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兒的心理衛生,嬰兒的心理衛生,斷奶的心理衛生問題,對孩子進行大小便的控制訓練,不要嚇唬孩子,幼兒的心理衛生,讓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溫暖,正確對待相處理幼兒的口吃和遺尿等疾病,正確對待孩子的過失和錯誤,支持孩子多做遊戲,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衛生,做好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國小的銜接工作,不要培養“標準兒童”(normal child),不要給孩子“加碼”,獨生子女的心理衛生,影響因素,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措施,兒童心理健康培養十方法,
乳兒的心理衛生
從出生到一歲的孩子心理學上稱為乳兒期。乳兒,顧名思義就是吃奶的孩子。就拿吃奶來說,有一系列的心理衛生問題。現在公認,母乳是最適合乳兒的成長,不僅營養上有差異,更重要的是母親餵奶可以讓小寶寶獲得感情上的溫暖。有人報導,國外有個育嬰院,保育人員少,採取自動化餵奶的方法,到時候一按電鈕就往孩子嘴裡灌奶。結果孩於情緒很壞,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後來增加保育人員,並規定抱起來讓孩子自由地吃奶,還規定每天抱起來逗著玩玩,結果情況大變。有人還研究,即使同樣讓孩子吃母奶,母親的態度不同對孩子的影響也不一樣。如果母親把餵奶當任務,孩子吃著奶,自己想別的,忙別的,這不利於孩子的情感發展;如果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一邊吃奶,媽媽一邊微笑著,拍著,撫摸著,孩子就不僅吸進乳汁,而且飽嘗了母愛,有利於健康情緒的發展。同時,乳兒吃奶要定食定量,每天餵幾次奶,什麼時候餵奶,都要有規律,不可孩子一哭就用奶頭堵嘴。據研究,一個成人良好的習慣,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往往與乳兒時期吃奶時的習慣有關。
從心理衛生的角度說,孩子對情感的需要與吃奶的需要同等重要。因為乳兒正是情緒急劇分化、豐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如能多加關照,對培養健康的情緒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孩子的環境要優美,經常更換不同色彩的紙帶、氣球或其它玩具,經常聽優雅輕快的樂曲,要經常逗逗孩子,要經常抱抱孩子。有人說孩子不能抱,抱慣了放不下。這是可能的,但不能因小失大。因為經常抱抱孩子,不僅體膚接觸,讓孩子享受愛撫,有利於培養發展良好的情緒,而且對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孩子一旦被抱起來,視野就會豁然開闊,絢麗多姿的外界信息就會大量映入眼帘,這對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好處的。還有,乳兒從六個月起到一周歲,是心理活動急劇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建立“母子聯結”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能讓孩子多和母親接觸,孩子容易培養良好的情緒;反之,如果讓孩子長期得不到母愛,孩子就會夜驚、拒食導致消化系統的功能紊亂,甚至造成發育緩慢。有人還認為,缺乏母愛和長大成人以後患神經症、精神病、心身症和病態人格都有關係。
乳兒期的營養也十分重要,因為這時腦細胞仍在分裂增多。如這時缺乏營養,就會影響腦細胞的數量,也勢必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嬰兒的心理衛生
心理學上把一至三歲的孩子叫嬰兒。嬰兒開始懂事了,自我意識也開始發展了,心理衛生的問題也就更複雜,更多了。值得高度重視的有如下幾點:
斷奶的心理衛生問題
斷奶對孩子來說是件大家,弄不好會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比如,有的媽媽為了斷奶與孩子暫時隔離;有的突然斷一次未斷成,又突然斷一次,接二連三地給孩子不良情緒的刺激;還有的往奶頭上塗辣椒麵。這都對孩子心理健康不利,容易造成孩子情緒不穩,大哭大鬧,或者夜驚、拒食,甚至為以後患神經症埋下種子。因此,母親為孩子斷奶要有計畫,慢慢來,不要搞“突然襲擊”。在斷奶之前的二、三個月里,就應哄著孩子吃蛋糕、稀粥等食物,而且這類食物的量要漸漸增加,使斷奶達到“水到渠成”。
對孩子進行大小便的控制訓練
對孩子大小便自我控制訓練不宜過早,一般認為從孩子兩歲半開始訓練為宜。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耐心,要和藹,不要埋怨,不要斥責。有人研究,通過嚴厲斥責,甚至打罵來訓練孩子大小便自我控制,不但訓練過程長,學會控制慢,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創傷。
不要嚇唬孩子
人們常看到成人以嚇唬該子來逗孩子,這是不利於兒童心理衛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創始人華生曾做過實驗,當孩子正在玩弄小貓的時候,突然驚嚇他一下;又當他與小貓玩的時候,再突然驚嚇他一下。以後他見貓就怕,甚至見到帶毛的東西都怕,而且終生在心理上留下痕跡。比如成人說:“大老貓來了”’“大狗來咬XX了!”,並做出害怕的表情,嚇得孩子聽話了,老實了,感到很好玩。可孩子是不是也覺得好玩呢?不!他是真的害怕,甚至受到驚嚇。懼怕對孩子的個性形成和發展都是有影響的。據研究,孩子先天性的懼怕很少,怕這怕那大都是後天學來的。例如;從來沒見過貓的乳嬰兒並不怕貓,如果他一抱貓被貓貓抓一下,或是大人說貓咬,孩子就漸漸怕貓,而且,以後還會通過“泛化”,見帶毛的動物就怕,甚至連毛皮衣服都怕。又如,孩子不小心手破了,流點血,父母如大驚失色,這不僅會加重孩子懼怕和疼痛,而且孩子長大成人也往往痛閾低,連打針都怕痛。孩子總是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和舉止,父母如果怕狗、怕蛇、怕雷、怕黑暗等,孩子也往往跟著怕。如果孩子從小這也伯,那也怕,謹小慎微,膽小怕事,就會造成人格缺陷,影響心理發展。
幼兒的心理衛生
三至六、七歲的孩子處於幼兒期,也叫學齡前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的長托在幼稚園,有的仍在家裡。家庭和幼稚園都應重視幼兒的心理衛生問題。
首先要讓孩子擺正在家庭中的地位,“扮演”好他應當擔當的“角色”。存在決定意識,存在也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幼兒正處於性格勾畫藍圖的時期,也是個打基礎的時期,家庭成員對他的態度,尤其是把他擺在什麼位置上,讓他擔當什麼角色,都對他的性格形成起巨大作用。出於母愛之心,人們對獨生子女尤為珍愛,這是人之常情.但不少人往往把母愛和溺愛混淆起來,以孩子為核心,嬌生慣養,要啥給啥,說啥是啥,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子。這從眼前看,孩子隨心所欲,歡歡樂樂,父母快慰,心情舒暢。但從長遠觀點看,並不利於孩子成長,尤其有害於孩子但心理健康。因為這樣嬌慣的孩子,大都任性,自我中心、自私、無禮,缺乏獨立性,怯懦等。這樣一些不良的性格特點一旦穩定下來,就會變成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將來一旦失去家庭的保護,父母的仗恃,就會變得膽小、畏縮,人際關係緊張,勢必在心理上遭受更多的衝突與創傷。另外,嬌生慣養的孩子往往缺乏獨立性,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和頑強精神,這對他們長大成才也是有影響的。搞好幼兒心理衛生,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讓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溫暖
這個問題對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和性格都有重要意義。在一個和睦家庭里,人們敬老愛幼,互相關心,互相愛護,這種和諧而又溫暖的氣氛,是有利於幼兒心理衛生的。有人甚至認為,這對形成他終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義。相反,有的家庭今天吵嘴,明天打架,有的還拉著孩子盲目參戰;還有的夫妻不和,把孩子夾在中間,拉來推去,弄得孩子無所適從,恐懼不安。有人研究證明,這樣的孩子易患口吃、夜尿症和胃病等。尤其是破裂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據一項少年犯罪的調查來看,少年犯罪出現率最高的是四歲喪母或喪父的人。另對135名少年罪犯調查,其中有40%的人出身於破裂家庭。在破裂家庭中,父母離婚對子女的影響更壞,因為喪父母的孩子常受人同情,而離婚者的子女易受人歧視,更有害於心理衛生。
正確對待相處理幼兒的口吃和遺尿等疾病
口吃多是因幼兒模仿或精神突然緊張造成的,男孩大約有4%,女孩大約有2%。口吃看起來是件所謂“小事”,可對孩子的心理挫傷很嚴重,往往形成孤獨、退縮、羞怯、自卑等不良性格待征。所以.家長要防止孩子口吃,患了口吃不要譏笑他,更不要打他罵他,要鼓勵他樹立信心,精神放鬆,慢慢糾正。再是五歲以後的孩子尿床,這叫患遺尿症。遺尿症除少數是生理原因以外,大都是由於精神緊張造成的,也有的是父母對孩子溺愛不加訓練造成的。五、六歲的孩子尿床,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家長萬萬不可再用羞辱甚至責罵的辦法來企圖治好他的遺尿症。因為孩子越緊張,遺尿症越難治好。同時,因遺尿而受責打很容易形成、孩子焦慮、抑鬱、自卑等不良性格。
正確對待孩子的過失和錯誤
孩子小,知識經驗少,能力不強,許多是非不清,因而出現過失和犯錯誤都是不奇怪的。成人尚“吃一塹,長一智”,孩子更是在過失和錯誤中不斷學習增長見識的。基於這個道理,對於孩子的過失和錯誤要心平氣和,教育要耐心細緻,尤其要講清道理,不要讓孩子心裡感到委屈。打孩子,罵孩子,都不是好辦法,因為經常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更不易接受批評和教育,甚至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批評教育孩子時父母口徑要一致。假如一方批評,一方袒護,就會使孩子非混淆,不願接受教育。批評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父母出氣,或是讓孩子服軟,而是要引導孩子認識錯誤,鼓勵孩子心情舒暢地改正錯誤。
支持孩子多做遊戲
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幼兒的天職,也是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要讓孩子多玩自己愛玩的遊戲,要支持孩子們在一起玩,成人不必多加干涉。孩子們多在一起玩,就是學習,就是交際,而且更能飽嘗遊戲中的樂趣,這對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是有益的。
最後,不要無視孩子的獨立願望。幼兒在心理發展上有個自我中心時期,三歲就可表現出獨立的願望。雖然他們本領不大,但往往這要自己來,那要自己乾,顯得不太聽話了。常聽有的父母說:“真氣人,才三、四歲的孩子就有主意了,就不聽話了!”其實,這正是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明顯標誌,是獨立性開始發展的表現。有人稱這時為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這個提法也好,有助於提醒家長和教養員對孩子獨立性的重視。這時孩子要求獨立,有時不太聽話,正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只宜因勢利導,切不可違背規律硬是要治服孩子的“強勁”。否則,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會留下精神創傷,等長大成人易罹患某些心理疾病。
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衛生
六、七歲至十一、二歲的孩子為學齡初期兒童。兒童在這個期間應注意的心理衛生問題僅講如下三點:
做好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國小的銜接工作
目前我國幼稚園和國小的銜接問題還沒完全處理好,給孩子入學造成不少適應性困難。因此,學校和家庭應重視這個問題。家庭應給孩子做入學準備,進行入學教育;學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環境,和藹可親地歡迎新生。比如說,孩子在家和在幼稚園的生活規律與學校大不一樣,為了防止孩子突然造成適應困難,可在孩子入學前提前改變飲食、起居規律,使之漸漸與學校要求一致,尤其要教育孩子熱愛學習,嚮往學校。如果學校能在準備妥善的基礎上讓幼稚園的孩子到學校參觀,給孩子形成個好印象,也很重要。有些粗心的家長和不太懂兒童心理的教師往往不大注意這些問題,使有的孩子焦慮、恐懼、憂鬱、壓抑,失去了入學前那種天真活潑的面貌;有的形成“兩面人格”,即在家在校表現兩個樣;更有的造成了“學校恐怖症”。一般說來,愉快的學校生活有益於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學生,如果讓孩子把上學視為精神負擔,勢必有害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甚至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不要培養“標準兒童”(normal child)
所謂標準兒童,就是一切聽大人囑附,一切按大人意圖行事的特別聽話的孩子。這樣的兒童一般比較安靜,很少打架和打鬧,遵守紀律,認真聽講,老師說啥是啥,也可說對自己要求很嚴格。這樣的兒童一般是老師喜歡的學生,也往往是父母盼望的形象。其實,這才是有問題的兒童。因為心理上及早過分防衛,一切按成人的指揮辦事,一旦沒有大人的指點,就會茫茫然不知所措,沒有獨立見解,沒有獨立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而且束縛智力的發展。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都不要把孩子管得太嚴、過死。孩子淘點氣並非壞事,往往淘氣的孩子興趣更廣泛,知識面廣,思考問題的路子更廣闊,而且心理發展也比較健康。所以教育兒童和對兒童的要求,不要面面俱到,啥都管,啥都說,而應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性。只要孩子遵守良好的生活制度,講衛生,有禮貌,不自私,不說謊,其它問題則不必多加干涉。這樣才有助於培養生動活潑,聰明伶俐,身心健康的好兒童。
不要給孩子“加碼”
現在小學生的課外負擔普遍偏重,這已是應當解決的問題。可是,有的家長望子成材心切,還額外教孩子東西,給孩子加碼,這是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另外,家長不要逼著孩子去爭那個一百分或第幾名。實際上分數高低並不能完全顯示其智力水平,更不能預示未來的成就高低。對小學生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切不可讓分數把孩子壓得直不起腰來,抬不起頭來,將頭腦束縛得死死的,更不可讓他們完成力不從心的學習任務。
獨生子女的心理衛生
影響因素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心理發展除了兒童本身特點(包括遺傳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完整程度等)外,生活環境、教育條件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其中教育條件起主導作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在學校中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家庭環境和親職教育。不同的家庭環境對兒童的
心理健康發育會有不同的影響。同時,不同的親職教育在兒童個性、品德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獨生子女出生後,便在特定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的經濟地位、家庭的教養觀念和期望,家庭成員的個性特點與相互關係,以及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及所扮演的角色,無不對其心理健康發育產生重要影響。
存在的心理問題
根據心理學家經過20多年的研究,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諸如任性,好發脾氣,生活自理能力差或社會適應不良等)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六方面:
一.傳統的家庭觀念 隨著城鄉的發展,中國的家庭結構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傳統的重男輕女、多子多福、傳宗接代與養兒防老等家庭觀念已有了很大改變。但不可否認,有些家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陳舊觀念。這些觀念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發育,出現了諸如敏感、膽小,過於內向等情緒問題。
二.特殊的家庭地位 目前某些家長將獨生子女作為家庭的軸心,給予特殊的家庭地位,一切活動均圍著獨生子女轉,處處受到特殊照顧。有的甚至發展成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顛倒了家庭關係中的主次地位。這種特殊的家庭地位會使獨生子女養尊處優,高人一等,逐漸變得驕傲自滿,沒有禮貌,沒有同情心,助長了"自我中心"意識,扭曲了性格,從而形成了驕橫拔扈、不顧他人的自私心理。
三.家長期望值過高 如今,"望子成龍"是獨生子女家長們的普遍心態。可能某些家長是非本意地只生一個孩子,"望子成龍"的願望便十分迫切,他們不顧孩子的素質與興趣,也不重視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體差異,硬是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到子女身上。在學習上要求過高,進行過難的訓練,超越子女的實際水平。一旦子女學習成績下降,就恨鐵不成鋼,對子女施加壓力或加以懲罰,致使某些獨生子女對學習產生恐懼感。結果事與願違,反而傷害了子女。另外父母的過高期望也是獨生子女的一種巨大心理壓力,日久會導致子女人格扭曲、心理變態或產生反社會行為。
四.愛的失誤 父母愛子女,人之常情。愛給兒童溫暖、安全感,給予力量,使之情緒愉快,易於開發智力,促進身心全面發展。但某些家長溺愛
獨生子女,事事遷就放縱,想方設法滿足獨生子女的要求,放棄教育;或者事事包辦,百般服侍,不讓孩子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或者保護過度,恐其受到傷害,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動。這些舉措最終把獨生子女變得如同溫室里的花朵,難經風吹雨打。一旦受點挫折就發脾氣,或者膽小怕事,缺乏責任感,常常難以適應社會。
五.管教方式不一致 家長管教子女不單是懲罰,主要在於對期望的行為給予鼓勵和讚揚,使之建立起分清是非好壞的標準,建立自我控制機制。為了提高管教效果,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行為檢點,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教育合力。但是某些獨生子女的家長在管教孩子時,總是一方批評,另一方袒護;一方嚴格,另一方放縱,管教態度極不一致。有的甚至當子女的面相互指責或爭吵,不但在子女心目中難以樹立威信,也使孩子無從適應,是非不辨,好壞不分,以及養成看人行事的不良品行。
六.過早進入成人世界 80年代以來,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常訴寂寞的幼兒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這說明了獨生子女缺乏與小朋友共同生活的體驗,渴望與同伴交往。許多父母將獨生子女送進了託兒所、幼稚園,讓獨生子女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培養互相幫助、學習、競爭的情感。這些舉措是很正確的。但有的父母不懂得同伴關係的心理價值,只讓獨生子女生活在成人的世界裡,向其灌輸成人的思維模式,過早地將他們拖入成人世界,失去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模仿與交往的機會,失去了童年的歡樂與集體活動的樂趣,在精神上造成極大的損失。
主要措施
如前所述,某些獨生子女出現行為與特點,或者
心理衛生問題,主要由於家庭環境和親職教育所致。因此,獨生子女心理問題的矯治與預防也應從家庭入手。主要措施有包含以下六方面:
一.擺正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位置 兒童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家長的不正確教育方式,容易使兒童形成"自我中心"狀態,嚴重危害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形象與地位。要維護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首先必須擺正他們在家庭中的位置,使其認識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逐步培養自我服務的習慣,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自我中心"擺脫出來。
二.愛與教相結合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溺愛本身是一種偉大的情感,但會使子女遭到毀滅。"愛子女本身是教育。愛得合理、恰當,可使子女感到安全、溫暖,激發其求知慾及探索動機,成為健康成長的力量。但若溺愛縱容則會害了子女。在怎樣愛子女上,家長可參照以下五個方面:
1.既愛又不溺愛。
2.給予寬鬆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又有嚴格管理與要求。
3.注意德、智、體全面發展,又不忽視個體差異。
4.使熱情關懷與嚴格要求和諧結合,切不姑息遷就。
5.對
獨生子女的優點鼓勵讚賞而不過分,對其缺點則應予批評教育。
三.教育統一,要求一致 在親職教育中,所有家長均是獨生子女的教育者,要求達到預期目的家長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知識水平,以身作則。除循序漸進外,還須掌握一個原則:統一教育態度、要求與方法。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家長需相互合作,統一口徑,是非明確,既要有說服力,又要有權威性,以增強教育影響。至於學校與家庭,家長與老師之間亦須採取一致態度,相互聯繫、支持,方可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兒童教
育兒童 同伴關係是發展兒童認知與社會技能,培養社會責任感的支柱,也是兒童社會化的必由之路。在同伴關係中,兒童的生理與心理方面處於近乎相似的水平。他們是平等互惠的,而兒童的道德情感發展正是建立在這種平等合作的基礎上的。所以,家長送獨生子女上託兒所、幼稚園是十分明智的舉措。因為託兒所或幼稚園的集體生活可使獨生子女逐漸產生與其他小朋友建立友誼的意識,懂得別人對自己的要求與評價、信賴與理解。同時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
五.掌握規律,全面發展
兒童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發展規律,既有階段性和連續性,又有個體差異。即使年齡相同的兒童,其表現也可極不相同。順應發展規律進行教育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前提,且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心理衛生問題的矯治 兒童心理衛生問題大多屬於教育上的偏差。家長可參加一些座談會、家長學校,或者閱讀有關兒童心理發展的書籍,了解各個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發展特徵,增強這一方面的知識。一旦獨生子女出現心理發育偏離現象,應早期干預,效果較好。如果某些獨生子女出現認知、情緒或行為等方面的障礙,家長應帶他們到心理衛生諮詢機構進行必要的檢測與會談,取得指導,及時矯治。
兒童心理健康培養十方法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么,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