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新街回族鄉,地處 鄉西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2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 距縣67公里。東鄰鳳凰村,南鄰原家村,西鄰以禮河,北鄰發落村。轄小石岩、田家村、李子坪 等7個村民小組。截止2006年底農戶390戶,有鄉村人口1659人,其中農業人口 1594 人,勞動力8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21人。全村國土面積10.07平方公里,海拔 2300米,年平均氣溫 12 ℃,年降水量 930毫米,適合種植 玉米(也稱包穀)、洋芋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081.76 畝,人均耕地 0.67 畝,林地11683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7.3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畜牧業、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以濯村
- 行政區類別: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
- 所屬地區:中國
- 面積:10.07平方公里
- 人口:1659人(2006年)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重點發展,主要困難,發展思路,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 (水、電、路、有線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37戶通自來水,有 153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390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4戶(分別占總數的16.9%和16.4 %)。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7.3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2.68萬元,占總收入的29%;畜牧業收入 94.63萬元,占總收入的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594頭,肉牛199頭,肉羊5頭);漁業收入2.65 萬元,占總收入的1.58%;林業收入0.8萬元,占總收入的 0.48 %;第二、三產業收入16.62萬元,占總收入的 9.7 %;工資性收入 48.87萬元,占總收入的 27 %。農民人均純收入 1131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種植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77人(占勞動力的0.9 %),在省內務工7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67.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畜牧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牧業 。
人口衛生
該村以漢族、回族族為主(是漢族、回族混居地),其中回族146人,漢 族1513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71人,參合率86%;享受低保7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 衛生院 22 公里。
文化教育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0份,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 ,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9 人,少數民族黨員4人,其中男黨員4人、女黨員0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3人組成,下設小石岩、老廠等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62 人。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9 人,少數民族黨員4人,其中男黨員4人、女黨員0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3人組成,下設小石岩、老廠等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62 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
重點發展
主要困難
2、灌溉用水困難,致使每年農作物播種無法按節令播種。
發展思路
1、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人民民眾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
2、壯大鞏固畜牧業、種植業快速、高效發展。
3、養殖牛500頭、羊1000隻;每年轉移勞動力18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1131年增加到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