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儀休,是春秋時期
魯國的博士。由於才學優異做了魯國宰相。其事跡載於
司馬遷《史記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
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史記
原文
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
高弟為魯相①。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②。
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客曰:“聞君嗜魚③,遺君魚④,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⑤,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
食茹而美⑥,拔其園葵而棄之⑦。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
家婦⑧,燔其機⑨,雲“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⑩”?
注釋
①
高弟:一作“高弟”,指才優而學業品弟高。 ②受大者:領取俸祿多的人,指官位高的人。取小:占小便宜。 ③嗜:極為喜好。 ④遺:贈送。 ⑤免:免官。 ⑥茹:蔬菜的總稱。⑦園葵:菜園中的冬葵菜。 ⑧
家婦:妻子。⑨燔:燒。 ⑩工女:此指織婦。 讎:出售。
譯文
公儀休,是
魯國的博士。由於才學優異做了魯國國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則行事,絲毫不改變規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為官者不許和百姓爭奪利益,做大官的不許占小便宜。
有位管家給國相公儀休送魚上門,他不肯收納。管家說:“聽說您極愛吃魚才送魚來,為什麼不接受呢?”公儀休回答說:“正因為很愛吃魚,才不能接受啊。現在我做國相,自己還買得起魚吃;如果因為今天收下你的魚而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成了罪人,以後還能吃得上魚嗎?所以我決不能收下。”
公儀休吃了蔬菜感覺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園中的冬葵菜都拔下來扔掉。他看見自家織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門,還燒毀了織機。他說:“難道要讓農民和織婦無處賣掉他們生產的貨物嗎?”
其他文集
公儀休①相魯④而嗜魚,一⑤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②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③唯嗜魚,故⑥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⑧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雖嗜魚,此不必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⑨魚。即⑦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其他文集注釋
①公儀休:人名,複姓公儀,名休,周代魯穆公的宰相。②公儀子:對公儀休的尊稱。③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④相魯:做魯國宰相。⑤一:全、整。⑥故:所以。⑦即:如果。⑧下人:遷就別人。⑨給:供給。⑩雖:即使。11.故:所以。
其他文集譯文
公儀休做魯國的宰相併且特別喜歡吃魚,全國的人都爭相買魚來獻給他,公儀先生卻不接受。他的弟子問他:“您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的魚,這是為什麼?”他回答說:“我因為愛吃魚,所以不接受。我如果收了別人獻來的魚,一定會有不敢要求他們的
表現;有不敢要求他們的表現,就會枉法;枉法,就會被罷免相位。雖然愛吃魚,這些人不一定再送給我魚,我又不能自己供給自己魚。如果不收別人給的魚,就不會被罷免宰相,儘管愛吃魚,我能夠長期自己供給自己魚。”公儀休懂得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依賴別人為自己,還不如自己為自己。
拒不收魚
公儀休非常喜歡吃鯉魚,有人就送鯉魚給他,他拒而不收。其子問原因,公儀休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魚。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卻而被免去宰相之職,那我還能再吃得到魚嗎?我現在做宰相,買得起魚,自己可以買魚來吃。因此,我是決對不能收人家送的魚。”
具體故事
子明拜訪老師公儀休,見老師不在便坐下讀書。公儀休一進房見子明已在房中,問:“子明,你已經來了好久了吧?”子明忙起身向老師行禮,回答道:“老師,我剛來一會兒,您吃過飯了吧?”
“嗯,剛吃過。”公儀休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子明點點頭,應道:“是的,魚的確好吃。”公儀休哈哈大笑:“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這時,有人高喊:“有一位管家求見!”
公儀休道:“子明,煩你去看一下,是誰來了?”子明出門去看,過了一會兒領手提兩條大鯉魚的管家進門。管家滿臉堆笑:“大人,我家主人說,您為國為民日夜操勞,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兩條活鯉魚,給大人補補身子。”公儀休推辭著:“謝謝你家大人的盛情,可這魚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現在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請你務必轉告你家大人。”
子明不解地望了望公儀休,管家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提著鯉魚離開。
子明奇怪地問:“老師,您不是很喜歡吃魚的嗎?現在有人送魚來,您卻不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公儀休語重心長地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魚。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能吃得上魚嗎?現在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子明恍然大悟:“老師,您說的對,今後我一定照著您的樣子去做。”
評價
對公儀休嗜魚故事的評價:公儀休嗜魚的故事,講的是很實在的小道理:受賄就要丟官,丟官以後,人家當然不會再送賄賂給你,你自己卻又因為失去了俸祿,什麼愛好也都無法實現了,因此,受賄是不合算的。公儀休是出身
魯國的博士,魯國的博士或當為儒生,公儀休在這裡所講的道理,卻又不同於儒家的那些從高起點出發的大道理。不過。這裡講的小道理,卻很實在,人人能算這筆賬。如今那些被關在監獄裡的貪官們,原來都是有地位的官吏,他們原先的薪金本是可以享受不錯的生活,如今要想自由地享受其本來應得的薪金,還能夠嗎?
儒家是一個起點很高的學派,孔子的"士志於道",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培育了中國歷史上無數的志士仁人,造就了大批的魯迅先生稱之為"中國的脊梁骨"的偉大人物,這是一部二十五史,以確鑿的史實昭示我們的,任誰也無法否認。
影響
拒魚公儀休是
魯國的宰相。據說,其在執國理政、肅清吏治方面頗有卓識。然而,讓他名垂青史的卻是他嗜魚而不收魚的典故。
公儀休嗜魚,於是有人給他送魚。一條魚,算不上賄賂吧?但送魚給相,即便別無企圖,也難逃行賄的嫌疑。因為權重位尊的人,很難得到純粹的感情,去送魚的人至少都懷著一個甚至一個以上的目的。更何況,送魚的人還是別有用心的,畢竟公儀休好這一口,投其所好,這是策略。但,沒想到公儀休會拒絕,於是問,你嗜魚,何故不受?公儀休答了兩句話,直白,老實,卻給人頗多啟迪。 “以嗜魚,故不受。”就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更不能收。不看下文,這話似乎有些道德克制的意味,就像君子愛財,但取之有道;喜歡美女,但仍要發乎情,止
於禮。能有這番巋然不動的自律功夫,當然了得。不過,能如此
不食人間煙火地克制慾念,似乎很難。更何況這些送魚的人,可能還是親戚朋友、舊識故交,甚至是交頭換頸的哥們。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世情皆如此,公儀休當年也一定面臨著少不誘惑,但他拒魚,絕不是簡單的自律,“
柳下惠”是從來不存在的,之所以能“坐懷不亂”,是因為有著更深層的緣故。 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這才是公儀休拒魚的真正原因。收了魚,可能你知我知,神鬼不覺,日子光滑無痕,彼此相安無事。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魚不是白送的,至少是送魚者的感情投資,而投資都是要求回報的,且回報都是超值的,自己會因收魚而陷入工作被動,甚至從此種下禍根;更嚴重的是,萬一君王知道了,龍顏大怒怎么辦?看你素日教育別人滿口仁義道德,怎么自己就貪贓枉法了?說不準一氣之下罷免自己的官職;最糟糕的是,讓同僚知道了,那同僚恰好和自己政見不和、有宿怨,甚至是死對頭,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巴不得自己倒霉遭殃早完蛋,收了魚,不是示人以醜、授人以柄嗎?再說,政治上的敵人,哪個會是省油的燈?說不準由此小題大做,借收魚一事製造事端,羅織罪名,將自己扳倒,取而代之,甚至殺頭
滅族斬草除根,置自己於死地而後快,也未可知!收下一魚,可能惹火燒身,連安身立命的根本都丟掉,身為萬人之上的一國之相,這么糊塗還行? 公儀休顯然是絕頂聰明的,他自然是想到了這種種的可能——因為看得透,所以放得下,這種安分守己的自我約束和控制,是定力,是修養,更是智慧。不過,古代為官者,不一定都有公儀休這樣高遠的政治智商和戰略目光,總有些利慾薰心的傢伙,斂財手段令人髮指。
廉政教育
其實,不僅是廉政的思想,就是一般的道德教育,也不能僅僅考慮到先進分子,而是應當給一般的普通人以更多的關注。因為先進分子往往是少數,如果道德教育只著眼於先進分子,並且把教育先進分子的道理用之於普通民眾,則這樣的教育就會流於形式,不著邊際。儒家廉政道德教育的多層次性實與儒家一般道德教育的多層次性密切相關。這可能是道德教育當中的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題目。
相關人物
身體力行的“師者”
從公儀休與學生子明不多的對話中,但我們不難看到,一個身體力行的師者形象。
“老師,您說得對,今後我一定照著您的樣子去做。”目睹了老師的“拒收鯉魚”的行為,子明的心中有了一個標準,像老師這樣做,像老師這樣想,就是子明將來的做人、為官的準則。公儀休用最簡單又最有力的行為詮釋了“為師”的方法。 他是這樣的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這對於一個學生是一種怎樣的教育?師者,為人師表。不僅是為了教育別人。教育的過程不就是生活的過程嗎?但是,我們又要看到,人總是分為不同層次的,官吏也不例外,儒家學說中,又有著類似公儀休嗜魚這樣的針對起點不是很高的一般官吏的廉政理論和故事,這說明儒家廉政理論的務實性與多層次性。因為,儒家學說是用世的學說,凡用世的學說,則除了培育高層次的、先進分子的理論外,還要有針對普通一些的人們的理論,才能完備而切合於實用。這是我們今人應該從儒家學說中學到的東西。
聰慧圓通的“智者”
有一個很小的細節,公儀休關照對方的管家,回去務必轉告主人:“謝謝你家大人的盛情,可這魚我不能收。你不知道,現在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務必”一詞並不多餘,公儀休特彆強調轉告“行賄人”拒收鯉魚之原因,在於“一見到魚就嘔吐”, 不是“不想收”,實在是“收不了”,婉轉地拒絕了盛情。俗話說“盛情難卻”,但公儀休卻硬是“巧卻盛情”, 不失為避免傷情的
圓通之舉。如果有下次,我不知道主人會不會了解了公儀休的其他愛好再來“對症下藥”,但至少這次美麗善意的謊言既達到了拒收的目的,又自然地保全了行賄者的臉面,保護了彼此的情意。
非常知足的“達人”
“如果公儀休不是一國之相,他也一定是個非常知足的人。”
“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對於公儀休來說也許“有魚吃”就是一種富足。儘管文中很多地方似乎給人公儀休“貧寒”的暗示,但我更願意覺得,身為
魯國宰相的公儀休物質生活應該是富有的,只是,他不想太奢侈而已。 富足的勤儉相對於貧窮的勤儉價值應該是更大的。
孟子說過:人必自悔然後人悔之,家必自毀然後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 我想,公儀休在拒絕了禮物的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與地位,這一切皆源於一種豁達知足的心態。
好官
不與民爭利
公儀休擔任魯相以後,規定
魯國一切做官的人,不得經營產業、與民爭利,他認為做官的人,是在大的方面已經得到利益了,民眾力農、務工、做生意,是取得一些小利,受大者不得再取小,因此,做官的人是不能兼做生意的。
公儀休自己也是身體力行的。他自家園子裡長的冬葵菜,很好吃,他就把這些冬葵萊全拔掉了;他家中的妻子織布自己用,他就把織布機燒了,叫妻子回娘家。他說:"如果我們做官的人家都經營產業,農工婦女生產的東西賣給誰呢?"
他的這種做法與他自己規定的“受大者不得取小”相符合。也看出了他是一個關心老百姓生活的好官,他寧可自己多花錢從外面買菜買布,也不讓自家人種菜織布,為的就是讓買菜織布的普通老百姓有生意做有錢賺,的的確確是一個難得的好官。
出處
這則故事,未見於先秦典籍。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這則故事的典籍,就是
司馬遷的《史記》。不過,在《漢書·
董仲舒傳》所載的,董仲舒回答漢武帝問題的、俗稱為《
天人三策》的對策(皇帝的簡短詔書,稱做"策",臣下上書回答皇帝詔書中提出的問題,稱"對策")中,我們卻看到了同樣的內容。司馬遷是董仲舒的學生,所以,分析下來,司馬遷在《史記·循吏列傳》中所述的這則故事,應當是從老師董仲舒那裡聽來的。這個情況也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這則故事中,何以會有一些不近人情的內涵。它實際上是董仲舒師承的那些治《春秋公羊學》的儒家學者們,在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傳中,保存下來的歷史素材。口耳相傳的東西常不如書面的東西那樣穩定,在口耳相傳中,往往會經過種種自覺或不自覺的加工,有點像民間故事那樣。不過,學者當中口耳相傳的歷史素材,同民間故事又有些區別,民間故事在口耳相傳中往往會不斷增強其藝術性、故事性,而學者當中口耳相傳的歷史素材,則往往會在強調其某一方面的思想內涵而使故事情節有所變化,使其近於寓言。
思想
官吏不得同時經營產業。那么,在公儀休的這種不近人情的行動中,所強調的,是一種什麼思想呢?這就是官吏不得同時經營產業的思想。這卻是儒家為官守則當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
危害
官吏經營產業的危害
董仲舒在回答漢武帝
策問的對策中,是怎樣發揮儒家的這一理論的?我們把董仲舒對策中的這一看法,大致譯為白話:
"上天也是有分寸的啊!長有牙齒的猛獸就不再長角,長有翅膀的鳥類就只有兩隻腳,這就是受大者不得再取小的原則啊!"
"古代做官的人,就不再以力取食(指農工業),亦不再經營商業,這也是受大者不得取小,與天同意者也。若是已經受大,又再取小,上天也做不到,何況人呢! 這就是民眾之所以經常發出愁怨、嘆苦不足之聲的原因啊!身寵而居高位,家溫而食厚祿,乘著富貴的資力,而與民眾爭利於市,民眾怎么能爭得過這些官僚們呢?所以一批官僚們,眾其奴婢,多其 牛羊,廣其田宅,博其產業,蓄其積累,追求這類富裕的資產,沒有止境,以此迫促民眾,民眾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漸漸走向大窮。富者奢侈羨溢,貧者窮急愁苦,窮急愁苦而在上者不去救助他們,則民不
樂生;民不樂生,就會連死都不怕,怎么會不去犯罪呢?這就是用刑越重而奸邪越是無法控制的道理啊!"
"所以,拿俸祿的人家,就只該靠俸祿生活,不得與民眾爭營其他產業,然後利益才能平均分布,百姓始能家給人足。這是上天之理,也是遠古之道,天子應當效法此理定為制度,而大夫應該遵循此理指導自己行動。所以公儀子相魯,看到妻子織布就怒而出其妻,吃到冬葵菜就惱而拔其葵,說:'我已經拿了俸祿,難道應該再要去搶奪農夫
工女的利益嗎?'古代居於官位的
賢人君子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下面的人佩服他們的德行,就自然地聽從他們的教導,民眾受到他們的廉政作風的影響,自然也不會貪鄙。……由此觀之,天子、大夫者,乃是下民之所注視與仿效,遠方都在從四面看著的人啊!近者視而仿之,遠者望而效之,豈可居賢人之位而與民眾爭利乎?況且急於求財利常恐不足者,是民眾的想法;急於求仁義而常恐不能教化民眾者,才是為官者應有的想法!"
"《周易》說:'負且乘,致寇至。'乘車,是君子(官吏)之位;挑擔,乃庶人(民眾)之事,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之行,禍患必至!如果居君子之位,願為君子之行,那么,除了學公儀休的樣,別無他途!"這段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官吏與民爭利,就會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形成與加速兩極分化,這對任何社會而言,都是危險的。
現實意義
這就是公儀休
拔葵去織這樣一則看似不近情理的、帶有寓言性質的故事中,所蘊含的有深度的治國之道。我黨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針對官員經商辦企業曾經
三令五申予以禁止,又出台禁止官員在企業兼職兼薪的舉措,所有這些,除了
肅貪反腐的需要外,就是為防止官員與民爭利而導致社會兩極分化而採取的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