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社區集中的過程,它通過原有城市的擴大、非城市社區向城市社區的轉化以及新建城市這三種途徑來實現。其結果是城市數目增加,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擴大。國際上通常依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作為衡量城市化的水準。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和地區城市化程度如何標誌著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程度如何。
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化。所謂過度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業和農業相應發展的基礎上,而是主要依靠傳統的第三產業來推動的城市化,甚至是無工業的城市化。由於大量農村人口涌人少數大中城市,城市人口過度增長,城市建設的步伐趕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不能為其居民提供必要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條件,也使很多居民在實現地域轉換之後沒有實現相應的職業轉換。
特徵
其基本特徵是:(1)丁業化發展滯後於城市化,工業化對城鎮化進程的推動力不足。到2000年,拉美城市人口的比重已占地區總人口的78%,但工業人口的比重卻不超過35%。(2)嚴重的兩極分化。貧困人口占到總人口的40%以上,其中60%以上居住在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中。城市中既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產業、高檔住宅和相應的現代化設施,同時也存在著原始手工作坊式的生產、缺少最基本公共設施的貧民居住區、被邊緣化到城鄉接合部的大量貧民窟。(3)城市資源與環境承載力已達極限,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教育、衛生、文化等資源主要被富人占有,窮人很少能享受這個時代的文明生活。
舉例
過度的城市化,使後發國家的城市化往往面臨著城市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不少後發國家著意發展一個或兩個特大城市,從而造成了這類特大城市與農村區域之間的巨大差距以及特大城市內部存在著大量的城市貧民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這種情況在南亞、拉美的一些國家比較明顯。就連公認發展比較成功的韓國也同樣存在著這類問題。金泳三曾談到“現在漢城不是滿員,而是超滿員。以人作比喻是患了異常肥胖症。大韓民國四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小小的漢城內。漢城人口高度集中引起了許多深刻的問題。目前成為韓國深刻社會問題的教育、交通、土地、住宅等一切問題的發源地都正是漢城。也許是這個原因,至有了'漢城共和國的提法”。
我國面臨的問題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雖然同上述情況剛好相反,但類似的潛在危險在我國未來城市化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改革前的中國城市化是滯後城市化的突出代表。所謂"滯後”,即城市化率滯後於工業化率和經濟發展水平。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為39.5%,美國為73.7%,日本為76.2%,印度為23.1%,馬來西亞為42.0%,而中國城市人口比重僅為19.4%。
雖然如此,但在我國今後很有可能會出現城市的過度膨脹,即過度城市化的情形。當然,我國人口都集中在首都的可能性不大,但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國城市化面臨的最大壓力是規模巨大而素質較低的農村人口。從現在情況來看,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即使我國繼續保持快速經濟成長勢頭,並且經濟發展能夠帶來許多的就業機會,也無法滿足如此眾多的人口的就業要求,就業緊張的狀況難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多而且即使能提供足夠多的就業機會,也無法在短期內提高大量農村人口的素質。所以,如果我們決策上稍有不慎,我國城市化就將有可能給城鎮帶來一個龐大的失業人群。而失業人群的增加將會擴大貧富差距,造成城市當中大量的°貧民窟。同時大量貧窮人口的存在,會增加城市財政用於救濟和福利方面的支出,反過來會削減市政建設的投資,從而無法解決因大量農村人口涌人而帶來的城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等問題再者,由於大量貧窮人口的存在,城市社會治安有可能會惡化。這樣就有可能陷人惡性循環的境地,出現。過度城市化"的弊病。過度城市化不但會造成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以及整個城市質量的降低,社會秩序、社會治安等方面會出現大量的問題,而且,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不會得到有效的拉動。
顯然,對城市化我們不能作片面的理解,認為城市化程度越高越好,大城市越多越好。城市化道路多種多樣,可以大中小城市並舉。比如就地非農化恐怕也是解決農村問題的一種有效路徑。但是我國要在2020年達到55%的城市化率,以現有的城市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國家必須抓緊時間造城市,而新城市的規劃一定要注意考慮城市的產業、資源、文化、歷史等因素,同時加大對中小城市建設投資的支持。
過度城市化的原因
(1)落後的農業及錯誤的農業現代化模式導致大批農民被過早擠出農村,而無序地流入城市。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化是在農業生產大幅度提高的基礎上自然產生的,而我國部分地區的城市化則是在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力還未達到相應高度的情況下由外力推動的。在城市尚不能提供足夠就業機會的情況下,大量農村勞動力無序地湧入城市。可見沒有農業的相應發展和支持,城市化必然走向歧途,城市人口膨脹難以遏制,過度城市化無法避免。
(2)傳統第三產業過度膨脹,導致人口在城市的畸形集聚。已開發國家第三產業的發展是以工業現代化為基礎的,是高附加值的現代生產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如金融保險、信息諮詢、房地產、旅遊業等。我國部分地區第三產業不是在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基礎上自然壯大的,而是脫離工業基礎的過度膨脹。大量進城農民由於缺乏技能,只能進人低端的餐飲、批發零售或家政等簡單的生活服務業,出現農民就業的第三產業化。這實際上只是把農村的就業不足轉嫁到城市,不僅使第三產業成為各種隱蔽性失業集中的場所,而且造成了低效益的傳統第三產業過度膨脹。城市的過度發展和人口過度集中同傳統第三產業的惡性膨脹是分不開的。
(3)始終是以大城市急劇擴張為中心的這種過度集聚化的城市發展,使得人口、投資向大城市集聚,為了應對大城市人口無節制的增長,政府只能加大對大城市的投資,於是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又引發新輪的人口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