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農民起義(元末農民戰爭)

元末農民起義

元末農民戰爭一般指本詞條

元末農民起義又稱元末農民戰爭、元末紅巾軍起義,是十四世紀中葉爆發的一次農民階級的反封建鬥爭。這次農民戰爭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起義階層的全面程度是空前的。

元末吏治腐敗,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全國稅額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貴族搶占土地,而中原連年災荒,更使得百姓破產流亡,無計為生。

當時,黃河泛濫,給沿河中下游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這些災民中普遍流行著一個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徵發15萬人修治黃河,並派兵2萬沿河鎮壓。監督修河的官吏貪污作弊,剋扣民工“食錢”,致使民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等便決定抓住這一時機,發動起義,義軍頭裹紅巾,人稱紅巾軍。

韓山童以白蓮教主的身份宣稱:“明王出世”即“彌勒佛下生”,只要明王出世、彌勒下生,人民就可以翻身,這樣有力地吸引了廣大農民。

元朝趕忙下令改變一切歧視漢人的政策,利用仇視紅巾軍的漢族地主勢力來鎮壓紅巾軍。與此同時,南方紅巾軍內部又因矛盾而互相仇殺,勢力大大削弱。

隨著局面惡化,紅巾軍處於元軍包圍之中,至正十九年(1359年),汴梁城破,韓林兒突圍出走,劉福通壯烈犧牲,中原地區的紅巾軍政權結束了,紅巾軍起義至此也接近尾聲。

朱元璋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厚實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末農民起義
  • 義軍主要勢力天完東吳西吳
  • 義軍主要勢力韓宋明夏陳漢
  • 結果: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統治
  • 時間起止:1351—1367
歷史背景,政治,經濟,民族,社會,起義過程,初期的反元鬥爭,紅巾軍起義,張士誠起義,徐壽輝起義,朱元璋崛起,各方勢力,主要將領,影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社會,評價,正面,不足一面,爭議,

歷史背景

政治

  • 帝位之爭
元武宗(1308—1311年)以後,歷仁宗(1311—1320年)、英宗(1320—1323年)以至泰定帝(1323—1328年),元朝的政治日趨腐朽。從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至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二十五年間,換了八個皇帝。由於頻繁爭奪帝位,蒙古貴族之間長期相互傾軋,往往演成內戰。比如元英宗時的“南坡之變”,文宗時的“兩都之戰“、“天曆之變”等。這時,國家軍政大權已經轉移到握有實力的蒙古保守派大臣和欽察人軍事將領之手。
  • 腐敗嚴重
元朝末期,貪污剝削愈來愈嚴重。政府賣官鬻爵,賄賂公行。官吏斂括 的花樣無奇不有。“所屬始參曰拜見錢,無事白要曰撒花錢,逢節曰追節錢, 生辰曰生日錢,管事而索曰常例錢,送迎曰人情錢,勾追曰齎發錢,論訴曰公事錢。覓得錢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分,補得職近曰好窠窟”,甚至連肅政廉訪官吏也是“所至州縣,各帶庫子檢鈔稱銀,殆同市道”。
元朝貴族元朝貴族
到了元順帝元惠宗)時,一切腐敗現象達到極點,蒙古貴族、欽察將軍和喇嘛僧的跋扈,官吏的貪污,地主豪強的專橫,與日俱增。以順帝為首的蒙古皇室,也是“醜聲穢行,著聞於外”。元朝的統治已經走上了崩潰的道路。

經濟

  • 貧富分化
元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貴族已完全成為封建的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元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在其即位以前,曾獻給朝廷七千頃土地,元順帝時,公主奴倫陪嫁的土地由朝廷轉撥給大臣伯顏的也有五千頃。獻納和撥給的土地尚如此之多,占田的實際數量當然更多。元朝皇帝為了籠絡蒙古王公,一登帝位,就把金銀和田土分賜給他們。元世祖時,政府賜給大臣田一次不過百頃,以後增至千頃、萬頃。以前賜田多在北方,後來更轉向江南大部分如蘇州等膏腴之區了。 蒙古貴族把從農民那裡收奪來的土地,再以苛刻的條件租給農民,用租佃的方法進行剝削。元武宗時,“近幸”為人請田一千二百三十頃, 每年收租五十萬石,平均每畝要收四石,這樣苛重的剝削,必然要陷農民於死地。淮南王的家人也在揚州廣占田土,時常派人縱騎至各鄉“索債征租,驅迫農民,剽掠麥禾”。元文宗時,大臣燕帖木兒請求皇帝把蘇州一帶的官田包租給他的兄弟和女婿,再由他們轉租給農民。漢族大地主兼併之風也與日俱增。福建崇安縣有田稅人戶共四百五十家,納糧六千石,其中五十大家即納糧五千石,占全縣納稅戶九分之一的地主大戶,竟占有六分之五的土地。在江南地區,田主除向佃戶征租外,還隨意向佃戶徵收絲料,勒派附加糧,甚至迫使佃戶代服差徭。有的地主還用飛灑、詭寄等辦法躲避差役,賦役不均的現象非常嚴重,其結果是“大家收谷歲至數百萬斛,而小民皆無葢藏”。在北方地區,由於賦役不均,也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元順帝元順帝
  • 財政困難
在最高統治集團中,奢侈腐化成為風氣。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每年搜括來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於無節制的歲賜和“做佛事”。武宗時,政府年入鈔二百八十萬錠,但他即位不到一年就用掉八百二十餘萬錠。仁宗即位後支出更達二千萬錠,其中大部分用在賞賜蒙古貴族和寵幸的色目人官商。武宗時,用在敬神、修寺等宗教活動上的開支,一度高達政府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據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宣徽院統計,僅供佛飲食一項,該年共用面四十三萬九千五百斤,油七萬九千斤,蜜二萬七千三百斤,每日宰羊至萬頭。英宗以後諸帝更是貪財好貨,掠奪無厭。在這種情況下,財政經常支絀,以致“朝廷未嘗有一日之儲”。元朝統治者要彌補虧空,只有加重稅收,濫發紙幣,而人民所受的剝削也愈重。
至正寶鈔范至正寶鈔范
  • 通貨膨脹
眾所周知元代時鈔法大興,中統、至正、至大等鈔均是通貨,又加上濫發鈔票也就是不顧市場需求量而印鈔票;除此以外,因為濫加賞賜,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只好動用鈔本(用來穩定幣價的,也就是說百姓可拿著鈔票去兌換等量足值的金銀銅等本位貨幣,沒有鈔本就無法保證幣值穩定),造成幣值急速下降,以致通貨膨脹嚴重。

民族

元政府還推行嚴厲的民族壓迫政策,民分為四等,民族矛盾尖銳,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蒙古人無需勞動就可以享有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財產,殺一個南人只需罰交一頭毛驢價錢。漢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不能擁有鐵器,連一把菜刀也必須幾家合用。賦役沉重,再加上災荒不斷,廣大民眾在死亡線上掙扎。元政府妄圖以此鎮壓以漢族為主體的反元鬥爭,伯顏甚至揚言要殺絕張、王、劉、李、趙5姓漢人,這些倒行逆施,更激起統治危機,終於導致了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大起義——紅巾軍起義。

社會

  • 天災不斷
和殘酷的貪污剝削平行,又接連出現嚴重的天災。元統元年(1333年)京畿大雨,饑民達四十餘萬。二年江浙被災,饑民多至五十九萬,至元(後)三年(1337年),江浙又災,饑民四十餘萬。至正四年(1344年)黃河連決三次,饑民遍野。在天災人禍的迫害下,農民成群地離開土地,武裝起義相繼而起。
  • 抗稅鬥爭
元朝初年,政府曾屢次命令地主減租,以後這種禁令也廢除了。延祐二年(1315 年),又下令在兩淮、江南“核實田畝”,但地主買通官府, 隱匿田產,而官吏又欲藉此以“多括為功”,結果把兩淮地區由農民耕作的沙鹼土地,也作熟地充數。“苛急煩擾”,民不堪命,就在此時,激起了江西等地農民反對括田增租的鬥爭。

起義過程

初期的反元鬥爭

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趙醜廝、郭菩薩的起義,提出了“彌勒佛當有天下”的口號,揭開了元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至元三年(1337年),又有廣東朱光卿、聶秀卿的起義,稱“定光佛出世”。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義,棒胡燒香聚眾,起義者“舉彌勒小旗”。
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袁州起義,起義農民五千餘人,“背心皆書佛字”。到了至正初, 小規模起義、暴動已遍及全國,僅京南一帶的起義即達三百餘起。
舉行起義的農民多是漢人、南人,因此蒙古統治者對漢人、南人更加仇視。元丞相伯顏等人曾提出了要殺絕漢人張、王、劉、李、趙五姓的主張,同時又重申漢人不得執兵器,不得執寸鐵,並且下今北人毆打南人不許還報等。這些禁令的實施,更激發了反抗的火焰。反抗蒙古統治者的各種各樣的民謠到處傳播。劉福通以“貧極江南,富夸塞北”為號召。當時有人說:“塔兒白,北人是主南是客。塔兒紅,南人來做主人翁”。又說:“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
這些民謠都強烈地反映了當時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元末大起義正是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總爆發,而更主要是階級矛盾。

紅巾軍起義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或“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至正十年(1350年)普遍流行於黃河災區的一個民謠。這個口號和黃巾起義一樣,用帶有宗教性質的來反抗專制。這一年,元朝政府命工部尚書賈魯汴梁、大名等十三路農民共十五萬人修治黃河,同時又派兵沿黃河鎮壓,就是這些黃河工地上服役的農民,點燃了紅巾軍起義的導火線。
韓山童出身於白蓮教世家,從祖輩開始就秘密組織活動,意圖恢復漢族王朝統治。至正十一年(1351年),韓山童等事前在黃河底埋下一石人,民工在施工時挖出石人,果然因為挑動黃河,天下造反,元末農民大起義正式爆發。五月,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潁州潁上縣的白鹿莊聚集了3000多教徒,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幟,宣誓起義。韓山童等長期以來即以白蓮教組織農民進行反元鬥爭,並自稱為宋徽宗八世孫,“河、淮、襄、陝之民,翕然從之”。不料事機泄露,遭到元地方政權的鎮壓,韓山童被捕犧牲,其子韓林兒逃至武安,劉福通衝出包圍後,重新組織起義力量,一舉占領了潁州,又攻下朱皋,在朱皋開倉賑濟貧民,“從者數十萬”。以後又相繼占領羅山真陽、確山、汝寧息州光州等地。義軍頭裹紅巾,人稱紅巾軍。紅巾起義爆發以後,一時“貧者從亂如歸”,不出數月,黃河長江兩淮之間,到處揭起起義的旗幟。
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發的紅巾軍大起義,主要分為兩支,一支起於潁州,領導人是韓山童,劉福通;一支起於蘄、黃,領導人是徐壽輝彭瑩玉(即彭和尚)。
紅巾軍鑄造的“龍鳳通寶”紅巾軍鑄造的“龍鳳通寶”
八月,徐壽輝彭瑩玉攻下蘄州。彭瑩玉是袁州“莊民家子”,自幼出家,以清泉為人治病,袁州百姓“事之如神”。他長期利用白蓮教組織農民起義。至元四年(1338年)起義失敗,逃匿淮西,淮民“爭庇之”。至此彭瑩玉又推布販徐壽輝為首,在蘄、黃起義,建元治平,國號天完,很快便占領了武昌、安陸沔陽江州饒州各地。這兩支農民軍頭裹紅巾,稱為紅巾軍或紅軍,他們都信奉彌勒佛,燒香聚眾,又稱“香軍”。此外,以紅軍為號的還有蕭縣芝麻李、南陽布王三、荊樊孟海馬、濠州郭子興,“兩淮、豐、沛、許、汝、荊、漢”的農民都起來回響。紅巾軍的基本民眾都是貧苦的農民。元末文人葉子奇說當時“人物貧富不均,多樂從亂”。朱元璋也說濠州地區:“民棄農業執刃器趨凶者萬餘人”。農民起兵抗元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元末社會的貧富不均,階級矛盾激化。但蒙古統治者的殘酷的民族壓迫也是重要原因。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順帝聽信奸臣讒言,把脫脫解職,脫脫統率的“大軍百萬,一時四散”,很多人都投入紅巾軍,劉福通的聲勢日盛。
元末農民起義(元末農民戰爭)
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擁立韓林兒在亳州稱帝,改元龍鳳,國號大宋,史稱“小明王”。中原各地的紅巾軍都接受了大宋的領導。
至正十七年(1357年),劉福通分兵三路伐元。東路由毛貴率領,掃蕩了山東、河北等地的元軍,直抵柳林、棗莊,離大都不過百餘里。在大都(今中國北京)的蒙古貴族都紛紛建議北逃。但紅巾軍在河北中部遇到元朝援軍的阻擊,又撤回山東。中路由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攻絳州,入保定路,折經大同,直趨塞北。
至正十八年(1358 年)十二月,這支起義軍攻占了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附近),燒毀了“富跨塞北”的蒙元宮闕,旋即轉戰遼東各地,並兩度攻入遼東。西路由李喜喜白不信等率領, 由荊州、樊城武關,進攻長安(今陝西西安)。李喜喜入四川,餘部又攻占了甘肅、寧夏等地。 與三路進軍同時,劉福通也攻占汴梁,並以汴梁為都,於是“造宮闕,易正朔,巴蜀、荊楚、江淮、齊魯、遼海,西至甘肅,所在兵起,勢相連結”。正如紅巾軍檄文所說:“慨念生民,久陷於胡,倡義舉兵,恢復中原,東逾齊魯,西出函秦,南過閩廣,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飢者之得膏粱,病者之遇藥石”,紅巾軍的反元鬥爭至此已達到高潮。
以毛貴為首的紅巾軍在山東等地,甚得民心,有的人把得到的衣糧分與貧民,凡無罪而被掠者一律放還。“又於萊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里;造大車百輛以挽運糧儲,官、民田只十取其二分”。又立“賓興院”羅致人才。
元末農民起義形勢圖元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元朝政府曾下令要把漢人一概捕殺,並把“諸蒙古色目因遷謫在外者皆召還京師”。後來看到漢族地主也敵視紅巾軍,就宣告免除南人、北人的界限,凡起兵鎮壓紅巾軍的人都給以萬戶、千戶、百戶的爵賞。元朝政府還賜方國珍、張士誠龍衣、御酒,給以官號,收買他們為蒙古統治者效力。方國珍、張士誠接受了元朝的官號,轉而與紅巾軍為敵。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等起兵進攻紅巾軍,“所在義士俱將兵來會”。同年,答失八都魯也“招募襄陽官吏及土豪避兵者”,北上襲擊毫州。答失八都魯的軍隊於至正十六年(1356年)被劉福通殲滅,但察罕帖木兒得到元朝統治者的大力支持,軍容日盛。至正十八年(1358年),察罕帖木兒以兵分鎮關陝、荊州、河洛、江淮四地,又以重兵屯太行山, 成為紅巾軍最兇惡的敵人。
漢族地主階級在農民起義的過程中,一部分人始終對蒙元效忠,堅決與農民為敵。他們要“竭忠以報國家”。另一部分人則不願做蒙古人的奴才,結寨自保,觀變待機。也有一小部分人參加了農民軍,這是由於漢族地主與蒙古統治者之間還存在著尖銳民族矛盾,有的人則是迫於農民軍的威力。
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逐漸處於不利的形勢。北伐的三路大軍在事前並無精密的布置,軍令既不統一,彼此間也缺乏聯繫。關先生、破頭潘和李喜喜的軍隊始終在各地流動作戰,沒有鞏固的根據地,前方勝利,後方又遭到敵人的攻擊。
至正十九年(1359年),察罕帖木兒攻占汴梁,韓林兒、劉福通撤兵走安豐。這時,駐守山東的毛貴被部屬趙君用所殺,察罕帖木兒乘機進迫山東,山東各城亦被察罕帖木兒占領。山東一失,安豐的屏藩就被撤除了。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圍安豐,城破,劉福通遇難犧牲。
韓宋雖然最後失敗,但是在反元鬥爭中,前後十三年,大小數百戰,給予蒙古貴族和官僚地主致命的打擊,已從根本上摧毀了蒙元王朝的統治,為最終明王朝最終消滅蒙元,重建漢族王朝奠定了基礎。

張士誠起義

與紅巾軍起義同時,又有至正八年(1348年)浙東方國珍和至正十三年(1353年)泰州張士誠的起義。方國珍出身佃農,傳說他因殺收租的地主而逃命海上。張士誠以操舟運鹽為業,因賣鹽於富家,“富家不給值”,遂率眾起兵。他們所領導的反元鬥爭,都牽制了元朝的軍力,壯大了紅巾軍的聲勢。
張士誠張士誠
當紅巾軍以燎原之勢向四方八面發展之時,蒙元政府派遣御史大夫也先不花前往鎮壓。也先不花率蒙古軍三十萬進駐沙河,企圖一舉撲滅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但懾於紅巾軍的聲威,元軍夜驚,盡棄軍資器械逃走。元朝政府又派丞相脫脫率軍攻徐州芝麻李,元軍會集徐州,這就使紅巾軍的兩支主力得到發展的機會。

徐壽輝起義

至正十二年(1352 年),徐壽輝彭瑩玉領導的紅巾軍攻占了杭州。他們在杭州等地,紀律嚴明,不淫不殺,只把歸附的人登名於戶籍,得到人民的擁護,隊伍很快便增加到百萬人。 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經過多次血戰,許多地區得而復失,彭瑩玉也在戰鬥中犧牲。以後徐壽輝又派部將明玉珍攻取四川,四川和雲南一部分地區也被紅巾軍控制。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壽輝為其部將陳友諒所殺,陳友諒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大漢。明玉珍不服陳友諒的領導,不久也在四川重慶自立,國號大夏
紅巾軍在杭州修建的水門城牆紅巾軍在杭州修建的水門城牆
徐壽輝本人能力一般,但是所部諸將實力很強,其中傅友德更是傳奇將領,後跟隨朱元璋大將馮勝伐元,以五千部眾橫掃大漠,連勝七戰,堪稱傳奇。另一員將領丁普初更是在鄱陽湖水戰中捐軀死戰,壯烈犧牲。還有一員大將雙刀無敵趙德勝,在洪都保衛戰中犧牲。
徐本人最大的業績就是發現並提拔了陳友諒,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這些統帥與將領,或與朱元璋為敵,勵其志,或與朱元璋為君臣,擴充其實力,均為明朝的建立立下功勳。

朱元璋崛起

  • 開創事業
當紅巾軍正在和元軍主力進行艱苦鬥爭的時候,朱元璋開始獨樹一幟,逐漸發展了自己的勢力。
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農家庭,至正十二年(1352年)參加濠州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至正十四年(1354年),他奉命南略定遠,招降驢牌寨壯丁三千人,又夜襲元軍於橫澗山,收精兵兩萬, 隨即進占滁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進兵和陽渡江攻下太平、溧水溧陽等地。這時,韓林兒在亳州稱帝,他接受了韓林兒的官職、封號,軍隊皆以紅巾裹頭,亦稱香軍。
朱元璋軍紀嚴明,又知人善任,文士如馮國勝李善長等都為他出謀劃策,勇猛善戰的常遇春胡大海也都來投奔他。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領集慶路(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成為紅巾軍內部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朱元璋朱元璋
從至正十六年至十九年間(1356—1359年),朱元璋以金陵為根據地, 不斷向外擴充其勢力。這時,在他北面是韓林兒劉福通,西面是徐壽輝,東面是張士誠,惟有皖南、浙東一部分地區駐守的元兵勢力較弱。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胡大海分別攻占寧國徽州池州等地,第二年又親自率兵攻克婺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繼續攻占衢州處州,皖南以及浙東的東南部地區,此後這些地區都為朱元璋所控制。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羅致了浙東的文人劉基宋濂葉琛章溢等人,特別是劉基、宋濂在朱元璋的開創事業中起了顯著的作用。從此朱元璋進一步取得東南地主階級的支持,鞏固了他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朱元璋也注意恢復農業生產的工作,以康茂才為都水營田使,在各地興築堤防,興修水利,預防旱澇,經營農田。又設管理民兵萬戶府,仿古代寓兵於農之意,選拔強壯農民,使其“農時則耕,閒則練習”,還屢次蠲免田賦。他還接受了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
這些措施收到一定的成效,在他統治的地區,農民生活比較安定,軍糧也有充足的供應。在朱元璋占領浙東等地時,韓林兒、劉福通所領導的紅巾軍正遭遇到察罕帖木兒等元軍及地主武裝的襲擊,徐壽輝又為部將陳友諒殺死。陳友諒力量雖強, 但“將士離心”、“政令不一”,明玉珍也只是割據四川,偏安一隅。占據蘇州的張土誠和浙東慶元的方國珍,早已歸附了元朝。他們在所轄地區之內只知霸占田產,奴役佃戶,腐化享樂,不關心人民疾苦,因而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這種形勢極有利於朱元璋的發展。
至正二十年(1360 年),陳友諒率軍攻占太平,直入金陵,在江東橋為朱元璋所敗。朱元璋復率軍反攻,先後攻克饒州、安慶洪都等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陳友諒與朱元璋會戰於鄱陽湖,經過三十六天的血戰,陳友諒中箭死,全軍大敗。第二年,其子陳理投降,至此,朱元璋解除了西方最大的威脅。
  • 統一江南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把兵鋒轉向蘇州張士誠。他
採取了“煎其肘翼”的軍事部署,派將攻占久被張士誠控制的高郵、淮安等地,一面又東向湖州、嘉興和杭州,殲滅張士誠軍的主力,然後進圍蘇州。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吳元年)九月,蘇州城破,張士誠被俘自縊而死,三吳平定。據守慶元、溫州、台州一帶的方國珍也遣使歸降。同年,又分別派將攻取廣東、福建,朱元璋已據有東南半壁。 進攻張士誠時,朱元璋在檄文中已公開罵白蓮教是“妖術”,說紅巾軍“焚盪城郭,殺戮士夫,荼毒生靈,無端萬狀”。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冬,他派人在瓜步殺了韓林兒。
朱元璋既打敗江南的各個割據勢力,更積極準備北上伐元。此時,蒙古統治者更加腐化墮落,元順帝信任喇嘛僧,朝夕逸樂,宮廷的政變不斷發生,軍力也一蹶不振,只有倚靠擴廓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等人的地主武裝支持殘局。擴廓帖木兒守河南,孛羅帖木兒守大同,李思齊、張良弼等守關中,他們彼此連年交兵,到處掠奪屠殺,給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 北伐殘元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吳元年),朱元璋決意北伐。在宋濂等人草擬的一篇聲討元朝的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的口號。檄文中責備擴廓帖木兒、李思齊等“假元號以濟私,持有眾以要君”,指出這些人相互吞併是人民的巨害。同時更指出蒙古、色目雖不是漢族,只要“願為臣民者”,皆與漢人同等對待。表現出朱元璋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
由徐達、常遇春等人率領的北伐軍先後在山東、汴梁潼關等地打敗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思道的軍隊。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七月,徐達會諸將於臨清,連下德州通州等城,元順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從大都北逃。八月,北伐軍進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這一年,朱元璋已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是為明太祖。
之後朱元璋用了近20年的時間,消滅其他農民軍,擊潰元朝殘餘勢力(北元),完成了中國的統一。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結束。

各方勢力

國號史稱都城皇帝年號在位時間
天完
1320-1351-1360
武昌
陳友諒
大義
1320-1360-1363
陳理
德壽
1351-1363-1364-1408
重慶
明玉珍
天統
1331-1363-1366
明升
開熙
1356-1366-1371-1393
亳州
韓林兒
龍鳳
?-1355-1366
蘇州
張士誠
天祐
1321-1353-1356
-
1321-1363-1367
南京
朱元璋
1328-1364-1368-1398

主要將領

元末農民起義,一般被朱元璋義軍所吸引。明朝的創立就成了推翻元人統治的代名詞。因此那段戰國時代的主流歷史有很多重要的篇章被遺忘。朱元璋加入濠州義軍,當女婿,成頭目,獨立一軍,下採石,得浙東文人擁護高築城廣積糧,鄱陽湖大戰,滅張士誠方國珍,北伐大都。這些都是熟知的歷史。但在北伐之前朱元璋軍很少和元軍主力作戰。鑒於他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故不把他列入榜內。
姓名
簡介
方國珍
反元首義,至正8年。是劉基的死對頭。劉伯溫和他打仗積累出的經驗寫了部兵書。並且為以後輔佐朱元璋發揮了重大作用。兩人似乎是溫州人。
劉福通
元廷最大的敵人,劉福通。以河南安徽山東為基地和河北山西陝西的元軍對抗。消滅了元軍主力。迫得元廷依靠民軍才打敗龍鳳政權。情況有點類似太平天國
韓山童
元末紅巾軍領袖,出生於一信仰白蓮教的家庭。成年後一邊務農,一邊傳播白蓮教,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張推翻元朝統治,並結識了安徽阜陽人劉福通。起義後自稱宋徽宗八世孫。
郭子興
江淮地區紅巾軍領袖。回響劉福通起事,攻據濠州,自稱元帥。朱元璋當年便是他的部下。後來與某些將帥不和,憤恨而死。朱元璋稱帝後,追封他為滁陽王。
張士誠
對元作戰的蓋世功臣。當第一階段反元大起義進入低潮的時候。百萬元軍已經打破了紅巾軍長江防線恢復了南北元軍的聯繫。作為非紅軍系統的張軍在高郵的圍城戰堅守導致脫脫率領的元軍主力崩潰。從此開始了各路反元義軍的第二次高潮。
毛貴
劉福通以汴梁為中心,指揮和元軍的正面戰場。最出名的就是三路北伐。基本上經過北伐之後,元軍折損已盡,無力和義軍再作戰了。東路軍主帥毛貴是其中成就最大者,收復了山東。是三路北伐軍中惟一建立了政權又打下根據地的。其他兩路經過奔襲作戰都失敗了。毛貴一度打到過薊縣。差點提前讓元順帝回老家放羊去。這人是芝麻李手下。
芝麻李
明教首領,劉福通起義後三個月攻下了徐州。 呼應劉福通、徐壽輝,三家鼎足屢敗元軍,形成第一次反元高潮。濠州在芝麻李的義軍庇護下才得以生存。李部有位趙君用,此人一到濠州就差點殺了郭子興。朱元璋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後來趙君用去了山東,又紅眼病發作殺了山東紅軍主帥毛貴。導致山東戰場潰敗,中原紅巾軍戰場隨之瓦解。
彭瑩玉
西路紅巾軍始祖。東西兩路紅巾軍大起。彭系紅巾軍向南方活動勢力從江淮擴展到兩湖兩廣福建和川貴滇。其中最著名的將領就是天完帝徐壽輝陳友諒。要不是朱元璋,恐怕統一天下的就是西路紅軍了。
布王三
布王三等起義軍雖然不是很重要,占領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襄陽,就是郭靖大俠苦守的地方。南北瑣紅軍在這裡和元軍多次拉鋸戰
明玉珍
因為信奉明教,姓都改了。老朱也只敢把國號叫明而已。本是西紅軍大將。陳友諒篡黨奪權後,自己在重慶獨立。建國大夏,以明教為國教攻下了四川。當了元末的劉備。是早期紅軍將領獨霸一方者惟一善終的。一生和雲南元軍作戰。大理段氏一陽指傳人段功的孔雀膽故事就是和明玉珍同志作戰時期發生的。

影響

政治

元朝腐朽統治的被推翻,首先應該歸功於元末農民戰爭的偉大力量。各支農民起義軍的英勇戰鬥,特別是小明王、劉福通領導的北方紅巾軍堅持十三年的鬥爭,“大小數百戰”,從根本上摧毀了元朝的統治基礎。
元末農民起義是被壓迫被剝削階級反抗統治者暴政的最高級鬥爭形式,是中國歷史上繼唐朝末年黃巢起義之後又一次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它沉重打擊了蒙古貴族的封建統治,同時使封建地主階級認識到了農民階級力量的可怕和偉大,使地主階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敢過分剝削農民。

軍事

元末農民起義還給後來朱元璋北伐奠定了基礎。其他各代大都是南征,只有朱元璋的北伐成功而且還建立了長期政權。元朝民族分等級的政策已經造成極大的民怨,這樣的政權滅亡是遲早的事,就算朱元璋不北伐,陳友諒也會北伐,何況北方元朝內部的爭鬥的勝者最終也會篡權。

經濟

蒙古貴族入主中原以後,帶來了不少落後的制度和習俗,造成了社會生產上的破壞,農民戰爭都嚴重地打斷了封建化進程,斷送了封建化已經取得的成果,並使社會重新退回到原來的起點上去。而元代的社會生產力不是停滯不前,而是繼前代而持續發展。經過這次起義,自北宋以來長期積累的土地兼併和土地集中問題得到較大幅度的調整和緩和,從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生產力的新一輪發展鋪平了道路。由於長年戰亂,人口減少荒地增多而導致了明初的“移民墾荒”運動,明初階級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

文化

元末農民戰爭期間,由於受到兵禍的影響出現了文教毀棄的文化危機。另一方面,戰亂也導致了士大夫的人格分裂與心理異化,使其成為精神上的離群索居者和進退失據者,他們徘徊於出仕與遁隱之間,依違於忠義與叛逆之間, 並對儒家倫理道德產生了質疑,從而呈現出複雜多變的價值抉擇和心路歷程。士大夫圍繞國家之興亡、民生之否泰和自我之命運等時代命題,對農民戰爭進行了深刻反思和自覺總結。一方面,他們恪守正統觀念、憂患意識和忠義精神,對農民起義抱持著刻骨銘心的仇恨心理,並渴望天下承平,社會安定。另一方面,基於對禮法秩序、興衰治亂、天道人心的深刻體認,他們明確而尖銳地評述了元末時勢,並向統治者發出警戒,展示了其複雜的心理狀態、價值取向和政治訴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義。

民族

蒙古奴隸主貴族們占領中國後,不僅在政治上法律上對漢民族歧視,而且喇嘛的縱態,土地的掠奪,高利貸的剝削,真極盡壓迫之能事。元末農民戰爭不但打破了蒙古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壓迫,更是打破了對漢族人民的種種枷鎖。是徹底的一場民族解放運動。

社會

  • 解放奴婢
在這次大起義中,大批奴婢得到了解放。奴婢在鬥爭中獲得解放的事實,具有普遍意義。《大明律》規定:“庶民之家,存養奴婢者,杖一百,即放為良。”這說明了奴婢在起義中獲得解放已為法律所肯定。
  • 人口流動
曠日持久的戰鬥也使得區域間人口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調整。可以說這是繼歷史上魏晉南北朝、唐末及兩宋之際南北大遷移之後的又一次人口大流動。
  • 地方勢力的加強
元末農民戰爭期間,許多士大夫出於"衛身"、"保鄉"、"勤王"之目的,紛紛組織"義兵",為挽救元朝做最後的努力,.其間,"義兵"組織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組織者主要是在野的漢族士人及一些在任的官員、致仕的舊僚和少數進士。由於"義兵"依託於地方宗族社會和民眾力量,且分布較廣,故在一定時期內確乎成為抵抗農民起義軍的重要力量,短期內實現了"保鄉"的目的,收復了一些失陷的地方,支援了元軍的軍事行動;但從長遠來看,它只能在短期內延緩元朝的滅亡時間,卻無法阻擋元明更迭的歷史步伐。

評價

正面

從十三世紀七十年代,元滅南宋之日起,各族人民就不斷舉行起義,反抗封建皇朝和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此後,各種形式的反抗鬥爭此伏彼起,連綿不斷,最後發展成全國規模的農民戰爭,終於把不可一世的大元送進了墳墓。
元末農民戰爭綿延達十八年之久,起義烽火遍及全國,參加起義的各族人民達數百萬,其活動地區不僅包括了內地各省區,同時也波及到了塞外的西北、東北和西南等各邊陲地帶,其範圍之廣,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封建統治階級為了鎮壓這次農民革命運動,使盡了反革命兩手:一方面出動反動軍隊屠殺革命農民;另一方面則用腐蝕拉擾的手段來瓦解農民起義隊伍。面對階級敵人的反革命兩手,一些在敵人屠刀面前沒有屈服的農民領袖卻經不起敵人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追求高官厚祿,享樂腐化,蛻化變質了,有的甚至墮落為可恥的叛徒。
這次起義是古代中國最有典型的一次起義,一來起義有宗教背景,二來不單是農民起義,更是民族起義,

不足一面

元末農民戰爭還有許多不足的一面,例如,首先,起義軍內部不團結。紅巾軍旗號雖多,但是大都不服調遣,就像徐壽輝,張士誠,名義上是起義軍,但是只顧自己搶地盤,根本不配合北方軍的行動北伐,各自為戰的結果是只有北方紅巾軍迎戰元軍,甚至還相互攻打;其次,起義軍發展太快,沒有自己的地盤。尤其是北方起義軍雖然占了江淮一帶,但是根據地不穩固,而且南方的起義軍不支援他們,等於是以江淮之力對抗北方元軍,實力上受了影響;北方軍有白蓮教背景,被儒家視為異端。所以之後朱元璋把白蓮教稱為異教這有很大原因。

爭議

元末農民戰爭中民族壓迫與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有人指出以民族壓迫表現得最突出。從元末社會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這一前提出發,推定元末農民戰爭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說它是一埸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這一論點是很值得商椎。
由於沒有一個新的領導階級的出現,農民起義的成果很快又被一批由農民起義領袖蛻變而成的新的漢族封建地主所竊取了。因此這次起義並未導致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依然在封建社會的漫漫長夜中緩慢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