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流傳地區,歷史淵源,文獻記載,表演形式,遺產保護,
流傳地區
歷史淵源
龍魚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也稱“魚化龍”。它是民間流傳的吉祥物,寓意學子只要一心向學,就可脫胎換骨,從一條普通的魚變成天之驕子、人中龍鳳。從宋代起,每逢士子中舉和應試入貢時,五夫的鄉民便用竹子編制龍魚形,蒙上絹布,繪上色彩,製成龍魚燈,另外還制有牙旗燈、水紋燈、龍門燈,配上鑼鼓隊、嗩吶隊、燃放隊進行表演以慶祝士子中舉登榜。在五夫鎮的古建築中,還留存有不少“龍魚”的圖案。
由於五夫豐厚的文化底蘊,許多傳統民間文化活動也在這裡異彩紛呈,而“五夫龍魚戲”也因與理學宗師朱熹的一段淵源,而成了當地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俗文化。據考證,五夫龍魚戲原為蓮魚戲,始於五代,興於兩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原為鄉人迎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民俗活動。紹興十八年(1148),19歲的朱熹喜登進士,鄉人在“蓮魚戲”的基礎上,添入“鯉魚跳龍門”的內容,鼓勵後生向朱熹學習,之後經過多年衍化逐漸成為當地一項不可替代的獨特民俗活動,此後,每逢鄉中士子中舉和應試入貢,鄉民都要舞“龍魚戲”以示慶賀,這一千年傳統民俗一直延續至今。
據傳,南宋寧宗年間,任沖佑觀主持的辛棄疾應朱熹之邀到五夫過元宵節並觀看“龍魚戲”,因兩人“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主張相似,又都受主和派的排擠,可以說是惺惺相惜。辛棄疾望著眼前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一種莫名悲喜交織在心頭,那首後來流傳詞壇的千古名篇《青玉案·元夕》,不禁脫口而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文獻記載
清乾隆五年,木匠王和全得祖先傳授手藝,將龍魚制編和引舞,並將此文戲相傳於後世。文戲後來由他口述,江用中撰寫,胡余奉繪畫,編成五夫龍魚戲要略。該書詳細地記載了龍魚戲的來歷、製作方法、表演過程,現被收藏在五夫紫陽樓。
表演形式
龍魚戲的表演過程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鯉魚游蓮塘,一群由大到小的紅鯉,魚貫而出,游入“蓮塘”,領頭最大的稱為大鯉,諧音“大利”,隱喻大吉大利。群鯉在大鯉的帶領下時而上下翻騰,時而左右劃著名弧線游弋,在眾多裝扮成蓮花仙子的少女中穿梭,這是結合了當地主要盛產蓮子,喻義連年有餘。第二部分是鯉魚跳龍門,喻文人才子十年寒窗苦讀終於登科取仕、可立志修身治國平天下之意。
據清乾隆五年《五夫龍魚戲要略》記載:龍魚戲表演過程為:第一節為連年有魚,主要有“游魚、采水、繞魚、扎辮子”等情節組成。第二節為群鯉斗烏龍,主要有“烏龍現身、烏龍攪局、群鯉斗烏龍”等情節組成。第三節為鯉魚跳龍門,主要有“鯉魚跳龍門、大鯉變龍鯉、龍鯉戰烏龍”等情節組成。第四節為登科及第貴盈門。所需主要道具為:高照恭燈、牙旗燈、蓮花燈、鯉魚燈、龍魚燈、黑烏燈、水紋燈、龍門燈等。五夫龍魚戲的表演簡明易懂,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符合了當地民眾的審美取向。與舞龍相比,它更加注重故事情節的表演。其道具製作精美、彩繪大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舞蹈動作、姿態設計直接而形象,顯得古樸卻原始,甚至帶有明顯的古閩越族文化元素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