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鎮

五夫鎮

五夫鎮位於福建武夷山市東南部,自然環境幽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人煙稠密,盛產白蓮、紅菇、田螺,遠近聞名,是武夷山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區之一林地。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7740公頃,常住人口1068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夫鎮
  • 外文名稱:Wufu Town
  • 別名:五夫里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武夷山市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99
  • 郵政區碼:354308
  • 地理位置:福建省武夷山市東南部
  • 面積:17740公頃
  • 人口:10689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紫陽樓,宋古街,興賢書院等
  • 車牌代碼:閩H
  • 歷史文化名人:朱熹,劉韐劉子翬 ,劉子羽等
  • 特產:白蓮、田螺、黃鱔、泥鰍、錐栗等
  • 特色美食:飴仔、筍餅、麻糍粿、熏鴨等
歷史背景,經濟規模,行政區劃,氣候,區位交通,農業概況,城市建設,文化名鎮,旅遊景點,簡介,興賢書院,朱子巷,紫陽樓,朱子社倉,朱子家宴,新農村,地圖信息,

歷史背景

五夫鎮自古就有"鄒魯淵源"之稱,是理學宗師朱熹的故鄉,朱子理學的形成地,朱熹在五夫從師就學長達40餘年。是重要歷史文化名鎮,歷代名人輩出,境內遺址遺蹟豐富,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系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經濟規模

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7918.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601.6萬元,工業總產值3317萬元,糧食總產穩定在14500噸,農民人均收入1750元,烤菸、白蓮、食用菌、特色種養四大主導產業的經濟總收入22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全鎮計畫生育率達95.04%,人口自然增長率1.78‰。
五夫鎮素有"白蓮之鄉"的美稱,種植歷史悠久,市場前景廣闊。通過把白蓮生產與旅遊觀光農業相結合,在引進新品種、增施有機肥、提高單產、主攻質量、提高加工經銷水平等方面下工夫,使白蓮這一傳統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2000年,全鎮種植白蓮5000畝,總收入達600萬元,人均增收400元。

行政區劃

轄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001_玉虹街居委會、~201_翁墩村、~202_興賢村、~203_五一村、~204_五夫村、~205_典村村、~206_溪尾村、~207_田尾村、~208_毛廠村、~209_大將村、~210_汀溪村、~211_古亭村

氣候

五夫鎮平均氣溫17.0~18.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7℃。一年四季都適合遊覽。

區位交通

五夫鎮位於武夷山市東南,一般都是從武夷山度假區或武夷山市區轉車過去。武夷山市區乘車到五夫鎮,有兩個乘車點:一個是位於城東溪外樓武夷山汽車東站,每天有定期班車前往;第二個是位於五九路長途汽車站旁的武夷山短途汽車站,這個站的車是農用車。從武夷山度假區過去的車非常多,一般在遊覽度假區的時候雇的車都還可以帶去五夫鎮。
南平市建陽區——五夫鎮約1小時車程,從早上6時前後,到17:30,每隔30分鐘即有發車,車票價格15元/人。

農業概況

五夫鎮把烤菸生產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的重點工作,烤菸生產得到迅猛發展,產值不斷增加,種植面積從98年的18畝增加到2000年的942畝,產值達到120萬元,並向萬擔煙鄉鎮發展。三是食用菌產業穩步提高。從1995年起,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五夫鎮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2000年,全鎮強化銷售保障和技術服務,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香菇種殖350萬袋。並進行特優食用菌開發,,逐步推廣菌草食用菌,食用菌總產值1000萬元,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五是特色漁業顯著提高。黃鱔田螺養殖是五夫鎮的傳統優勢項目,是具有五夫特色的農業經濟。
五夫鎮五夫鎮

城市建設

五夫鎮是理學宗師朱熹的故里,是朱子理學的形成地,歷史遺蹟遺址豐富,為弘揚朱子文化,發展旅遊經濟,鎮黨委、政府以"搶救、保護、開發"為原則,以朱子故里--紫陽樓為中心,在紫陽樓遺址上重建占地50畝的朱子故里公園為重點,將文化旅遊、生態旅遊、民俗旅遊相結合,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擴大宣傳,拓展旅遊市場,逐步建成一個集遊覽、休閒、度假、考古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新景點。隨著宣傳的深入,朱子文化旅遊的知名度不斷提高,朱子理學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視,理學的研究和交往活動日趨頻繁活躍,中外學者、遊客也不斷來五夫旅遊觀光,五夫旅遊經濟已初具規模。
五夫鎮五夫鎮

文化名鎮

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旅遊景點

簡介

五夫鎮自古“鄒魯淵源”之美稱,歷代名人輩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時期,名人學者雲集,工商仕農極為繁榮,抗金名將劉子羽、吳介、吳遴在五夫降生;詞聖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傑”在五夫孕育;胡安國家族的胡氏五賢出自五夫;理學宗師朱熹在五夫從師就學,可謂“群英薈萃”。五夫鎮自然環境幽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盛產白蓮、板栗、楊梅、香菇、田螺等。
五夫鎮五夫鎮

興賢書院

位於五夫鎮興賢古街,建於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9年),為紀念理學先賢胡憲而構築,朱熹學有所成後,曾在該書院講學授徒。之所以名為“興賢”,民間傳說有“興賢育秀”,繼往開來之意。書院門牌高聳,構築精巧,造型古樸,全部建築共分三進,前進為正堂,分下廊與上廳,下廊設有兩廂房;二進為書院,分左右兩院,正進為文昌閣。興賢書院曾是朱熹弘講理學,以文論道之所,現今在書院內可欣賞到仿朱熹筆體而寫的“繼往開來”等堂匾和各式楹聯。

朱子巷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朱熹14歲時家時突發不幸,父親朱松病逝,去世前將兒子托給原武夷山籍的摯友劉子惲、劉勉之、胡憲教養。於是,朱熹隨母移居到武夷山五夫里,從此朱熹定居五夫里近50年。在這些年中,他無論是幼時上學,還是成年後,探友尋幽問道,每次外出都要經過這條小巷。這條巷子是五夫中和坊與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線,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長300米,現僅存138米,巷子路面全用鵝卵石鋪成,巷多曲折,兩側皆是古屋高牆,步入其中,耳邊仿佛迴蕩起朱熹求學的足音。
五夫鎮五夫鎮

紫陽樓

紫陽樓:紫陽樓又名紫陽書堂、紫陽書室,建於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朱熹從15歲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遷居建陽為止,住了近50年。紫陽樓位於屏山腳下,潭溪之畔,周圍古樹參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畝方塘,屋後是青翠竹林。傳說,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邊苦讀時,觸動靈感,信手寫就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紫陽樓構築風格莊重典雅,一楹兩進,前進為朱熹書齋及寢室,朱熹為不忘父老,以父號取名,將寢室命名“韋齋”,將書房命名為“晦堂”。中堂懸匾曰:紫陽書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今屬江西)的紫陽之意。

朱子社倉

朱子社倉坐落在五夫鎮鳳凰巷內,是朱熹為賑濟災民於乾道七年(1171年)創建,因社倉地址在五夫里,又名“五夫社倉”。社倉竣工時,朱熹曾親撰《建寧府崇安縣五夫里社倉記》一文,並在倉壁上題了一首警詩“度質無私本是公,寸心貪得意何窮。若教老子莊周見,剖斗除衡付一空”,藉以勸戒社倉管理人員。朱子社倉建成後,在春夏青黃不接時賑放糧種,冬秋償清存放,大利於民。自此該社倉開了南宋救荒的先河,南宋朝廷為此將朱熹所呈請施行的《社倉法》頒詔行於諸府各村。“朱子社倉”被譽於“先儒經濟盛跡”。
五夫鎮五夫鎮

朱子家宴

朱熹不僅在學術上成為理學宗師,在飲食文化上也很有影響。朱熹定生注重禮儀,熱情好客又謹守“勤儉乃持家之本”的家訓,為此,他待客時常以地方特產精心加工製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美味可口、經濟實惠的朱子家宴。有朱子家酒、文公菜、鼠曲餅、釀豆腐、青炒田螺等。

新農村

打牢基礎,注重民生。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五夫鎮廣大幹群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共創業績,取得了不斐的成績。
農田改造得以大力加強
農田改造得以大力加強。農田是農民籍以生存與發展的命脈所系,分別坐落在五夫、五一、大將、典村等六大片區中的1.3萬畝“原生態”耕地,已經得到改造建設,其面積占全鎮耕地總數的48.2%。在這萬畝田園裡,依路伴水,縱橫分布著機耕路和U型糟水泥渠道各20多公里,一個路相通水相連,澇能排旱能抗的標準化商品糧基地或種植烤菸基地已經建成。在這萬畝田園中,再也看不到烈日下壯漢背糧馱煙的艱辛現象,歷史以來農民兄弟許多肩扛手推的重體力活已由拖拉機、收割機、機車等器械替代,勞動強度的減輕直接提高了勞動效益,為持續提高農民增收提供了更進一步的保障。
道路交通條件繼續改善。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五夫境內的道路交通狀況有了新的改觀。隨著06年底澄溪村坪地自然村7.6公里高等級機耕路的開通,五夫鎮最邊遠的自然村與市區之間也能乘車暢通往來。全鎮已有7個村澆築了水泥公路和兩個村埔了瀝青公路,通往最邊遠澄溪村的水泥公路在06年底已完成一半,另一半已經著手施工,將於2007年底完成。
五夫鎮五夫鎮
積極創建宜居村莊
積極創建宜居村莊。村居面貌的改變,直接反映了建設新農村的力度和速度。2007年春季,大將村大幹手機基站的竣工使用,使五夫境內實現了移動電信村村通,至此,伴隨著自來水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等一大批大小工程竣工,不斷改善著全鎮各村的宜居條件。五夫、五一、興賢三個村巷道里弄燈火通明,極大方便了廣大民眾的生活。在田尾、毛廠、大將等村,村部修整一新,在溪尾村,新建的文化科技中心,不斷為廣大村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全鎮11個村村村建起了一批垃圾池和配備了保潔員,基本保持各村主幹道的路面整潔。全鎮170多口沼氣池的投入使用,不僅清潔了家園保護了森林,而且改變了廣大農戶的生活方式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據粗略統計,截止二00七年六月底,五夫鎮完成各項建設資金達948.3萬元,平均每村每年落實投入57.5萬元。盤點所有建設項目,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771.7萬元,占總投入的81.4%,投入農村公共服務方面的資金176.6萬元,占總數的18.6%,兩項合計,全鎮11個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的資金占總投入的100%,真真實實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和諧理念

地圖信息

地址:南平市武夷山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