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

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

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流行於遼寧省鐵嶺市的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鐵嶺、開原、昌圖、西豐地區的朝鮮族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秋夕節傳統風俗習慣。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百姓們都會祭拜祖先、伐草掃墓、賞月、玩遊戲、跳舞,慶祝傳統佳節的到來。

2014年11月11日,遼寧省鐵嶺市申報的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5
  • 申報地區:遼寧省鐵嶺市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天晚上圓月皎皎,似親人相聚、合家團圓,所以又叫做團圓節。朝鮮族將中秋節稱作“秋夕節”或“嘉徘”,“秋夕”一詞來源於古代“春祭朝日,秋祭夕月”一語。鐵嶺、開原、昌圖、西豐地區的朝鮮族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秋夕節傳統風俗習慣。每玍農曆八月十五,百姓們都會祭拜祖先、伐草掃墓、賞月、玩遊戲、眺舞,慶祝傳統佳節的到來。

主要活動

在朝鮮族中,有著“五月的農夫八月的神仙”的說法。意思是每年五月份,農人們耕種勞作,極其辛苦,到了八月,莊稼豐收,人們生活富足,像神仙般幸福快樂。所以,到了秋夕節,家家戶戶都會用當年早熟的新糧食做新米飯、松糕、打糕和蒸糕,口感濡糯香甜回味綿軟,配上新稻米釀的美酒和芋頭湯一起享用,全家和睦溫馨、其樂融融。秋夕節這天早上要按照慣例舉行茶禮祭祀先人。天亮後,家族中所有的人聚集到宗家,在過世的祖父母和父母的神位上分別張貼紙榜和遺像,由家族中的代表(一般為長子)向神位敬酒磕頭,之後全家人進早餐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時候,人們換上盛裝,成雙結伴在自家院子或村里比較寬廣的場院賞月,祈盼土地豐收、衣食無憂,並在月光普照的鄉間空地上玩遊戲、跳傳統民族舞蹈。傳統的遊戲有黃牛遊戲和火燒月亮房遊戲。玩黃牛遊戲時,由兩個人扮成黃牛,人們牽著“老黃牛”沿街行走,到本村當年收成最好的一戶人家門口停住,主人開門喜迎“老黃牛”和鄉親們的到來,拿出美酒和米糕等美味佳肴熱情接待客人。“老黃牛”和鄉親們為主人跳農樂舞,祝福他家和整個村子來年風調雨順,再獲豐收。
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
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鐵嶺市朝鮮族文化藝術館獲得“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中秋節(朝鮮族秋夕節)”項目保護單位鐵嶺市朝鮮族文化藝術館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