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分布及其綜合整治》是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躍龍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分布及其綜合整治
- 作者:趙躍龍
-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定價:46 元
- ISBN:7801357809
《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分布及其綜合整治》是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躍龍
《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分布及其綜合整治》是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躍龍...
①高原複合類脆弱區。主要分布於雅魯藏布江中游高寒山地溝谷地帶、藏北高原和青海三江源地區等。生態環境脆弱性表現為地勢高寒、氣候惡劣、自然條件嚴酷、植被稀疏,具有明顯的風蝕、水蝕、凍蝕等多種土壤侵蝕現象。包括高原冰川、雪線及凍原生態系統,高山灌叢化草地生態系統,高寒草甸生態系統,高山溝谷區河流濕地生態系統...
一般生態環境脆弱帶分布在地表植被覆蓋率低、動物物種少的地區,或不同群落的過渡帶,或人類影響較大的區域。在我國脆弱帶:如西部乾旱缺水的草原和沙漠地區,湖泊周圍,山地與平原的交接帶。河流沿岸受人類影像深刻的區域,以及淺海域等。界面“脆弱”的基本特徵,可以表達如下:1.可被代替的機率大,競爭的程度高,2...
生態保護是指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戰略措施,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力度,一些重點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改善。但由於中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地區差異較大,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農發山丹...
脆弱生態區的整治模式和整治戰略是《脆弱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重心之一,書中以較大的篇幅模擬了典型脆弱區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情景。為了研究生態脆弱區的可持續發展,選擇陝西榆林地區、西北乾旱綠洲邊緣帶、西南乾熱河谷區、南方喀斯特山地區、藏南河谷地區,研究各區發展模式,提出了各區綜合整治的技術體系、管理體系...
《典型脆弱區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春香。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態脆弱區為研究對象,基於多源遙感數據協同反演的生態環境因子以及社會經濟統計指標等構建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在中國典型脆弱區開展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套用示範。全書共6章。第1章為緒論,系統概述生態脆弱區的概念、基本...
《生態脆弱帶農業生態地質環境系統的建立及套用》是依託吉林大學,由林年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我國生態脆弱帶分布廣泛,人為活動使荒漠化迅速發展,對農牧業生產構成嚴重障礙。我們選擇松嫩平原西部進行綜合研究,採用GIS和數學模型耦合技術,建立由水、土、生物和社峋玫茸酉低匙槌傻吶┮瞪刂...
完善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管理,加強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推進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改革。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加大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監督和查處力度。“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將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海洋10伏季休漁、內陸大江大河湖泊禁漁作為...
另一方面,生態安全的實現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通過脆弱性的不斷改善,實現人與自然處於健康和有活力的客觀保障條件。內容 本質 生態安全的本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生態風險,另一個是生態脆弱性。生態風險表征了環境壓力造成危害的機率和後果,相對來說它更多地考慮了突發事件的危害,對危害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弱...
環境脆弱性是環境系統在特定時空尺度相對於外界干擾所具有的敏感反應和自我恢復能力,是自然屬性和人類干擾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生態環境的脆弱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質構造、地貌特性、地表組成物質、地域水文特性、生物群體類型以及氣候因子。人為因素即人類濫用各種物質和資源,導致資源枯竭、生態...
1.4.3 生態系統狀態臨界轉換的生態學機制 24 1.5生態脆弱區的全球變化風險及人為適應26 1.5.1 基於生態系統脆弱性的風險評估理論與方法 27 1.5.2 基於生態系統生態風險的人為適應 28 1.6中國生態脆弱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科學研究的問題及技術途徑30 1.6.1 中國生態脆弱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 30...
《下江南低丘紅壤生態脆弱帶環境演變及趨勢研究》是依託浙江師範大學,由汪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通過對江南低丘紅壤典型地區的實地考察和資料分析,揭示了主要氣候災害的歷史演變規律;土壤、植被類型和坡地類型及它們的分布;水土流失狀沖及潛在危險;典型區縣的土地利用現狀及問題;農業生態環境研究和...
國家“九.五”攻關課題:“雲南元謀幹熱河谷生態系統綜合整治與區域持續發展試驗示範研究”(1996-200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乾熱河谷岩土性質、土壤水分與植物生長”(1997-1999年)水利部項目:“金沙江乾熱河谷陡坡植被恢復區劃及減災研究”(1997-1998)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長江上游山地生態系統退化...
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綜合整治、黃土高原塬面治理保護、適地植被建設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採取塬面、溝頭、溝坡、溝道防護等措施,加強多沙粗沙區治理,開展生態清潔流域建設。國家支持在黃河流域上中游開展整溝治理。整溝治理應當堅持規劃先行、系統修復、整體保護、因地制宜、...
全國500多個城市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對城市環境質量、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量化,綜合評價城市政府的環保工作。從1997年起,按照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設施完善、環境改善的要求,開展創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活動。目前,全國共有100多個城市(區)在創建環保模範城市,其中56個城市和直轄市的5...
2005年7月20日 貴州省世界遺產申報管理辦公室正式發文給黔南州人民政府、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要求荔波、馬嶺河兩申報地立即啟動綜合整治工作,並制定綜合整治方案。2005年9月9日 國家建設部發文確定了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項目的第一批提名地,並指定由貴州省建設廳牽頭...
第八章 強化環境污染系統治理 第一節 強化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第二節 加大工業污染協同治理力度 第三節 統籌推進城鄉生活污染治理 第四節 開展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第九章 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節 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第二節 進一步做優做強農牧業 第三節 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 第四節 加快...
第四十條 沿海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建設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網,有計畫地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其他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加強城市污水的綜合整治。建設污水海洋處置工程,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第四十一條 國家採取必要措施,防止、減少和控制來自大氣層或者通過大氣層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第五章 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
土地利用變化及環境效應與生態安全,是當前國內外地學研究熱點問題之一,本項目擬以中國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區陝北黃土高原為例,對這一地區近50年來土地利用變化的環境效應與生態安全進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內容為:①不同時空尺度不同層次的土地利用變化特徵與驅動力分析;②土地利用變化的環境效應測評,主要為資源環境成本...
《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 第二卷下 區域影響、脆弱性與適應》在國內外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系統地評估了氣候變化對我國東北、京津冀、長三角、長江中上游、粵港澳大灣區、台灣和福建、西北乾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等地區以及“一帶一路”重點區域的影響,綜合分析了各地區和區域氣候變化脆...
修訂後的《水保法》把預防為主、保護優先作為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導方針,增加了對一些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予以禁止或限定的規定,這對預防人為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至關重要。水土保持工作方針有四層含義:“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為第一個層次,體現了預防保護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為第...
在水土流失嚴重區域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實施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坡耕地綜合整治。到2020年,重點完成30條小流域的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護岸林為重點,加快中幼林撫育、低效林改造、混交林培育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最佳化林分結構,提高林分質量...
根據不同類型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要求,按照生態功能恢復和保育原則,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牽頭制定實施更加嚴格的產業準入和環境要求,制定實施限制和禁止發展產業名錄,提高生態環境準入門檻,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項目進入。對於不適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現有產業,相關經濟綜合管理部門要通過設備折舊、設備貸款、土地置換...
整治措施:黃土高原不如南方水熱條件好,又處於過渡地帶,需實施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興修水庫、打壩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以小流域為單位進行綜合治理,使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區域經濟得以發展。南方丘陵:1.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於流水沖刷,降水量大且時間長;2.人為原因:人類的...
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地作用於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植被破壞,荒漠化現象開始出現和發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間擴展受乾旱程度和人畜對土地壓力強度的影響。荒漠化也存在著逆轉和自我恢復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轉時間進程的長短受不同的自然條件(特別是水分條件)、地表情況和人為活動強度的影響。中國...
從生態安全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的角度,綜合考慮環境、管理、法律、政策等,研究制定一系列法規及實施辦法,如草原保護法、免耕法、農場法、環境法以及生態補償機制等,實施對生態脆弱區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整治。運用生態系統綜合管理的原理和理念整治退化生態系統,為乾旱荒漠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政策指導。
(國家林業局、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分別會同同級相關部門編制濕地保護修復工程規劃。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對集中連片、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修復和綜合整治,優先修復...
3.主攻方向。以推動全面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加強系統綜合整治和恢復、提升水鳥等珍稀瀕危物種生境為主攻方向,統籌開展濕地恢復、河湖修復,加強重要濕地整體保護、統一規劃、協同治理,對集中連片、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系統修復和綜合整治。深入開展河湖修復、濕地恢復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提高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第三...
加強氣候變化與大氣環境協同觀測能力建設,基於溫室氣體試點監測網路和大氣環境觀測網,開展溫室氣體排放與大氣環境相關指標協同影響觀測與跟蹤評估研究,提升氣候變化對本市大氣環境協同影響的綜合觀測與科學研究能力。(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加強氣候敏感脆弱領域和區域的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建立...
以人為本、民生為重。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堅持增進人民福祉,擴大公共服務用地供給,著力解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加強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國土空間品質。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發揮“多規合一”優勢,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立健全國土空間治理體系,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