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
本書 內涵豐富,各歷史時期的醫學內容全面系統,包括當時的社會概況及其對醫學的影響、醫事制度、醫學教育、醫學理論、醫學臨床各科、藥物學、方劑學、醫學著作、醫家傳記、中外醫學交流等。史料翔實可靠,廣泛蒐集全國各級各類博物館、圖書館、醫療機構、民間及個人收藏家的有關史料,嚴格考證,精心篩選,慎重採用。縮寫真實客觀、尊重歷史,真實地反映了醫學歷史的本來面貌。
全書縱貫古今,圖文並茂,共400餘萬字,近1000幅醫史文物彩圖,分4卷編寫完成。古代卷,從原始社會到1840年。主要反映悠久而光輝燦爛的中醫學及各民族醫學的發生髮展史,系統全面的介紹了我國古代醫學從起源到系統理論及臨床各科、藥物學、方劑學的形成、發展,以及醫家、醫著、法醫學、軍醫學、醫事制度、醫學教育、中外醫學交流等,真實地反映了古代醫學在我國各族人民生存、健康和繁衍中作出的巨大貢獻。近代卷,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本時期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中醫學在近代的成就與生存抗爭,尤其是真實地反映了中醫界的勢力進行頑強抗爭的鬥爭史實,第二部分為西醫學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從無到有逐步發展的歷史,第三部分介紹革命根據地軍事醫學發展史。現代卷,從1949年到1995年。這個時期是中國醫學全面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國衛生工作方針、預防醫學、醫療衛生與康復醫學、民族醫學、軍事醫學及台、港、澳地區醫學均有巨大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醫學體系,本卷真實地反映了這段歷史。醫史文物圖譜卷,從古代至1995年。本卷從全國各地、各單位的博物館、圖書館、醫藥衛生機構、個人收藏家,以及醫家故里、民間等廣泛收集的3000餘幅醫史文物圖片中,遴選近1000幅圖片,依內容性質、按時間先後順序編排,並配有詳細的說明文字,使本捲成為既與前3卷配套,又獨立成為體系的醫學發展畫卷,給中國醫學留下一部形象的珍貴文獻,既有史學價值,又有欣賞收藏價值。 愛因斯坦說:“科學的啟發只有一種方法,這就是學習歷史。”學習中國醫學通史,必將對中國醫學科學的發展有深刻的啟迪。“凡治醫學,若不究其源流,則如木之無根,未有能發揚滋長者。”學習中國醫學通史,也必將使中國醫學發揚滋長。
作者簡介 :
林昭庚,教授。1947年生於台灣彭化縣,具中、西醫師資格,1991年畢業於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博士班,為台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其臨床診療工作斐聲國際。1993年任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1998年當選台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歷任國立台灣大學、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等教職。其學術論文與著作獲國際學術界之肯定,1994年榮獲中國中醫研究院頒發一等獎及1999年榮獲台灣首屆立夫中醫藥學術著作獎,其所發表論文百餘篇,並著有《
新針灸大成》、《針灸醫學史》等十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