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年表
東魏天平四年(五三八)正月,碭郡獲巨象,送至鄴。七日,大赦,改元
元象。
元象元年(五三八)二月,東魏大
都督侯景等練兵於
虎牢,將收復河南諸州,西魏
梁迥、
韋孝寬、趙繼宗皆棄城西歸。
侯景攻廣州(今河南襄城),數旬未下,聞西魏救兵將至,集諸將議事,行洛州事
盧勇請進觀形勢。勇率百騎至
大隗山(今河南滎陽境),遇西魏師。日已暮,勇多置幡旗於樹頂,夜,分為十隊,鳴角直向前沖,擒西魏
儀同三司程華,斬儀同三司王征蠻而回。於是,汾、潁、豫、廣四州復入東魏。
西魏與柔然和親
大統四年(五三八),柔然頭兵可汗返國時,事魏盡禮。以後雄踞北方,日漸驕慢,雖信使不斷,但不再稱臣。頭兵曾到洛陽,羨慕中國,乃置侍中、黃門等官職;後得魏汝陽王典簽淳于覃,寵信倍至,以為秘書監,掌管文案。至兩魏分裂,頭兵轉為不遜,屢為邊患。西魏
宇文泰以為新都關中,方欲取山東,須與柔然結為婚姻以安撫之,乃以舍人元翌女為化政公主,嫁與頭兵弟塔寒為妻;又告西魏帝,請廢乙弗後,納頭兵之女。十四日,令乙弗後為尼,派扶風王元孚迎頭兵女為後。頭兵遂留
東魏使者元整,不回報使臣。柔然送
郁久閭後於西魏,車七百乘,
馬萬匹,駱駝二千頭。至黑鹽池(今陝西定邊),遇西魏所遣鹵簿儀衛。柔然營幕、門席皆向東,扶風
王孚請後向正南面,後道:“我未見魏主,仍為柔然女;魏儀仗向南,我自向東。”十七日,立
皇后郁久閭氏。十八日,大赦。
東、西魏大戰於河橋
元象元年(五三八)七月,東魏欲收復
金墉及洛陽地,乃遣侯景、
高敖曹等圍西魏
獨孤信於
金墉城(今河南洛陽市東),
高歡率大軍接應。景盡燒洛陽內外宮殿寺廟民房,存者十之二三。時西魏帝將赴洛陽拜陵園,值信等告急,遂與
宇文泰俱東行,以
李弼、
達奚武率千騎為前驅。八月初三日,
宇文泰至谷城(今河南澠池東),
侯景欲整陣以待泰軍至,儀同三司
莫多婁貸文請率所部擊其前鋒,景勸止之,貸文不受命,與可朱渾道元以千騎前進,夜,遇
李弼、
達奚武於孝水,貸文被追斬,道元單騎獲免。
宇文泰遂進軍瀍東,
侯景等夜解圍去。初四日,泰率輕騎追景至河上,景北據河橋、南連邙山為陣,與泰交戰。泰馬中流矢驚奔,遠離
大營。泰落馬,
東魏兵追來,左右皆散,都督
李穆下馬,用鞭擊泰背佯罵道:“潰敗軍士,汝輩之王何在?汝獨留此!”東魏追兵不懷疑其為將帥,舍之而前。穆授馬與泰,共逃逸。幸而西魏大兵陸續到來,重整旗鼓,擊
東魏兵,大勝。
東魏兵北逃。高敖曹恃勇,不以泰為意,建旗蓋而
沖陣,西魏軍拚全力合攻之,敖曹一軍皆沒,單騎投奔河陽南城(在河橋南岸,其北岸即北中城)。守將
高永樂,乃歡之從祖兄之子,與敖曹有怨,閉門不納。敖曹仰面呼求繩,不與繩,敖曹拔刀穿牆未徹通而追兵至。敖曹藏河橋下,追者見其從者持金帶,問敖曹何在,從者指示之。敖曹知不免於死,引頸道;“來!持吾頭與汝開國公之賞!”追兵斬其首去。
東魏被俘甲士萬五千人,溺水死者以萬計。是日,東、西魏置陣既大,首尾懸遠,從旦至未,戰數十合。時氛霧四塞,莫能相知,西魏
獨孤信、李遠在右,
趙貴、
怡峰在左,戰皆不利;又不知
丞相泰及帝何在,皆棄其士卒先歸。
開府儀同三司李虎、念賢等為後軍,見信等退,即與之俱去。
宇文泰因此繞營而歸,僅留
儀同三司長孫子彥守金墉。余將如
王思政、
蔡佑皆下馬戰,夜深,始得還營。
西魏文帝至恆農,守將已棄城走,所虜降卒在恆農者相與閉門拒守,
宇文泰至,始攻拔之。其夜,佑追泰於恆農,見泰,泰道:“承先(蔡佑字)來,吾無憂矣!”泰受驚夜寐不安,枕佑股,然後安眠,泰留王思政鎮恆農,留帝於
閿鄉,自引兵西還長安,聞西魏君相兵敗,原被俘之
東魏沙苑降卒乘亂鼓嗓,關中大亂。及
宇文泰引兵西入,士民稍安。撫靖逾月,始迎文帝於
閿鄉,入長安,泰仍還屯華州。
東魏太師歡自
晉陽率七千騎至孟津,未渡,聞西魏軍已遁,乃渡河,遣別將追至崤(今河南新安),不及而還。歡攻
金墉,西魏長孫子彥棄城逃走,焚城成灰燼,歡毀金墉而還。按:東西魏河橋之戰,西魏原得關東洛陽地俱失,東魏折大將
高敖曹,損兵二萬餘,西魏精兵亦喪失殆盡。主其事者,西魏君相俱出,亦均受兵敗之驚;
東魏君相皆未與其事,僅
侯景與高昂(敖曹)主之。
西魏復襲洛陽
大統四年(五三八)十二月,西魏
是雲寶襲洛陽,東魏洛州刺史王元軌棄城走。西魏
都督趙剛襲廣州,拔之。於是自襄、廣以西城鎮復入西魏。
元象元年(五三八)十二月,
高澄攝
吏部尚書,始改
崔亮“停年格”之制,憑賢能選拔官吏;又淘汰
尚書郎,精選人才以充任之。凡有才名之士,雖未被薦擢,亦皆招致門下,與之游宴、論議、賦詩,因此士大夫皆稱頌之。
大事
(1)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辛酉朔(初一),發生日食。
(2)
東魏碭郡獲巨象,送鄴。丁卯,大赦,改元
元象。
(2)東魏的碭郡捕獲到一頭巨象,將它送往國都鄴城。丁卯(初七),孝靜帝下令大赦天下,並把
年號改為“元象。”
(3)二月,已亥,上耕藉田。
(3)二月,已亥(初十),梁武帝在藉田耕作。
(4)東魏
大都督善無
賀拔仁攻魏南汾州,刺史
韋子粲降之,
丞相泰滅子粲之族。東魏大行台
侯景等治兵於
虎牢,將復河南諸州,魏梁迥、
韋孝寬、趙繼宗皆棄城西歸。
侯景攻廣州,未拔,聞魏救兵將至,集諸將議之,行洛州事
盧勇請進觀形勢。乃帥百騎至
大隗山,遇魏師。日已暮,勇多置幡旗於樹顛,夜,分騎為十隊,鳴角直前,擒魏
儀同三司程華,斬儀同三司王征蠻而還。廣州守將駱超遂以城降東魏,丞相歡以勇行廣州事。勇,辯之從弟也。於是南汾、潁、豫、廣四州復入東魏。
(4)東魏大都督善無人
賀拔仁攻打西魏南汾州,南汾州刺史
韋子粲向賀拔仁投降,西魏丞相
宇文泰聽到這一訊息後,屠殺了韋子粲的全部家族。東魏大行台
侯景等人在
虎牢整頓部隊,準備收復黃河以南的各州,看到勢頭不對,西魏的
梁迥、韋孝寬、趙繼宗都放棄他們所守的城跑回西部地區。
侯景攻打廣州,沒有取得成功,他聽說西魏的救兵將要趕到,就召集全體將領一道商議對策。兼管洛州事務的盧勇請求去前方觀察形勢,在徵得
侯景同意後,他便帶領一百名騎兵來到
大隗山,在這裡,他們遇上了西魏的部隊。當時已是黃昏時刻,
盧勇叫人在樹木的頂端插上許多旗幟,表示兵力很多,等到夜裡,他把手下的騎兵分成十隊,大家吹著號角直向前衝去,抓獲了西魏的儀同三司
程華,殺死了儀同三司王征蠻,然後返回。廣州的守將駱超於是打開城門向
東魏投降,東魏的丞相
高歡下令讓盧勇再兼管廣州的事務。
盧勇是盧辯的堂弟。從此,南汾、穎、豫、廣這四個州重新劃入東魏的版圖。
(5)初,柔然頭兵可汗始得返國,事魏盡禮。及永安以後,雄據北方,禮漸驕倨,雖信使不絕,不復稱臣。頭兵嘗至洛陽,心慕中國,乃置侍中、黃門等官;後得魏汝陽王典簽淳于覃,親寵任事,以為秘書監,使典
文翰。及兩魏分裂,頭兵轉不遜,數為邊患。魏丞相泰以新都關中,方有事山東,欲結婚以撫之,以舍人元翌女為化政公主,妻頭兵弟塔寒。又言於魏主,請廢乙弗後,納頭兵之女。甲辰,以
乙弗後為尼,使扶風
王孚迎頭兵女為後。頭兵遂留東魏使者元整,不報其使。
(5)當初,柔然國的頭兵可汗剛被放回國的時候,對北魏畢恭畢敬,禮儀周全。到了永安年間之後,頭兵可汗在他所占據的北方開始稱雄,於是對北魏漸漸地變得傲慢起來,雖然仍舊和北魏保持書信與使者來往,但是不再自己稱臣了。頭兵可汗曾經到過洛陽,心裡仰慕中原,就按照北魏的官制設定了
侍中、黃門等官職;後來他得到了北魏汝陽王的
典簽淳于覃,非常親近寵信,十分重用,委任為秘書監,使其主管文書。在北魏分裂成
東魏、西魏之後,頭兵可汗變得更加傲慢放肆,多次在邊境地區製造事端。西魏的
丞相宇文泰考慮到剛在
關中地區建立新都,同時正和
東魏發生摩擦,就想用聯姻的辦法來安撫頭兵可汗。請文帝將舍人元翌的女兒封為化政公主,讓她嫁給頭兵可汗的弟弟塔寒為妻。
宇文泰又勸說文帝,請他廢掉乙弗
皇后,娶頭兵可汗的女兒。甲辰(十五日),文帝叫乙弗
皇后削髮為尼,又派遣扶風王元孚去迎接頭兵可汗的女兒來當西魏的新皇后。頭兵可汗於是扣留了
東魏的使者元整,不派使者回報。
(6)三月,辛酉,東魏丞相歡以沙苑之敗,請解大丞相,詔許之;頃之,復故。
(6)三月,辛酉(初二),東魏的丞相
高歡由於沙苑戰役失利,請求解除他的大丞相職務,孝靜帝頒下詔書,表示同意;沒過多久,
高歡又重新擔任大丞相。
(7)柔然送悼後於魏,車七百乘,
馬萬匹,駝二千頭。至黑鹽池,遇魏所遣崐鹵簿儀衛。柔然營幕,戶席皆東向,扶風
王孚請正南面,後曰:“我未見魏主,固柔然女也。魏伏南面,我自東向。”丙子,立皇后郁久閭氏。丁丑,大赦。以
王盟為司徒。丞相泰朝於長安,還屯華州。
(7)柔然國終於將悼後送往西魏,陪嫁品有七百輛車、一萬匹馬、二千頭駱駝。到達黑鹽池的時候,遇上了西魏派來迎接新皇后的儀仗隊與侍衛隊。柔然人宿營時,門戶與蓆子都朝向東方,扶風王元孚請他們朝向正南方,悼後說道:“我還沒有見到魏主,依然算是柔然國的女子,你們魏國的儀仗隊面向南方,我自己面向東方。”丙子(十七日),文帝正式冊封
郁久閭氏為皇后。丁丑(十八日),
大赦天下。封
王盟為司徒。丞相
宇文泰來到長安朝拜文帝之後,又返回華州屯兵。
(8)夏,四月,庚寅,東魏
高歡朝於鄴;壬辰,還晉陽。
(8)夏季,四月,庚寅(初二),東魏的
高歡來到鄴城朝拜孝靜帝。壬辰(初四),
高歡返回晉陽。
(9)五月,甲戌(十六日),東魏派遣兼散騎常侍
鄭伯猷到梁朝聘問。
(10)秋,七月,東魏荊州刺史王則寇淮南。
(10)秋季,七月,東魏荊州刺史王則侵犯淮河以南地區。
(11)癸亥,詔以東冶徒李胤之得如來舍利,大赦。
(11)癸亥(初六),由於東治的犯人李胤之得到了如來佛的舍利,梁武帝頒下詔書,
大赦天下。
八月,庚寅,
丞相泰至城,
侯景等欲整陳以待其至,儀同三司太安
莫多婁貸文請帥所部擊其前鋒,景等固止之。貸文勇而專,不受命,與可朱渾道元以千騎前進,夜,遇李弼、達奚武於孝水。弼命軍士鼓譟,曳柴揚塵,貸文走,弼追斬之,道元單騎獲免,悉俘其眾送恆農。
八月,庚寅(初三),西魏丞相
宇文泰到達城,
侯景等人準備排列好軍陣等待
宇文泰前來,儀同三司太安人
莫多婁貸文請求帶領自己的部屬去襲擊
宇文泰的先遣部隊,侯景等人堅決阻止了他。
莫多婁貸文生性勇敢而執拗,不接受上司的命令,和可朱渾道元兩人領著一千名騎兵向前方進發。夜間,他們在孝水遇見了
李弼、達奚武。
李弼命令士兵們擂鼓吶喊,在地上拖樹枝揚起塵土,
莫多婁貸文以為對方是大部隊,轉身逃跑,李弼追上去殺掉了他。可朱渾道元單人匹馬逃了回去,手下的人都被俘虜,被送往恆農。
泰進軍東,
侯景等夜解圍去。辛卯,泰帥輕騎追景至河上,景為陳,北據河橋,南屬邙山,與泰合戰。泰馬中流矢驚逸,遂失所之。泰墜地,東魏兵追及之,左右皆散,都督
李穆下馬,以策泰背罵曰:“籠東軍士!爾曹王何在,而獨留此?”追者不疑其貴人,舍之而過。穆以馬授泰,與之俱逸。
宇泰進軍水東部地區,
侯景等人在夜裡解除了
金墉之圍離去。辛卯(初四)
宇文泰統率輕裝騎兵追擊
侯景直到黃河邊上,侯景布置軍陣,在北面占據了河橋,在南面連線邙山,與宇文泰交戰。
宇文泰的戰馬中了流箭,受了驚,於是胡亂地狂奔起來。
宇文泰從馬上跌了下來,東魏的士兵追到跟前,身邊的人都逃散了。都督
李穆見到這種情景,跳下馬來,揮鞭抽打
宇文泰的後背,罵道:“你這狼狽不堪的小兵,你們的頭子在哪裡,為什麼你一個人呆在這兒?”追趕的東魏兵也就沒想到宇文泰是貴人,放棄了他從旁邊過去。
李穆將自己的馬讓
宇文泰騎上,兩人一起逃掉了。
魏兵復振,擊東魏兵,大破之。東魏兵北走。京兆忠武公
高敖曹,意輕泰,建旗蓋以陵陳,魏人盡銳攻之,一軍皆沒,敖曹單騎走投河陽南城。守將北娫ブ荽淌犯哂覽鄭?噸?幼嫘腫右玻?氚講苡性梗?彰挪皇堋0講薴齪羥笊?不得,拔刀穿闔未徹而追兵至。敖曹伏橋下,追者見其從奴持金帶,問敖曹所在,奴指示之。敖曹知不免,奮頭曰:“來!與汝開國公。”追者斬其首去。
高歡聞之,如喪肝膽,杖
高永樂二百,贈敖曹
太師、
大司馬、
太尉。泰賞殺敖曹者布絹萬段,歲歲稍與之,比及周亡,猶未能足。魏又殺東魏西兗州刺史
宋顯等,虜甲士萬五千人,趟河死者以萬數。
部隊重新振作之後,又向
東魏的部隊發起了攻擊,東魏遭到了慘敗,將士們紛紛逃往北方。京兆忠武公
高敖曹心裡輕視
宇文泰,他樹起旗蓋以顯示軍陣的威風,西魏的將士們都迅猛地攻過去,打得對方全軍覆沒,
高敖曹單人匹馬跑去投奔河陽南城。該城的守將
北豫州刺史
高永樂,是
高歡族兄的兒子,與
高敖曹有怨仇,關緊城門不放
高敖曹進去。
高敖曹仰頭大喊要求上面放一根繩子下來,見不被理睬,就拔出腰刀鑿門,可是門還沒有鑿開,追兵就趕到了,高敖曹只好趴到橋的下面。追趕的西魏兵看見他的奴僕手裡拿著一條金帶,就問
高敖曹的下落,奴僕指出了主人藏的地方。
高敖曹知道自己已無法免除一死,便昂起腦袋對追兵說道:“來吧!送給你一個當開國公的機會。”追兵砍下他的腦袋離去了。
高歡聽到這個噩耗,好象喪失了肝膽一樣,打了
高永樂二百大棍,又追封
高敖曹為太師、
大司馬、太尉。宇文泰獎賞殺
高敖曹的人一萬段布匹與絹帛,每年給他一部分,一直到北周滅亡的時候,還沒有給足。西魏的部隊又殺死了東魏
西兗州的刺史
宋顯等人,俘虜士兵一萬五千人,至於淹死在黃河裡的東魏兵更是數以萬計。
初,歡以
万俟普尊老,特禮之,嘗親扶上馬。其子洛免冠稽首曰:“願出死力以報深恩。”及
邙山之戰,諸軍北渡橋,洛獨勒兵不動,謂魏人曰:“万俟受洛乾在此,能來可來也!”魏人畏之而去,歡名其所營地為回洛。
當初,高歡因為
万俟普爵位高年齡大,所以給予他特殊的禮遇,曾經親自扶他上馬。
万俟普的兒子
万俟洛摘下帽子向
高歡叩頭,說:“我願出死力來報答您的大恩大德。”在邙山戰役中,其他部隊都跨過河橋向北方逃跑,唯獨
万俟洛命令自己的部屬停留在原地,他對西魏的將士們喊道:“我万俟受洛乾在此,你們能過來的就來吧!”西魏的將士都感到害怕,離開了。後來,
高歡將
万俟洛安營紮寨的地方命名為回洛。
是 西魏的日,東、西魏置陳既大,首尾懸遠,從旦至未,戰數十合,氛霧四塞,莫能相知。魏
獨孤信、李遠居右,
趙貴、
怡峰居左,戰並不利;又未知魏主及丞相泰所在,皆棄其卒先歸。開府儀同三司李虎、念賢等為後軍,見信等退,即與俱去。泰由是燒營而歸,留儀同三司
長孫子彥守金墉。
這一天,東、西魏布置的軍陣都非常龐大,頭尾相距很遠,從早晨到晚上,雙方一共交戰了幾十次,直打得煙霧塵土四處瀰漫,相互都看不清楚。西魏的
獨孤信、李遠處在右面,
趙貴、
怡峰處在左面,交戰過程中都失利了;他們又不知道文帝與丞相
宇文泰在哪裡,於是都扔下了自己率領的士兵先跑回來。開府儀同三司李虎、念賢等人屬於後續部隊,看到
獨孤信等人退卻,就和他們一道離開了戰場。
宇文泰因此只好燒掉營帳返回,留下
儀同三司長孫子彥鎮守
金墉。
王思政下馬,舉長左右橫擊,一舉輒踣數人。陷陳既深,從者盡死,思政被重創,悶絕,會日暮,敵亦收兵。思政每戰常著破衣弊甲,敵不知其將帥,故得免。帳下督雷五安於戰處哭求思政,會其已蘇,割衣裹創,扶思政上馬,夜久,始得還營。
王思政跳下馬來,舉起長矛左右出擊,一抬手就得倒下幾個人。慢慢地,他陷入敵人的軍陣已經很深,跟隨著他的人都死光了,他自己也身受重傷,昏迷過去。此刻已臨近夜晚,敵人也開始收兵了。
王思政每一次打仗都穿著破舊的衣袍與盔甲,敵人看不出他是將帥,因此他幸免於難。他的帳下督雷五安在戰場上哭著尋找他,剛好他也已經甦醒過來,雷五安就從衣服上割下一塊布,為他包紮好傷口,然後扶他上馬,入夜很久了,他們才返回營地。
平東將軍蔡下馬步斗,左右勸乘巴以備倉猝,怒曰:“
丞相愛我如子,今日豈惜生乎!”帥左右十餘人合聲大呼,擊
東魏兵,殺傷甚眾。
東魏圍之十餘重,彎弓持滿,四面拒之。
東魏人募厚甲長刀者直進取之,去可三十步,左右勸射之,曰:“吾曹之命,在此一矢,豈可虛發!”將至十步,乃射之,應弦而倒,東魏兵稍卻,徐引還。
平東將軍蔡跳下馬徒步格鬥,身邊的部屬都勸他再上馬,以便遇上緊急情況時趕緊離開,蔡怒氣沖沖地說道:“宇文
丞相就象愛他自己的兒子一樣愛我,今天我怎么能在乎自己的性命!”說罷,他帶著身邊的十幾個人齊聲大喊著,向
東魏的將士衝擊,殺傷了許多人。
東魏的部隊把他們圍了足足十幾層,蔡拉弓搭箭,抵抗四面八方的敵人。
東魏出重金懸賞,身穿厚甲手持長刀的人一直向前猛衝,想要捉住他們,大約只有三十步遠了,蔡身邊的部屬都勸他放箭,蔡回答說:“我們的性命,全在這一枝箭上頭,怎么可以隨便射出去?”直到敵人離他只有十步遠的時候,蔡才將箭射出,隨著弓弦一動,打頭的東魏兵倒在地上,後面的人向後退了一些,蔡慢慢地帶領自己的部下返回營地。
魏主至恆農,守將已棄城走,所虜降卒在恆農者相與閉門拒守,丞相泰攻拔之,誅其魁首數百人。
西魏的文帝來到恆農的時候,守將已經放棄該城逃跑了,城裡原來被西魏俘虜的東魏兵一同關閉城門,進行抵抗,西魏丞相
宇文泰攻下了該城,殺掉了幾百名領頭的人。
蔡追及泰於恆農,夜,見泰,泰曰:“承先,爾來,吾無憂矣。”泰驚不得寢,枕股,然後安。每從泰戰,常為士卒先,戰還,諸將皆爭功,終無所言。泰每嘆曰:“承先口不言勛,我當代其論敘。”泰留
王思政鎮恆農,除
侍中、東道行台。
到處尋找
宇文泰的蔡一直追到了恆農,在晚上終於見到宇文泰,宇文泰叫著蔡的表字說道:“承先,你一來,我就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
宇文泰由於受到驚嚇無法入睡,枕了蔡的大腿之後才平靜地進入夢鄉。蔡每次跟隨
宇文泰作戰,總是身先士卒,打仗回來,其他將領都爭著邀功請賞,而蔡不說一句表現自己的話。
宇文泰常常感慨地說:“承先嘴裡不提自己的功勞,可我應當替他把一切談明白。”
宇文泰留下王思政鎮守恆農,任命他為侍中、東道
行台。
魏之東伐,關中留守兵少,前後所虜
東魏士卒散在民間,聞魏兵敗,謀作亂。
李虎等至長安,計無所出,與太尉
王盟、僕射
周惠達等奉太子欽出屯渭北。百姓互相剽掠,關中大擾。於是沙苑所虜東魏都督
趙青雀、雍州民於伏德等遂反,據長安子城,伏德保鹹陽,與鹹陽太守慕容思慶各收降卒以拒還兵。長安大城民相帥以拒青雀,日與之戰,大都督
侯莫陳順擊賊,屢破之,賊不敢出。順,崇之兄也。
西魏這次東伐,在
關中地區留守的兵員很少,前前後後俘虜的
東魏士兵都被分散在民間,他們一聽說西魏的部隊遭到了失敗,紛紛圖謀作亂。
李虎等人來到長安,想不出好的對策,便和
太尉王盟、僕射
周惠達等人侍奉太子
元欽出城,到渭北地區駐防。百姓們相互掠奪,
關中地區驚擾得非常厲害。在沙苑戰役中被俘虜的
東魏都督
趙青雀,
雍州的百姓於
伏德等人趁機造反,占據了長安所屬的小城,於伏德又占有了鹹陽,與鹹陽太守慕容思慶各自召集東魏的降兵,以便抵抗從戰場上返回的西魏將士。長安主城中的百姓互相組織起來,共同抵抗
趙青雀,每天同他交戰。大都督
侯莫陳順襲擊了
東魏的那些降兵,多次打敗他們,嚇得降兵們不敢出城。
侯莫陳順是
侯莫陳崇的兄長。
扶風公王羆鎮河東,大開城門,悉召軍士謂曰:“今聞大軍失利,青雀作亂,諸人莫有固志。王罷受委於此,以死報恩。有能同心者可共固守;必恐城陷,任自出城。”眾感其言,皆無異志。
鎮守河東的扶風公
王羆大開城門,叫來所有的將士,對他們說道:“今天我聽說咱們的大部隊在前線失利,
趙青雀在京城作亂,許多人已經喪失了信心,而我王羆受委託守衛河東,決心以死來報答皇上與宇文
丞相的恩德。你們中間能夠跟我同心協力的人可以和我一道堅守此城;實在害怕本城陷落的可以隨便出城。”大家都被他的話感動了,就一心與他守城。
魏主留閿鄉。
丞相泰以士馬疲弊,不可速進,且謂青雀等烏合,不能為患,曰:“我至長安,以輕騎臨之,必當面縛。”
通直散騎常侍吳郡陸通諫曰:“賊逆謀久定,必無遷善之心,蜂蠆有毒,安可輕也!且賊詐言東寇將至,今若以輕騎臨之,百姓謂為信然,益當驚擾。今軍雖疲弊,精銳尚多,以明公之威,總大軍以臨之,何憂不克!”泰從之,引兵西入。父老見泰至,莫不悲喜,士女相賀。華州刺史宇文導引入
鹹陽,斬思慶,禽
伏德,南渡渭,與泰會,崐攻青雀,破之。
太保梁景睿以疾留長安,與青雀通謀,泰殺之。
西魏的文帝留在閿鄉。丞相
宇文泰考慮到士兵與馬匹都已經疲憊不堪,不再能快速前進,並且認為
趙青雀等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不會成為大的禍患,就說道:“我到達長安,讓輕裝的騎兵直衝進去,趙青雀這些人一定會自縛而降,向我當面請罪。”通直散騎常侍
吳郡人
陸通勸告說:“那些奸賊很久之前就已圖謀叛亂,一定沒有改惡從善的心意,蜂、蠍是有毒的,怎么可以輕視?況且那些賊寇欺騙百姓,說
東魏人將要到達,我們現在如果派輕裝騎兵衝進城去,老百姓就會覺得情況真的象那些賊寇說的那樣,於是就會更加驚慌不安。眼下我們的部隊雖然已經疲勞,但是精銳兵馬還比較多,憑著您的威望,帶著大部隊進長安城,哪裡用得著憂慮打敗不了敵人呢?”宇文泰聽從了
陸通的意見,帶領部隊向西入城。城裡的父老們看見
宇文泰回來了,沒有一個不是悲喜交加,男男女女們都相互慶賀。華州刺史
宇文導帶領人馬攻進
鹹陽,殺掉了慕容思慶,捉住了於
伏德,又南渡渭河,與
宇文泰匯合,然後向
趙青雀發起了進攻,挫敗了對方。西魏的
太保梁景睿因病留在長安,與
趙青雀一同密謀叛亂,
宇文泰殺掉了他。
(13)東魏
太師歡自晉陽七千騎至孟津,未濟,聞魏師已遁,遂濟河,遣別將追魏師至崤,不及而還。歡攻
金墉,長孫子彥棄城走,焚城中室屋俱盡,歡毀金墉而還。
(13)東魏的太師
高歡帶領七千名騎兵從
晉陽趕到孟津,還沒有開始渡黃河,就聽說西魏的部隊已經逃走,於是立即渡過黃河,又派遣其他將領追擊西魏的兵馬,一直追到崤縣還沒有趕上,這才返回。
高歡向金墉發起了進攻,
長孫子彥放棄該城逃跑,臨行前把城裡的房屋燒得乾乾淨淨,高歡拆毀了
金墉城之後回到東魏。
東魏之遷鄴也,
主客郎中裴讓之留洛陽;
獨孤信之敗也,讓之弟諏之隨
丞相泰入關,為大行台倉曹郎中。歡囚讓之兄弟五人,讓之曰:“昔
諸葛亮兄弟,事吳、蜀各盡其心,況讓之老母在此,不忠不孝,必不為也。明公推誠待物,物亦歸心;若用猜忌,去霸業遠矣。”歡皆釋之。
東魏將國都遷往鄴城的時候,
主客郎中裴讓之留在洛陽;獨孤信在
邙山之戰中失敗以後,
裴讓之的弟弟裴諏之跟隨西魏的丞相
宇文泰進入關中,被任命為大行台倉曹郎中。
高歡囚禁了裴讓之兄弟五人,裴讓之對高歡說:“昔日
諸葛亮兄弟二人,一個幫助
吳國,一個為蜀國服務,各自都盡心盡力。何況我
裴讓之還有老母親在這裡,不忠不孝之事我是絕對不會幹的。您要是誠心誠意地對待一個人,他自然也會把心交給您;如果您喜歡猜疑人,那么就很難建立起霸業。”
高歡聽罷,將
裴讓之兄弟都釋放了。
九月,魏主入長安,丞相泰還屯華州。
(14)東魏大都督
賀拔仁擊邢磨納、盧仲禮等,平之。
(14)東魏的大都督
賀拔仁襲擊並消滅了邢磨納、盧仲禮等人的兵馬。
盧景裕本儒生,太師歡釋之,召館於家,使教諸子。景裕講論精微,難者或相詆訶,大聲厲色,言至不遜,而景裕神采儼然,風調如一,從容往復,無際可尋。性清靜,歷官屢有進退,無得失之色;弊衣粗食,恬然自安,終日端嚴,如對賓客。
盧景裕本是一位讀書人,太師
高歡釋放他之後,把他叫到家裡,讓他開設書塾,教自己的幾個兒子。
盧景裕的講解議論精闢入微,和他辯論的人有的詆毀呵斥他,大聲嚷嚷,表情嚴厲,言語很不禮貌,但是盧景裕依然神情莊嚴,風度不變,從容不迫地辯論,看不出一點情緒受到影響的痕跡。他生性喜歡清靜,為官生涯中多次被提升或降職,可從來不表露出得意或失意的樣子;平時,他穿劣質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恬淡安然,整天端莊嚴肅,好象老在面對賓客一樣。
(16)梁朝散騎常侍劉孝儀等人到東魏聘問。
(17)十二月,魏是雲寶襲洛陽,東魏洛州刺史王元軌棄城走。都督趙剛襲廣州,拔之。於是自襄、廣以西城鎮復為魏。(17)十二月,西魏的
是雲寶向洛陽發起攻擊,東魏洛州刺史王元軌丟棄該城逃跑了。都督
趙剛襲擊廣州並攻克了該城。於是,襄州、廣州以西的城鎮重新歸屬西魏。
(18)魏自正光以後,四方多事,民避賦役,多為僧尼,至二百萬人,寺有三萬餘區。至是,東魏始詔“牧守、令長,擅立寺者,計其功庸,以枉法論。”
(18)北魏自從
正光年間之後,四面八方經常發生各種事端,百姓為了躲避賦稅與徭役,許多人出家當了和尚與尼姑。整個國家的出家人達到二百萬,寺廟也足有三萬多處。到此時,東魏頒下詔書給各級地方官,凡是擅自建立寺廟的,根據所花費勞工的多少,以枉法論處。
(19)初,魏伊川土豪李長壽為防蠻
都督,積功至北華州刺史。孝武帝西遷,長壽帥其徒拒東魏,魏以長壽為廣州刺史。
侯景攻拔其壁,殺之。其子延
孫復收集父兵以拒東魏,魏之貴臣廣陵
王欣、錄尚書
長孫稚等皆攜家往依之,延孫資遣衛送,使達關中。東魏
高歡患之,數遣兵攻延孫,不能克。魏以延孫為為京南
行台、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延孫以澄清伊、洛為已任,魏以延孫兵少,更以長壽之婿
京兆韋法保為東洛州刺史,配兵數百以助之。法保名,以字行,既至,與延孫連兵置柵於伏流。
獨孤信之入洛陽也,欲繕修宮室,使外兵郎中
天水權景宣帥徒兵三千出採運。會東魏兵至,河南皆叛,景宣間道西走,與
李延孫相會,攻
孔城,拔之,洛陽以南尋亦西附。丞相泰即留景宣守張白塢,節度東南諸軍應關西者。是歲,延孫為其長史楊伯蘭所殺,韋法保即引兵據延孫之柵。
當初,西魏伊川的當地豪強李長壽出任防蠻都督,後來積累了不少功勞,被提升為
北華州刺史。孝武帝西遷的時候,李長壽率領手下的步兵抵抗東魏的部隊,西魏又任命他為廣州刺史。
侯景攻克了他的營壘,殺掉了他。他的兒子
李延孫重新召集起他父親的人馬,繼續抗拒東魏,西魏顯貴的大臣廣陵王元欣、錄尚書
長孫稚等人都攜帶了家眷前去投靠他,
李延孫送給他們錢財,又派了衛隊護送,使他們安全到達關中。東魏的高歡對
李延孫的存在感到憂慮,多次派遣部隊攻打他,都沒有取得功。西魏任命李延孫為京南
行台、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
李延孫將平定伊、洛地區作為自己的責任,西魏朝廷認為他的兵力不足,又委派李長壽的女婿、
京兆人韋法保任東洛州刺史,配置數百名士兵來幫助李延孫。韋法保的本名叫韋,通常以表字相稱。他到達東洛州之後,與
李延孫把各自的部隊合到一塊,在伏流城安營紮寨。
獨孤信進入洛陽的時候,曾經打算修繕已經荒廢的宮殿,他派遣外兵郎中
天水人權景宣帶領三千名步兵出去採伐樹木,然後運入洛陽城。不久,東魏的部隊趕到,河南各州郡都反叛了,
權景宣抄小路向西逃跑,與
李延孫會師。他們一同攻打並占領了
孔城,洛陽以南的州郡也都連續不斷地歸附西魏。西魏丞相
宇文泰隨即留下
權景宣鎮守張白塢,讓他統管東南地區的軍隊中回響關西的人馬。這一年,
李延孫被他手下的長史楊伯蘭殺害,韋法保馬上指揮部隊占據了李延孫的營盤。
東魏將
段琛等據宜陽,遣陽州刺史牛道恆誘魏邊民。魏南兗州刺史
韋孝寬患之,乃詐為道恆與孝寬書,論歸款之意,使諜人遺之於琛營,琛果疑道恆。孝寬乘其猜阻,出兵襲之,擒道恆及琛,崤、澠遂清。東道行台
王思政以玉壁險要,請築城自恆農徙鎮之,詔加
都督汾·晉·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行台如故。
東魏將領
段琛等人占據著宜陽,他們派遣陽州刺史牛道恆去引誘西魏邊境地帶的百姓。西魏南兗州刺史
韋孝寬對此感到憂慮,就偽造了一封牛道恆給自己的信,其中談到有歸附西魏的意思,又派間諜故意將信遺留在
段琛的營地,段琛果然對牛道恆產生了懷疑。
韋孝寬趁他胡亂猜疑的時候,出兵襲擊宜陽,活捉了牛道恆和
段琛,於是崤山與澠水地區都得以平定。東道
行台王思政認為玉壁地勢險要,請求在那裡修築新城,並要求從恆農前去鎮守,文帝頒下詔書,加封他為都督汾、晉、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原先擔任的行台職務不變。
(20)東魏以
高澄攝
吏部尚書,始改崔亮年勞之制,銓擢賢能;又沙汰
尚書郎,妙選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雖未薦擢,皆引致門下,與之游宴、講論、賦詩,士大夫以是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