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南宋·陳言撰著,成書於淳熙元年(1174年)。原名《三因極一病源論粹》,簡稱《三因方》。該書18卷,分為180門,收方1050餘首。書中首論脈診、習醫步驟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為據載列臨床各科病證的方藥治療。陳氏“三因學說”將病因歸為3類,把六淫致病歸於外因,七情致病歸於內因,不能歸入內外病因的一律歸於不內外因,使病因學說更加系統化,成為後世論說病因的規範。全書論述精審,多有心得發明,所列方藥乃由作者精選而成,非一般雜收並蓄、匯聚成方者可比,故此書在理論研究和臨床套用上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作者:陳言(無擇)
  • 成書年代:南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書名(異名),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書名(異名)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三因極一病源論粹》《三因方》

成書背景

陳氏與同道湯致德等論及醫藥之道,乃撰著本書,在自序中說:“或曰:現行醫方山積,便可指示,何用此為?殊不知晉、漢所集不識時宜,或詮次溷淆,或附會雜糅;古文簡脫,章旨不明;俗書無經,性理乖誤;庸輩妄用,無驗有傷;不削繁蕪,罔知樞要。乃辨論前人所不了義,庶幾開古賢之蹊徑,為進學之帡幪,使夫見月忘指可也。”

流傳版本

現有南宋復刻本、元刻本及清《四庫全書》本等多種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作者簡介

陳言(1131~1189),字無擇,號鶴溪,青田(今浙江青田)人。精於方脈,為宋代名醫。1161年曾撰《依源指治》。

書評、序言

余紹興辛巳,為葉表弟桷伯材集方六卷。前敘陰陽病脈證,次及所因之說,集注脈經,類分八十一門,方若干道,題曰《依源指治》。伯材在行朝,得書欲托貴人刊行,未幾下世遂已。淳熙甲午,復與友人湯致德論及醫事之要,無出三因;辨因之初,無逾脈息。遂舉脈經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以人迎候外因,氣口候內因。其不應人迎氣口,皆不內外因。儻識三因,病無餘蘊,故曰醫事之要,無出此也。因編集套用諸方,類分一百八十門,得方一千五十餘道,題曰《三因極一病源論粹》。或曰現行醫方山積,便可指示,何用此為?殊不知晉漢所集不識時宜,或詮次混淆,或附會雜揉;古文簡脫,章旨不明;俗書無經,性理乖誤;庸輩妄用,無驗有傷;不削繁蕪,罔知樞要。乃辨論前人所不了義,庶幾開古賢之蹊徑,為進學之帡幪。使夫見月忘指可也。於是乎書。
青田鶴溪陳言無擇序

章節目錄

卷之一
脈經序
學診例
總論脈式
三部分位
六經所屬
五臟所屬
五臟本脈體
六經本脈體
五臟傳變病脈
六經中傷病脈
五用乖違病脈
脈偶名狀
七表病脈
八里病脈
九道病脈
卷之二
太醫習業
五科凡例
紀用備論
臟腑配天地論
三因論
外所因論
敘中風論
五臟中風證
中風治法
不內外因中風凡例
敘中寒論
五臟中寒證
中寒治法
敘中暑論
敘中濕論
四氣兼中證論
四氣兼中治法
卷之三
敘痹論
合痹治法
節論
敘腳氣論
敘《千金》論
腳氣脈證
敘太陽經腳氣證
陽明經腳氣證
少陽經腳氣證
三陽併合腳氣證治法
太陰經腳氣證兼治法
少陰經腳氣證兼治法
厥陰經腳氣證兼治法
三陰併合腳氣治法
腳氣總治
卷之四
敘傷風論
傷風證治
敘傷寒論
傷寒辨正
傷寒證治
傷寒傳變次序
六經傷寒用藥格法
三陽合病脈證治
兩感證論並治法
陰毒證治
陽毒證治
結胸證治
胸痞證治
勞復證治
陰陽易證治
發斑證治
卷之五
壞傷寒證治
狐惑證治
譫語證治
病後虛煩證治
傷暑敘論
傷暑證治
傷濕敘論
傷濕證治
寒濕證治
風濕證治
風濕寒證治
風濕溫證治
暑濕風溫證治
君火論
五運論
五運時氣民病證治
六氣敘論
本氣論
六氣時行民病證治
六氣凡例
卷之六
敘疫論
四季疫證治
疫凡例
瘧敘論
瘧病外所因證治
瘧病內所因證治
瘧病不內外因證治
卷之七
疝敘論
諸疝證治
敘厥論
陰陽厥脈證治
卒厥屍厥脈證治
眩暈證治
敘論(亦作痙)
敘例治法(破傷風破傷濕並附)
卷之八
內所因論
內所因治說
肝膽經虛實寒熱證治
心小腸經虛實寒熱證治
脾胃經虛實寒熱證治
肺大腸經虛實寒熱證治
腎膀胱經虛實寒熱證治
心主三焦經虛實寒熱證治
三焦精腑辨正
痼冷積熱證治
五積證治
六聚證治
息積證治
五勞證治
六極證治
七氣敘論
七氣證治
五噎證治
五膈證治
卷之九
胸痞證治
健忘證治
虛煩證治
五痿敘論
五痿證例
五痿治法
失血敘論
外因衄血證治
內因衄血證治
不內外因證治
三因吐血證治
傷胃吐血證治
肺疽吐血證治
折傷吐血證治
折傷瘀血證治
病餘瘀血證治
汗血證治
便血證治
風痢下血證治
尿血證治
瘕證治
癲癇敘論
癲癇證治
狂證論
九痛敘論
外所因心痛證治
內所因心痛證治
不內外因心痛證
卷之十
勞瘵敘論
勞瘵諸證
疰忤中惡證治
蠱毒敘論
中蠱證治
蛇蟲傷治法
五絕治法
驚悸證治
自汗證治
消渴敘論
三消脈證
五疸敘論
黃汗證治
黃膽證治
谷疸證治
酒疸證治
女勞疸證治
雜勞疸證治
卷之十一
脹滿敘論
脹滿證治
霍亂敘論
霍亂諸證
霍亂外因證治
霍亂內因證治
不內外因證治
霍亂凡例
嘔吐敘論
寒嘔證治
熱嘔證治
痰嘔證治
食嘔證治
血嘔證治
氣嘔證治
漏氣證治
走哺證治
噦逆論證
醋咽證治
谷氣敘論
泄瀉敘論
實熱泄瀉治法
卷之十二
滯下敘論
滯下三因證治
秘結證治
脫肛證治
淋閉敘論
淋證治
遺尿失禁證治
九蟲論
九蟲例
咳嗽敘論
外因咳嗽證
內因咳嗽證
不內外因咳嗽
咳嗽治法
卷之十三
痰飲敘論
痰飲證論
痰飲治法
喘脈證治
肺痿肺癰敘論
肺痿證治
肺癰證治
腰痛敘論
外因腰痛論
內因腰痛論
不內外因腰痛論
腰痛治法
虛損證治
卷之十四
水腫敘論
水腫證治脈例
氣分證治
陰敘論
陰證治
癰疽敘論
癰疽證治
瘡漏脈例
癰疽灸法
卷之十五
瘰證治
癭瘤證治
附骨疽證治
疔腫證治
腸癰證治
五痔證治
辨腸風論
瘡瘍證治
風證治
癬證治
妒精瘡證治
大風敘論
大風治法
卷之十六
斑瘡證治
丹毒敘論
丹毒證治
癮疹證治
胡臭漏腋證治
頭痛證治
眼敘論
三因證治
鼻病證治
唇病證治
口病證治
齒病證治
舌病證候(附失欠)
咽喉病證治(附哽)
耳病證治
卷之十七
婦人論
求子論
惡阻
養胎大論
避忌法
轉女為男法
漏阻例
子煩證治
腹痛下利治法
小便病證治
胎水證治
滑胎例
產難證治
產科論序
產科二十一論評
卷之十八
蓐勞證治
陰脫證治
下乳治法
惡露證治
虛煩證治
虛渴證治
淋閉證治
產後雜病治法
調補法
婦人女子眾病論證治法
瘡證治
小兒論
小兒初生回氣法
小兒初生所服藥法
小兒初生通大小便法
小兒臍風撮口證
《千金》變蒸論
夜啼四證
積熱證治
急慢驚風證治
解顱治法
魃病證治(魃音技)
疳病證治
不行證治

內容簡介

全書18卷,分為180門,包括內、外、五官、婦、兒各科病證及治方1500餘首。在分論各證之前,首敘醫學總論,其中關於病因一項,為本書理論重點,指出:“凡治病,必須識因,不知其因,病源無目。”陳氏將病因歸納為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三者,“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郁發,外形於肢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陰陽違逆,乃至虎狼毒蟲,金瘡踒折,疰忤附著,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此三因說,雖源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但本書提法更為明確,並詳述各科病證及治方,結合臨床闡述研究病因對於治療的重要性,即分別三因,歸於一治,此是本書命名“三因極一”之原意,亦是對張仲景病因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其所載方劑,有相當一部分系宋以前醫學文獻中首次出現,並有較大影響,如嚴用和所編《濟生方》,即多取材於本書。

影響評價

本書奠定了中醫病因學之雛形,對研究中醫病因學說和各科臨床治療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