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辛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芎辛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具有扶陽散寒之功效。主治①《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痛如破,兼眩暈欲倒,嘔吐不定。②《易簡方》:一切頭疼、痰厥、飲厥、腎厥、氣厥等證,偏正頭疼難忍者。

基本介紹

  • 名稱:芎辛湯
  • 別名:大芎辛湯(《世醫得效方》卷十)
  • 出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
  • 組成:附子、烏頭、天南星、乾薑、甘草、川芎細辛
  • 功用:扶陽散寒
  • 主治:①《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痛如破,兼眩暈欲倒,嘔吐不定。②《易簡方》:一切頭疼、痰厥、飲厥、腎厥、氣厥等證,偏正頭疼難忍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附子(生,去皮臍)、烏頭(生,去皮尖)、天南星、乾薑、甘草(炙)、川芎細辛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加生薑五片,茶芽少許,煎七分,去滓,食後服。

功用

扶陽散寒。

主治

①《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痛如破,兼眩暈欲倒,嘔吐不定。
②《易簡方》:一切頭疼、痰厥、飲厥、腎厥、氣厥等證,偏正頭疼難忍者。

方義

《醫略六書》:真陽內虛,寒邪得以深入,元氣不能外敷上奉,故厥逆而頭痛眩暈焉。川烏、生附扶真陽以禦寒,南星、細辛通關竅以豁痰,乾薑溫中散寒,生薑散寒快膈,川芎活經中之血,炙草緩中州之氣,芽茶化熱以清頭目也。此扶陽散寒之劑,為陽虛寒厥痛暈之專方。

使用注意

《易簡方》:但發熱者不宜服。

附註

本方方名,《醫學正傳》引作“芎辛散”。

附方

名稱:芎辛湯
組成:川芎、細辛、甘草(炙)、生薑
用法:水煎,食後熱服
主治:熱厥頭痛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四
名稱:芎辛湯
組成:川芎、蔓荊子、防風、細辛、白芷
用法:每日一劑,分三次服
主治:兩目晝夜隱澀難開,羞明畏日,目赤視物昏暗
出處:《東垣試效方》
製法:水煎

重要文獻摘要

《朱丹溪醫學全書》:“芎辛湯,附子(生,去皮臍)、烏頭生、天南星、乾薑、甘草(炙)川芎、細辛等分。上銼,每服四錢,姜五片,芽茶少許,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