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坐落於北京市,是共青團中央直屬、教育部與共青團中央共建的唯一一所重點高等院校,中國共青團組織的最高學府,首都特色行業院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以青年政法為特色及優勢,涵蓋文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門類,被譽為”卓越青年人才的搖籃”。

1985年12月,學校在中央團校基礎上成立;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多次親臨學校作報告、參加畢業典禮、接見學員和工作人員、題寫祝詞與賀信,對學校建設發展和青年人才培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團中央歷屆領導馮文彬胡耀邦韓英王兆國胡錦濤宋德福李克強周強胡春華陸昊秦宜智等同志先後任學校校長。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設有9個二級學院,14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涵蓋19個學術型碩士學位點和5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總數的56%,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總數的62%;共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餘人。

2017年5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劃轉至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青院不再舉辦本專科學歷教育。2017年8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三環北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區正式掛牌。

基本介紹

  • 碩士點:24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主管部門: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
  • 學校官網http://www.cyu.edu.cn
  • 中文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英文名: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 簡稱:中青政治學院
  • 創辦時間:1985年12月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政法
  • 屬性:中央部委直屬高校
    卓越法律人才計畫
    團部共建重點大學
    首都特色行業院校
  • 現任校長秦宜智
  • 知名校友王蒙萬紹芬孫雲曉馬丁葛布
  • 校訓:實事求是、朝氣蓬勃
  • 校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歌》
  • 主要院系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青少年工作系、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等
  • 學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5號
  • 學校代碼:11625
  • 主要獎項: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中央直屬機關文明單位
    中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規模,院系概況,教學建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文化傳統,校徽,校訓,

歷史沿革

1946年9月,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中央青委)著手籌建中央團校。
毛澤東和朱德出席團校畢業典禮毛澤東和朱德出席團校畢業典禮
1948年9月,在黨中央的批准下,在河北省平山縣正式建立中央團校,第一期普通班招收黨的地下工作者500多人。
1949年8月,中央團校第二期普通班在良鄉開學。
1949年底,中央團校遷入北京,校部和各班部分別設在市區東四一帶的民用住宅。中央團校第一、二期普通班的畢業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毛澤東朱德出席畢業典禮並講話。
1957年至1978年,中央團校共舉辦7期普通班、1期理論研究班、1期少數民族班和基層幹部、組織工作、少先隊幹部等短訓班,共培訓學員3600多人。“文革”動亂時期,第15期普通班和少數民族班被迫提前結業,學校組織陷於癱瘓,校舍、設備、器材等大部分被擠占和破壞。
1969年4月,全校職工被下放到河南潢川團中央“五·七”幹校從事生產勞動。
1978年夏至1985年底,中央團校共舉辦12期普通班、7期少數民族團幹部班、6期少乾班、3期短訓班,共培訓學員4926人,同時招收三屆大專班625人,夜大學預科班660人。
1978年7月1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相關負責同志出席中央團校復校後的第一期(第十六期)輪訓班開學典禮。
國家領導人視察團校國家領導人視察團校
1983年9月起,學校連續三年舉辦了兩年制在職團幹部大專班,培養專職從事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幹部。
1984年起,在黨中央的提議和關懷下,中央團校著手籌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1985年9月19日,國家教委批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正式建立。
1986年,學校開始招收本科生。
1990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資格,開始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
1995年12月,學校走過10年本科辦學歷程,胡錦濤同志為學校發來賀信,李嵐清同志為學校題詞。
1998年4月,學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合格”。
2000年,學校實施全面學分制,並成立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中央團校參加開國大典中央團校參加開國大典
2003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9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建院20周年之際,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同志來學校視察工作,並親切看望師生員工。
2006年,學校成立中國內地高校首個社會工作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與北京市合作成立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同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學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2012年,獲批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重點建設高校。
2012年7月,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正式簽署共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協定。
2013年5月3日,學校被確定為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2014年5月,學校召開2014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畫項目培訓會,啟動45項創新創業項目。
2015年,中宣部批准的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落戶學校。
2017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並將在青島建設校區。
2017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創辦,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不再舉辦本專科學歷教育。2017年8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三環北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區正式掛牌。

辦學規模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下設16個教學院系部,開辦14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等6大學科門類。
  • 院系設定表
院系名稱
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
法學院
公共管理系
文化基礎部
輪訓部
青少年工作系
經濟管理學院
外語教學研究中心
中國語言文學系
社會工作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
計算機教學與套用中心
外國語言文學系
繼續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體育教學中心
  • 專業設定表
所屬系部專業名稱
青少年工作系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社會心理方向)
社會工作學院
法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新聞與傳播系
新聞學(綜合方向)、新聞學(國際新聞方向)、廣播電視學
公共管理系
中國語言文學系
外國語言文學系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4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門。
教育部特色專業(4個):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3個)
序號團隊名稱負責人
1
刑法學教學團隊
林維
2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團隊
馬竹青
3
社會工作課程教學團隊
許莉婭
北京市精品課程(2門)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級別
1
新聞採訪
戚鳴
2006年
北京市級
2
青少年社會工作
陸士楨
2006年
北京市級
  • 學校榮譽
學校是北京市首批命名的“文明校園”和“北京市花園式單位”,先後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首都文明單位標兵”、“中共中央直屬機構文明單位”、“中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中直機關綠化美化先進單位”、“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學生榮譽
2004年,學校首次參加“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5件人文社科學術作品獲獎;2005年選送“挑戰杯”的10件參賽作品全部獲獎,其中社工系張寶石的中國城市乞丐群落與城市救濟獲特等獎,新聞系本科畢業生論文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年會”。
校門校門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6.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2.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6人,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4人,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3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名師6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畫”15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涵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5個。
中青格言中青格言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套用經濟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外國哲學、思想政治教育、青年與國際政治、少年兒童與思想意識教育、刑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社會學、世界經濟、金融學、數量經濟學、新聞學、傳播學、文化哲學、社會管理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5個):法律碩士(法學)、法律碩士(非法學)、教育碩士(教育管理)、教育碩士(學科教學(思政))、社會工作碩士

對外交流

學校國際化辦學能力日益提高。先後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個高校、科研機構、國際NGO等組織,在教育教學、科研合作、文化交流等領域建立了合作關係,赴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學習交流的師生人數逐年增加。學校大力實施海外引智工程,積極吸引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並取得“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資格”,是國家漢辦HSK考點院校之一,留學生年度招生規模不斷擴大。
畢業典禮畢業典禮
自2009年開始,學校每年暑期舉辦Summer School,邀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知名教授和學者授課,為中外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平台。
經國家漢辦批准,承辦波蘭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經團中央批准,成立“一帶一路”國際青年研究教育交流中心,為沿線國家青年交流提供平台。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北京市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中共中央編譯局重點研究基地1個、共青團中央重點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研究教育基地3個、民政部人才培訓基地1個、校級研究中心
16個。設有教學實驗室二十餘個,其中社工實驗室為國內最早的專業社會工作實驗室,輿情調查、定性分析、非線性編輯、攝像攝影、ERP電子沙盤、數學建模、IT工作室、法律診所、模擬法庭等實驗室配備齊全。
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中共中央編譯局青年政治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青年研究教育交流中心
北京市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北京市社會工作人才發展研究院、北京市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
教育部研究教育基地(3個):首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民政部人才培訓基地(1個):首批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
校級重點研究中心一覽表
研究中心名稱
青年發展研究院
東方文化研究所
科學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海峽兩岸青年問題研究所
大學生素質拓展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刑事法治與人權研究所
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所
金融研究所
傳媒與青年研究所
大眾傳媒與政治文明研究所
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研究中心
大學生髮展研究中心
青少年法學研究所
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所

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0餘項,該校教師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38篇,出版學術專著、學術譯著、主編或參編教材220餘部。其中,2009-2011年,學校共取得國家級、省部級等校外縱向、橫向科研項目17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8項);2012年,該校有8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5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獲得立項。2009-2011年,該校教師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15篇,出版學術著作96部;2012年,該校教師共獲得校外科研項目75項,其中縱向項目41項(含子項目3項),橫向項目34項(含子項目1項)。
校園景致校園景致
  • 2010-2012科研成果一覽表
序號項目負責人項目名稱獎項名稱年份
1
湯潔茵
金融創新的稅法規制
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2
2
李衛紅
死刑廢除觀念與死刑的司法控制
“馬克昌杯”全國優秀刑法論文三等獎
2011
3
孫廣廈
引導和規範民營醫院參與公益性醫療服務的政策研究
中國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理論研究課題三等獎
2011
4
王新清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論叢
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
2010
5
梁鴻
中國在梁莊
人民文學獎“非虛構作品獎”
2010
6
於昆
解構與重塑——網路視域下的青年政治社會化新範式
共青團中央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優秀課題
2010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是共青團中央主管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來源期刊、“北京市社科學報名刊、名欄”;2004年底,“青少年研究”欄目在眾多特色欄目中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
  •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12月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團中央分館)文獻收藏以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為主,文獻總量約60萬餘冊,其中中外文圖書約46萬餘冊、期刊雜誌約900種、報紙60餘種;館內有鄧穎超等人贈書專藏近6000冊,各種中英文全文資料庫和索引庫共35個,其中中文庫28個、英文庫7個;電子圖書資料庫6個,紙本圖書與電子圖書的配比率達90%以上,已建設成為國內特色的青少年研究信息資料中心。
圖書館圖書館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校長黨委書記常務副書記
姓名

歷任領導

(資料來源:2014年12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官網)

知名校友

王蒙: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文化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萬紹芬:新中國第一位女性省委書記,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正部長級)。
校名校名
趙喜明: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
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輯
徐文新:研究員,現任中國青年報社社長。
鄭雪碧:中共河北省承德市委書記。
戴道晉: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寧虹雯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梅世彤:滄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鐘芝清:湖北省荊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徐江: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譚紅傑:中共四川省巴中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
王華傑:共青團青海省委書記。
王少玄:江西省吉安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鄧文勝:湖南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湖南泓銳律師事務所任副主任、高級合伙人、律師。
佟桂莉:中共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

文化傳統

校徽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徽整體色調為綠色,與白色背景交錯相間,鮮明亮麗。綠色代表著朝氣蓬勃以及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標誌主體部分似一茁壯成長的小樹苗圖案,代表著當代青年積極面對著社會和未來,是校訓的生動展現。校徽下方是胡耀邦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的漢字校名,以及英文校名。
校徽校名校徽校名

校訓

實事求是、朝氣蓬勃
實事求是:尊重和挖掘事物內在的、客觀存在的規律,它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以此作為學習和行動的準則。
朝氣蓬勃:要保持當代青年應有的活力,用積極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開創未來,服務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