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民眾的共同追求。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民眾的共同追求。《綱要》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其中,對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塑造自助自律的健康行為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我國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相關檔案,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明確要求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無論是從民生需求的變化還是國家建設的發展,都需要把提升國人的健康素養放在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
提升需要階段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要提高到30%。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推進應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不斷宣傳、打下好的民眾基礎,創造全社會學習的氛圍。
第二階段
不斷加深健康素養的內容,從基礎到深化。
第三階段
出台政策、制度,保障健康素養提升工作,使其得到可持續發展。
提升方式
轉變健康理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樹立良好飲食風尚,推廣文明健康生活習慣。為此,要將其融入所有政策中,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推動“以治病為中心”的治療觀念向“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轉變。
掌握健康知識
1、掌握基本醫療健康知識。
掌握基本的慢性病防治、傳染病防治、科學就醫、合理用藥及精神衛生知識。
2、掌握基本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
每個人不僅有維護自身健康的責任,作為社會中的人,也有維護他人健康的責任。
3、持續關注和套用健康知識
關注和獲取健康信息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並能正確理解、並能正確理解、甄別和套用健康信息。
形成方式
1、合理膳食
現代人們更加追求生活質量,合理膳食、科學營養是百姓對健康生活的新要求。
2、合理運動
參與體育運動是應對亞健康、阻止慢性病進一步發展的有效措施,也能調節情緒,釋放壓力,有利於心理健康。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的正常狀態。
4、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長期形成的一些列有害身體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