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風濕病

內風濕病

內風濕病是風濕病的一種,主要是因為長期進行涼水的接觸或風吹導致。內風濕活動性一般常常持續3-6個月,遊走痛為機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時而在肩,時而在肘,時而在上肢。它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內風濕病
  • 發病部位:關節
  • 主要症狀:僵硬,疼痛,腫脹,運動障礙
  • 主要病因:長期進行涼水的接觸,風吹導致
  • 傳染性:無傳染性
臨床表現,西醫治療,單方驗方,預防方法,飲食預防,保暖防風濕,

臨床表現

晨僵:關節僵硬以晨起明顯,活動後減輕,稱為晨僵。通常起床後,受累關節僵硬疼痛,活動受限,隨著時間延長,活動增加,而僵硬狀態緩解。僵硬最早發生在手指關節,晨起不能握拳,若病情發展,可出現全身僵直感。關節僵硬程度可作為評價病情變化及活動性的指標,晨起時間越長,其病情越嚴重。
②疼痛:指、腕、趾、踝關節首先腫痛,或單發,或多發,此起彼落,逐漸波及肘、肩、膝、髂以及顳頜關節,呈對稱性發病。疼痛常因病情反覆或因天氣變化或寒冷刺激而加重。
③腫脹:發病關節腔內有炎性積液,表現為關節處漫腫,或紅腫,以四小關節為主,手指關節多呈梭形腫大,當病情緩解時,關節腫脹可以消失。
運動障礙:由於炎症疼痛和軟組織腫脹常引起活動障礙。隨著病情發展,肌肉萎縮,骨關節內纖維組織增生,關節周圍組織也變得強硬,關節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活動。病情發展到晚期,關節強硬或呈半脫位,出現掌指側偏,指關節呈鵝頸樣、望遠鏡樣、花束樣或鉤狀畸形。
關節外表現 ①類風濕皮下結節:此病約有20%左右有皮下結節。多見於類風濕高度活動期。
②類風濕血管炎:可累及血管、皮膚、肌肉、心臟、神經等組織,是關節外損害的基礎。
③心肺損害:類風濕可累及心包、心肌和心內膜,其中心包炎較常見。
④神經系統表現:輕者感覺異常或遲鈍,觸覺減退。重者導致活動障礙。
⑤其他表現:眼損害、乾燥綜合症之表現、脾腫大淋巴結腫大、貧血、白細胞減少,以及慢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表現。

西醫治療

(一)休息
當關節急性發炎時,要儘量減少受影響關節的活動,幫助患處復原。利用托架固定關節位置,可避免觸痛發炎的關節。當發炎逐漸消退,可做適量運動和接受適當的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以防肌肉萎縮,關節變得僵硬而不能活動。
內風濕病
(二)藥物治療
A、消炎藥
有鎮痛、消炎和消腫的功效,一般效用頗佳。常用的藥物有十多種,而藥效因人及病情而異,患者可能要試用多種,才找到最適合的藥物。這類藥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腸胃不適、胃潰瘍及胃出血等。服用者要注意糞便顏色,若呈黑色,應立刻停藥及請教醫生。這類藥物更可影響腎臟,所以服用時,一定要依照醫生處方及按時複診。
B、抗風濕藥
抗風濕藥的特性,在於用了較長時間後(約六至八星期),患者才感覺到其效用,病情多可得到改善和控制。這類藥物多會影響免疫功能,可導致較嚴重的副作用,例如皮膚敏感、蛋白尿、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減少等。服用者必須定期複診,接受驗血和小便測試;若能注意以上數點及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這類藥物,便可減低副作用的出現。
C、皮質類固醇
這類藥物能有效地迅速消炎、消腫及鎮痛。患者一經服用,便不應隨便將藥減量或停服。但長期服用,會引致很多副作用如身體肥胖、臉圓、肌肉無力、皮膚變薄、情緒失常、高血壓、糖尿病、白內障、骨質疏鬆及抵抗感染能力減低。由於這些原因,類固醇只套用於病情較嚴重患者,當病情轉好,醫生會慢慢減低藥量,直至完全停服。類固醇更可注射入關節,控制炎腫,但必須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而注射不能太頻繁。注射不當,會引致細菌感染和加速關節退化。
D、止痛藥
患者可依照醫生指示,因情況需要服用。
(三)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重要環節,通過各種的治療可減低發炎、腫痛、關節變形肌肉萎縮……等等。治療的方法要視關節的發炎程度來定。
(四)骨科手術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主要依賴服用藥物,並在有需要時讓骨科醫生以外科手術協助治療。在關節變形後,適當的骨科手術,往往會幫助患者恢復活動能力。

單方驗方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朮、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朮、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預防方法

飲食預防

飲食、營養調養對人們的生活十分重要,適當、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且可以輔助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種慢性疾病,病人常因關節疼痛、活動減少、常年服藥等因素影響食慾與消化功能。而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營養及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病人飲食的營養及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那么,不僅所服藥物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病情還會進一步惡化。所以飲食調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來說非常重要。
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儘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潞留。
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製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人的症狀加重。

保暖防風濕

當天氣突然寒冷時,應隨時增添衣服以防受寒;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當時,亦不可睡在當風之處,或者露宿達旦,因為人在入睡之後,衛陽之氣靜潛,毛孔開放,風寒易乘虛而入;夏日也不宜席地而臥(尤其是水泥地及磚石之地),以防涼氣侵入經脈,影響筋骨;炎夏分娩之產婦,切勿在風對流之處睡眠,或睡中以風扇直接吹拂,因產後百脈空虛,自汗較多,感受風寒則容易成疾,受累一生。
隨著空調的逐步普及,在空調屋內長期工作的人員,得關節酸痛的人也很多,應該注意隨著室內外溫度的差異,出入時衣著隨時增減。尤其是老年人更需注意,因為老年人對外界氣溫的調節能力、禦寒防暑能力均較差,室內溫度不宜降得太低。冬日若室內溫度高,衣服即應減少,但出外時必須增衣防寒。在冷庫及冷水中操作的人員,入庫前應增添衣服,在冷水中操作完畢,切勿驟用熱水浸手,以免霎時間一冷一熱,脈絡一緊一松,調節失常,引起脈道攣急而導致痹病
一般說來,身體強壯者,尚能抵禦風寒,而年老體弱或勞累過度、身體較弱者,易被風寒入侵,必須謹慎。平時日常生活要保暖防寒,以預防風濕病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