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1986年,集團收購了美國傑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Jackson National Life),如今該公司已成為美國五大年金業務保險公司之一。集團1996年獲準在
倫敦 開展
個人銀行業務 並於1997年收購了
蘇格蘭 相互保險公司 (
Scottish Amicable)。
英國保誠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上市
人壽保險公司 ,在二十多個國家聘用近三萬名受過
專業訓練 的當地員工,集團深信通過員工當地化,更能貫徹用心聆聽的
服務宗旨 ,了解當地顧客所需。
英國保誠集團
身為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按
資金管理 額計),英國保誠集團擁有超過一千二百五十項的產業,總值超過七十億美元。
保誠集團更是英國最大的投資機構,通過集團全資附屬投資公司的英國保誠
資產管理公司 (Prudential Portfolio Managers,簡稱PPM),在全球管理的基金總額超過二千一百億美元,而PPM駐港辦事處則管理亞洲區超過一百二十億美元的資產,
投資項目 包括股票、地產及基礎設施,在中國的投資也相當龐大。
了解顧客所需,是英國保誠集團的
成功之道 。無論集團的顧客身在何處,所做何事,保誠的服務宗旨就是用心聆聽,迎合顧客的需求。
保誠集團是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創立於1848年,業務以人壽保險和基金管理為主,在英國、美國、亞洲和
歐洲大陸 等其選定的市場中提供零售
金融服務 和基金
管理服務 。
集團歷史 保誠集團創建於1848年,當時主要是為上層階級人士提供人壽保險和信貸。1854年,保誠建立產業部,開始向工人階級提供一種新型保險——產業保險,保費低至1便士。保誠為這個保險
市場開發 了一種新體制——
門到門 (door to door)的經紀人服務。1856年,保誠推出針對10歲以下兒童的保單,新產品為保誠開闢了廣闊市場。1912年,按照國家保險法案(National Insurance Act),保誠協同政府運作立案社團(Approved Societies),為500萬人提供疾病救助和失業補助。1923年,保誠在印度建立第一個海外壽險分支。
1924年,保誠在
倫敦證券交易所 上市。1926年,為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保誠建立公眾部(Publicity Department),推出一系列保障家庭生活的新保單。1929年,基於內部員工養老計畫的技術經驗,保誠創立團體養老保險業務。1978年,保誠重組為控股公司,以利於管理的靈活性和產品的多樣化。1986年,保誠收購美國的傑信人壽保險公司;同年,Prudence女神標誌被重新啟用為集團的現代
品牌形象 。1994年,保誠集團亞洲公司成立,總部設在香港,以拓展馬來西亞、新加坡和
中國香港 地區以外的其他
潛在市場 。1999年,保誠收購M&G(英國領先的單位信託投資公司)。
在英國雷丁的寫字樓
2000年,保誠在
紐約證券交易所 上市。2005年,保誠與
南非 領先的醫療
健康保險 公司Discovery合資成立PruHealth,在隨後的兩年內已擁有10萬名保單持有人。2007年,保誠不動產
投資管理公司 (PRUPIM)與保誠集團
亞洲 公司合資,成立保誠不動產
投資管理 (新加坡)公司(PRUPIM Singapore),建立亞洲第一個開放式泛
亞太 基金——亞洲不動產基金(Asia Property Fund)。
2010年5月25,保誠在中國香港地區及新加坡掛牌以
介紹形式上市 。
港股 代碼02378,上市
開盤價 59.7港元,7個月後的2011年3月10日最高漲到103元。
2010年差點就成功蛇吞象,以355億美元收購
友邦保險 ,如果成功,這就是史上最大金額保險業併購案。後來保誠提出降價到303.75億美元,但
AIG 董事會以2票贊成10票反對否決。其實,這件收購案對AIG集團的股東(包含
美國政府 在內的投資者)是大大利好,因為有人說其
內涵價值 200億美元左右。後來,AIG董事長哈維·格魯伯(Harvey Golub)因否決英國保誠降價收購案而辭職,而CEO羅伯特·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因支持該收購案而繼續留任,英國保誠
管理層 也繼續留任。
品牌排名 2018年7月19日,《財富》
世界500強 排行榜發布,英國保誠集團位列50位。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英國保誠集團位列372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500大品牌榜發布,保誠排名第389位。
2020年5月13日,保誠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220位。
下屬公司 保誠集團亞洲公司
保誠集團亞洲公司經營壽險和資產管理,業務遍及13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中國
香港 地區、印度、印尼、日本、韓國、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
新加坡 、中國台灣地區、
泰國 、
越南 和
阿聯 。
英國保誠集團
人壽保險 :保誠集團亞洲公司為客戶提供度身定製的儲蓄、保障和投資服務,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台灣推廣投資連動產品。保誠集團亞洲公司已擁有一個41萬經紀人組成的網路,為數量超過1000萬的
客戶服務 。
保誠英國公司
保誠英國公司的
零售業務 主要是為退休人員或臨近退休人員提供儲蓄和增收服務;而在批發
業務市場 的策略則是有選擇地參與大宗收購。保誠英國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
個人年金 、
企業年金 、大宗年金、共享利潤和投資連結債券、終身按揭、
健康保險 等。
M&G基金管理公司負責保誠集團在英國和歐洲的基金管理業務。截至2007年底,M&G的資產管理總額達1670億英鎊,其中1160億英鎊與保誠的長期業務相關。其業務包括零售業務、機構業務和集團內部業務。其中零售業務包括開放式投資公司(OEICs)、投資
信託基金 (Its)、個人儲蓄賬戶(ISAs)和個人參股計畫(PEPs)等;機構客戶包括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業務包括
固定利率 養老基金、結構化私人融資、環球巨觀策略託管基金等;M&G還為保誠的長期業務基金管理資產,包括共享利潤基金、投資連動基金、年金和企業養老金等產品。
業務範圍 保險業務 以
保險業 起家的英國保誠集團在
保險業務 上除了持續利用信息化的管理,以開發新的產品及
服務項目 外,在新市場的開發上亦朝
全球化 努力,即追求產品及市場的全方位涵蓋。在英國的零售保險業務上市場由“獨立財務顧問”(
Scottish Amicable:英國最大的獨立
財務顧問公司 )、“英國保誠零售
金融服務 ”、“英國保誠年金”三大業務為發展主軸,提供優質的
財務諮詢 、
人壽保險 及
退休金 和
儲蓄計畫 ,是英國首屈一指的
人壽保險公司 ;此外,英國保誠集團在美國、歐洲及
亞洲 均有大幅的
經營計畫 進行,1986年保誠收購美國傑信人壽保險(Jackson National Life),傑信現已成長為美國最具規模的長期儲蓄和退休
保險產品 公司,主要銷售對象為零售和機構客戶。英國保誠集團也積極進軍
歐洲市場 ,與法國的CNP Assurances 和德國的Signal Iduna簽訂合作協定。
英國保誠集團
銀行業務 投資業務 為了配合零售保險業務發展的需要,集團收購了
M&G 後,成功將其與英國保誠
資產管理 有限公司(簡稱PPM)合併,現已成長為英國頂尖的零售
投資管理 服務公司 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
基金管理公司 (全英最大的
固定收益基金 經理)之一,M&G管理基金逾3,300億美元。英國保誠集團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為全球數以千萬計的客戶提供零售金融服務,秉承著一貫優良的
服務宗旨 ,採取長遠的
投資策略 ,讓員工發揮所長,同時積極拓展業務,推出勝人一籌的產品和服務,致力為股東賺取最佳的
投資回報 。以股東回報總額計算,保誠的目標是要穩居“
金融時報 證券交易所 100種股票價格指數 ” (FTSE100)表現最優秀的25隻
成分股 之一。憑藉物有所值及穩健周全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希望能與客戶建立長遠而互利互惠的關係。英國保誠集團在過去 160年來久負盛名,今後亦會竭盡全力,繼續奉行忠誠盡責、服務社群的精神。
主要股東 Capital Group:持股量12%
貝萊德:持股量6.32%
Legal & General:持股量3.99%
英傑華:持股量1.12%
保誠在亞洲 中國內地: 1999年4月成功獲中國頒發壽險經營牌照,與
中信 國際信託投資 有限公司,在廣州開辦信誠人壽保險,為國內首家中英合資的壽險公司。2003年8月成功獲
中國保監會 批准與中國
中信集團 ,在北京合資成立信誠人壽保險公司,成為北京第一家
中外合資 壽險公司。
香港: 與
中銀香港 合資成立中銀保誠保險公司。
台灣: 1999年保誠人壽正式進軍台灣壽險市場,翌年更收購台灣十大
互惠基金 公司之一。截止2002年年底,保誠人壽管理基金達50億美元。領先推出台灣首項U-Link投資型人壽保單。
日本: 於2001年成立PCA Life,進占龐大的日本壽險市場。與當地的Kyoto Shinkin 銀行
合作經營 銀行保險 業務,加速業務發展。
韓國: 2002年正式進軍韓國壽險市場。成功收購Good Morning Investment Trust,開拓零售基金業務。
新加坡: 榮獲2000年亞洲“全年傑出人壽保險公司”殊榮。於2002年在新加坡擁有最多國際壽險圓桌會***的壽險公司。
馬來西亞: 躋身全國兩大壽險公司之列。率先在馬來西亞推出投資相連壽險產品的保險公司。
泰國: 1995年在泰國開展壽險業務,成立Prudential TSLife。2002年以來業績彪炳,如:2002年新增保費較2001年底的
升幅 高達60%。
越南: 首家獲準在越南
壽險 市場
經營 之英國壽險公司,於1999年開展業務。
印度: 與印度最大私營的
互惠 基金管理公司ICICI合營人壽保險及互惠基金業務。
印度尼西亞: 1995年成立,積極發展保險業務,從而滿足客戶各種需要。於投資相連
保險市場 中,享有“最具創新的保險公司之一”的美譽。
菲律賓: 在菲律賓唯一的英國壽險公司。首間在菲律賓推出的投資相連壽險產品的公司。2002年成功收購ING於菲律賓的人壽保險業務。
保誠與中國 從1986年開始,英國保誠集團已經開始細心留意中國人民所需。為了更深入了解中國市場,保誠集團在1994年在北京、上海及廣州設立了
代表處 。並於1997年在天津和
瀋陽 增設兩家代表處,成為第一家代表機構的歐洲保險公司。
保誠的高級職員在集團主席和總裁率領下曾多次訪華,與中央及各地方政府、
中國人民銀行 及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的高層領導互相交換意見。保誠還出席了上海市長
國際企業 家諮詢會議,更成為
雇員福利 國際論壇董事局成員及
社會保險 與保險論壇的委員。多位中國高級官員也率團訪問集團的英國總公司及亞洲總部。
保誠在國內經常進行務實性的
消費者調查 ,目的是更能深切了解中國人民所需。集團經常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彼此分享及交換寶貴的經驗,以促進中國
保險業 的發展。 這種不但有利個人,更惠及全國的願望,令保誠全心全意細心聆聽,促進雙方了解。
衷誠合作之道 始於全情投入
保誠積極推動中國的保險業及令當地人民的生活更加
豐富多彩 。
高瞻遠矚 更創高峰
展望未來,中國人民對年老時的
經濟保障 需求日殷。英國保誠集團擁有完善管理和雄厚財力,如能進入中國
保險市場 可有助舒緩中國政府在此方面的負擔。相信通過引進先進的
專業管理 、
市場拓展 技巧、嶄新的產品以及靈活運用基金,可使中國的
保險業務 蓬勃發展。
英國保誠集團致力於培訓國內員工,為他們開拓新的保險領域,幫助推動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該公司會繼續用心聆聽各界反映,以全面實現對中國的承諾,同時通過積極及有
建設性 的交流,雙方的友好關係更趨鞏固和成熟。
公司故事 歷史見證 人性關懷:
1848年,英國保險業已有幾十年歷史,陽光壽險(Sun life)守衛者(Guardian)、Scottish Amicable等眾多小保險公司已經開始爭奪市場。當保誠註冊成立時,還沒有人在意它。成立之初,由於資金有限,保誠決定向
中產階級 銷售人壽保險,然後將保費轉貸出去。儘管盈利不多,但是公司幹得不亦樂乎。
盈利不足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再加上當時中產階級人數很少,以及眾多對手的競爭,保誠看不到出頭之日。保誠的投資者們聚到一起,仔細琢磨英國
人壽保險市場 ,他們很快發現
工傷保險 仍是一張白紙。1954年,保誠不僅正式推出面向
工薪階層 的工傷保險,更大膽採用上門
推銷服務 ,開保險
行銷模式 先河。在當時
倫敦 街區,人們時常可見一些頭戴紳士帽、夾著
公文包 、訓練有素的先生,走家串戶,他們就是保誠的業務員,人們習慣地稱之為“保誠人”。這個從打扮到內修都很專業的“保誠人”主動上門為每一位
顧客服務 ,不厭其煩地解答顧客問題,同時向其他人介紹保誠的產品。除此之外,他們也詢問顧客關於公司產品和服務的任何看法,並把這些詳細記錄下來,回到公司匯總分析。此外,保誠請
精算師 們多次計算工傷保險的費率,儘可能在保證盈利的情況下,降低價格。因為工薪階層收入不高,保費必須儘量低,才能有足夠的吸引力。保誠公司的工傷保險保費低得不可想像,每月最低只需繳納1便士以上即可。事實證明,工傷保險讓保誠
一炮打響 ,它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公司因此在英國變得家喻戶曉。
英國保誠集團
1851年,保誠公司利潤只有1836英鎊,但是到1861年,工傷保險開展8年之後,保誠總利潤上升到52009英鎊,到1871年,利潤高達348975英鎊,而且保誠在工傷保險業務上穩坐
領頭羊 位子。1856年以前,由於醫療落後環境惡劣,嬰兒周歲前的
死亡率 高達20%,以至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敢承保10歲以下的兒童。1856年,保誠率先推出了世界第一張兒童保單!這項新業務使得保誠聲譽日隆,20年時間,保誠從無名小卒成為英國壽險明星。
保誠雖然靠工傷保險,成為英國保險業一匹黑馬,但與壽險業霸主的位置還下距很遠,保誠一直在捕捉與創造機會。
1860年,成立12周年之際,保誠憑藉共綜合實力併入英國
工傷 人壽保險公司(The British Industry LifeInsurance),這是當時壽險市場上保誠一個重要的
競爭對手 ,擁有相當數量的穩定客戶和經驗豐富的
銷售團隊 ,還有發達的銷售網路,使保誠在壽險市場上實力大增。此次併購吹響保誠衝鋒號角,5年之後,保誠成功地與英國統一壽險公司(The Consolidated Life Insur—ance Company)合併,從而確立了它在壽險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為了避免出現外強中乾現象,保誠沒有停下來深呼吸,而是兢兢業業開展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場。到1898年,保誠成為英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壽險,此後110年,位置從未受到動搖。然而第一名並不等於領導者,更不等於霸主,保誠在尋找這樣的機會。1912,英國路易喬治國家保險法案(Lioyd George’s National In—surance Act)頒布,由國家承擔此前由企業和慈善機構提供的
社會福利 。疾病和
失業福利 將通過國家授權的
私人公司 發放。得知訊息後,保誠馬上開展公關行動,再加上無可指責的實力,很快成為政府授權的四家公司之一。1948年,政府福利部門成立,該制度廢止,但保誠前後服務了500萬民眾。保誠與政府之間長達36年的合作,使保誠在英國國民心目中的霸主形象真正無人撼動。
一諾千金
以誠待客,信守承諾,不僅是保誠的口號,更是保誠150多年歷史的寫照。1998年,《鐵達尼號》風靡全球,無數人從此知道了“
鐵達尼號 ”,以及1912年那場首航遇難的悲劇。觀眾在為悽美的愛情故事落淚之時,可能沒有誰會去想,當年是哪家保險公司為船上的生命承保?對於遇難的乘客及家屬,“鐵達尼號”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而對於保誠,船上324條性命的承包人,既是災難,也是機會。災難發生後,保誠公司迅速做出理賠,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賠付14239英鎊給遇難者家屬,使他們在痛失親人之後得到些許安慰。14239英鎊看來少得可憐,但在90年多前,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在保誠集團的檔案館,仍保存著這次災難事件的很多資料。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爆發,為了維護保戶生活的需求,保誠在全世界首創廢除戰爭風險免賠條款。在本次戰爭中,英國政府確認的全部
死亡人口 為67.4萬人,而保誠支付了其中23萬人的戰爭理賠,超過戰爭中
死亡人數 的三分之一,使無數受害的家庭獲得了生活保障!隨後爆發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 殃及全球,保誠又一次主動廢除這些戰爭免賠條款,全額給付11萬件的死亡理賠,再次印證了保誠的誠意和實力!另外一個讓保誠名揚天下的事件發生在“
二戰 ”前,保誠的業務已經遍及歐洲。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時,保誠正通過下屬子公司Przezornosc在
波蘭 銷售壽險,但由於戰爭威脅,公司被迫停止接受新業務。1939年9月1日,
納粹德國 以閃電行動迅速占領波蘭,隨後沒收保誠在波蘭的所有資產。此時,保誠在波蘭仍有4623份壽險契約在履行當中。
1944年7月,在
蘇聯紅軍 及盟軍的聯合打擊下,納粹德國宣布投降,波蘭重獲獨立。
戰爭結束 後,保誠公司的有關人員馬上來到波蘭,對以前的4623份壽險展開理賠調查。雖然5年過去了,而且保誠在波蘭的大量資產、客戶數據及保險記錄都已經遺失或遭到
嚴重破壞 ,但公司仍然克服重重困難,爭取對每一份保單做出賠償。最後,保誠完成了總保單的29%,另外71%均屬投保人家破人亡或流離失所,但保誠也都通過相關機構將名單公布,供其家人和親屬認領,成為保誠歷史上又一段佳話。由於良好的誠信和賠付及時迅速,保誠與
英國王室 貴族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係,並最終成為皇室貴族的承侏人,舉世聞名的
黛安娜王妃 就是保誠的客戶之一。 1997年,黛安娜在巴黎遭遇車禍,香消玉殞,保誠迅速按照保單賠付5000萬英鎊。
相關新聞 信誠人壽方面表示,譚強的任職是經信誠人壽中方和外方股東協商同意,代表外方股東英國保誠集團出任信誠人壽公司董事,並擔任代理執行長職務。陳嘉虎因個人原因,決定離開英國保誠集團並辭去信誠人壽執行長、董事職務。譚強的出任,也遵行了信誠人壽董事長由中方股東派駐,總經理由外方股東選派的慣例。信誠人壽介紹稱,譚強出生於湖南
長沙 ,具有近20年的
保險行業 從業經驗,先後在
中國平安 (601318)保險、美國
安泰集團 (600408)、
德國安聯集團 和英國保誠集團擔任多個
領導職務 ,積累了
公司戰略 、銷售、併購及資本市場運作等方面的豐富經驗。
陳嘉虎
據了解,陳嘉虎在信誠人壽成立後的第三年擔任信誠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兩年後,陳嘉虎調至保誠保險
馬來西亞 公司任CEO,直至2008年3月出任信誠人壽CEO。對於陳嘉虎辭職後的去向,據本報了解,市場有兩種傳言,一是陳嘉虎已轉投
新加坡 大東方人壽,另一種是其將在重慶某
壽險公司 任掌門。
信誠人壽成立以來,在中國打拚將滿10年,是
註冊資本金 最大的合資壽險公司,
資本金 經過四輪中外股東對等增資後已達21.15億元。
信誠人壽對本報表示,信誠人壽實現總
保費收入 40.2億元,
同比增長 8%,首次實現了盈利。但據
業內人士 透露,從2008年開始,信誠人壽中方股東
中信集團 方面就不斷對信誠發出希望其盈利的信號,但當年虧損仍在2億元左右。2009年雖然實現盈利,但其業績下滑的勢頭更加明顯。在開業最初幾年,信誠人壽原保費規模在外資壽險公司中排名一直穩定在第三、第四位。但在2009年,信誠人壽被華泰人壽
反超 ,排名降至第五位。以來,信誠人壽更是受到光大永明的衝擊,排名繼而下降到第六,
市場份額 也日益被同行蠶食。
而與此相反,另一家合資壽險公司光大永明人壽,其中外方股東
光大集團 與
加拿大 永明
金融公司 宣布,對其不對等大幅增資及引入新的
戰略投資者 。加拿大永明金融在光大永明中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50%降至20%,光大集團繼續持有50%的股權,居控股地位。這一股權變化使光大永明從合資轉制為中資,保費規模迅速攀升。光大永明的原保費收入14.91億元,信誠人壽為40.2億元;而1~5月,光大永明的原保費收入為27.42億元,超越信誠人壽的22.42億元。
因此,有訊息稱,中信集團
有意模仿 光大永明外資轉內資的形式。但信誠人壽此前表示對這一傳言不予評論。而英國保誠集團日前收購友邦失敗,有廣州保險界人士認為,保誠集團短期內退出信誠人壽不太可能,因為其看好中國市場業務,且信誠人壽已開始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