區與評價.資源科學 2002-05-20 68、李春蘭,包玉海,包剛,阿拉騰圖雅,胡日查,銀山.近57年...
以縣級為調查單位,開展全國自然災害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摸清底數,建立完善資料庫,提高現勢更新能力。建立國家、區域綜合災害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制度,研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方法和臨界致災條件,開展綜合風險評估試點和示範工作。 建立健全國家自然災害評估體系,不斷提高風險評估、應急評估、損失...
氣象服務影響範圍顯著提升,首次分析得出氣候變化背景下浙江省典型城市氣溫降水的新變化和新特徵。氣候災害風險防範有力有效,率先完成10個行業6大災種2200餘萬項數據調查和質檢核查、“一省一市”評估區劃。2.水資源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初見成效 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年引供水能力達18.7億立方米。“百項千億”...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紮實推進,“近鄰”黨建模式全面推廣,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實現全覆蓋,信訪態勢持續向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效顯著,民眾安全感率逐年提升,平安(綜治)建設考評穩居全國前列。應急管理改革發展持續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有力防禦颱風、強降雨等自然災害。糧食安全和食藥品...
66、雷軍,包玉海,銀山,阿拉坦圖婭.遙感與GIS多信息疊加分析法的理論與套用——以內蒙古土壤水力侵蝕評價為例.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01.4 67、銀山,香寶,雷軍,阿拉騰圖雅,包玉海.內蒙古自然災害綜合分區與評價.資源科學2002-05-20 68、李春蘭,包玉海,包剛,阿拉騰圖雅,胡日查,銀山.近57年...
完善應急管理工作機制。強化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自然災害綜合防治、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應急救援綜合協調的統籌作用,增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整體協調性,細化落實應急管理責任。完善風險識別、分析評估、監測預警、指揮協調、處置聯動、應急保障、災後救助等工作機制,做到統一指揮、部門聯動、軍地協同、運轉順暢、處置高效。
加強氣候變化對長江經濟帶自然災害、滇中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以及水土流失嚴重區、石漠化地區等典型脆弱區的影響和風險評估。根據全省不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特徵,完善區域防災減災及風險應對機制,提升風險應對能力。開展氣候與生態系統觀測融合分析,研究氣候變暖成因、趨勢和規律,做好氣候變暖與生態系統作用的機理研究和影響...
高亞洲地區凍融災害風險性評估/182 2019年末非洲沙漠蝗災成因分析及其未來可能風險/187 北極東北航道通航能力可持續發展評估/193 亞洲中部地區氣象乾旱事件監測/198 本章小結/204 第六章 SDG 14水下生物 背景介紹/208 主要貢獻/209 案例分析/210 南海及周邊典型海域富營養化評價/210 中南半島近岸水產養殖塘...
2 2014年中國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估【李 柯 譚柱森 何 雲 李曉慧】/035 一 城市應急管理能力評估要素/036 二 城市應急管理能力指標體系設計/040 三 中國部分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單維度分析/060 四 中國部分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估/100 Ⅱ 自然災害篇 3 大數據環境下重大洪澇災害應急仿真體系...
公共安全是指人、物和社會、經濟等系統和諧運轉的安全狀態。這種安全狀態遭到突然破壞的事件稱之為突發事件。國際上大多將突發事件分為自然力造成的和人為因素造成的兩種,我國將突發事件分為四大類,即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經過近3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取得了...
提升自然災害監測評估能力,利用衛星遙感、鐵塔、電力、氣象等公共數據,研發自然災害災情監測評估模型,提高各類自然災害風險預警精度。強化地震活動、地殼形變、地下流體等監測數據的融合分析,提升地震預測預警水平。提升應急協調共享能力,推動災害災情事故、救援物資、救援力量、救援場所、風險隱患等數據跨區域共享共用,...
2 2014年中國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估【李 柯 譚柱森 何 雲 李曉慧】/035 一 城市應急管理能力評估要素/036 二 城市應急管理能力指標體系設計/040 三 中國部分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單維度分析/060 四 中國部分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估/100 Ⅱ 自然災害篇 3 大數據環境下重大洪澇災害應急仿真體系...
2 2014年中國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估【李 柯 譚柱森 何 雲 李曉慧】/035 一 城市應急管理能力評估要素/036 二 城市應急管理能力指標體系設計/040 三 中國部分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單維度分析/060 四 中國部分大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估/100 Ⅱ 自然災害篇 3 大數據環境下重大洪澇災害應急仿真體系...
第三條 工控安全事件是指由於人為、軟硬體缺陷或故障、自然災害等原因,對工業控制系統、工業控制系統數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危害,影響正常工業生產的事件。第四條 堅持政府指導、企業主體,堅持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快速反應、科學處置,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工控安全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第二章 組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