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

仵(wu ):姓氏。

仵姓來源,現已知有兩支:

一是春秋時楚國公族之後,羋姓有一公子午,其後人以午為姓,明朝又改為仵姓,被稱為南方仵;

一是北方仵,最早來源考證不詳,有漢代仵終古為代表人物。

仵姓現今主要分布於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其他多省亦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仵
  • 基本解釋:對等,相匹敵
  • 詳細解釋:等同;匹敵
  • 常用詞組:仵工 
漢字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古籍解釋,常用詞組,部首筆畫,字形結構,全國仵姓概況,鄲城仵氏由來,流傳,

漢字基本解釋

1.對等,相匹敵。
2.違背。
3.姓。

詳細解釋

〈動〉
1.等同;匹敵 [be equal to]
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莊子·天下》
2.違背 [violate]
自用則不虛,不虛則仵於物矣。——《管子》
3.用同“捂”。用手遮蓋住 [cover]
只在二門外仵著臉,脫脫的哭起來。——《西遊記》
〈名〉
  1. [數詞] [five]

  2. 檀越元囿鸞施地仵拾畝。—— 北魏《敬史君碑》
  3. 通“伍”。古代士兵五人為伍
    重振威儀,再排隊仵。——《敦煌變文》
  4. 仵人。亦稱以代人殮葬為業的人 [funeral director]
    天明就要入殮,只怕被仵作看出破綻來了。——《金瓶梅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𠀤音五。《玉篇》偶敵也。
《宋史·瀘州蠻傳》范百祿作文誓曰:天子之德,雨暘覆護。三五噍類,請比涇仵。《正韻》仵作伍。
姓。
《集韻》五故切,音悟。同也。《莊子·天下篇》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為聖人。

常用詞組

仵工 wǔ gōng
[bearer] 〈方〉∶從事死人屍體的抬運或埋葬的工人
仵作 wǔ zuò
[coroner] 舊時官府中檢驗命案死屍的人;法醫
只怕被仵作看出破綻來

部首筆畫

部首: 亻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6
五筆86: wtfh
五筆98: wtfh
倉頡: ooj
筆順編號: 323112
鄭碼: nmed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4EF5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亻午
漢字部件分解: 亻午
筆順編號: 323112
筆順讀寫: 撇豎撇橫橫豎

全國仵姓概況

仵作為姓,自古極為罕見。現代則在晉、陝、魯、豫、冀、徽等多省有分布。
一、歷史來源:
(一)可考來源、
根據南陽仵姓家族對姓氏歷史的考察,現已知仵姓,就其歷史分布為南方仵姓和北方仵姓。
1、南方仵以古楚國為先有。據《路史》云:楚公族有仵氏。約距今兩千八百年西周時期,都城在丹陽(後遷郢)的楚國在今湖北一帶,楚公族姓(音米),其中一支叫公子午的人以名為姓,其後人為午姓。到明代在湖北東南一帶午姓被明王族賜封為仵,其代表人物仵瑜,《明史》有傳,蒲圻(今湖北赤壁)人,進士,官居吏部主事,敢諫直諍,曾上書十事,切中時弊,被明帝冤殺,杖斃庭堂。安徽鳳陽、福建莆田一帶也有仵姓,代表人仵璪,明帝賜姓。
2、北方仵姓古代主要分布在山西晉南、河北滄州、北京通州、陝西涇陽,臨潼等地。後來從這些地方移到甘肅、山東、河南等地。河南鄲城原來也有仵姓,後來朱改仵一部分,延至柘城等地。
北方仵姓代表人為漢代仵終古,洪洞縣大槐樹公園祠堂有第九號牌位,為當地仵姓先祖;
唐代仵欽,滄州人,《古今圖書集成》有記,官居朝散大夫儀同三司上柱國、右戎衛開福府旅帥,為仵姓古代已知最高職位;
鄲城仵勇,明初將領,多次受到朱元璋褒獎和封賜;
(二)待考證的傳說、
1、傳說南方仵姓另一支來源是春秋時楚將伍子胥(封地在老河口、淅川丹江一帶)一家受冤,被滅族,其中一支宗親隱名改姓為仵,藏匿在湖北西北部原封地周圍。
但,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之後,伍子胥奔吳,並未改姓。伍子胥居吳,官至相國,無改姓必要。輔佐吳國伐楚成功,鞭楚平王屍,後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但並無史料證實夫差誅伍子胥之後。
因此,伍子胥改姓仵之說,證據仍不足。
2、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把帝位傳給其孫朱允炆,是為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被其叔朱棣明成祖)打敗,帶近臣族人逃出,一部分朱姓族人逃到河南鄲城,將“朱”字下半部“人”挪上來成單人旁,“牛”字不出頭成仵,意為無出頭之日,當地至今流傳埋頭朱之說。和當地仵姓混為一族,傳衍至今。
朱允炆朱改仵之說,後世受到質疑有。一說是朱允炆確曾改姓,卻是改為了“讓”姓,而非“仵”,據傳讓姓家譜為證。建文帝朱改仵一說,存在進一步考證的必要。
3、闖王李自成之後改姓仵之說: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僅限於傳說。
二、其他有名可考的仵姓代表人物:
仵士政,末人亂世梟雄薛舉的部將;
仵良翰,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大名府人,宋徽宗宣和六年進士;
仵公玉,南宋寧宗開僖年間進士;
元代有仵正臣,樂安(今山東省西北或北部,大概德州、濱州、東營一帶)人;
仵璪,按六安州志,璪字時傑,鳳陽太和人,姓午,至正丙午會元,未受元職,因兵燹隱山林。明初應求賢舉為英山縣令,未幾遷翰林學士,賜姓仵。一日隨駕游紫荊山,應制以上字為韻,有萬里江山只一望之句,上怒,遂謫役蔬圃。後以撰碑及批點密書,稱旨復起文華殿大學士,日見親信,累以老辭,不獲,時時賜坐,撤蓮炬送歸第,其敬禮如此。洪武三十一年終於官。上諭葬南京瓦礫壩,二子厚原遵遺命同母徙居六安,遂家焉。
仵鳳,泰和人,元朝進士,洪武初期,為英山令,尋轉翰林院學士,官至大學士;
仵欽,河南人,明朝永樂年間進士;
仵恭,字克敬,明朝永樂舉人,嘉興府通判;
仵倫,六安人,明朝宣徳六年任盧溪縣教諭;
仵紳,湖廣人,成化進士;
仵瑜,字仲甫,蒲圻人,紳之子,舉正德庚午鄉試第一,丁丑登進士,授禮部主事,提督四夷館。上疏論勤聖學、篤親親、開言路、敬大臣、選諍臣、去浮屠、拯困窮、重守令、修武備、儲人才十事。嘉靖初,以議大禮忤防,廷杖,卒。隆慶初,改元詔,存恤其家防,子一為國子生;
仵應中,鎮平人,萬曆間山西代州同知
現代史上有著名抗日將領仵德厚,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龍泉鄉有雒仵村人,以20世紀我國抗日戰爭中血戰功勳而載入史冊;
仵子華( ? —2013年9月去世) ,祖籍甘肅慶陽,當代思想家,語言學家,早年師從古文獻研究所所長姚淦銘教授。先後在Siddharta Gyana Vihar中心Sungai Choh Buddha Institute師從圓度達摩法師和悲心居士學習梵文印地語等各種語言,代表作品:《仙學精要》概論、《佛與道》等,長期從事西域史的研究,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幾位專研梵文的青年學者。為人低調,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在語言學、歷史學、心理學等諸多領域有深入的研究,思想傾向於道家
仵際時,1942年生人,著名書畫藝術家。陝西渭南富平縣仵新村人;
仵金滿,1947年3月出生,原鎮平縣石佛寺玉器廠副廠長,工會主席。其作品雕工玲瓏剔透,刀法委婉流暢,代表作《白菜》、《一鳴驚人》、《九龍缸》曾獲省內外大獎。2004年榮獲“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仵應汶,1954年出生於河南南陽,玉雕世家的後人。深受家族文化影響,仵應汶一直在學習玉雕文化,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自1973年開始從事玉雕創作,經過不斷的研究與自己才能的顯現,獲取了很多成就,現在擔任“襟抱齋”的總設計師;
仵海洲,1958年3月出生,河南省鎮平縣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國務院命名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鎮平玉雕傳承人”,現任鎮平縣玉雕產業管理局副局長,鎮平中華玉文化博物館館長。擅長人物、花鳥、山水等玉雕產品的設計創作,作品多次在全國頂級玉雕精品展上獲得摘金奪銀,其代表作有:獨山玉《妙算》、《一品清廉》,白玉《梅花壺》,翡翠《鴻運當頭》等。
仵孟超,1967年生,南陽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玉雕藝術大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師。1989年開始玉雕創作設計工作,作品涉及瓶素,山水人物、動物、花卉鳥雀、雜件飾品各個領域,設計風格獨特,題材新穎,造型優美,比例得當,構圖大氣,疏密有致,意境幽遠;
仵建民,在2011年10月5日“湄公河慘案”發生時,在中國駐泰國使館任職警務聯絡官,因參與調查該案,而進入公眾視線;後又轉任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東協工作處處長。
三、地望分布(以省為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1.河南省:
1.1河南省周口鄲城縣東部的汲水、張完、南豐、白馬4個鄉鎮轄區內有18個村莊以仵姓命名,僅仵莊就有5個,其餘13村是仵屯、仵新莊、仵小莊、仵溝涯、東仵莊、西仵莊、仵小店、仵大店、仵腰莊、仵店、小仵莊、仵柏園、仵路莊。汲水鄉南還有個雜姓營(相傳為建文帝隨員居住定居);
1.2河南南陽市:
南陽仵姓,在1958年以前,主要集中居住在今鎮平縣石佛寺鎮趙灣水庫中心的位置。1958年,鎮平縣回響政府興修水利的號召,建設趙灣水庫,仵姓家族聚居地,恰好被圈在水庫建設範圍之內,因此鎮平仵姓家族,積極回響政府號召,移民他鄉。所移新址仍主要在鎮平縣境內,也有部分仵姓遷往今桐柏縣境內。
先南陽仵姓主要分布情況如下:
1.2.1鎮平縣石佛寺鎮鎮政府往西,微偏南的方向,還有以大仵營、小仵營等以仵姓命名的地方,有仵家人數千;
1.2.2鎮平縣二龍鄉鄉政府往南,迎夫嶺南側,有仵家村;仵家村西南方向,山溝對側,還有一仵家莊;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1.2.3鎮平縣四山鄉有仵家莊;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1.2.4鎮平縣高丘鎮東尖坡西偏南側,有仵家村;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鎮平石佛寺仵濤在新鄭炎黃廣場查百家姓鎮平石佛寺仵濤在新鄭炎黃廣場查百家姓
1.2.5鎮平縣大龍廟山東側,有仵家村;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1.2.6鎮平縣趙灣水庫西北角,八道箍東南,有大仵莊;趙灣水庫腹部東側,張溝往西南,有小仵莊;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1.2.7鎮平縣王崗鄉政府往南,劉張營往南,有仵家村;王崗鄉硯台村也有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1.2.8鎮平縣政府往北,航天北路東側,有仵家莊;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洪洞祭祖堂之仵家列祖列宗之神位-仵乾剛攝洪洞祭祖堂之仵家列祖列宗之神位-仵乾剛攝
南陽仵乾剛在山西洪洞尋根南陽仵乾剛在山西洪洞尋根
南陽仵姓有許多人以琢玉為業,在業界較有名氣;
1.3河南省商丘市:
1.3.1柘城縣也有仵姓分布;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1.3.2睢縣有仵姓分布,自稱是1958年因逃饑荒,由柘城縣輾轉入睢縣;具體位置不詳;其仵姓人口數量不詳,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2.河北省:
2.1石家莊:
2.1.1新華區大郭鎮康莊村,有幾百戶人家姓仵,自明朝永樂皇帝兩次下詔由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下集合遷山西省移民到河北省。仵氏遷移到正定府獲鹿縣康莊村至今已六百年余;
2.1.2新華區大郭鎮大郭村,有一支仵姓;
2.1.3裕華區也有仵姓;
2.2河北滄州也有仵姓分布;
河北各地仵家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3.陝西省:
3.1.1寶雞市鳳翔縣尹家務鄉閆家務村約800人姓仵;族譜情況不明;
3.1.2鳳翔縣糜桿橋鎮北水溝行政村仵家莊,有仵姓約120戶,現有人口約400人;族譜情況不明;
3.1.3鳳翔縣陳村水溝村,以仵姓為主;族譜情況不明;
3.2扶風縣絳帳鎮南仵村,有500戶人姓仵;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3.3西安市:
3.3.1臨潼區徐揚鄉有大/小仵村基本都是仵姓;
3.3.2臨潼區相橋鎮有一仵家村;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3.3.3閻良區有仵家;
3.4渭南市:
3.4.1富平縣王寮鎮仵新村,分仵東組、仵西組,共有幾百戶人姓仵,約超2000人;
3.4.2蒲城縣有仵姓分布;
3.4.3合陽縣路井鎮赤西村有仵姓,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3.5鹹陽市:
3.5.1乾縣薛錄鎮薛仵村有1000多戶姓仵的;
3.5.2三原縣獨李鎮有仵姓數百人;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3.5.3涇陽縣龍泉鄉有雒仵村,著名抗日英雄仵德厚就是該村人士。雒仵村仵姓自述與其他地方仵姓不同源,自稱本不姓仵;
4.湖北省襄樊市有仵姓分布。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5.福建省:
5.1福建莆田市有仵姓分布。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5.2福州市有兩戶仵姓;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6、山東省:
6.1煙臺蓬萊市:
大季家鎮仵家村,2002年9月後劃歸煙臺開發區,全稱為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季家街道辦事處仵家居委會,約二百戶幾乎全部為仵姓,約700人;
煙臺蓬萊仵姓,其村碑有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始祖仵喜、仵文由直隸河北省河間府任邱縣遷此,故以姓氏取名為仵家。有家譜,但家譜有殘缺。輩分字為:始祖、士、廷、科(第、狀、元、魁)、應、尚、從、(不泛字)、兆、永、吉、成、(不泛字)、天、元、德、大(延)、華、國、文、章。
煙臺蓬萊大季家街道辦仵家居委會村口的村碑煙臺蓬萊大季家街道辦仵家居委會村口的村碑
6.2山東省菏澤市:
6.2.1曹縣有仵氏,始自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下遷入:
6.2.1.1仵樓鄉,現主體轉到曹縣蘇集鎮仵單莊行政村,共有仵單莊、仵瓦房、仵新樓、仵破樓、後瓦房等五個自然村。仵單莊行政村有仵姓約2500人;
6.2.1.2仵樓鄉袁窯村仍有仵姓數十人;
6.2.1.3蘇集仵新樓有一分支,因清末饑荒,輾轉遷入現曹縣古營集鎮某村定居,已歷約百年;
6.2.1.4青堌集鎮西南方向,有仵姓分布在前仵莊、後仵莊、仵樓村三個村子;
6.2.1.5蘇集鎮焦固村,有一支仵姓人家,跟仵單莊仵姓主體是一家,但其具體人口數量信息待查;
6.2.1.6蘇集鎮尚窪村,有一支仵姓;
6.2.1.7蘇集鎮孟樓行政村仵莊,全村以仵姓人為主,有極少數外姓人;
6.2.1.8朱洪廟鄉油坊張莊村,有仵姓幾十口人;
6.2.1.9侯集鎮李行村,有一戶仵姓人家,約幾十口;
曹縣仵姓,以蘇集鎮仵單莊行政村五個自然村為主體,縣內全部仵家,同根、同族、同譜。
曹縣仵姓家族家譜保留的比較完整。山東曹縣仵單莊的仵姓,始祖叫仵信,他的兒子仵敬在明初大移民中,從山西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下遷入現曹縣城東南方向的楚天裡的仵家樓一帶。仵敬的四個兒子,按年齡大小依次名為興、海、茂、盛。其子孫流向,分兩支:其中一支是興、海、茂三門的後裔,這些人從七世族仵雲樓時開始,世代居住在曹縣地區,構成了今天曹縣仵單莊行政村一帶仵姓的主體。另一支,則是四子盛的後代,從第十二世開始遷往現河南柘城大仵鄉一帶。據說,現河南周口鄲城有21個自然村約有7萬仵姓人,就與這一支有密切的聯繫。其中確切關係,兩地仵姓後人仍在多方查證。
山東曹縣仵姓自明代遷入後,一直有記載。輩分和代數嚴明有序。
曹縣仵姓現存輩分自高至低有:鴻、永、愛、宗、允、文、思、慶、昌……,輩分跨十代左右。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山東曹縣仵家,自山東曹縣第16世開始,定輩分用字依次是:新(山東曹縣第16世)、鴻、永、愛、宗、允、文、思、慶、昌、傳、修、欽、繼、憲、存、立、世、同、芳。1954年又修譜,再定輩分用字二十字,自芳字輩以下,依次是:延、成、克、志、良、萬、瑞、照、熙、祥、恩、德、相、光、如、普、濟、應、明、剛。
6.2.2山東單縣仵袁莊村、高劉莊、大元莊、胡莊有仵姓,屬於曹縣仵姓分支。
山東曹縣仵家家譜排字山東曹縣仵家家譜排字
6.3山東萊蕪市萊城區馮家坡村,有仵姓人士,約80人。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6.4山東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鎮,有一支仵姓,來自山東蓬萊。據垛莊仵家族人仵青龍敘述,上世紀文革時,造反派逼迫各村砸碑,仵青龍曾祖父在砸碑前夜,帶仵青龍祖父抄寫碑文,保存了一些珍貴的文字資料。蓬萊修譜的時候,也曾派專人赴蒙陰垛莊聯絡仵家宗親。
7.北京市:
7.1通州區甘棠鎮卜落垡村,以仵姓為主,據說遷移自通州區武窯村。當地人說,通州武窯,其實也是仵家後人,後改為武姓。而現武窯村的仵家,原由清末因戰亂自山東至通州。通州仵家,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7.2順義區趙全營鎮解放村,有一支大族仵姓;
解放村最早於明朝洪武元年至永樂十五年間,由山西洪洞移民建村,後因出了石姓和仵姓兩大家族,人們習慣稱石家巷和仵家巷。1945年抗戰勝利後,當時中共在當地的領導經常去該村指導工作,認為全國很快就要解放了,就改該村名為解放村(該信息來自北京市順義區政府官方微博);
7.3宣武區有一戶仵姓人家,祖籍蓬萊,已梨數十年。
8.甘肅省慶陽市:
8.1正寧縣榆林子鎮習仵村,全村仵姓有200多戶。族譜情況不明;
8.2寧縣九峴有仵姓,遷移自正寧夏習仵村;
9.山西省:
9.1晉中市:
平遙縣寧固鎮寧固村,有幾十口仵姓人士。族譜留存情況不明;
9.2長治市:
黎城縣西仵鄉,有西仵村、東仵村。西仵村位於黎城縣縣城南四公里處。相傳此處仵姓世居於此,本為同一個仵村,後此處水患,分至兩處,以所處方位而名東仵、西仵。據稱西仵村村子古老,村內曾有古堡,曾有顯赫人物與其時皇家有關聯。其二村仵姓人口數量信息待查;家譜留存情況不明;
9.3運城市:
9.3.1平陸縣,有一支仵姓,祖上曾顯赫。解放前為大族,居現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下張裕村。
下張裕村仵家,在解放後文革期間,受衝擊,為避禍,有一大部遷往運城周邊一個叫“白(音)家莊”的地方,也有少量搬遷至張店鎮、平陸縣城內和運城市內,家譜已因文革動亂失傳;
其時,該村有仵光漢,畢業於當時的山西大學,於日據山西期間回村,對普及與推動當地的籃球等現代體育運動,作出過貢獻。仵光漢在上世紀“文化大革命”中,被毆鬥致死;仵光漢兄弟二人,其同父異母弟名仵光義,曾為平陸縣教育局局長,2007年逝世;
仵光漢有堂兄弟二人:仵光祖,文革期間被毆鬥致死;仵光照,後入贅賈家,改姓賈,至2016年10月,尚健在。
仵光漢家四兄弟長幼依次是老大仵光漢、老二仵光祖、老三仵光義、老四仵光照。
已知仵光漢家族有後人仵天章、仵天佑(天字輩),仵江雲、仵登雲等(雲字輩,與天字輩同輩,繫上一代不同夫人所出);天字輩後又有景字輩仵景峰、仵景川等。
根據上述資料,得知山西運城市平陸縣仵家輩分字中有漢、天(雲字與天字同輩)、景等。
9.3.2萬榮縣王顯鄉楊莊行政村,有一個仵家巷,其居民多為仵姓,約有300人。
9.3.3鹽湖區有七八戶仵姓人家。
由於全國許多地方仵姓移民自山西,因此山西境內仵姓資料,對梳理全國仵姓淵源,有極大價值,尤其重要。
10.安徽省:
10.1馬鞍山市:
和縣香泉鎮大仵村有一支仵姓,約有300餘口,且附近幾村,亦有自大仵村遷入的仵姓。
2016年10月14日,山東菏澤市曹縣蘇集鎮仵單莊行政村仵單莊村的仵允昌,應安徽和縣香泉仵家仵皆春的邀請,前往該縣香泉鎮大仵村,作宗親交流。和縣仵意兵、仵皆春、仵皆水等,參與交流。
在交流中,得知和縣仵家,據傳是明朝移民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但和縣仵家族譜,在文革期間,被焚毀。根據和縣仵家現存的資料、實際物證,發現此村現僅存宗祠堂號“愛忠堂”與40個輩分字,沒有世系編號,文革之後,也沒有續修族譜。
和縣香泉大仵村現存40個輩分用字,從高至低之序分別是:仲景仕春文,廷可時德正,詩禮延佳永,裕意皆吉慶;守真存善厚,立信修賢良,興才思國泰,盛世鴻福祥。但是這40個輩分子對應的世系,已不詳;
10.2亳州市:
10.2.1譙城區有仵河、大仵莊、小仵莊三個村子的仵姓家族,人口約1500;家譜留存情況不明。
10.2.2亳州市渦陽縣新興鎮武集,有仵姓甚眾,是曹縣仵家分支,屬三門,是曹縣仵家第三門第八世祖爺仵秉真之後;仵秉真因戰亂,入行伍,流落至渦陽武集,繁衍至今。仵秉真之妻溫氏之墓,仍在山東曹縣蘇集鎮仵破樓村西南半里處。
山東曹縣仵允昌赴安徽和縣大仵村訪問交流山東曹縣仵允昌赴安徽和縣大仵村訪問交流
安徽和縣大仵村現存祭祀用掛牌與輩分字安徽和縣大仵村現存祭祀用掛牌與輩分字
11.吉林省:
11.1吉林市有一戶姓仵的,居吉林市多代,已不清楚自己祖籍何處,不知自己家譜歸何處;
11.2白山臨江市六道溝鎮經建村,有一支仵姓人家,約有百口。有族譜,有輩分,且男女輩份字不同;
11.3吉林市永吉縣萬昌鎮東蓮花村有一支仵姓,現存輩分字有:金、海、明、國;在永吉縣官廳鄉東將軍村也有兩戶仵家人;
11.4長春市有一戶仵姓人家,約幾十口。
11.5四平市梨樹縣小寬鄉七社,有仵姓人家,已知姓名有仵德秀,其子仵鳳棉,其孫仵壯等;
12:四川省:
12.1巴中市有一仵潤波,自吉林省白山臨江市六道溝鎮經建村遷入;
12.2資陽市安岳縣岳陽鎮有一戶仵群勇,祖籍山東曹縣仵瓦房,因參軍,定居四川。
13、江西省九江市有一支仵姓,自安徽馬鞍山市和縣香泉鎮窪李村遷入;窪李仵家乃來自香泉鎮大仵村。
14、寧夏:
14.1銀川有一支仵姓,兩戶,祖籍是陝西省乾縣薛錄鎮薛仵村;
14.2中衛有一支仵姓,祖籍山東曹縣,族譜詳實。
15、新疆:
15.1.1克拉瑪依市有仵家人,遷移自河南鄲城;
15.1.2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有仵家人,遷移自河南鄲城。
16、青海:海東市有一戶仵家人,來自陝西。
17、遼寧省:
17.1瀋陽市有一戶仵姓人家,約有二十餘口;
17.2大連瓦房店有一戶仵姓人家,祖籍山東蓬萊;
17.3大連莊河市徐嶺鎮楊樹房村,有一支仵姓,祖籍山東蓬萊,約有二十多口。
18、江蘇省:
南京有來自安徽和縣和山東的仵家人。
19、湖南省:
株洲市有一家仵姓,來自河南。

鄲城仵氏由來

河南省鄲城縣東部的汲水、張完、南豐、白馬4個鄉鎮轄區內有18個村莊以仵姓命名,僅仵莊就有5個,其餘13村是仵屯、仵新莊、仵小莊、仵溝涯、東仵莊、西仵莊、仵小店、仵大店、仵腰莊、仵店、小仵莊、仵柏園、仵路莊。汲水鄉南還有個雜姓營(相傳為建文帝隨員居住定居);而在南陽市鎮平縣還有以大仵營、小仵營等以仵姓命名的地方。
朱改“仵”字作姓寓意:我朱允炆已下野,沒有出頭之日,因此有“埋頭朱”的傳說。
仵姓幾個村莊,從地理位置看,明時歸屬歸德府鹿邑縣管轄。仵屯就坐落漢石墓群里。1958年前仵屯村前還有一個松柏參天的陵園,堆著高大的墳冢。當時13個患難臣子,與君結為兄弟,組成一家(姓氏為:王、仵、孟、肖、昌、龐、黃、穆、余、繕等),死後合葬在一個大墳里。大墳里葬著鐵盔、鐵甲和刀槍。據當地姓仵的人說:他們的祖先建文帝沒有埋在這裡,這是他的13個大將和衛士的墳墓,建文帝究竟葬於何地,至今還是個謎。

流傳

仵姓家族流傳下來的龍槍有兩支,一支流傳至今,另一支和建文帝隨葬了。龍槍(在周口博物館存)造型美觀,含金龍頭,蛇身,銅握手,紫檀木槍桿(現已折斷),長4米,屬宮廷兵器。
從仵屯出土文物上看,除大量漢代五銖錢和漢代墓磚外,還有明代器物,如盆罐、貨幣等。1958年平墳時,仵屯墳里還出土了銅劍、鐵刀、鐵甲等明代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