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習俗

中秋習俗

中秋習俗,是民間傳統節日習俗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燈籠、玩花燈、猜燈迷、樹中秋、舞火龍燒塔、聽香、吃月餅、嗦田螺、食甜薯、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秋習俗
  • 外文名:Mid Autumn Festival Customs
  • 節日起源: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 核心內涵:團圓 
起源發展,起源,發展,節日名稱,主要習俗,祭月,賞月追月,乞月照月,吃月餅,猜燈謎,樹中秋,舞火龍,扎燈籠,玩花燈,嗦田螺,吃甜薯,吃芋頭,飲桂花酒,燒塔,聽香,斗山歌,玩兔兒爺,文化內涵,

起源發展

起源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
中秋習俗
中秋習俗

發展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唐代時中秋風俗在我國北方已流行。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習俗
中秋習俗

節日名稱

中秋節,是仲秋之節,在進入秋季的第二個月,以十五月圓為標誌,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時更亮,又謂之“月夕”。因為中秋節在秋季、八月,又名“秋節”、“八月節”;因為祭月、拜月,又叫“月節”、“月亮節”;中秋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人們在中秋時節歡聚賞月、祭祀、慶賀豐收。
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文學作品。《西湖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原始的“祭月”活動曾定在乾支歷的“秋分”之日,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據中國天文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第二個月,古人常以“孟(伯)、仲、叔、季”排序,故農曆八月又稱“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

主要習俗

祭月

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
人們於中秋之夜在庭院設香案,上安“月神”牌位,並以時令瓜果和糕點為供品,如西瓜、蘋果、石榴、葡萄、菱角等,月餅則是必不可少的。祭月場所布置完畢,主祭隨後就位,依據“贊詩”“上香”“奠酒”等順序祭月。祭畢,全家老少團座一起,敘話家常,飲筵賞月。

賞月追月

在民間有農曆八月十四“迎月”、十五“賞月”、十六“追月”的說法,皆為與親戚朋友團聚的好時機。中秋期間,人們會選擇在門前空曠處、陽台或天台設桌,擺上月餅、水果等,與親朋好友圍桌而坐,一起邊賞月聊天,一邊品嘗美食。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一,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所謂“追月”,即是過了農曆八月十五,興猶未盡,於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云:“粵中好事者,於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

乞月照月

古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吃月餅是當下中秋節最為典型的集體習俗。逐漸已成為一種節令食品,且發展出多種樣式,如廣式、晉式、京式、蘇式等,作為重要時令禮品,對聯絡親朋好友間的感情也發揮著積極作用。

猜燈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成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樹中秋

廣州有一種獨特的習俗叫“樹中秋”。以前,各家會用竹條扎出形態各異的燈彩,用繩系在竹竿上,將竹竿插在屋頂或高樹之上,因此也叫“豎中秋”。入夜後,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

舞火龍

過節自然也少不了歡歌載舞。廣東“舞火龍”,人們用稻稈紮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著的香,赤膊上陣,用力舞動火龍,祈求風調雨順;湛江東海島一帶盛行“人龍舞”,人們用身體互相配合,擺出龍的形態,不停舞動,迄今已有幾百年歷史,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梅州客家人重視團圓,每年中秋,當地有唱山歌、斗山歌的傳統。

扎燈籠

古時廣東地區,中秋臨近時,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此外,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用水果皮扎燈籠,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
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嗦田螺

除了風俗儀式、舞蹈、唱歌,還有特色的中秋美食。比如廣東人中秋節愛嗦田螺,在民間有“中秋嗦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的說法,田螺更被賦予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好寓意。

吃甜薯

甜薯是中秋節傳統食品,在中秋節賞月時,有很多人喜歡吃甜薯。

吃芋頭

廣府地區有中秋吃芋頭的習俗,粵語中,“芋頭”與“護頭”諧音,被賦予了美好的意頭,同時芋頭也諧音“余頭”,意在討個好彩頭。而在潮汕地區,吃芋頭,被稱為“剝鬼皮”,有辟邪消災之意。此外,陽江的“糖雞”,茂名、湛江等地的“豬籠餅”都是中秋的應節食物。

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燒塔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

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台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凶。

斗山歌

梅州客家人重視團圓,每年中秋,當地有唱山歌、斗山歌的傳統。

玩兔兒爺

玩兔兒爺是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中秋習俗。玩兔兒爺的中秋習俗起始約在明末。“老北京”過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一項習俗是供兔兒爺。“兔兒爺”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最初,“兔兒爺”用於中秋拜月祭祀。到了清代,“兔兒爺”逐步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文化內涵

仲秋時期,通常也是收穫的季節。春華秋實,是大自然固有的規律,古人認為收穫是風調雨順上天恩賜的結果,大豐收之後,就會祭拜天地,以示感恩之心。古時祭祀月亮神,以慶祝中秋節,慢慢成為習俗。中秋節這天,月亮通常圓滿。隨著節日的發展推進,月圓也逐漸演變成了“人團圓”的含義。團圓成了中秋節的核心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