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隗山,又名七固堆。因黃帝曾在此山間得道於大隗而得名,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寫到: 軒轅 之訪 大隗 ,先求牧馬之童。此山七峰參列,石花班爛,色如點翠。山體南北向,南接萬年山,東連風后嶺,長約2.9公里,寬約2.5公里,總面積7.25平方公里,主峰七固堆,海拔638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隗山
- 又名:七固堆
- 總面積:7.25平方公里
- 海拔:638米
大隗山,又名七固堆。因黃帝曾在此山間得道於大隗而得名,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寫到: 軒轅 之訪 大隗 ,先求牧馬之童。此山七峰參列,石花班爛,色如點翠。山體南北向,南接萬年山,東連風后嶺,長約2.9公里,寬約2.5公里,總面積7.25平方公里,主峰七固堆,海拔638米。
大隗山,又名七固堆。因黃帝曾在此山間得道於大隗而得名,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寫到: 軒轅 之訪 大隗 ,先求牧馬之童。此山七峰參列,石花班爛,...
大隗鎮位於河南省新密市東南洧水河畔,大隗鎮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鄭密公路穿境而過,密杞鐵路橫貫東西。距鄭州市45公里,嵩山少林寺60公里,鄭州國際機場30公里。大...
大隗鎮清真寺,位於新密市東南隅15公里處的大隗鎮北回族村。大隗鎮歷史悠久,黃帝時大隗真人隱居於此因以得名。西周時為密國都城,周宣王滅密歸鄶,後鄭武公滅...
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 [1...
其後人又有大隗氏建都具茨之山,又稱大隗山,在今天的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鎮境內。隗姓望出西河。隗氏後人尊大隗為隗姓的得姓始祖。...
該資源位於市境南部苟堂鎮西南與禹州接界處,新密至新鄭縣道西側,由普通公路從苟堂直通山下,可形成獨立觀光區,並與講武山、大隗山、崆峒山等景觀相連。苟堂鎮 ...
位於縣城西南20公里的具茨山(又名大隗山)主峰風后嶺上。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新鄭縣誌》載:“避暑洞在大隗山畔,世傳黃帝避暑於此。”“御花園在大隗山...
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誌》載:“古禪寺在縣西大隗山南麓,又山椒至巔有廟三,祀袞冕者於中。廟祝以為中嶽之神。疑本黃帝祠也。”古禪寺院,依山就勢,坐北...
原文: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鐘磬.其下多積蛇。 耆童 耆童考證 編輯 耆童 耆童居住在騩山也叫大隗山,也就是今天...
曲阜無名山大山,而記載黃帝的大量史料所稱的“具茨山”、“風后嶺”具體地址等經考證已經確認。“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寓驂乘,張若、謵朋前...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新鄭縣誌》載:“避暑洞在大隗山畔,世傳黃帝避暑於此。”“御花園在大隗山畔,相傳為黃帝種花處,今石垣略存。”...
該資源位於市境南部苟堂鎮西南與禹州接界處,新密至新鄭縣道西側,由普通公路從苟堂直通山下,可形成獨立觀光區,並與講武山、大隗山、崆峒山等景觀相連。...
勇率百騎至大隗山(今河南滎陽境),遇西魏師。日已暮,勇多置幡旗於樹頂,夜,分為十隊,鳴角直向前沖,擒西魏儀同三司程華,斬儀同三司王征蠻而回。於是,汾...
曲阜無名山大山,而記載黃帝的大量史料所稱的“具茨山”、“風后嶺”具體地址等經考證已經確認。“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寓驂乘,張若、謵朋前...
密有大隗山、溱水、洧水。元屬汴梁路鄭州,後割隸鈞州改為密雲縣。”,《元史·地理志》:“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為路十二。汴梁路,(上)至元二十五年(...
據《抱朴子》一書雲:“黃帝登具茨之山,升於洪堤之上,受神芝圖於黃蓋童子,即是山也。”《莊子·徐元鬼篇》記載:“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山之東側,...
10歲的普願投師於密縣大隗山大慧禪師門下,受戒脫俗,皈依佛門。公元777年,普願轉入嵩山會善寺,開始對佛學理論深入而系統地學地和研究,為後為成為一代宗師夯實了...
在大隗山下,六侯爺、真珠等人與拓拔野分別,騎乘三隻太陽烏趕往東海。大荒590年六月,龍六和柳浪等人趕到崑崙山,參加蟠桃盛會,隨同拓拔野,大戰鬼國屍兵。...
潩水,發源於新鄭市辛店鎮西大隗山鳳後嶺北,東南流經長葛市、許昌市、臨潁縣和鄢陵縣,於鄢陵縣南部趙莊閘以下2公里處注入潁河。...
魯固河,發源於新鄭市辛店鎮西大隗山鳳後嶺北,東南流經長葛市、許昌市、臨潁縣和鄢陵縣,於鄢陵縣南部趙莊閘以下2公里處注入潁河。...
講武樓是一狀似樓體的山峰。位於新密市苟堂鎮范堂溝村南的具茨山頂峰。南於禹州市毗鄰,東接大隗山,西連大鴻山。此峰上端有一底長97米,寬16米,高21米,...
大隗山前一老翁,幸分州契接群公。飲豪肯放兵先北,論合須欣水必東。坐對華燈燃寶檠,行看紅艷發珍叢。良辰勝事從茲始,嘉與吾民樂歲豐。 ...
唐至德二年依大隗山大慧禪師受業。詣嵩岳受具足戒。 ——《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 [1] 普願法師(公元748~834年),俗姓王,禪宗南嶽繫懷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