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易效率
- 套用:交易活動或業務活動
- 目的:測試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
- 測試對象:區域經濟體
形成與發展,內涵,影響因素,主要途徑,物流加速,加速信息流,加速資金流,加速勞動流,
形成與發展
最早提出與城市商業交易效率相關問題的是亞當·斯密。他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中論述了運輸效率與商業交易的關係。他認為,水運比陸運的運輸效率更高,如果沒有水運的發展,則市場的發育、勞動分工的發展將受到影響。
隨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好幾個地方論述了運輸效率對資本周轉的影響,他指出:“交通運輸工具的改良,會絕對縮短商品的移動時間。”“隨著運輸工具的發展,不僅空間運動的速度加快了,而且空間距離在時間上也縮短了。”他在分析級差地租形成時也提到與交通效率相關的問題,他指出:“通過採用交通運輸工具而使位置變得便利。”
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指出:“每當交通工具跌價,和遠地之間的思想自由交流每有新的便利,會使下業分布於某地的種種因素的作用隨著變化。”在這裡,他分析了交通工具的改良對於工業地理分布的影響,但他沒有對其原因加以分析,而且將“運輸成本”從主流經濟學中刪去了。
“新經濟地理學”的代表人物保羅·克魯格曼認為,城市集聚是集聚力和擴散力這兩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由於生產要素投入組合的不可分性,企業集聚起來實現規模經濟是有利可圖的,而市場的地理分布和運輸成本使市場需求呈現多樣化。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運輸成本的降低將促使企業集中到一定區域以降低固定成本。為使運輸成本最小化,它便傾向於將區位選擇在市場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場需求又取決於其他企業的區位選擇。在這裡,實際上已經提出了交易效率的問題。
但最早提出交易效率概念的是著名的華人新興古典經濟學家楊小凱,他在1988年和1991年的論文和專著中多次提出並套用了這一概念。新經濟地理學和新興古典經濟學都重視運輸成本的作用,但存在重大差別。新經濟地理學強調運輸技術、運輸設備、基礎設施對運輸成本的重要作用;而新興古典經濟學不僅強調上述作用,更強調政治制度、法律規則及其對整個經濟體交易效率、城市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運輸成本、交易成本到交易效率,是一次重大的思想飛躍。交易效率能避免交易成本不考慮運輸成本的缺陷,以及在分析經濟發展時面臨的難題。同時,它克服了交易成本在分析經濟發展問題吋難以量化、難以操作的問題,為交易成本學和新制度經濟學賦予了新的意義。
內涵
新興古典經濟學家楊小凱於1988年和1991年最先提出交易效率概念,此後在其論文和專著中多次套用該概念,這在對交易效率的認識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但遺憾的是,他沒有系統地對它的含義、內容、結構及影響因素等進行詳細論述。據現有資料,第一個給交易效率下定義的是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趙紅軍。他認為:“交易效率特指一定時間內一國經濟體中交易活動(與商業活動相聯繫)或業務活動(與行政活動相聯繫)進行的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具體而言,交易效率可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同質交易或業務活動的次數來衡量,即若一國單位時間內進行的交易或業務活動次數越多,則該國的交易效率就越高;或者也可用完成單筆交易或業務活動的平均時間消耗來衡量,即若一國完成單筆交易或業務活動的時間越短,則該國的交易效率就越高。”趙紅軍博士對交易效率含義的論述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但復旦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後高帆認為,交易效率的主體可以在巨觀的國家或地區層面,也可以在微觀的企業、家庭、居民等層面。他同時認為,與行政活動相聯繫的業務活動,實際也是不同主體之間的交易活動,區分交易活動和業務活動的意義並不顯著;另外,效率的度量可以表現為時間快慢,但時間並不是度量效率的唯一準則,還有履約質量等多重維度。因此,他認為:“交易是人類經濟社會中最基本的活動。然而,交易的形成、展開和完成是需要條件和投入的。因此,交易效率可以被界定為:經濟體在特定時期內,交易參與方在開展交易活動時的投入——產出關係。”“交易活動的投入表現為完成交易所支付的時間、財力和物力等。而交易活動的產出通常與交易對象所得緊密相連。因此,假定交易具有同質性,則交易效率在巨觀上可以表示為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同質交易活動的次數或頻率,交易效率與這種次數或頻率正相關。在微觀層面上,交易效率表現為在特定範圍的時期內,完成同質交易所需的時間或物質等投入程度,交易效率與這種時間或物質等投入成反相關。”高帆博士對交易效率含義的論述更切近實際,更為細化和具體。
但是,僅僅通過產出投入比來分析交易效率是不夠的。如果交易活動不能給人們帶來任何效用,則無論其產出和投入的比率有多高,也不能被看作是有效率的。從交易活動本身來看,一個交易活動能夠完成,其根本原因在於交易雙方或交易某一方能從交易中獲得效用或效益。效用是指人們在消費物品或勞務時所感受到的滿足,效用一般由三個要素組成:一是客觀存在的物品或勞務所具有的滿足需要的功能;二是人們對物品或勞務的認識和利用;三是消費者需要的存在。效益是經濟活動結果中的有效部分,也就是扣除成本後的淨收益。
構成交易效率的基本要素有三個:一是單位時間內所交易的物品或勞務的質量和數量;二是這種物品或勞務的所具有的效用;三是交易者在交易中獲得的效益。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在一定時間內以獲得一定的質量和數量的物品或勞務做基礎, 就談不上效用和效益的問題,更不能談它們的最大化;如果只注意物品或勞務的質量和數量,而忽視其效用的價值指向,則物品或勞務不能交易,因而效益也不能實現;如果片面強調效益,而對物品或勞務的質量和數量不加注意,則最終會損害效益。因此,交易效率應是在上述三個要素都具備的條件下的物與物、人與物以及人與人的關係的組合與配置狀況,它直接表現為交易效益與交易成本的比率,即:交易效率=交易效益/交易成本。其中,交易效率與交易效益成正比,與交易成本成反比。
影響因素
影響交易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滿足交易需要的物質條件、交易技術和交易制度是影響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
物質條件是影響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物質條件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區位、基礎設施和可供交易的物品或勞務。良好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區位條件有利於提升交易效率。如我國東南部地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河流密布、人口密集、經濟發達,這就為東南部地區具有較高的交易效率奠定了基礎。而我國西北部地區多為高山峻岭、深溝峽谷、氣候乾燥、雨水短缺、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其提升交易效率的自然條件較差。良好的基礎設施是影響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公路、鐵路、機場、車站、碼頭、港口、通訊港和其它基礎設施的狀況,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交易效率。凡基礎設施較好的地區,其交易效率高;凡基礎設施較差的地區,其交易效率則較低。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的時代,高速公路、航空設施、深水港口、信息設施、金融保險設施、教育培訓設施等的建設加快,極大地改變了交易的時空狀況,迅速提高了交易效率。交易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可供交易的物品或勞務,經濟發達則可供交易的物品或勞務就較多,反之亦然。可供交易的物品或勞務及其他物質條件是提升交易效率的物質基礎。
交易技術是影響交易效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技術是指人們根據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交易技術是指人們根據交易實踐經驗和交易原理而發展起來的操作方法與技能。交易技術與基礎設施及交易工具密切相關,但交易技術不等於建沒基礎設施的技術和生產交易工具的技術。交易技術主要包括圍繞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勞動流的技術。圍繞物流的交易技術主要有包裝、保管、倉儲、運輸、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先進的物流技術可以大大節約物流時間,節省流通費用,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圍繞信息流的交易技術主要有與交易相關的通訊、信息蒐集、信息傳播等方面的技術。先進的信息交易技術可加快通訊聯絡,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降低信息搜尋成本和處理成本,從而提升交易效率。圍繞資金流的交易技術主要有與交易相關的投融資技術。人們在交易過程中需要金融業為其提供結算、匯兌、信用證、保理、證券、保險、信託、租賃、理財、諮詢、資本運作和金融衍生交易等多樣化的現代金融服務,這些活動需要先進的金融技術支持,如信用卡、自動櫃員機、電子銀行、即時交易系統、遠程數據交換、資料庫採掘、網路終端等。先進的金融技術可以擴大交易範圍,加快交易速度,提升交易質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圍繞勞動流的交易技術主要有勞動力流動、交易的技術。勞動交易技術的提高可以擴大交易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制度也是影響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制度是對人們行為進行制約的規範體系。交易制度是對交易行為進行制約的規範體系,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交易制度主要包括產權制度、價格制度、市場制度、信用制度和貨幣制度。產權制度是交易的前提,只有產權清晰的物品或勞務才有可能進行交易,完善的產權制度可以明確交易方的產權,減少產權鑑定的成本和因產權而發生的糾紛,從而提升交易效率。價格制度是指與交易相關的產品或勞務價格制訂和實施的制度,規範的價格制度有利於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有利於提升交易效率。市場制度是指交易方的交易規模及市場競爭的規範或規則。完善的市場制度有利於交易規模的擴大、實現公平交易和公平競爭、擴大交易的規模、提升交易的質量、提高交易效率。信用制度是指對交易方遵守交易規則履行契約的行為規則。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一旦不講信用則交易行為將會被延緩或中止。完善信用制度是擴大交易規模、減少交易磨擦、提升交易效率的重要保證。
主要途徑
在動態世界裡,只有能夠匯集資源、配置資源的地方才是中心。只有較高交易效率的中心,才有可能匯集和配置資源。如果交易效率較低,那么資源流動的速度就會放慢;如果失去交易效率,那么中心地位也就會失去,而在另一交易效率較高的地方將會形成新的中心。城市要保持其中心地位,就需要維持較高的交易效率。如果要發展,就必須不斷地擴大交易規模,不斷地提高交易效率。而要提高交易效率,則必須改善物質條件、提高交易技術、完善交易制度。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主要表現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勞動流的速度加快。因此,提升交易效率的主要途徑是加快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勞動流的速度。
物流加速
加快物流速度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從實際出發,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建設。要不斷提升物流技術,建設物流網路和電子化網路,提高物流裝備的技術水平,提升物流效率。要加強物流管理,有效組織物流資源,有效整合現有運輸、倉儲、配送及加工資源,科學合理地開展多種方式的聯運,實現運輸途中交接運輸的無縫銜接和信息的實時處理與反饋,並提供物流鏈上的其它服務。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促進系統運輸、倉儲企業轉變成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通過整合和發展,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物流資源,發揮物流的最大能力,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易效率。
加速信息流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斷深入的時代,人流、物流、資金流都離不開信息流,信息流的速度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速度。因此, 信息流的速度是影響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信息流的速度,可以提高交易效率。信息流主要由電子信息傳輸網和非電子信息傳輸網構成。電子信息傳輸包括電話、電報、電視、廣播、音像、視聽、數據通訊、計算機網路等;非電子信息傳輸主要包括郵政、報刊、雜誌、圖書、簡報、資料、廣告技術推廣、諮詢、文化博覽活動等。加快電子信息傳輸網和非電子信息傳輸網的建設速度,必然加快信息流的速度。
1837年電報發明以後,通信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這一發明使通過一根銅線上的電脈衝傳遞信息成為可能,從那以後,人們在通訊領域不斷探索和革命,步入了信息社會。信息化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改變著交易方式。現代信息技術對交易活動的結構性影響主要表現在交易活動中的批發業務正在逐漸消亡。零售者與生產部門直接掛鈎正成為主要趨勢。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所構成的“快速反映系統”是促進這種趨勢的主要動力。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套用大大地降低了整個交易過程中所消耗的勞動力資源和時間。商品條形碼的廣泛使用可使交易者隨時掌握商品進出信息、節省交易時間;電子數據交易系統使得交易商可以將訂貨單、發貨單、付款通知等需要人力和運輸工具傳遞的信息通過電子方式傳遞,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美國最大的商品連鎖店沃爾瑪(Wal-Man)是套用信息技術比較先進和成功的一家,沃爾瑪將其所有的零售商店中的每一個銷售點用掃描器掃描條碼所得的商品銷售信息存入計算機中,並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直接傳送給供貨商。供貨商則根據這些信息確定什麼時候需運送什麼、運送多少貨物給哪一家零售店。這種做法消除了許多中間環節,如推銷員、中間會計、倉庫和倉庫保管員、運輸部門和貨運司機等。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位於悉尼的Epsom澳大利亞有限公司通過採用信息技術使客房提前預定的時間縮短了66%,倉儲時間節省了50%,勞動力節約了43%,而倉庫的操作成本則減少了25%。
傳統零售業是圍繞交通要道設立的。在已開發國家,更常見的是與高速公路連線在一起的超級市場,形成了具有20世紀特點的“購物文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這種狀況。11世紀的“購物文化”仍然圍繞高速公路進行,但已經不是走汽車的高速公路,而是信息高速公路了。電子商務與國際化的商業網路很可能成為21世紀“購物文化”的主要特徵。為了適應這一時代特徵,需要大力推進信息化進程。為此,需要大力加強電子信息傳輸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設現代化信息港,完善通訊網、數位電視網和新一代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逐步形成全覆蓋的高速寬頻、骨幹互動網路、公用數據傳輸平台。在非電子信息傳輸網建設方面,要繼續建設好郵政網、辦好報刊和雜誌、建立圖書資料網、辦好文博及會展,充分發揮非電子信息傳播網的重要作用。通過努力,建設好信息高速公路,以方便和加快信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加速資金流
按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分析,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除了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不同比例外,還有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長短。影響交易資金流的主要因素除了交易時間長短和運輸條件好壞之外,便是金融業的發展狀況。金融業的狀況直接影響著資金流的速度。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斷深入的條件下,加快金融改革與創新、實現金融現代化,對於加快資金流的速度具有重要意義。
金融業的現代化主要是引進信息技術,實現金融信息化。世界範圍的經驗表明,在所有信息密集的經濟活動中,金融業總是率先引進先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銀行的效率。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套用提高了業務處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套用促使銀行重新設計它的業務流程,使得業務流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合理、更快捷、更節省資源。如自動提款機(ATM)不僅方便了顧客,而且大大地減少了銀行出納員的工作量。有人計算過,在美國,一個銀行出納員每天大約可處理200件交易業務,每周約工作30小時,年工資從8000美元至20000美元不等,還要加上各種福利和休假等。而一個自動提款機每天可處理2000筆交易,每月工作168小時,成本大約是每年22萬美元,而且不需要福利和休假。又如“電子支票”可極大地節約人力和物力,不再需要進行填寫支票、信用審查、郵寄、入賬等繁雜的手續,效率極高。
促進金融業的信息化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主要是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建設每個銀行內部的信息系統;二是建設銀行間的信息系統,特別是各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系統;三是建設銀行與客戶間的信息與支付系統。
從我國實際出發,構建現代金融網,需建設金融調控和貨幣融通網、金融監管協調網和資金流動安全網、金融市場網、同城票據結算交換網、銀行卡區域範圍內一城網、統一的企業個人信用信息網、“銀證”、“銀保”、“證保”協作網。要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以更多的金融工具、更先進的金融技術和更好的金融服務方式,提供優質服務。要重視信用證、保理、證券、保險、信託、租賃、理財、諮詢、項目融資和資本運作等金融工具的開發運用,提高金融無紙化、電子化和網路化水平,保證以較低的成本、較小的風險和較高的效率籌集、運用和調度資金。同時,要加大金融業的開放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來我國設立分支機構,引進現代金融理念、先進金融技術和新型金融工具。努力實現金融現代化可以擴大金融規模,降低金融成本,加快資金流的速度,從而達到提高交易效率的目的。
加速勞動流
勞動流是影響交易效率和城市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都要依賴於人,需要人來操作,人在提升交易效率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 勞動流是提升交易效率的決定性因素。勞動流不等於人口流,但人口流中包含著勞動流,勞動流是人口流中的主體部分。
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是因為城市預期的收益比農村的高,就業機會比較多,所獲收益與支付成本較農村的要大,也就是說,其交易效率較農村要高。已開發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初、中期階段都經歷過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過程,我國也不例外。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流動人口不足200萬人,1990年突破3000萬人,1994年超過6000萬人。最近五年來,全國流動人口數量每年增加600萬-800萬人。綜合分析國家統計局、公安部、農業部、勞動保障部、國家人口計生委等有關部門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流動人口總量已達1.2億~1.4億,占全國人口的1/10。據有關專家測算,從現在到2015年,至少還將有2.5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鎮,屆時流動人口將有可能突破4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