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是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以後設定,授予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有傑出貢獻的將領。至1958年共有57位解放軍高級將領先後被授予上將軍銜。

這57位將軍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為“開國上將”。授銜時上將平均年齡47.7歲。

開國上將現已全部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 授予人數:57人
  • 授予時間:1955年9月27日、1956年、1958年
  • 授予對象: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有傑出貢獻的將領
  • 屬性:軍隊軍銜
  • 簡稱:開國上將
歷史背景,歷史沿革,供給制度,定銜過程,首次授銜,授銜儀式,授銜上將,首次授銜,二次授予,三次授予,首授級別,正兵團級,副兵團級,準兵團級,無軍隊級,特色上將,少數民族,起義將領,紀念繼承,

歷史背景

歷史沿革

近現代世界各國實行的軍銜,與古代的官品爵位有繼承關係,歐洲歷史上就有過以軍功政績封爵的等級榮譽制。近現代國家實行的“軍銜”一詞,最早產生於1578年的法國,意思是“軍隊等級的台階”。評定軍銜的標準是戰功而不是門第,這利於打破封建世襲等級和激勵軍功,並便於擺正軍人間的關係和實施指揮管理。中國清末的北洋新軍引進了這一制度,在民國年間成為國內軍隊的一項制度。
軍銜本身是一種等級,早期的共產黨人大力倡導平等觀念,自然把軍銜當作可憎的等級制加以抨擊。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蘇維埃政權就宣布廢除軍銜制,鼓勵軍隊中的士兵撕下肩章,甚至取消了“軍官”和“士兵”的稱謂而代之以“指揮員同志”和“戰士同志”。隨後的內戰卻證明,軍隊不講等級會增加指揮困難,幹部待遇也必須有區別而不能搞平均主義,於是1935年蘇軍又正式恢復了軍銜制。
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革命鬥爭開始以俄國為師,又是在艱苦的農村長期奮鬥,更強調官兵一致,從1927年人民軍隊創建起便不設軍銜。1937年國共合作後,紅軍改編為名義上屬於國民革命軍的八路軍、新四軍,一些擔負對外交往的幹部被臨時授予軍銜。部隊在進行分散的游擊戰和軍民一同奮戰時,更感到強調等級不利於密切官兵和軍民關係。
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軍隊在革命戰爭中沒有外在的“牌牌”,卻打敗了等級森嚴的反動軍隊。不過在國內戰場上部隊編成簡單,戰士往往只認識自己的上級,進入多個部隊和多軍兵種協同作戰時,沒有軍銜便出現了指揮不便。
彭德懷在擔任志願軍司令員後,在朝鮮戰場上一次夜間外出時,他看到有兩支不熟悉的部隊在狹窄的路上爭道,雙方的幹部身上沒有軍銜標記,結果分不出上下級互不相讓。1952年他從朝鮮回國主持軍委工作時,便提出要儘快實行軍銜制。

供給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和全國黨政幹部一樣,較長時間實行供給制,沒有工資,個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經濟情況略有好轉的地區,按照任職情況給予數量微薄的津貼,以補零用。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地方和軍隊幹部,才根據每個人參加革命工作的年限、歷史貢獻、所任職務等綜合因素,評定了級別,幹部按級別享受工資津貼和其他物質待遇。

定銜過程

1950年7月4日,在中央軍委會議上,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幹部管理部部長的羅榮桓有一個講話,他說:總幹部管理部準備進行軍銜、獎勵的準備工作。同年9月,朱德在總幹部管理部會議上明確提出:“建立軍銜制度,儘量爭取在第二年的服裝上把軍階標出來。”就在軍隊的領率機關積極籌備授銜工作時,韓戰爆發,授銜工作暫時停頓。
1951年8月,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表示:“規定職務識別,在戰鬥中已感必要。”後來在與美軍談判過程中,軍銜講究對等,也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1952年11月26日上報中央軍委。初步計畫軍銜分6等20級——大元帥,國家元帥,兵種元帥三級,上將、準上將、中將、少將四級……該方案除準將外,基本與蘇聯的軍銜一致。
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在充分考慮蘇方意見,同時參考當時朝鮮的軍銜制,並結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具體情況,拿出了第二套方案,即6等21級。1953年末,中央軍委召開了55天的高幹會議,確定中國軍隊發展的總方針、總任務。彭德懷在給毛澤東的報告中說:“軍銜主要是確定每一個軍人在佇列中的地位和職權,以便按職責條令的規定,履行職權;同時又是國家給予軍人的一種榮譽,以鼓勵其在軍隊中的工作和上進心。”
1955年1月23日,中央軍委發布《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同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採用世界通用的軍銜體制。軍銜設6等19級:大元帥、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首次授銜

1955年2月8日,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時任國家主席毛澤東批准公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簡稱《軍官服役條例》),標誌著經過5年時間醞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誕生。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幷由時任國家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授予。
1955年9月27日,中央軍委專門發出電報文稿,幷通過國務院舉行的將官授銜典禮大會,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官以將官軍銜的命令。其中包括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1955年軍銜圖樣

授銜儀式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舉行了兩場授銜活動。下午14點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軍銜授銜典禮在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隆重舉行。會上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官軍銜的命令。接著,周恩來把授予大將軍銜的命令狀,依次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張雲逸9位在京將軍(徐海東因病在大連療養,未參加大將授銜儀式)。在京的301名將官都在此授銜。
下午17時整,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走上懷仁堂主席台。接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彭真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毛澤東親手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授予到場的朱德、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7位元帥。劉伯承、林彪、葉劍英沒能參加這一典禮。劉伯承和林彪因為生病正在青島療養,葉劍英在大連組織抗登入演習,所以他們未能參加北京懷仁堂的授銜。

授銜上將

首次授銜

  • 1955年9月27日授予(55人)
蕭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授銜命令封面
李達(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張宗遜(1908年2月7日—1998年9月14日),時任副總參謀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李克農(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時任副總長兼外交部副部長。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時任副總長兼鐵道兵司令、政委。
許世友(1906年2月2日—1985年10月22日),時任副總長兼南京軍區司令。
鄧華(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時任副總長兼瀋陽軍區司令。
彭紹輝(1906年9月6日—1978年4月25日),時任副總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張愛萍(1910年1月9日—2003年7月5日),時任副總長。
楊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時任副總長兼北京軍區司令、防空軍司令。
韓先楚(1913年2月14日—1986年10月3日),時任副總長。
李濤(1905年9月4日—1970年12月20日),時任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傅秋濤(1907年8月3日—1981年8月25日),時任總參佇列部長。
王平(1907年10月12日—1998年2月8日),時任總參動員部長。
呂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時任總參軍事交通部長。
傅鐘(1900年6月28日—1989年7月28日),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
肖華(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時任總政副主任兼總幹部部副部長。
甘泗淇(1904年12月21日—1964年2月5日),時任總政副主任。
宋任窮(1909年7月11日—2005年1月8日),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
賴傳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
洪學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時任總後副部長。
周士第(1900年9月9日—1979年6月30日),時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外訓練部長。
郭天民(1905年5月7日—1970年5月26日),時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長。
周純全(1905年10月8日—1985年7月28日),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楊至誠(1903年11月30日—1967年2月3日),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陳再道(1909年1月24日—1993年4月6日),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兼武漢軍區司令、湖北軍區司令員。
陳奇涵(1897年9月23日—1981年6月19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
王宏坤(1909年1月22日—1993年8月20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
蘇振華(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時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劉亞樓(1910年4月8日—1965年5月7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
劉震(1915年3月3日—1992年8月20日),時任空軍副司令。
陳錫聯(1915年1月4日—1999年6月10日),時任炮兵司令。
韋國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時任駐越南軍事顧問團團長,公安軍副司令。
陳士榘(1909年4月14日—1995年7月22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
陳伯鈞(1910年11月26日—1974年2月6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
鐘期光(1909年1月2日—1991年5月22日),時任軍事學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宋時輪(1907年9月10日—1991年9月17日),時任總高級步校校長。
朱良才(1900年9月27日—1989年2月22日),時任北京軍區政委。
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1989年3月3日),時任69軍軍長。
唐亮(1910年6月13日—1986年11月20日),時任南京軍區政委。
葉飛(1914年5月7日—1999年4月18日),時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兼福建軍區司令。
楊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時任濟南軍區司令。
王新亭(1908年12月23日—1984年12月11日),時任濟南軍區政委代司令員。
黃永勝(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時任廣州軍區司令。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兼廣西軍區司令。
陳明仁(1903年4月7日—1974年5月21日),時任55軍軍長。
賀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時任成都軍區司令。
閻紅彥(1909年10月26日—1967年1月8日),時任成都軍區第一副政委。
謝富治(1909年9月26日—1972年3月26日),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兼政委。
陶峙岳(1892年9月18日—1988年12月26日),時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
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時任內蒙古軍區司令、政委。
周桓(1909年2月22日—1993年10月27日),時任瀋陽軍區政委。
楊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
李志民(1906年7月9日—1987年11月16日),時任志願軍政委。
趙爾陸(1905年6月4日—1967年2月2日),時任二機部長。

二次授予

王建安(1908年10月12日—1980年7月25日),時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三次授予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時任總後勤部政治委員。

首授級別

1955年授上將軍銜有57人,授予標準主要是1952年評定的正兵團級幹部,也有個別副兵團級和準兵團級幹部。

正兵團級

正兵團級33名:張宗遜、宋任窮、趙爾陸、蕭克、王震、許世友、劉亞樓、鄧華、楊得志、王宏坤、李克農、李達、楊成武、李濤、蕭華、甘泗淇、賴傳珠、陳奇涵、宋時輪、蘇振華、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謝富治、葉飛、黃永勝、朱良才、楊勇、傅鐘、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陳明仁。

副兵團級

副兵團級19名:周純全、陳再道、彭紹輝、陳伯鈞、張愛萍、傅秋濤、韓先楚、唐亮、洪學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劉震、楊至誠、王平、鐘期光、郭天民、韋國清、呂正操。

準兵團級

準兵團級1名:賀炳炎。

無軍隊級

無軍隊級別者2名:烏蘭夫、閻紅彥。

特色上將

少數民族

4位少數民族上將:楊至成(侗族)、烏蘭夫(蒙古族)、李濤(瑤族)、韋國清(壯族)。

起義將領

3位原國民黨軍隊起義軍官出身的上將:董其武(起義前系綏遠省主席)、陳明仁(起義前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長沙警備司令)、陶峙岳(起義前系新疆省警備總司令)。

紀念繼承

2023年11月24日上映的《開國將帥授銜1955》故事片,是由唐國強任總導演、石偉任導演的中國影史首部集中展示眾多開國將帥光輝歷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該片以1955年9月底全軍第一次實施授銜授勳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為主線,同時將開國領袖們與開國將帥們在不同的革命歷史階段中的閃回穿插其中,既有恢宏的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又有人物生離死別細緻入微的情感表現,二者有機結合產生出了革命的英雄主義與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