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森經濟成長因素分析法是指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丹尼森提出的計算各因素在經濟成長中作用的方法。他用因素分析法對美國 1929—1957 年經濟成長進行分析,計算了各因素在經濟成長中的作用,其中包括教育因素的作用。具體計算過程:第一步,把經濟成長因素分為兩大類,即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前者包括勞動力數量增加、質量提高和資本量增加;後者包括資源配置的改善、市場範圍和規模的擴大、知識的進展和在生產上的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尼森經濟成長因素分析法
- 人物: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丹尼森
丹尼森經濟成長因素分析法是指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丹尼森提出的計算各因素在經濟成長中作用的方法。他用因素分析法對美國 1929—1957 年經濟成長進行分析,計算了各因素在經濟成長中的作用,其中包括教育因素的作用。具體計算過程:第一步,把經濟成長因素分為兩大類,即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前者包括勞動力數量增加、質量提高和資本量增加;後者包括資源配置的改善、市場範圍和規模的擴大、知識的進展和在生產上的套用。
丹尼森經濟成長因素分析法是指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丹尼森提出的計算各因素在經濟成長中作用的方法。他用因素分析法對美國 1929—1957 年經濟成長進行分析,計算了各因素在經濟成長中的作用,其中包括教育因素的作用。具體計...
因素分類 丹尼森把影響經濟成長的因素分為7類:就業人數及其年齡——性別構成;包括非全日工作的人在內的工時數;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資本(包括土地)存量的大小;資源配置的改善,即低效率使用的勞動力比重的減少;規模經濟實現的程度;知識(包括技術與管理的知識)的進步及其在生產上的套用。其中,前三項為勞動...
丹尼森認為,知識進展能使同樣的生產要素投入量的產品只需更少的投入暈。促進經濟成長的新技術的採用,只是在知識有所進展時,才有可能實現。以後,丹尼森在經濟成長因素分析中,合併了個別次要因素,在1974年增加了“不規則因素”一項,內含:農業氣候、勞動糾紛需求強度等子項,但影響程度不大,只是使分析更為細緻...
丹尼森效應是指由基年權重和當年權重間的差異引起的生產率變動,即不同生產率水平行業間的再分配。丹尼森認為,即使兩個行業的生產率都沒有變化,國民經濟重心從低生產率的農業向高生產率的工業轉變也會提高總生產率。指數表示方法 At = ΣiAitwit 如果總產出記為Xt,各種投入極為St,全要素生產率或勞動生產率記...
由此看來,教育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僅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效益,而且還影響著受教育者個體自身的經濟利益。(2)定量分析法 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經濟效益度量方法有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投資增量收益計算法”、丹尼森的“經濟成長因素分析法”、美國經濟數學專家柯布·道格拉斯的“生產函式因素分離法”和前蘇聯經濟...
第11章 經濟成長理論 11.1 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 11.1.1 經濟成長 11.1.2 經濟成長的累積效應 11.1.3 經濟發展 11.1.4 研究經濟成長的方法 11.2 經濟成長的因素分析 11.2.1 丹尼森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11.2.2 庫茲涅茨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11.3 經濟成長模型 11.3.1 哈羅德-多馬...
一、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的假定 二、新古典經濟成長模型的基本方程 三、穩態分析 四、穩態的變化 五、黃金分割率 六、新劍橋學派經濟成長模型 第四節經濟成長因素分析 一、經濟成長源泉 二、丹尼森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三、庫茲涅茨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第五節經濟成長模型(三):新經濟成長模型 一、新古典增長...
13.4.1 外部性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 180 13.4.2 凸性增長模型 181 13.4.3 新增長模型的政策含義 181 13.4.4 新經濟成長理論興起的背景 182 13.5 內生增長模型 182 13.5.1 RAMSEY模型 182 13.5.2 研究與開發模型 194 13.6 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212 13.6.1 丹尼森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212 13....
由於要素供給剛性的約束和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要保持增長的持續性,必須促使經濟成長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轉向更多依靠生產率提高的集約型方式。勞動生產率是生產率序列中最基本的因素,勞動生產率提高對增長方式轉變至關重要。勞動生產率體現為勞動投入的產出效果,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勞動報酬,從而對...
一、“索洛余值”法:新古典經濟成長模型的擴展 二、肯德里克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三、丹尼森的經濟成長因素分析 四、西蒙·庫茲涅茨的經濟成長因素分析 第四節 當代經濟發展理論的演化 一、發展經濟學興起的理論基礎 二、當代經濟發展理論主要派別的演化 三、新發展觀的形成:從“增長極限”理論到可持續發展思想的...
1.1.1教育與經濟發展3 1.1.2國外研究現狀4 1.1.3國內研究現狀6 1.2教育與經濟發展關聯度的定量研究方法8 1.2.1舒爾茨的教育投資收益率法8 1.2.2丹尼森的經濟成長因素分析法9 1.2.3複雜勞動簡化法10 1.2.4生產函式法11 1.2.5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法11 第2章系統仿真方法在社會經濟學研究中的套用...
第一章 高等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研究回顧 一、高等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 (二)新經濟成長理論 (三)人力資本理論 二、高等職業教育經濟社會貢獻率的計算模型 (一)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 (二)索洛增長模型 (三)舒爾茨餘數分析法 (四)丹尼森增長因素分析法 ...
企業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緣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企業的崛起,以及日本經濟實力的強大對美國乃至西歐經濟形成的威脅和挑戰。人們注意到日美企業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的不同對企業管理和經營業績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融合的產物——企業文化。被廣泛認可的企業文化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
美國學者舒爾茨和丹尼森根據生產三要素和人力資本理論,採用國民收入增長餘數分析和因素分析,計量美國一定時期教育對國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研究和計量教育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可改變人們視教育僅僅為消費和福利的傳統觀念,充分認識現代教育對現代經濟成長和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增加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
這本書出自於作者在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教的課程,可以被高年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並可以作為在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任職的專業經濟人員的參考書。主要由三方面內容組成:①哈羅德、多馬等人建立的各種經濟成長模型;②丹尼森等人在西蒙?庫茲涅茨的國民收入核算和分析的基礎上對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因素所進行的分析;③...
《西方經濟學(第2版)》是201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英軍。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介紹現代經濟學理論的教科書。書中對個體經濟學介紹的基本理論有: 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理論;政府干預與市場供求;對需求的深入分析--消費者行為理論;對供給的深入分析--生產與成本理論;市場結構理論;生產要素理論;...
教育經濟學以教育在經濟成長和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巨觀和微觀經濟效果作為研究對象。教育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它在闡述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係的原理和規律的同時,並根據設定的前提,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對數據資料進行計算、分析,檢驗有關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和預測這一關係的變動趨勢。70...
西方人口經濟學從50年代中後期開始逐漸形成巨觀人口經濟學與微觀人口經濟學兩大分支。形成發展 美國人口經濟學家朱利安·L·西蒙(JulianL.Simon)認為,人口經濟學是地地道道的經濟學科,該學科要分析人口規模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即表現為人口增長對經濟條件的影響、經濟條件對生育率的影響以及人口增長的經濟決策等。...
需求與物價的關係本章小結第十章影響財富增長的多因素論節財富增長的內在直接因素與內在間接因素的多因素論第二節西方經濟學中經濟成長因素分析的理論一、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經濟成長影響因素論二、庫茲涅茨的技術、制度、思想影響經濟成長論三、丹尼森的經濟成長六因素論四、魁奈、哈羅德和多馬經濟成長的資本決定論五...
第一篇經濟學導讀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1 一、人類的欲望與資源1 二、資源的選擇與配置3 三、資源的利用5 四、經濟制度5 第二節經濟學的內容6 一、個體經濟學6 二、總量經濟學6 三、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的關係7 第三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8 一、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8 二、實證分析...
第六節 三部門經濟的收人決定 第七節 三部門經濟中各種乘數 ……第十四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第十五章 巨觀經濟政策分析 第十六章 巨觀經濟政策實踐 第十七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第十八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 第十九章 國際經濟的基本知識 第二十章 國際經濟部門的作用 第二十一章 經濟成長和經濟周期...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為什麼增長率不同:戰後幾個西方的經驗》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習慣稱為丹尼森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引發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各個因素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可以通過模型進行計算,但是,是什麼原因(因素)將這些因素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第二個問題:將應該計算的因素計算之後,...
丹尼森等人通過對美國經濟成長的實證分析證實和鞏固了索洛的觀點。正因為該模型強調了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決定性作用,故被稱為“技術決定論”。新古典增長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假設是:在機會均等的條件下,各國沒有技術水平的差別。因此各國有很強的使經濟發展水平和增長率趨於一致的傾向。而事實正與之相反,這是新...
貝克爾彌補了舒爾茨只分析教育對經濟成長的巨觀作用的缺陷,系統進行了微觀分析,研究了人力資本與個人收入分配的關係。貝克爾學術研究特點在於他把表面上與經濟學無關的現象與經濟學聯繫起來,並運用經濟數學方法進行分析。愛德華丹尼森對舒爾茨論證的教育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做了修正,他將經濟成長的餘數分解為規模經濟...
關於人的知識和能力是通過投資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資本——人力資本的觀點,在美國學者舒爾茨的《論人力資本投資》和《教育與經濟成長》、加里·貝克爾的《人力資本——特別是關於教育的理論與經驗分析》以及丹尼森的《美國的經濟成長因素和我們面臨的選擇》等著述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論述。既然是資本,人力資本就能創造價值...
(1)影響現金流的因素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企業內外和企業營運對現金流產生的影響,代表性的是丹尼森關於銷售增長和通貨膨脹壓力對現金短缺誘導效應的研究;(2)現金流量指標在企業財務分析評價中的作用研究,代表性的是瓦爾特的現金流指標與危機預警的財務分析;(3)現金流與投融資活動關係、投資決策和融資決策及股利...
兩大陣營之間政治對立、軍事對抗和經濟競爭異常激烈。1958—1961年,美國國民生產的增長率低於3%的歷史水平,而前蘇聯在20世紀50年代的經濟成長速度卻大大超過美國。面對此情此景,美國經濟學家丹尼森驚呼:“如果這種趨勢意味著企業要以更高的資本投入、更高的效率和質量,對員工進行全面開發,它與完善人、開發人、發展...
1不分層次管理的經濟成長模型 根據因素分析法,在保持其它投入要素不變的條件下,設經濟成長總量的變數為 ,則經濟成長總量與管理政策Pa的關係是:(2)2.分層次管理的經濟成長模型 假設不能適應政策Pa的(n—m)個層次的經濟體,至少存在1個以上對其增長起主導作用的影響因素,設為Xj,r>j>1。.同理,設經濟...
泰羅制(泰勒制)是美國工程師弗雷德里克·泰羅(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創造的一套測定時間和研究動作的工作方法。 19世紀末20世紀初始在美國以及西歐國家流行 其基本內容和原則是:科學分析人在勞動中的機械動作,研究出最經濟而且生產效率最高的所謂“標準操作方法”,嚴格地挑選和訓練工人,按照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