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省域高等教育研究》是2016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曉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做強省域高等教育研究
- 作者:丁曉昌
- 出版時間:2016年2月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415 頁
- ISBN:9787040424072
- 定價:8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做強省域高等教育研究 做強省域高等教育研究](/img/5/6bd/cTY2gzMwQmZkZ2MjV2Y0Q2YhZ2NmFmZ0ATM3QjY4IzNxEDZjFTYhJGMwA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做強省域高等教育研究》是2016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曉昌。
《做強省域高等教育研究》是2016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曉昌。內容簡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求我國高等教育加快由大國向強國轉變。強化省級統籌,加快做強省域高等教育是建設高教強國的重要基礎。《做強省域高等教...
《省域高等教育發展論》是2016年1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曉昌。內容簡介 《省域高等教育發展論》以江蘇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實踐探索和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為基礎,論證了做強省域高等教育對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發展戰略、人才培養、質疑保障、綜合改革、產教融合和國際比較等方而閘述了...
周長春,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會長,江蘇科信智慧型教育研究院院長,曾任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刊雜誌社社長、總編,《中國教育學刊》執行主編;無錫太湖學院副院長;紫琅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副會長;中國...
王少媛,女,1970年12月生人,遼寧凌源人,中共黨員。瀋陽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現任遼寧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直屬黨支部書記兼副所長,遼寧省高校新型智庫區域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兼負責人,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6-2018年期間,曾任遼寧教育研究院副...
《教育部關於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是教育部發布的檔案,成文日期是2019年10月24日。檔案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畫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部內各司局、各直屬單位:教育科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育改革發展...
《教育地理研究叢書:省域高等教育結構合理性評價研究》遵循馬克思主義原理,在系統借鑑教育學、地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具體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實踐合理性的理論觀點和多學科的實證分析方法,首次對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台)高等教育結構的合理性問題進行了實證分析和系統研究。 《教育地理...
《省域高等教育體系結構調整研究》是2014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良針、張陽。內容簡介 《當代教育文叢:省域高等教育體系結構調整研究》的基本框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進行一個梳理和歸納,例如該系統中包括哪些內容?系統有哪些特點?第二部分,主要是對我國省域...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文集2》是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高教育學會。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重點選編了有關領導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到第十部分選編了“遵循科學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重大研究項目各研究課題的研究文章;第十一部分選編了“比較研究”方面的研究文章。這些文章為中國現階段“以提高質量為...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是黑龍江省政府2008年發布的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發展建設規劃,又稱“1115工程”,即重點支持1所高校搞好省部級共建,實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重點建設10所大學達到國內同類高校先進水平;重點建設100個左右省級重點骨幹學科;重點建設5個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按照工程確定的目標...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是國家為支持中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而研究制訂的計畫,實施周期為2012-2020年。該計畫針對制約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整合政策資源,出台實施一系列工程(項目),重點加強優勢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力爭在中西部形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質量,進一步縮小...
2.重點項目是指對解決當前和近期高等教育教學重點(難點及熱點)問題、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有重要影響和實質性推動作用,並有顯著套用價值的項目。3.一般項目是指根據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需要而進行的研究,具有良好研究基礎,能夠解決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現實問題,並有較強套用價值的項目。第七條 省教改項目一般每年...
繼續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完善國家、省、校三級教學工程體系。“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500門精品開放課程、100個教學團隊,表彰100名在教學和人才培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學名師,發揮其在推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引領、示範、輻射作用。加強教育教學研究,繼續開展教學成果獎勵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學位委員會,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
任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南開大學高教所碩士生指導教師 社會兼職 任天津市研究生教育中心專家組成員 任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 天津市教育發展諮詢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天津市教育科學學會理事 2006年被推選為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學會副理事長 2010年12月被推選為中國高教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
第六屆常務理事會批准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方案、關於學會第八次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評選表彰活動方案。2014年10月3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武漢舉行。2015年3月27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系統秘書長工作會在浙江省舟山市浙江海洋學院舉行。2016年3月29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分支機構秘書長工作...
堅持特色發展做強省一級高等教育 我國大學內部權力的衝突與協調探析 高校組織改造的結構分析 論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時代籲求與政策應對 大學生創業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缺失與對策 高校創新對推進創新型江蘇建設的戰略思考 三、院校研究 充分發揮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設高教強省中的生力軍作用——基於對高校分類指導的建議 內涵...
省域高等教育結構合理性評價研究 《省域高等教育結構合理性評價研究》一書由雲南師範大學劉六生所著。2021年9月,《省域高等教育結構合理性評價研究》榮獲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著作、教材和論文先後獲國家體育總局“十一五”體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陝西省青少年研究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陝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區域經濟發展與人才資源開發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特等獎、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第二屆科研成果二等獎...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教研機構的組織領導,上級教研機構要加強對下級教研機構的業務指導,教研機構要加強與中國小校、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教師培訓、考試評價、電化教育、教育裝備等單位的協作,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教研機構為主體、中國小校為基地、相關單位通力協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4.明晰工作職責。教育部...
各高等院校:根據省教育廳2010年工作要點安排,為進一步推進高教強省規划子計畫建設項目的落實,經廳領導同意,決定對全省高校推進落實“高教強省建設規划子計畫”建設項目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辦調研,請各校認真總結落實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及其子計畫項目建設任務的完成情況,加大項目推進力度,抓出...
2015年任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2019年學術年會暨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 2016年當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文化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7年當選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7年轉任《教育史研究》編委會副主任 主要作品 專著 《中國教育再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國大學精神的歷史與省思》(獲第四屆...
(四)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博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4年,具體由培養單位自行確定。允許研究生分段完成學業,並規定學生累計在學的最長年限。(五)加強交流與合作,建立開放的研究生培養體系。鼓勵培養單位間互相承認學分。鼓勵高等學校與科研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使我國...
5.分期穩步推進。在系統設計項目總體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根據安徽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工作重點和輕重緩急,有選擇、分步驟實施項目建設,持續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工作。計畫建設內容 “高等教育振興計畫”主要包括有特色高水平高校建設、專業結構調整服務地方發展、教學改革與質量提升、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創新、領軍骨幹人才引進與...
王強,男,1971年生,漢族,東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者。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日本名古屋大學工學博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畫”第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遼寧省優秀專家。現任東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兼材料電磁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支持創新主體依託重大科研設施開展科學前沿問題研究。支持我省優勢科研單位參與國家高端通用、原創性科學儀器設備研製。(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3.構建高水平基礎科研平台。在物理、數學等領域支持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布局建設省基礎科學中心,打造我國...
(八)高等教育研究所。開展高等教育領域實踐研究、理論研究與政策研究,開展相關學術交流、科研成果推廣。(九)中國小教學研究室(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指導全省中國小教學研究工作,開展課程改革研究;組織研究制定課程設定方案,參與研究制定地方課程建設制度規範,開展中國小教材開發和教學資源建設研究;開展學前...
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務院外國專家局原副司長、駐加拿大總代表、美國訪問學者。副院長 於 明 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漢族,共產黨員,1986年入黨,赴日本、美國考察;北京大學雙碩士研究生,理學碩士;中國科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河南省新鄉衛輝市任副市長。主要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1、高炮模擬指揮儀...
李化樹教授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專家評審(評議)委員會委員,二級教授。現任西華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四川省教育廳、省社科聯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西華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導師指導組組長,高等教育學、教育學原理碩士點導師...
這些省級教育政策的起草與出台對全面建成高等教育強省做出了具體的規劃和建設方案,推動浙江教育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成為高素質人才聚集地、高新技術創新發源地、來華留學生重要目的地。張天雪教授帶領學術團隊在為省域教育政策服務的同時,大力推動浙江省、市兩級地方政府開展對教育經濟、教育文化...
2020年,在即將100歲的前一個多月,應教育部邀請,嘗試“雲教學”,通過網路與三萬多名海內外學者、教師齊聚雲端,互動交流,題目是《高等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內涵與樣板》。2022年12月6日8時50分,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逝世,享年103歲。主要成就 教育成就 教育綜述 潘懋元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