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社交焦慮障礙,即社交恐懼症(socialphobia),又名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
分類
社交恐怖症主要可以分成兩類:
(1)一般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會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你會發現周圍每個人都在看著你,觀察你的每個小動作。你害怕被介紹給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場所進餐、喝飲料。你會儘可能迴避去商場和進餐館。你從不敢和老闆、同事或任何人進行爭論,捍衛你的權利。
(2)特殊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會對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場合特別恐懼。比如,你害怕當眾發言,當眾表演。儘管如此,你在別的社交場合,卻並不感到恐怖。推銷員、演員、教師、音樂演奏家,等等,經常都會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們在與別人的一般交往中,並沒有什麼異常,可是當他們需要上台表演,或者當眾演講時,他們會感到極度的恐懼,常常變得結結巴巴,甚至楞在當場。 社交恐怖症患者總是擔心會在別人面前出醜,在參加任何社會聚會之前,他們都會感到極度的焦慮。他們會想像自己如何在別人面前出醜。當他們真的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說不出一句話。當聚會結束以後,他們會一遍一遍地在腦子裡重溫剛才的鏡頭,回顧自己是如何處理每一個細節的,自己應該怎么做才正確。
軀體症狀
這兩類社交恐怖症都有類似的軀體症狀:口乾、出汗、心跳劇烈、想上廁所。周圍的人可能會看到的症狀有:紅臉、口吃結巴、輕微顫抖。有時候,患者發現自己呼吸急促,手腳冰涼。最糟糕的結果是,患者會進入驚恐狀態。
危害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他們不能去逛商場買東西,不能建立正常的兩性關係,不能帶孩子去公園玩,甚至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們不得不放棄很好的工作機會。
表現
社交恐怖也是一種強迫觀念,患病率較高。患者對與人接觸感到苦惱。當然,誰都有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社交恐怖,但發展成神經質症的症狀時,其恐怖、痛苦程度非常之深,以至於迴避與人接觸,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障礙。社交恐怖又可細分為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赤面恐怖
一般人在眾人面前時,經常會由於害羞或不好意思而臉紅,但赤面恐怖患者卻對此過度焦慮,感到在人前臉紅是十分羞恥的事,最後由於症狀固著下來,則非常畏懼到眾人面前。患者一直努力掩飾自己的赤面,儘量不被人覺察,並因此十分苦惱。患者懼怕到眾人面前,在乘公共車時,總感到自己處在眾人注視之下,終於連公共車也不敢乘。如有位赤面恐怖的學生患者,對上學乘公共車感到痛苦,便總是在別人上車完畢,公共車快開時才匆匆上車,以此方法避開人們的注目。因為坐下會與別人正面相對,便乾脆站在車門口來隱藏自己的赤面。又如一位學生患者,因赤面恐怖不能乘公共汽車,只好坐計程車或乾脆步行。在必須乘公共車時,就事先喝上一杯酒,使別人認為他臉紅是喝酒所致,以此自我安慰,或拚命奔跑急匆匆上車,解開衣服的紐扣,用什麼東西煽著風,讓別人相信他臉紅是由於奔跑所致,以掩飾赤面。另一患赤面恐怖的醫生,為了掩飾赤面,便佩帶紅色領帶,還有人為了縮小赤面的面積,而留起了鬍鬚。有一位著名的雕刻家,在與人談話時感到赤面,便藉故小便暫時離開座位。這一類患者甚至連向別人問路也感到不便,寧肯自己一個人躲在在無人處拚命查看地圖,就是多花費時間也甘願如此。 上述症狀在正常人看來似乎很可笑,但對患者來說卻象落入地獄般痛苦不堪。他們覺得不治好赤面恐怖症狀,一切為人處世等都無從談起。
視線恐怖
患者主訴與別人見面時不能正視對方,自己的視線與對方的視線相遇就感到非常難堪,以至於眼睛不知看哪兒才好。患者一味注意視線的事情,並急於強迫自己穩定下來,但往往事與願違,終於不能集中注意力與對方交談,談話前言不搭後語,而且往往失去常態。 有的視線恐怖患者與許多人同在一個房間時,主訴不能注意自己對面的人,而強迫得注意旁邊其他人的視線,或認為自己的視線朝向旁邊的人而使其感到不快。結果患者的精力無法集中於對面的人。有的學生患者在上課時,總是不能自已的去注意自己旁邊的同學,或總感到旁邊的同學在注意自己,結果影響了上課,並給自己帶來無比的痛苦。
表情恐怖
患者總擔心自己的面部表情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或被人看不起,對此慌恐不安。表情恐怖多與眼神有關。患者認為自己眼神令其他人生畏,或認為自己的眼神毫無光彩等。有一位表情恐怖患者,他固執的認為自己的眼睛過大,黑眼球突出,這樣子被人瞧不起,又認為自己的表情經常是一副生氣的樣子,肯定會給別人帶來不快,他冥思苦想,竟然使用橡皮膏貼住自己的眼角,認為這樣就會使眼睛變小,但眼睛承受極大的拉力,非常痛苦,也很難持久。最後,患者下決心動手術,當然沒有一個眼科醫生會給他做這樣的手術。還有一位患者,他認為自己總是眼淚汪汪,樣子肯定很醜,竟找醫生商量是否能切除淚腺。另有一位公務員,他認為自己說話時嘴唇歪斜,給人帶來不快,竟因此而考慮辭職。有的患者認為自己笑時是一副哭喪相,有的患者則認為自己眉毛、鼻子長的象病態的樣子等。有個女同學在和別人開玩笑時,聽別人說自己的臉長的像一副假面具,從此他對自己面孔被加注意,不知如何是好,最後甚至不願見人了。
異性恐怖
主要症狀與前幾種情況大致相同,只是患者在與異性或者自己領導上級接觸時,症狀尤其嚴重,感到極大的壓迫感,不知所措,甚至連話也說不出來。與自己熟識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則不存在多大問題。
口吃恐怖
口吃恐怖可歸類於社交恐怖的一種。患者本人獨自朗讀時,沒有什麼異常,但到別人面前時,談話就難以進行,或開始發音障礙或才說到一半兒,就說不下去了,患者對此憂心沖沖,因不能順利地與人交談而感到自己是個殘缺的人,終於因此而非常苦惱。
典型案例
張蓉女40歲 4年裡傘不離手她遇到熟人就遮臉
測試
杯底戳孔她揭掉整個“人生”
先是用原子筆一個一個地在紙杯底部戳小孔,這個動作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狠,小孔也變得越來越密集直到整個杯底被揭掉,40歲的張蓉花了3分鐘,完成心理醫生布置的“任務”。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醫生孟雅靜,讓8名社會恐懼症患者,分別在代表“人生”的紙杯上戳洞,而這些洞就是各自不愉快又深埋在心的事情。而張蓉的紙杯讓孟雅靜影響深刻,“我看著近百名患者做同樣的動作,沒有人像張蓉這樣去將整個杯底都毀掉。在她心理,有一件對她影響巨大又不與人分擔的事。”後來,孟雅靜通過對張蓉的心理治療,得知被掀掉的杯底代表其丈夫對婚姻的不忠,這也是張蓉患社會恐懼症的誘因。
症狀
[症狀1]
傘不離手她遇到熟人就遮臉
孟雅靜醫生在一年前第一次見到張蓉:“一身得體的深色職業套裝,辮子被一絲不苟地盤了起來,1米6的樣子身材纖瘦,拎個包拿把傘。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五六歲,像極了劉若英。”但孟雅靜很快就知道,這么優雅的形象都是張蓉“演”出來的。“一個多年沒有上班,沒有任何社交活動、沒有一切興趣愛好的中年主婦,出門不需要這么折騰,她把自己打扮得很得體,和實際生活判若兩人,是在自我保護,假裝過得很好而已。”孟雅靜說,張蓉有一把從不離手的傘,不為擋雨也不為遮陽,是用來遮羞的。“張蓉不會將傘撐開,走在路上如果遇到認識的人,她就用傘遮住臉,然後迅速躲開。”孟雅靜說,張蓉的這個習慣已經有4年了。
[症狀2]
恐懼聲音她抱頭躲到餐桌下
除了出門“演”熟悉的陌生人,張蓉在父母孩子面前也演戲。“除夕夜當天跟丈夫在家吵架、打架。晚上仍然可以滿臉幸福地回父母家過年。”以至於張蓉的父母一點
沒發覺她十年的婚姻問題。可回到家,張蓉又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正切著土豆絲為孩子準備晚飯,可門外傳來腳步聲,張蓉立刻雙手抱頭躲到了餐桌下。“她害怕,每一個環境狀態被打破她就會很驚恐。”
大多數人能夠通過微笑、整理衣襟、上廁所等舉動緩解情緒,以達到不當眾出醜或遮羞的理想效果,但張蓉已經發展到全身抽搐。孟雅靜說,張蓉切斷了自己所有的社交網路,就為了保護自己。
病因
婚姻不順好強的她憋出病來
“你早晚要後悔的!”18年前,張蓉沒聽父母的勸阻,義無反顧地嫁給了現在的丈夫。和丈夫戀愛時,張蓉還是百貨公司員工,這可是當年相當好的工作。可條件不好的丈夫一直不受張蓉父母喜愛,張蓉父母百般阻擾兩人的婚事,倔強的張蓉還是把自己嫁了。婚後生了女兒的張蓉沒有再繼續工作,丈夫發展得不錯,家裡條件起色不少,但雞皮蒜毛的事情也多了起來。要強的張蓉當然不會把這些不愉快向人傾訴。“她認為婚是自己不聽家人勸阻堅持要結的。所以不可以在親朋面前表現出一絲的不幸福。”孟雅靜分析說,由於後來得知丈夫出軌後,她覺得家醜外揚,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她。一系列想要掩飾和自我保護的行為就慢慢演變成了社交焦慮障礙。
治療
領悟療法一年後不帶傘出門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對張蓉,採取了認知領悟療法、系統脫敏法和“理、知、悟、信”的方法相結合的措施,並對其進行社交技能的訓練,同時調動了她的社會支持系統給予幫助,使她從根本上擺脫了心理困擾,達到了心理的健康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從第一次接受團體心理治療時,張蓉會若無其事地在治療室走來走去。不跟病人站在一起,不做同樣的事情,不交流扮演著“路人甲”的角色,到不再帶傘出門,張蓉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