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高氏

渤海高氏

渤海高氏,是指東漢起發軔於渤海郡的高氏郡望。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稱,渤海高氏於東漢末形成後,至西晉漸趨興盛,並形成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等多個支系。南北朝時期,渤海高氏已成為山東(指太行山以東)門閥士族的代表,進入鼎盛階段,控制北魏、東魏政治,建立北齊政權。出身於渤海蓨(今河北景縣)的高歡高澄父子相繼任東魏大丞相、渤海王,控制東魏軍政大權。至高澄弟高洋,以相國、齊王接受東魏孝靜帝的禪讓,成為北齊王朝的開國君主,是為北齊顯祖文宣皇帝(529-559)。

基本介紹

介紹,淵源,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分支,晉陵高氏興起,漁陽高氏形成,遼東高氏來源,河南高氏淵源,其他支系,與渤海郡王,

介紹

渤海高氏,是指東漢起發軔於渤海郡的高氏郡望。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稱,渤海高氏於東漢末形成後,至西晉漸趨興盛,並形成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等多個支系。南北朝時期,渤海高氏已成為山東(指太行山以東)門閥士族的代表,進入鼎盛階段,控制北魏、東魏政治,建立北齊政權。出身於渤海蓨(今河北景縣)的高歡高澄父子相繼任東魏大丞相、渤海王,控制東魏軍政大權。至高澄弟高洋,以相國、齊王接受東魏孝靜帝的禪讓,成為北齊王朝的開國君主,是為北齊顯祖文宣皇帝(529-559)。
渤海高氏,是我國高姓最大的郡望,也是高姓的主流和高姓五望之首,五望皆出於渤海,故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稱。上起於後漢,下至隋、唐,渤海高氏即為當時北方的名門望族之一。見於《晉書》、《北史》、《魏書》、《北齊書》、《隋書》、《新唐書》等史書的記載中,渤海高氏中有官爵者有一百四十多人。北魏至北齊,高氏發展到鼎盛時期,渤海人高洋建立北齊,為北齊顯祖文宣皇帝。至隋,繼隋開國元勛、左領軍大將軍、宰相、太常、渤海郡公高熲之後,渤海郡王及以下的爵位多授予渤海高氏。

淵源

《世本·卿大夫世家·齊·高氏》:高氏。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①。《左·襄二十九年》正義。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之孫武子偃。《左》 正義同上。傾子之孫酀②。 《左· 昭 十二年》正義。 ①案:正義引劉炫云:“據《世本》,高止,敬仲元孫之子。”若水編校世本;②案:正義引《世本》文,“偃”作“酀”,雲“酀”“偃”、聲相近。“酀”即所云高偃是也。《傳》云:“齊人立敬仲之曾孫酀。”必有一誤。
《唐書·宰相世系表》:“高氏出自姜姓齊太公(即西周姜太公,亦稱呂尚、姜尚)六世孫文公赤生公子高,孫傒為齊上卿,與管仲合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食采於盧,謚曰‘敬仲’,世為上卿。敬仲生莊子虎,虎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固,固生厚,厚生子麗,子麗生止,奔燕。十世孫量為宋司城,後入。十世孫洪,後漢渤海太守,因居渤海蓚縣。洪四世孫褒,字宣仁,太子太傅。褒孫承,字文休,國子祭酒、東莞太守;生延,字慶壽,漢中太守;延生納,字孝才,魏尚書郎、東莞太守;納生達,字世達,吏部郎中、江夏太守;四子約、乂、隱、漢。隱,晉玄菟太守;生慶,北燕太子詹事、司空;三子展、敬、泰。展,後魏黃門侍郎、三都大官,二子讜、頤;讜冀青二州中正、倉水康公,二子祚、佑;佑字子集,光祿大夫、建康靈侯,二子和璧、振。

春秋戰國

高姓自高傒起得姓(桓公賜“以王父名為氏”),為春秋時齊國公族,世為天子所命監國上卿,同時也是盧姓始祖。高氏和同為上卿的國氏成為齊國最顯赫的兩大貴族,鼎盛時“三分齊而有其一”,《管子·小匡》載:“國設三軍,有中軍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國子之鼓。”《國語·齊語》云:“士商十五鄉,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高傒不僅在內主軍、主政,對外並曾代表桓公安亂稱盟諸侯。至戰國田氏代齊,公族遭受屠戮,高氏多出奔魯燕等國。
姜齊高氏世系姜齊高氏世系
孔子弟子高柴,齊文公十八世孫,字子羔,又稱子皋、子高、季高、季臯、季子臯,在魯、衛兩國先後四次為官,歷任魯國費宰、郕宰、武城宰和衛國的士師,是孔門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為柴姓始祖。
高傒墓出土文物高子戈高傒墓出土文物高子戈

秦漢魏晉

高傒25世孫、高量10世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太守,遷至渤海縣(今河北景縣),子孫眾多。渤海高氏由此發軔,繁衍不息。高洪的一支後裔高隱、高瞻叔侄創立了漁陽高氏、遼東高氏,另一支後裔高悝創立了廣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後人高伯祥又創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當今高氏子孫多自稱為渤海高氏後裔。
高洪之後,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跡在史籍中記載不詳。高洪的4世孫高褒字宣仁,為東漢太子太傅;6世高承(一作丞)字文休,為國子祭酒、東莞太守;7世高延字慶壽,為漢中太守;8世高納字孝才,為曹魏尚書郎、東莞太守;9世高達字式遠,為吏部郎中、江夏太守;10世高約、高義、高隱、高漢,其中高隱為西晉玄菟郡(治今遼寧撫順)太守。高隱之子、11世高慶於後燕慕容垂時任太子詹事司空。12世高展、高敬、高泰,其中高敬後裔事跡湮沒無聞,高展、高泰二支後裔均活躍於北朝政治舞台。
漢晉渤海高氏世系
1世12世
高洪—茂—瑞—褒—韋—承—延—納—達—約、義、隱、漢—慶(父隱)—展、敬、泰

南北朝

北魏:渤海高氏高隱率族人於北燕起從渤海蓨縣遷至幽州,幽州在北燕的統治範圍內,故高隱之子高慶、孫高泰、曾孫高湖三世都仕於北燕。北燕從公元409年建立政權,到公元436年為北魏所滅,共立國二十七年。高慶官至太子詹事、司空,高泰任吏部尚書,高湖任散騎常侍。北燕國力衰退,高湖率領族人三千戶投奔北魏,之後居於東阿鎮。北魏太祖通武皇帝賜爵高湖為東阿侯,並封右將軍、鎮西將軍、秦州刺史等職。高湖生有四個兒子,長子高真,次子高各撥,四子高稚,三子高謐,官至侍御史,後因觸犯法律,被發配到懷朔鎮(今山西朔縣,後魏六鎮之一)。高謐生子高樹生,任鎮遠將軍,官至大都督,逝世後被追封為冀州刺史、渤海王。
東魏:534年,渤海蓚人、東魏大丞相、大司馬、渤海王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關中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擁立年僅十一歲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孫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東魏開始。550年,孝靜帝禪位於高歡之子高洋,東魏滅亡。
北齊:北齊立國共二十八年,稱帝者八人(加封追謚),高氏宗親嗣孫有四十九位封王,此外,帝系宗親任太守刺史司空司徒、大將軍、太師太傅等不計其數。北齊高氏成為國姓,其發展也是空前的。首先,高氏的地位得到確立,國人以高氏為榮,如前所述,元文遙、元景安、徐隆之或賜或改為高氏。其次,高氏執掌北齊軍政大權,高氏宗親多為統治高層。
高歡有十五子,長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皆曾稱帝,其餘諸子皆封王。被封王的諸子都官居高位為重臣:三子高浚,字定樂。天保初年,封永安簡平王,為青州刺史。四子高淹,字子邃,元象中朝,封平陰郡公,官至尚書左僕射。天保初年,封平陽靖翼王,歷任尚書令、開府義同三司、司空、太尉等。皇建初年,為太傅。大寧元年任太宰。其食邑所在地平陽郡(今山西臨汾)亦為其父高歡受封之地,平陽郡下轄楊縣(治所在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范村東古城址,隋末改為洪洞縣),其子孫在此繁衍生息,成為高氏的重要一支。五子高浟,字子深,元象初年,官拜通直散騎常侍,封永樂郡公。武定六年(公元548年)出任滄州刺史。天保初年,封彭城王,相繼任司空、太尉、司州牧、尚書令、領大宗正卿、太師錄尚書事等職。六子高演,字延安。公元538年封常山郡公。公元550年進爵為王。文宣皇帝高洋逝世後,其子高殷繼位。由於高殷年幼,當年就被廢掉,高演登上皇位,是為孝昭皇帝。《北齊書》記載:“帝(高演)聰敏有識度,深沉能斷,不可窺測。”“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儀望風表,迥然獨看。自居台省,留心政術,閒明簿領,吏所不逮。及正位宸居,彌所克勵。輕徭薄賦,勤恤隱。”公元561年崩於晉陽宮,終年二十七歲。七子高渙,字敬壽。天資雄傑,風流倜儻,幼年時,常以將才自居,深得高歡的喜愛。長大以後,力大無比,能扛得起寶鼎,文韜武略,精妙絕倫。公元538年封平原郡公,公元550年封上黨王,歷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鎵尚書事等職。八子高洧,封襄城郡王,早逝。九子高湛,公元538年封長廣郡公。公元550年進爵為王,任尚書令,兼司徒、太尉等職。公元561年孝昭皇帝逝世後登皇位,為武成帝。公元565年讓位與其子高緯,稱太上皇,公元568年崩於鄴城,終年三十二歲。其餘諸子依次為:十子高浩,封任城王,歷任司徒、太尉、省綠尚書事等職。十一子高浞,封高陽康穆王,官至司徒。十二子高濟,封博陵文簡王,任定州刺史。十三子高凝,封新平郡王(後改安定王),任中書令、齊州刺史等。十四子高潤,封馮翊王,任定州刺史,後官至太師、太宰。十五子高洽,封漢陽敬懷王,早逝。
北齊書》中關於諸帝諸王的描述:
神武帝高歡: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少有人傑表。
文襄帝高澄:神情俊爽;美姿容,善言笑,談謔之際,從容弘雅。
孝昭帝高演: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儀望風表,迥然獨秀。
武成帝高湛:儀表瑰傑,冠服端嚴,神情閒遠,華戎嘆異。
上黨剛肅王高渙:天姿雄傑,俶儻不群。
襄城景王高淯:容貌甚美,弱年有器望。
馮翊王高潤:美姿儀。
襄城景王高亮:美風儀。
河南康獻王高孝瑜:容貌魁偉,神彩雄毅。
蘭陵王高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風調開爽,器彩韶澈;才武而面美;白類美婦人。
趙郡王高睿:身長七尺,容儀甚偉。
清河王高岳:姿貌嶷然。
後主高緯:帝少美容儀
蘭陵王入陣曲蘭陵王入陣曲

隋唐

從北齊滅亡到隋朝建立,只有短短數年的時間。此時高氏雖然失去了往日皇室國姓的輝煌,但作為門閥勢力、望姓大族仍有著其特殊的地位。南北朝時期是門閥制度的大盛時期,姓氏門第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標誌。後來在隋唐時期,這一制度雖然有所削弱,但其影響仍不可低估。渤海高氏經過北齊的發展,在北方成為繼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之後的少有的幾個望姓大族。
隋:高氏最有影響的人物是高熲,渤海蓨縣人,與北齊皇室同宗。其祖父高季安官至撫軍將軍、兗州刺史。父親高賓,初仕北齊,後遭人誣陷而投奔北周,官至鄀州刺史。高熲,字照玄,少時聰敏,善於辭令。隋建立以後,官拜尚書左僕射,封渤海郡公。公元589年隋朝以高熲為元帥長史,派兵攻陳,一舉攻下陳國。因功勳卓著而被加授上柱國、進爵齊國公。
唐:高固(《新唐書》卷七十一“宰相世系表”及“高固傳”)及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高駢等(《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下“高駢傳”)。在渤海郡王之外,仍有不少高氏按唐的九等爵制受封各色爵,如渤海郡公高元裕、渤海郡開國公高少逸、渤海縣侯高適、渤海縣子高重等。

五代十國

荊南高氏在唐末發動農民起義,給唐朝的統治以重大打擊。公元907年占據汴州(今河南開封)的軍閥朱溫廢掉唐哀帝李祝,自稱皇帝,建號為梁。
十國中的荊南政權為高季興所建。荊南(924年-963年),又稱南平北楚,是五代時十國之一。由高季興所建,國土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統治範圍包括今湖北的江陵、公安一帶。據《十國春秋》記載,高季興,字貽孫,陝州峽石人(今河南三門峽),原名高季昌,因避後唐獻祖名諱而改季興。少年時喜愛武術,有膽略。

宋元

荊南高氏歸順北宋以後,子孫後裔大多為宋所用。其中武信王四個兒子,高從翊任右衛將軍、高從讓任左清道率府率、高從謙任左司御率府率、高從詵任右衙率府率。文獻王六個兒子,高保紳為衛尉卿、高保節任司農少卿、高保遜任左監門衛將軍、高保衡任歸州刺史、高保膺任峽州刺史、高保寅任內作坊使。保寅四個兒子高輔政、高輔之、高輔堯、高輔國皆中進士。
高懷德(926—982),北宋初年大將,殿前副都點檢、武勝軍節度使。字藏用,五代時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太祖妹夫。以擁戴有功,宋初為殿前副都點檢,曾參與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後與石守信等秉太祖意圖自請解除兵權。太宗時官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死後追封渤海郡王
高瓊(935~1006),北宋武烈王,大將。字寶臣,蒙城(今屬安徽)人。歷仕太宗龍直指揮使、保大軍節度、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高瓊家族門風尚武,自5世祖仲武始,世代任武職。祖父高霸為燕趙豪傑,任四川行營都統。高瓊之弟高瑤官居團練使。自高瓊起,七代為將:樞密副使1人、節度使5人、指揮使5人、團練使3人、防禦使1人、提舉1人、兵馬鈐轄2人,還有任殿值、侍禁、內殿崇班、內殿供奉、內殿承制、合門使等侍御武官15人;五代七人封王。
大理高氏:另一支高氏,早在漢末時由隴西遷至滇中,成為白蠻大姓。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太奪取大理國段氏政權自立為王,稱大中國。其子高太明於1096年又將王位還於段氏,被封為中國公,自立年號,世為大理國宰相,控制大理國政權,被稱為高國主。其後裔歷經元、明、清三代,均為雲南士司。據《士官底簿》記載,楚雄士知府高政,傳位於妻子及女兒高冬梅。還有鶴慶軍民士知府高隆,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歸附,傳子高仲將,孫高興、興弟寶結,寶結子高倫。又有鶴慶府士千夫長高海,其先人高賜,元朝為士千戶。高海於明初歸附,為千戶長,傳至高玉時,玉子高藩臣,世襲指揮僉事。再傳至高應星,即裁撤。又有北勝州士判官高亮,於明洪武士六年上任,下傳子高琳,孫高瑛,曾孫高慶、高廣,廣子高珍。

明清

山西高氏由來已久,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高氏族人遷到這裡。北齊高氏亦起家于山西,高歡第四子平陽靖翼王高淹就封於平陽,子孫後代在此繁衍,山西高氏遂成望族。明朝初期的遷民,有不少高氏族人從山西平陽移至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山東東明西關《高氏族譜》載有:“念我高氏不能紀遠聞,自前明,由山西洪洞遷徙居於東明之西關,今祖塋始祖之墓猶存遺址。”
山東鄆城北關《高氏族譜》亦記載:“始祖明公偕始祖母米孺人於明洪武二年率領二子一侄自山西洪洞縣遷濮州之南。二子長居楊妃店,次居飼鶴池,侄往東不知其處。適民國二十四年,高老莊祠堂落成,與祭者七十餘村。”山東、河南、河北為高氏發祥地,山西高氏大部分為渤海高氏後裔,明時山西高氏遷徙當為回遷。

分支

晉陵高氏興起

早在東漢時期,吳郡無錫高彪、高岱父子皆為江東一代名儒。漢靈帝曾命在東觀殿懸掛高彪的畫像,用來作為儒士的楷模。高岱則精通《左傳》,德行高潔,30歲時為避難遷居餘姚(今屬浙江)。然而高彪後嗣情況不明。三國至兩晉,是後世晉陵高氏產生、形成時期。晉陵高氏出自東吳丹陽(治今江蘇南京)太守、廣陵(治今江蘇揚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廣陵高氏。浙江《蕭山高氏家譜·原系圖》把高瑞列為高洪之後。據此,晉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世孫高悝遷居秣陵(今江蘇南京南),成為晉陵(治今江蘇常州)高氏始祖。高悝早年喪父,以孝順母親著稱。史籍中記載著“高悝匿孤”的故事。晉元帝司馬睿嘉勉他的義行,任命為參軍。高悝後來官至丹楊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菘,字茂琰,少年時好讀史書,元帝任命他為中書郎、黃門侍郎。簡文帝輔政時,高崧任輔軍司馬。高崧後來於哀帝時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騎常侍。隋朝時,高瑞13世孫高子長任秘書學士。高子長之子高智周於唐高宗時官居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後的晉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廬陵(治今安徽合肥)的晉陵令高徹(號瓊台)。
晉陵高氏世系
1世4世13世
高洪—茂—年—褒—瑞—……悝—崧—耆—……子長—智周

漁陽高氏形成

早在春秋時期,齊國貴族高氏成員、高傒7世孫高止(字子容)及高無平十先後在和政敵鬥爭失利時逃往北燕。西晉末“永嘉之亂”,中原世家大姓紛紛南遷,發展成漢民族自形成以來第一次移民高潮。處於北部地區的漢族大姓因受到進入中原的“五胡”(匈奴、鮮卑等)的阻隔,只能滯留原地或向北方逃避。這一時期,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規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帶移民。這是自春秋末期田氏篡齊高氏外遷燕魯等地以來,又一次向北方的擴展。這次北徙的為首人物是高瞻(蕭山譜列為高約之子)和其叔父高隱。高瞻,字子前,生得英氣勃勃,身高八尺二寸。西晉光熙年間(公元306年),高瞻補任尚書郎,“永嘉之亂”發生後,回到家鄉渤海莜縣和父老們商議說:“眼下皇室衰微,兵荒馬亂,渤海郡位置優越,必為爭奪之地。現大司馬王浚(字彭祖)占據幽薊,兵勢強盛,可以依託。”族人一致贊成。於是,高瞻就和高隱一起率領鄉親數千家北徙幽州,和當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匯合,形成漁陽(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屬漁陽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為西晉上谷太守、關中侯,其5世孫高閭文才超卓,於北魏明君孝文帝時擔任中書監(宰相),和名相高允並稱“二高”。

遼東高氏來源

高瞻率族人遷居幽州後,因王浚政策多變,難以相處,又隨平州刺史、東夷校尉崔毖遷往遼東(治今遼寧遼陽)。崔毖想聯合高句麗和鮮卑宇文、段二部攻打鮮卑慕容廣鬼,高瞻極力勸阻,結果崔毖果然大敗,僅帶數十名騎兵逃往高句麗。高瞻被慕容廣鬼所俘,被委任為將軍。高瞻稱病臥床不起,拒絕合作,後因憂憤而死。高隱曾任晉玄菟郡太守,其6世孫中有一個即為北齊王朝高氏政權的奠基人高歡。隨高瞻、高隱徙居遼東的高氏族人成為高姓五望之一——遼東高氏的源頭。遼東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馮跋屬下任散騎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為北魏建德公,後率500餘戶向北魏太武帝投誠,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縣(碑文殘破現已不詳)。高玄子高道悅於孝文帝,時歷任諫議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熲先祖出自渤海蓚縣,至邊塞為官,子孫留居遼東,至高熲曾祖高暠,於太和年間投奔北魏,世代為官。

河南高氏淵源

宋代韻書《廣韻》中列舉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前四望族均源於渤海,且至兩晉之交均已發祥,惟有河南高氏形成的過程較為複雜。“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雖然今河南境內,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高克、高渠彌,衛國有高柴;東漢時有南陽葉人高鳳,但南北朝以後“河南高氏”的內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時改為高氏的鮮卑族是(一作有)婁氏和羽真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至洛陽,逐漸採取漢化政策,於公元496年把內遷的鮮卑各部姓氏一律改為漢姓,史稱“河南虜姓”。內遷鮮卑人均以洛陽為籍貫。“河南高氏”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古今姓氏書辯證》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歸於河南高氏。然而後世河南一帶高氏極為興盛,尤其北宋時,出自渤海的高懷德、高瓊二支高家將遷至都城汴京(今開封),後裔成為河南高氏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他支系

除《廣韻》等古籍列舉的上述高姓五望外,歷史上還有其他源於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麗高氏:高句麗王族為高姓,但與中原高氏並無淵源。出自渤海高的高顧、高撫兄弟(蕭山譜列為高義之子)也是在“永嘉之亂”中逃往高句麗的。高顧、高撫家族累世居留高句麗,與當地人通婚,子孫有留在高句麗的,成為高句麗乃至今日朝鮮半島高姓的一支。此外,高句麗王族高氏則是土著。
北海高氏:渤海蓨人高軌隨鮮卑南燕主慕容德遷至青州(治今山東臨淄北),此後定居於北海(治今山東昌樂東南)劇縣,成為北海高氏開基祖。高軌4世孫高聰頗有文才,又兼習武藝,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賞識提攜,歷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將軍等職。
京兆高氏:唐德宗時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蓨縣遷衛州(治今河南汲縣),又遷至京兆(今陝西西安)。高郢4世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質為滄州(古渤海郡治)長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遺,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參軍。

與渤海郡王

見於《晉書》、《三國志·魏書》、《北史》、《魏書》、《北齊書》、《隋書》、《新唐書》等史書的記載中,渤海高氏中有官爵者總計有一百四十多人。自北魏至北齊,高氏發展到達鼎盛時期,渤海人高洋建立北齊,為北齊顯祖文宣皇帝。至隋唐,繼隋開國元勛、左領軍大將軍、宰相、太常、渤海郡公高熲之後,渤海郡王及以下的爵位多授予渤海高氏。如高固(《新唐書》卷七十一“宰相世系表”及“高固傳”)及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高駢等(《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下“高駢傳”)。在渤海郡王之外,還有許多高氏按唐的九等爵制受封各色爵等,如渤海郡公高元裕、渤海郡開國公高少逸、渤海縣子高重、渤海縣侯高適等。追溯到唐以前,仍有不少高氏受封於渤海,如根據唐初的“渤海蓨人”高懲墓志銘及序,可知高懲生前為銀青光祿大夫少卿上柱國渤海郡開國公,而其五代祖曾被封渤海郡王。大祚榮之後的歷代渤海王都沿襲渤海郡王或渤海國王號。
對此,有人注意到唐高祖李淵弟之子奉慈與活躍於九世紀三十年代的高崇文兩例,指出渤海郡王號本為唐國內通用,渤海國王大嵩璘(794-809)晉升渤海國王后,渤海郡王以下的爵位均授予在唐的所謂“中國人”,而且都是渤海高氏。
看來,早在大祚榮被冊封渤海郡王之前,渤海郡望的高氏已經有許多人受封渤海郡王、渤海郡開國公、渤海郡王等爵號了。這自然是個需要注意的問題。而一個記作“渤海人”的高氏的墓志銘也同樣吸引了渤海研究者的關注。這墓主就是高句麗末代王孫高震。周紹良編《唐代墓誌彙編》大曆075條載,獻書待制楊憼撰“唐開府儀同三司工部尚書特進右金吾衛大將軍安東都護郯國公上柱國高公墓誌序”有云:
大曆八年夏五月廿有七日,右金吾衛大將軍安東都護公斃於洛陽教業里之私第,春秋七十三。前年四月十二日,郯國夫人真定侯氏先斃於博陵郡,……禮也。公諱震,字某渤海人。祖藏,開府儀同三司工部尚書朝鮮郡王柳城郡開國公;禰諱連,雲麾將軍、右豹韜大將軍安東都護。公乃扶餘貴種,辰韓令族,懷化啟土,繼代稱王,嗣為國賓,食邑千室。
從墓誌可知,墓主高震之祖乃高句麗的亡國君主高藏。高震身為高句麗王室後裔,卻自報渤海人,使該段墓誌因此顯得頗不尋常。韓國學者宋基豪以此作為渤海是高句麗人的後繼國家的有力證據。其理由是,高句麗滅亡後,許多高句麗遺民參與渤海的建國並在渤海的權勢貴族中占據高位,他們從政權初創時起便長期追隨渤海王族大氏,作為王室後裔的高震從中體會到與渤海國間的一種“同質性”因而自報渤海高氏[6]。
顯然,宋基豪將這裡的“渤海”視為大祚榮建立的渤海國,但他並沒有說明理由。高震亡於大曆八年即773年,距渤海立國已有七十五年,因此若單純從時間上看,墓誌中的渤海完全有可能指渤海國。而且誠如宋基豪所言,因為高句麗在渤海建國過程中的特殊位置(如後述)以及亡國之後尋求依託的遺民心理,一些舊高句麗自稱渤海人的可能性也未必不存在。但問題是,高震並不生活在渤海,且亡於遠離渤海的洛陽私邸,這些現象使人難以將其與渤海國聯繫起來。
高句麗滅亡後,數萬高句麗遺民被強行遷到唐土的各地。(《新唐書》卷二百二十“高麗傳”《三國史記》卷二十二“高句麗本紀”第十等)。關於高句麗末王高藏,《冊府元龜》卷一千“外臣部”亡滅條中有如下記載:
高麗王高藏,高宗儀鳳中,授開府儀同三司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居安東,鎮本蕃為主。高藏至安東,潛與靺鞨相通,謀叛,事覺,召還,配流邛州,並分徙其人,散向河南隴右諸州。其貧弱者留在安東城傍。聖歷二年又授高藏男德武為安東都督,以領本蕃。自是高麗舊戶在安東者漸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長遂絕。
在唐王朝強大軍事進攻下,高句麗亡國了。為便於統治和管理高句麗遺民,唐高宗讓高藏留在安東並對其加官進爵。然而高藏對唐廷陽奉陰違,私下裡與靺鞨部落串通謀反。事泄,唐廷招回高藏,另行發配四川邛州,在安東的高句麗遺民,除去貧弱者仍令滯留安東外皆流放關內河南隴右等地。
高震一家遷徙的具體情況不詳,他們可能沒有隨高藏去四川而是直接去了河南,也有可能先到四川,後輾轉至河南。當時,大祚榮尚未建國,或建號“震(振)”不久,正忙於躲避唐廷的追擊,還未稱渤海。從時間上看,高藏等移住唐內地時高震還未出世。700年出生的高震很可能在唐土度過一生,至少在洛陽長期生活過。也就是說,高震與渤海之間並不存在任何榮辱與共的歷史積累,他與現實的渤海國不僅存在空間上的距離,而且在時間上也存在牴牾,無法想像他如何會與遠在東北的渤海國扯上關係。況且,在唐廷,在中原人看來,渤海不過一夷狄蕃邦,高句麗人在中原人前表明自己的高句麗人身份尚且覺得有失身份,怎么會自稱渤海國人,自取其辱。晉“永嘉之亂”期間,有渤海高氏到高句麗避難,因此高句麗人可能因此得知中原高氏的存在。在隋以後中原王朝一次次遠征高句麗的過程中,也有許多高句麗人逃入中原地區。據姚薇元考證,渤海高氏中就“混”入有高句麗人出身的異民族[7]。高句麗人附會渤海高氏,是因為這些高句麗人以出身東夷在中原備受輕視,所以冒充渤海高氏以抬高身價。高震自號渤海人一事,恐怕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事實上,外姓人附會渤海高氏者大有人在。前面提到的高熲也是一例。本傳載,“高熲,字詔玄,一名敏,自雲渤海蓨人也。”池田溫指出,高熲雖然以漢人貴族自居,但他身上卻帶有濃厚的鮮卑人色彩[8]。高震之舉實際上與高熲如出一轍。另外,高震的婚姻狀況也給人一點提示。高震夫人侯氏是博陵人。侯氏乃博陵第一大姓,而洛陽也是渤海高氏的又一大集中地區。高震必定要而且必須攀上渤海高氏,才能門當戶對,因此他完全不可能與渤海國的高句麗人抑或靺鞨人搭上任何關係。
這樣,就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渤海郡王號出現於唐授予大祚榮之前,並且其後也並行使用;二是高句麗王室後裔的高震也自稱渤海人。高句麗王室後裔雖遠遷唐內地,但諸如王孫高震的行蹤等事,肯定在唐王朝掌握之中。也就是說,上述事情唐朝廷確知無疑。那么唐廷又為何再封大祚榮呢?是事出偶然,還是唐廷另有圖謀?
關於渤海國名之由來,近代以來,各國的中國東北史以及渤海史研究者已有幾家之言,缺少必要的論證;但畢竟這些概說可以提供一些啟發和解題的線索。這裡就參考先學的諸成果,試對渤海國號的由來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