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農村地區逐步演變成城市地區,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高,同時城市文化和城市價值觀念成為主體,並不斷向農村擴散。也即城市化就是生產力進步所引起的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轉變的過程。人口城鎮化是指非城鎮人口不斷向城市轉化和集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逐漸提高的動態過程。人口城市化有利於集中化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口城市化
  • 特徵:差異性、雙向循環性
  • 影響: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心
  • 面對挑戰:資源整合方面等
發展途徑,特徵,計算標準,影響,積極方面,消極方面,面對挑戰,發展現狀,發展特點,艱巨性和複雜性,作用,好處,壞處,總結,對策,形成原因,逆城市化,

發展途徑

城市人口自然增長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
農村人口進城
農村人口大批湧入城市。又稱人口遷移
農村人口就地轉化
農村人口通過社會經濟發展就地轉化為具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
高校畢業生進軍城市工作
隨著各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畢業生湧入並落戶大城市,且在數年後生育下一代。

特徵

差異性
城市化過程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現代化過程,各個國家和地區由於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生態不同,城市化的進程、特徵、方式和社會後果必然呈現較大的差異性。
雙向循環性
城市化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人類生存與生活環境質量問題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而使得現代城市化過程,在城鄉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剪刀差”日益縮小的前提下,具有了雙向循環的典型特徵。
全球性
城市化作為一種全球化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工業革命以後。從1800—2000年,世界人口增長了五倍多,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長了56倍,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計算標準

對於人口城市化的判斷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國際上習慣的判斷標準是某一地區城市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比重。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人口的劃分是從戶籍上予以承認的人口數量。

影響

積極方面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人口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人口城市化是人類進步必然要經過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結構變革中的一個重要線索,經過了城市化,標誌著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只有經過城市化的洗禮之後,人類才能邁向更為輝煌的時代。
城市是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體現,人口城市化在某一方面體現了人類素質的提高,城市化勢必要加快人類精神文明建設,但城市化的背後應有農村的機械化發展作基礎與支撐,脫離了農村的發展就沒有城市化的步伐,城市與農村最大的差別在哪,其實只是在精神與宣傳中,真正的城市化是城市的精神與農村的生活相結合。
農民工是城市建設與繁榮的生力軍
農民工不僅是城市化要吸納的主要群體,也是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今天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凝結著農民工辛勤勞動的汗水。城市中苦、累、髒、險的崗位一般都是農民工在乾,他們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奉獻。城市環衛、家政、餐飲服務的從業人員主體是農民工。當今中國城市離開農民工就要癱瘓。正如一位市長所言:“城市沒有農民工已經玩不轉了”。
農民工現象是促進中國城市改革的推動力之一
農民工跨地區流動就業蘊含著深刻的體制變革因素,是推動改革和體制創新的重要力量。農民工浪潮衝破了勞動力市場的城鄉界限、地區界限和部門界限,使市場導向、自主擇業的機製成為現實,促進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和勞動用工制度的變革,推動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機制的形成。同時,由於農民工的存在也推動了城市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的轉變。龐大的農民工群體衝破城鄉壁壘,大規模、大範圍跨區域流動,增強了整個社會的生機和活力,對城市社會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在解決農民工問題中,各級政府的職能地位、管理理念、行為方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傳統的戶籍制度、勞動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正在發生變革。

消極方面

大量耕地非正常減少
城市一般都建在自然條件好的平原地區,同樣也是最好的農業區。按規劃,我國的城市化需占用全國3%--6%的土地,比例似乎不大,但面積不小,約30萬到60萬平方公里,即相當於我國平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要占掉那么多好地,原來想通過城市化讓留在農村的人口獲得較多耕地的初衷如何能兌現?事實上,由於城市化進程發展非常快,圈地之風仍然盛行,隨著大批豪華廠房、樓宇和各種“形象工程”的崛起,大片大片昔日的良田沃野消失,使我國原本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僅最近幾年我國淨失耕地就達3800萬畝,而且還造成一大批無地、無業、無保障的農民,這也是糧食產量接連滑坡的重要原因。
產生嚴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太快,城市過大,短時間過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產生大批失業、淡水和能源供應緊張、交通擁擠、犯罪增加、環境惡化、各種危機風險增加等現象。有專家說,城市化並不必然產生“城市病”,產生“城市病”的根源在於指導思想的片面性,產業結構與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低密度擴張”的發展方式,提出“發展克服城市病”、“規劃減少城市病”、“管理醫治城市病”。這些意見不無道理,但問題是,我們在實踐上能不能做到指導思想沒有片面性,規劃能不能做到科學合理,管理能不能做到嚴格到位。今年夏天北京的一場暴雨造成幾乎全城交通癱瘓,上海一場大風大雨造成嚴重交通阻塞和大範圍停電事故,就暴露我們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問題不輕。
房地產“泡沫化”
許多城市建房太快太多,占用大量銀行資金,如果嚴重供大於求,或價格超過市民承受能力,就會出現大量房屋空置,釀成經濟危機。經驗證明,由房地產泡沫化引起的經濟危機,需要好多年才能緩過勁來。
城市“廢墟化”
可能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有二:一是上面提到的房地產嚴重供過於求,出現大批樓宇空置;二是本世紀中我國人口將出現的下降趨勢。根據我國人口政策的構想,達到17億最高峰以後,總人口將逐漸下降,最終達到7億人口左右的理想規模。那么今天搞了那么多大規模的城市,將來會不會出現有一天沒有那么多人去居住?

面對挑戰

1、資源整合方面
農民工進城會對城市原居民就業帶來衝擊。農民工進城,一方面降低企業成本,導致生產規模擴大和規模效應,增加城市的就業機會,從而水漲船高地增加城市居民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尤其是短期,在同一個勞動力市場上,一部分人就業的增加,會壓擠另一部分人的就業空間。農民工在城市務工經商,對城市居民就業形成替代效應。由於各種戶籍制度等因素對農民工歧視的存在,這種衝擊的力度還是有限的。但在農民工市民化的大趨勢下,歧視的程度必將逐漸減小,相應地,這種衝擊力度可能會加大。因此,如何應對這種衝擊,是城市面臨的一大課題。對於農民工帶來的就業衝擊,一些城市政府採取各種政策措施限制農民工就業:一是“配額”。通過務工證等證件的發放限制農民工就業。二是“徵稅”。向僱傭農民工的單位或農民工本人收取各種類似稅收的費用。三是附加條件。對農民工的資格認證附加某些條件(比如要求具有國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四是關閉市場。某些行業對農民工實行禁入,關閉某些行業的農民工就業市場 。這些措施是對勞動力市場的扭曲,是一種短視。城市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統籌城鄉兩種資源,對農民工和城市原有勞動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是城市面臨的一大挑戰。
2、社會的融合方面
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有利於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但由於路徑依賴和偏重於對現有利益分配格局的維護,城鄉體制改革沒有及時跟進,城鄉壁壘依然森嚴。農民進城就業門檻過高,城市的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難以向農村輻射,反而在城市內部又產生了新的二元社會結構。這種新的二元社會結構表現為已經進城就業的農民工與戶籍居民的明顯差別。雖然農民工在職業上已成為城市產業工人,但由於沒有改變農民身份,在分配(工資) 、再分配(社會保障) 等各方面仍遭受不公平待遇,成了城市中缺乏保障的弱勢群體和介於城鄉的邊緣人。城市中新的二元社會結構使農民工與戶籍居民難以融合。一方面農民工中的大多數對進城後的生活感到滿意,對城市社會已經表現出一定的適應度,有著融入城市的強烈願望,希望能成為城市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雖然在理智上傾向於接納農民工,但是有些市民在現實中並不願真正地與農民工交往,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與農民工子女交往。這說明有些市民在心理上對農民工還是有一定的排斥,箇中原因既有農民工自身素質的問題,也有歷史造成的市民固有的優越感以及由於對農民的不了解所導致的隔閡。因此,在農民工市民化的大趨勢下,農民工的社會融合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這是城市面臨的又一挑戰。
3、管理調適方面
計畫經濟體制下,政府按城鄉分割的方式實施管理,城市政府管理體系主要按城市戶籍人口的規模和分布進行設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口特別是勞動力跨地區、跨城鄉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東部發達地區一些城市勞動力和居民的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有的流入農民工人數甚至超過了原戶籍人口。進城農民工與城市戶籍人口同樣為城市創造了大量財富、提供了大量稅收,卻因不具備城市戶口而不能享受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市民待遇”,出現“一城兩制”的格局。這表明,城市政府在計畫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管理內容、管理方法等已不適應新的經濟和社會基礎,不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的時代潮流。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農民工做了大量工作,進城農民工的工作生活狀況有了改善。2006年國務院頒布《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要求對農民工實行屬地管理,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輸入地政府要轉變思想觀念和管理方式,在編制城市發展規劃、制定公共政策、建設公用設施等方面,要統籌考慮長期在城市就業、生活和居住的農民工對公共服務的需要,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要增加公共財政支出,逐步健全覆蓋農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

發展現狀

中國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僅推動了人口的流動轉移。 根據我國官方定義,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反映一地區城鎮化水平的指標為城鎮化率,即該地區常住城鎮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比率。1980年以前,我國人口城市化進程緩慢,城市化程度處於較低水平。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繁榮,工業化的發展,農村大量剩餘人口湧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我國1965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8.2%,而1995年為30.3%,已有近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人口比重定義上,中國的城鎮化與國際通稱的城市化並無實質區別。鑒於中國人口眾多等國情,1999年通過的“十五規劃”建議稿中正式採用“城鎮化”一詞。社科院2010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藍皮書顯示,2009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為46.6%,城鎮人口達6.2億。與此同時,2009年中國城鄉收入差距達1978年來最大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33個農民的收入方能等同1個城鎮居民的收入。未來5年,對於中國城鄉關係的調整,關鍵並充滿變數。“十二五”期間,城鎮化率將首次超過50%,而農業總產值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史無前例降至10%以下。

發展特點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城市化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政府是城市化動力機制的主體。
(2)城市化對非農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很低,城市化進程緩慢。
(3)城市化的區域發展受高度集中的計畫體制的制約。
(4)勞動力的職業轉換優先於地域轉換。
(5)城市運行機制具有非商品經濟的特徵。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城市化特點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的城市化,是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條件下迅速推進的,城鄉之間的壁壘逐漸鬆動並被打破,特別是鄉鎮企業的發展,使得中國的城市化呈現出以小城鎮迅速擴張、人口就地城市化為主的特點。但部分城市出現了虛假城市化

艱巨性和複雜性

我國的城市化,就其規模來說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也可能給子孫後代帶來傷害。其艱巨性和複雜性,是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都不能相提並論的。它不僅關係到今天,而且關係到明天,關係到後代。城市建了,是不能輕易拆掉的;城市化過程中失去的東西也是難以恢復的。我們的步伐應該穩健,做好巨觀調控,最大限度發揮城市化的利好,儘量避免或減少因為不慎和盲目可能帶來的弊端。應該循序漸進,而不是一窩蜂式的。
人口城市化

作用

好處

1:對城市:兩代農民工進城給城市帶來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但是,由於他們各自的特點不同,其具體作用也會有差異。
由於第二代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較第一代農民工高(普遍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那么這也意味著他們在城市相對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他們在城市中接受進一步更深層次教育的機會更多,因此,他們也更加適合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生活方式特別是消費觀念的轉變,很多80後農民工都已成為“月光”族,他們很少考慮把大部分工資寄給家人,甚至還會啃老,這使他們成為城市中正在逐漸成長壯大的消費群,這種改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農業生產生活的陌生以及對對城市生活的憧憬與追求,以及其平均年齡較低造成。
2 :對農村:大量農民工進城,大大減少了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但是第一代農民工進城觀念務工的目的僅僅是賺錢,養活家鄉的親人,是為了找一條出路,因此,但他們拿到那微薄的工資時,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攢起來帶回家,連郵寄都嫌貴,賺到足夠錢之後往往回到家鄉,城市對他們大部分來說永遠都只是暫時的工作地點,可見,第一代農民工即使是離開了農村,但他們仍然與農村有著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大大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大量的財富由城市流向農村,大量的鄉鎮企業,農民企業家出現,中國的城鎮化建設蓬勃發展!
而80後的農民工離開家鄉的目的就很多了,比如“長長世面”,“在家沒意思,出來看看”,等到他們來到繁華熱鬧的城市,長了世面後就是對自己人生觀的一次大範圍,深層次的改造,他們不再留戀鄉村的寧靜——那只是城裡人的消遣,而非生活,他們希望在城市住下來,希望得到更多的工資與基本的人格尊嚴,當然,他們的生活方式也被城市所同化,這些變化與他們的年齡、理性成熟度及兒時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壞處

1:對城市: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必然帶來城市人口膨脹,引發各種問題,如階層分化嚴重,犯罪等等,但這些問題不在我們討論的重點之內。
2:對農村:第一代農民工進城務工,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問題出現了,也帶走一大批農村建設的能人骨幹;但是,當留守兒童長大成為80後新一代農民工時,這群飽受留守之苦的孩子來到城市這個五彩的世界時,他們志向並不是去找條萬不得已的活路來養活家鄉的親人,而是要留在城市生活得更好,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使他們與農村格格不入,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將來90後,00後的農民工的大致輪廓,到那時,農村再也得不到“衣錦還鄉”帶來的那一份光榮與財富,留下的的是一個衰敗、無人理睬的農村,而如今,我國某些農村地區的空心化,青壯勞動力不足,拋荒嚴重,新農村建設無從談起,這不正是一種可怕的預兆么。

總結

從兩代農民工對城市作用的比較,我們會發現,第一代農民工在城市賺到錢回到家鄉,必然會給農村帶去城市的新理念,給衰敗的農村帶去先進的發展理念,出現了一大批農民企業家,這也給風雨漂泊中的小農個體經濟指明的一條發展道路,那就是進一步走向農業的產業化與專業化。但是,第二代農民工的問題讓我堪憂,他們普遍不願意回到家鄉,希望永遠留在大城市紮根,因為回到家鄉他們也無事可做,他們是不會種地的農民!但這會導致農村勞動力逐漸缺失,或許在我國“人口紅利”時期,此問題暫時不會太嚴重,但是如果第三代,第四代農民工都不再回家時,城鄉差別將不可挽回的極端加大。
同時,人口持續性向大城市的單向流動也會造成城市人口爆炸,而我國發達城市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因此,這種單向性的流動會加劇我國東西發展的差距,這讓我想起很多拉美國家,墨西哥總人口一億,但其首都墨西哥城就有2000萬人口,是其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巴西的聖保羅里約熱內盧是擁有1000萬以上的人口特大城市,其總人口為1億 600萬,阿根廷總人口3800萬,而其首都卻集中了近千萬人口,在我們謹防拉美化的同時,這種可怕的相似性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么?我不敢說我國東西差距,城鄉差距是由於人口流向單獨造成,但絕對是重要的原因。

對策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不得不承認農村勞動力的單向流動是國家發展的必然的趨勢,因此,我們無意阻止農民工進城,更無意要求80後農民工一定要積極參與家鄉農村建設,因為這是人口城市化的必然後果、最直接後果,而人口城市化則是我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面對規律,我們無意改變,但是,結合我國實情與其他國家經驗,發現農業只有走科技化與產業化的道路才能在勞動力極少的情況下保證國民經濟穩定發展,而城鎮化道路才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化選擇。
1“農村是片廣闊的天地”,我們天之驕子大學生或許可以積極地參與農村的建設和小城鎮的建設,當然,其間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絕對的前提,政府的大力引導必然會帶來小城鎮,農村基礎建設的繁榮,這也可以緩解大城市結構性失業的困境,同時,大學生套用所學的知識也有助於提高我國農村生產模式的現代化與產業化,進一步與城市自身建設相適應,而不與農村爭奪勞動力,若能這樣,城市與農村各取所需,共創繁榮。
2與上一條相適應對策是適當放緩特大城市擴張,不要單純追求城市人口數量的膨脹,要追求質量上的發展,改變經濟發展模式中的某些方面。某些特大城市的建設有一定的必要性,是我國迅速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途徑,但是要緊記韜光養晦的精要,切莫追求一時成就重蹈拉美覆轍,而且是有中國特色的覆轍,笑到最後才是美啊!

形成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人口城市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計,沒有辦法才到城裡去去打拚掙錢;還有就是有人到大城市尋找自己的目標,在尋找目標的過程中自己就會喜歡上城市裡比較高檔的生活,然後,在回到農村後炫耀,人都是又攀比的心理,所以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去城市,這是造成人口城市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城市”不是“農村”的對立面
城市化更是一種生活狀態的描述。或者說在一個物質文明發展很高的階段,城市生活和農村生活只有個人體驗上的不同,沒有價值觀上優劣的判斷。相對於農村來說,無論東方和西方,大城市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但是僅此而已。收入上的鴻溝不是城鄉之間差別的正常表現。如果大家為了更高的收入只有到大城市去,那么這樣的城市化是不健康的。比如東京大學畢業的學生肯定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他們更願意到大城市的金融機構、報社等去上班,在這裡收穫的可能更是主流價值觀認可的個人價值實現上的滿足。不過在工資上他們還不一定比在所謂中小城市甚至是所謂的農村工作的人高。
“城市化”更是一個均衡發展的過程
土地問題是城市的根本問題。土地的供不應求誘致地價上漲,這本是供求規律的一般反映。
城市化的另一個前提是要發展好農村的問題,城市人口規模迅速擴大,實際上這也許只是一個暫時性的現象,一些流動性的人口只會有很少的比例轉化為城市化人口。實際上隨著城鄉均衡化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會重新回到農村。所以,城市化過程是農村城市均衡化發展的過程。
高房價制約城市化進程
房價的過高定位不僅會因“透支需求”而造成今後需求增長的明顯放慢,損害當地經濟,更重要的是房價過高將降低一個地方的經濟競爭力,一是因商業用房將會抬高企業的經營成本,從而導致外部資本流入速度放慢;二是房價過高,將會抑制第三產業發展,像餐飲、小商業和其他服務業主要的成本是店面租金,高房價將會阻礙這些第三產業發展,影響就業增長,最終影響消費增長。
高房價不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體現,也不是一個城市生活水平的必須反映,努力建立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城市,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這種職責包括防止房價的過度上升而增加城市社會成本

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的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範圍內城市化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斷地集中化、大型化。但同時在少數經濟高度發達、城市化趨於飽和的國家,投資方向從大城市轉向小城鎮與鄉村地區,出現了城市中人口減少、經濟衰落的現象,這種衰退在城市的“內城區”(inner city)顯得特別明顯,而鄉村地區人口卻比以前增加。 如:英國 美國 加拿大等國。
逆城市化是人口大量增加以及工業發展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