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礙(人際恐懼)

社交障礙

人際恐懼一般指本詞條

分為社交心理障礙,社交功能社交障礙,社交焦慮障礙。分別表現為與人交往時(尤其是大眾場合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害怕,以致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嚴重的甚至害怕見人,常稱為社交恐懼症、人際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現為對異性的恐懼,稱為異性恐懼症。在社會交往中想像成功的體驗少,想像失敗的體驗多,缺乏自信,總認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氣和信心。社會交往中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以致無法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交障礙
  • 外文名:Social barrier
  • 分類:社交心理障礙,功能社交障礙等
  • 表現:與人交往時會感到緊張、害怕
  • 主要表現:異性恐懼症
  • 影響: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等
  • 自我療法:接納你自己等
分類,心理障礙,概述,恐懼,自卑,孤僻,害羞,封閉,自傲,敵意,干涉,綜述,焦慮障礙,概念,簡介,自測標準,序言,標準一,標準二,標準三,總結,治療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自我療法,

分類

社交障礙分為社交心理障礙,社交功能障礙,社交焦慮障礙

心理障礙

概述

良好的社會交往可以減少孤獨、寂寞、空虛、恐懼、痛苦,可以宣洩憤怒及壓抑。因此,社會交往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有些人在社會交往中不敢交往、不願交往、不能交往,這就屬於社交心理障礙。 常見的社會交往心理障礙有:

恐懼

表現為與人交往時(尤其是大眾場合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害怕,以致手足無措、語無論次,嚴重的甚至害怕見人,常稱為社交恐懼症、人際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現為對異性的恐懼,稱為異性恐懼症。

自卑

表現為在社會交往中想像成功的體驗少,想像失敗的體驗多,缺乏自信,總認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氣和信心。

孤僻

有兩種情況,一是孤芳自賞,自命清高,不願與人為伍;另一種是屬於有某種持殊的怪癖,使別人無法接納.從而影響了社會交往。

害羞

表現為社會交往中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以致無法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

封閉

表現為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掩飾起來,試圖與人保持嚴格的距離。

自傲

表現為不切實際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氣凌人,自以為是,常使交往對方感到難堪、緊張、窘迫,從而使交往變得困難,尤其表現在兩代人的關係上。

敵意

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社會交往障礙。表現為討厭他人,乃至仇視他人,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爾虞我詐;另一種情形是認為別人總在尋機暗算他、陷害他,從而逃避與人交往,甚至表現為攻擊心理行為。

干涉

表現為專門打聽、傳播或干預別人的私事、秘密,從而引起別人的不滿、厭惡情緒,影響彼此關係。

綜述

上述的社會交往心理障礙對社會交往所造成的影響有:不敢或不能與人交往;交往變得困難;交往給人帶來的是不愉快、壓抑等消極情感體驗。
造成社會交往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受錯誤的思想觀念影響;個性缺陷,嚴重的表現為人格障礙;缺乏社會交往的經驗,尤其是成功的經驗。
日常生活中,出現一些社會交往上的困難、不適應,這是難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際關係嚴重失調或經常失調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個性缺陷、認知錯誤或心理障礙。因此,對於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狀況,應作具體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對於異常類型的,要分清哪些屬於思想問題,哪些屬於心理問題,哪些是兩者皆有。只有分辨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焦慮障礙

概念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在心理學上被診斷為社交焦慮失協症(SAD)。在美國最多的心理障礙疾病中,患社交恐怖症的人數僅次於抑鬱症、酗酒而名列第三,我國患病人數也在激增。

簡介

一般人對參加聚會或其他會暴露在公共場合的事情都會感到輕微緊張,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會導致無法承受的恐懼,嚴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會長時間的把自己關在家裡孤立自己。
社交恐懼症患者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懼的任務。
社交恐懼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懼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懼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有的患者甚至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不得不放棄很好的工作機會。
社交恐懼的產生往往是生理、心理、家庭、社會、性格、工作及思維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工作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從事不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從而導致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緊張等。

自測標準

序言

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了社交恐懼症呢?醫師指出以下三點來做自我檢測:

標準一

會因為害怕在別人面前覺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和他人說話或不願意做某些事情嗎?

標準二

不願意成為別人注意的焦點嗎?

標準三

你害怕別人覺得你愚笨或擔心看起來很害羞嗎?

總結

如果以上三點中你有其中兩點的情形的話,就有可能是患了社交恐懼症;如果這些情形已經讓你想躲在家裡,不願意和任何陌生人接觸,你可能就需要接受諮詢或治療了。

治療方法

方法一

通過性格測試,深入認識自己的性格“本我”,認識自己的個性中哪些特徵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懼,分析自己患社交恐懼的根源,發現其根源,從而找到最有效的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方法二

從事適合自己性格的職業,避免從事其工作內容中與性格相悖的需要克服極大心理壓力以致容易引發社交障礙的工作。

方法三

有效的心理療法,如:
1、催眠療法:精神分析師將你催眠,挖掘你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你發病的根源。也就是運用催眠術引導您進入催眠狀態,直接和您的潛意識對話,了解您潛意識裡壓抑的情結以及對您的影響,進行積極的暗示,同時結合其它心理技術進行解決。 這種療法時間長,花費也比較大。
2、精神分析療法:通過自由聯想和夢的解析,主要針對童年是否有創傷經歷以及創傷對您的症狀的影響,讓潛意識的東西呈現在意識里,並發泄壓抑和累積的情緒,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疏導。
3、行為療法:運用如系統脫敏、滿灌療法、代幣法等方法,解決您內在的焦慮和恐懼,同時幫助您培養合適的行為來應對生活與工作,良好的應對人際關係,從行為層麵塑造,幫助您更好的適應社會與生活。
4、強迫療法:醫生讓你站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或者讓你站在自己很懼怕的異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對你進行強迫治療。
5、情景治療:讓你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裡,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症的場景,不斷練習重複發生症狀的情節,精神分析師會不斷地鼓勵你面對這種場面,讓你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6、認知療法:了解您的非理性認知模式,以及非理性認知在何種情況下出現,然後採取認知療法中方法進行針對性的諮詢,重新建立新的認知模式(包括理性情緒療法、貝克認知療法)。這是一種不斷灌輸觀念的治療方法。醫生不斷地告訴你,這種恐懼是非正常的,讓你正確認識人與人交往的程式,教你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
7、團體治療:運用團體的能量場,在團體的支持和幫助下,建立愛與信任的氛圍,分享彼此的情緒與問題,在集體的智慧幫助下,在團體裡一起走出社交恐懼的困擾。
8、藥物療法:這是目前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你的發病是因為你體內某種化學物質的失調所致,所以運用某類藥物調節平衡。

自我療法

1、接納你自己
不否定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不回憶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沒有什麼比現在更重要的了。接納自我,可以從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批判、責難做起,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於從負面情緒中逃開。真實面對後,常常發現事實沒有之前想得那么可怕。
2、把對方想像成自己的親人
友善地對待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在幫助他人時能忘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存在。
把對方想像成叔叔、舅舅、大伯、阿姨、大媽、或者兄弟姐妹。這種自我“套瓷”在很大程度上能緩和這種社交恐懼,因為想像中的那個人與自己是如此親近,和自己的親人聊天,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3、We like the people who like us
“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不必刻意向那些對自己不友善的人示好,你只需要關注那些會對自己點頭微笑致意的人就可以了。
4、找個傾訴對象,有煩惱是一定要說出來的,找個可信賴的人說出自己的煩惱。可能他人無法幫你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讓你發泄一下。
5、到人多的地方去,讓不斷過往的人流在眼前經過,試圖給人們以微笑。
6、每天給自己10分鐘的思考,不斷總結自己才能夠不斷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
7、不讓舌頭超越思想 如果真的沒什麼想法,就還是選擇沉默吧。不要把在社交場合一聲不吭片面地理解為是一件壞事。有些時候,不說話並不顯得無知。
8、不刻意迎合別人 我們通常會壓抑自己、迎合別人和外界來換取愛和尊重。但這既讓對方無法了解真實的你,亦讓你自己覺得這樣的交往浮於表面形式,從而也喚不起自己的真情實感,真實的自己也就越躲越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