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庚

林昭庚

林昭庚教授,1947年生於台灣彰化,具有中、西醫醫師資格。1991年畢業於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博士班,現為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專任教授、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不僅兼具中、西醫師資格,更為台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也是第一位台灣教育部審定的中醫教授,歷任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西班牙國立馬德里大學、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科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及羅馬尼亞科學院榮譽院士,其中西醫學之學識修養深厚,著述甚豐,先後完成《新針灸大成》、《針灸學新論》、《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新編彩圖針灸學》等42種著作,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13篇(刊登於SCI期刊之論文有180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林昭庚
  • 出生地:台灣省彰化縣
  • 出生日期:1947年
  • 畢業院校:1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博士班
個人信息,人物簡介,人物經歷,現任職務,出版著作,獲榮譽獎,

個人信息

姓名:林昭庚
出生年月:1947年
籍貫:台灣省彰化縣
學歷:
(1)學士: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1966-1973)
(2)碩士: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畢業(1978-1982)
(3)博士: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藥研究所畢業(1988-1991)
(4)美國舊金山大學(USF)研究(1985)
(5)美國全美針灸醫師(NCCA)考試及格(1986)

人物簡介

公元1980年,林教授以針灸治癒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高層痼疾,並為沙國人民針灸,深受沙國人民的信賴,而榮獲沙國最高榮譽-「金袍獎」;公元1989年榮登美國歷史保留協會「世界名人錄」;公元1990年榮獲中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克里斯第雅尼頒發「學術貢獻獎」;公元1991年榮登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學人名錄」;公元1993年榮獲台灣領導人頒發文化獎;公元2003年榮獲台灣領導人題頒「功著杏林」之匾額,以表彰其對中醫藥之學術貢獻;公元2004年獲歐洲國家地區醫學聯合會「傑出貢獻獎」。
針刺深度之研究
林昭庚教授對於針灸之針刺安全深度極有研究,將古今中外之針灸典籍及教科書之針刺深度做科學性的比較分析,也分析各國針灸教科書(中國大陸、台灣、美國、英國、韓國、法國、德國)十二經穴之針刺深度。經由解剖屍體及計算機斷層掃描照相術探討胸背部各穴位之安全深度,針灸學界稱其為「針刺安全深度之父」。
針刺止痛之基礎與臨床研究
林昭庚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北京醫科大學韓濟生教授(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及台灣中國醫藥大學蔡輝彥教授合作針刺鎮痛之動物實驗基礎研究,且非常注重針刺鎮痛之臨床療效評估,做了非常廣泛的隨機臨床試驗(RCT)。另與台灣大學醫學院麻醉部主任蔡勝國、孫惟仁教授及醫學工程學研究所呂東武教授合作依照十總穴的法則進行一系列的針刺對手術後疼痛緩解的臨床研究,包括緩解筋膜疼痛症候群、退化性膝關節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疼痛、膝關節鏡手術術後先機止痛、緩解剖腹產術後疼痛、針灸降低體外震波碎石術疼痛、緩解下腹部手術之術後疼痛等方面,已有不少論文,為國際期刊所接受
中西醫典籍
林昭庚教授從事針灸醫學臨床研究之餘,亦著力於中醫歷史典籍之整理研究。林教授發現中國針灸醫學發展記載的相關整理書籍為數不多,因此決定發下「編撰首部中國針灸醫學領域之醫史─《針灸醫學史》」之宏願,於公元1995年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該書;《針灸醫學史》上自遠古,下及90年代,分為上古、春秋到兩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現代等七章,每章均有時代背景及醫藥史概況之簡介,再論述歷代針灸發展之特點。
林教授於公元2000年著作完成的《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是全球第一套中西醫結合的工具書,出版之際,不僅獲得大陸中西醫專家學者審核,由衛生部所屬國家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一版」為中西醫結合之教科書與工具書。因《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一版》而獲得各界肯定與迴響的林教授深感責任重大,決定進一步地強化與豐富第一版的內容與深度,於公元2001年,再度集結台灣當代中、西醫學結合專家,共同參與該書的再版工作,經過了二年多的努力,於公元2004年完成了《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二版》的艱巨任務,內容較第一版更為豐富,《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是一套以「中西醫學一元化」為目標的醫學書籍,不僅能提供中醫學者了解現代醫學,西醫學者亦能藉由該書認識中國傳統醫學,達成中西醫學一元化目標,共同提升全民的健康;而對於中醫現代化發展,不僅具有相當卓越的貢獻,也提升了台灣中、西醫學在國際上之學術地位,被台灣中西醫界喻為「中西醫結合之父」。
林昭庚教授為使針灸學習者在初學時能得到完整全面性的觀念,因此召集台灣針灸醫學之專家學者,編撰針灸醫學教科書,於公元2009年出版《新編彩圖針灸學》乙書。該書在針刺部位方面,不僅以彩色相片標明穴位,並加入專人繪製的彩色現代穴點陣圖及仿古穴點陣圖,同時並列世界衛生組織(WHO)於公元2008年出版之「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 in theWestern Pacific Region」圖譜之穴位。關於針刺深度方面,書中亦將此教科書及中國大陸、台灣、美國、英國、韓國、法國、德國等國之針灸教科書穴位針刺深度及林昭庚教授以計算機斷層掃描照相術測量人體胸背腹部各穴位之平均深度加以列表對照說明,以利讀者比對針刺深度之差異,使針灸療法越趨可靠安全,書中除了將台灣在臨床療效評估與動物實驗方面之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亦匯集大陸有關針灸方面之研究論文。
國際重視
國際東洋醫學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 Medicine;ICOM)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認可並獲得支持的國際傳統醫學大會。公元2007年12月1-4日在台灣台北召開的第十四屆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即是由林昭庚教授擔任會長,林教授在大會中更以「台灣中醫藥之發展」之專題演講,為與會來賓介紹台灣之中醫藥發展現況。
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及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於公元2008年12月12-13日共同舉辦美國年度互補及替代醫學學術大會(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主辦單位將林教授在「PAIN」雜誌刊登的針刺止痛論文,評讀為最具實證醫學代表的臨床研究文章之一,因而力邀其前往演講,並聘其為首席演講貴賓(圖8)。林教授在大會上作了「針灸之歷史、套用及有效性之探討(Acupuncture: History, Usage, and Effectiveness)」的專題報告,在此演講中,他從中國醫學的發展,談針灸的歷史演進;並由針灸典籍的記載、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公布的針灸適應證及其個人經驗,談針灸的臨床套用;最後在針灸之臨床療效部分,林教授則以個人長年對針刺鎮痛、針刺安全深度的研究,及其領導團隊之針灸療效評估研究,來印證針灸臨床治療之有效性,證實針灸止痛是針灸治療中最具療效之一環;其專題報告引起大會代表的熱烈迴響。
第二屆「健康與醫學科學最新進展研討會」於公元2010年7月8-12日在歐洲的賽普勒斯(Cyprus)舉行,林昭庚教授獲聘為大會榮譽主席,演講「針灸在癌症病患支持治療中的角色」專題,並介紹中國醫藥大學的針灸醫學之科學研究進展,與推展世界衛生組織的針灸國際化而翻譯「西太平洋地區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針灸穴位」、「針灸臨床研究基準」、「2002-2005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策略」等學術著作所作的努力。
近四十年來,林昭庚教授孜孜矻矻耕耘於中醫臨床研究領域,著力於針灸全面性的研究,除了以上所談之針刺深度、針刺止痛研究外,他更與台灣成功大學鄭瑞棠教授合作研究糖尿病之針刺機轉,並指導其學生張世良建立糖尿病針灸研究室,發表論文於學術期刊;此外,林教授亦重視中西醫理論及臨床的結合,他與中國醫藥大學鐘景光教授合作,運用最新分子生物學科技研究中醫藥抗癌機轉。
林昭庚教授學術成就亦受中國中醫研究院(現改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之肯定,於公元1994年獲得首屆「醫聖杯」之一等獎;同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由葉海濤、李良松兩位先生編寫的《針灸英傑-林昭庚博士》乙書,即是表彰其對針灸學之貢獻。

人物經歷

1.榮民總醫院針灸科住院醫師
2.陽明醫學院中醫社指導教師
3.陽明醫學院助教
4.陽明醫學院派任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新吉達醫院針灸專科醫師
5.政治大學中醫社指導教師
6.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特約針灸專科醫師
7.中國醫藥學院副教授
8.國科會三軍總醫院針灸研究會針灸醫師
9.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針灸專科醫師
10.陽明醫學院傳統醫藥學研究所副教授
11.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學術聯誼會第一任會長
12.中華針灸臨床醫師協會名譽理事長
13.中國醫藥大學董事
14.中國中醫臨床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15.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編輯委員、副總編
16.中國藥理學報編輯委員
17.國際臨床針灸雜誌編輯委員
18.中西醫結合雜誌編輯委員
19.美國加州執照針灸醫師公會顧問
20.美國中醫藥雜誌編輯委員
21.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文物圖譜卷主編
22.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首席顧問
23.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研究計畫審查委員
24.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計畫審查委員
25.全民健康保險中醫門診總額支付制度保險委員會主任委員
26.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27.中國醫藥大學中台灣醫學科學雜誌總編輯
28.美國綜合醫學雜誌編輯委員
29.中華生命電磁科學學會理事
30.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長
31.聯合中醫醫學會理事長
32.澳門中醫藥雜誌顧問
33.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
34.天然藥物學會理事
35.中華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現任職務

1.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針灸研究中心主任、針灸學科主任
2.中國台北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
3.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委員
4.中國醫藥研究所中國醫藥黃典整編委員
5.中國醫藥大學教授
6.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7.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8.羅馬尼亞Oradea大學客座教授
9.羅馬尼亞Vasile Goldis大學客座教授
10.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兼任教授
1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
12.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研究發展、規劃、審核小組委員
13.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客座教授
14.考試院檢復委員、中醫特考典試委員
15.勞保局醫療院所輔導委員
16.福建中醫學院客座教授
17.中國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18.馬偕紀念醫院特約醫師
19.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中醫藥研究發展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召集人
20.台北醫學院中國醫藥研究社顧問兼指導教授
21.中醫藥雜誌編輯委員
22.中國醫藥研究叢刊編輯委員
23.中國台北過敏及氣喘病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24.中國台北傳統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25.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學術聯誼會永久榮譽會長
26.美國加州中國醫學研究院顧問
27.阿根廷中華針灸學會顧問
28.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29.彰化基督教醫院專業顧問
30.財團法人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中醫發展特別顧問

出版著作

1.中西針灸科學(1982年台灣版)
2.針灸研究論文專集(1985年台灣版)
3.針灸醫學文摘(1987年台灣版)
4.新針灸大成(1988年台灣版)
5.中醫文摘(1990年台灣版)
6.針灸學新論(1992年台灣版)
7.新針灸大成(增訂版)(1993年台灣增訂版)
8.針灸大成新解(1993年台灣版)
9.針灸醫學史(1995年)
10.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2000年)
11.中國醫學通史(文物圖譜卷)(2000年)
12.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一~五冊)(2001年)
13.針灸臨床治療經驗集(2001年台灣版)
14.中醫內科治療經驗集(2001年台灣版)
15.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一~三冊)(2002年)
16.中醫婦科治療經驗集(2003年台灣版)
17.中醫兒科治療經驗集(2003年台灣版)
18.中華藥典中藥集(2004年台灣版)
19.台灣中醫發展史(2004年台灣版)
20.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一~五冊)(2004年台灣增訂版)
21.馬兜鈴之研究與回顧(2005年台灣版)
22.中國醫學病症及病名分類標準使用方法(2005年台灣版)
23.新編彩圖針灸學(2009年)
24.比較中西醫藥新藥審查規範之差異(2010年台灣版)
25.日治時期的台灣中醫(2011年台灣版)
26.穴位深度考(2011年台灣版)

獲榮譽獎

(1) 1980年榮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致贈最高榮譽金袍獎
(2) 1980年榮獲中國醫藥學院前故院長鄭通和先生頒予“母校之光”、“榮譽校友獎”獎章
(3) 1982年榮獲國科會三軍總醫院針灸研究會頒予“功在針灸”獎牌
(4) 1983年榮登“中國名人傳記中心”、中國台北《現代名人錄》
(5) 1985年榮獲在美國洛杉磯市長頒發美國榮譽公民證
(6) 1987年膺選中國台北第一屆十大傑出醫師獎,榮獲陳資政立夫先生頒予獎狀及獎牌
(7) 1988年省中醫師公會表揚為“中醫楷模”,榮獲陳寬毅理事長頒予“中醫楷模”獎狀及獎牌
(8) 1989年榮登美國歷史保留協會《世界名人錄》
(9) 1990年榮獲中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克里斯第雅尼頒贈學術貢獻獎
(10) 1990年榮獲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全會張正懋理事長頒予“榮譽狀”獎牌
(11) 1990年榮獲全美國針灸與東方醫學學會合辦的針灸傳統醫學會頒發的1990年學會主席獎
(12) 1991年榮登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學人名人錄》
(13) 1993年台灣領導人兼文化總會會長頒總統文化獎
(14) 1994年3月榮獲中國中醫研究院所舉辦之中醫藥學術著作與論文獎,其著書-針灸學新論榮獲「醫聖杯」之最崇高的針灸「一等獎」
(15) 1997年榮獲國際自然療法傑出人物獎
(16) 1999年1月榮獲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
(17) 1999年榮登「台灣名人錄」
(18) 1999年3月著書-新針灸大成,榮獲「立夫醫藥文教基金會」首屆中醫藥著作獎
(19) 1999年9月榮獲中國醫藥大學董事會頒贈「傑出校友獎」
(20) 2000年經美國帕克萊國際華人事務研究中心審議通過,獲選登錄「2000年跨世紀全球華人醫學菁英錄」
(21) 2003年7月台灣領導人題頒「功著杏林」匾額一方
(22) 2004年榮獲羅馬尼亞最高榮譽科學院院士
(23) 2004年榮獲歐洲國家地區醫學聯合會傑出貢獻獎
(24) 2004年榮獲歐洲國家地區醫學聯合會永久榮譽會員
(25) 2008年12月擔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及梅約醫學中心共同舉辦之美國年度互補及替代醫學學術大會首席演講貴賓
(26) 2010年6月著書-新編彩圖針灸學,榮獲中國醫藥大學98學年度優良教材評選傑出獎
(27) 2010年7月榮獲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績優之論文篇數最佳獎
(28) 2010年9月榮獲第30屆中國藥理學報傑出貢獻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