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景教》是一本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朱謙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景教
- 作者:朱謙之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 頁數:295 頁
- 定價:28.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098922
《中國景教》是一本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朱謙之。
《中國景教》是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謙之。本書介紹了唐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托里安派的發展歷程,是二十世紀中國大陸研究景教,著述最新、資料最豐、研究最深、篇幅最多的一部重要的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學術著作,...
《中國景教》是一本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朱謙之。內容簡介 本書是朱謙之晚年寫作的最後一部著作,他借鑑了前人研究的所有重要成果,在許多重要的關鍵問題上,他進行了鑑定、評論,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因此,為進一步釐清研究障礙和發揚前人研究成果,匯聚眾人的智慧起了重要作用。朱先生憑藉深厚的文史功底,...
《中國景教(120年紀念版)》是2018年1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謙之。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於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誌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其後,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
《景教探索與紅學研究》作者求學問道,起點中文網連載。內容簡介 原名:景教與紅樓夢。 景教是古代中國對基督教的稱呼。從元朝開始,羅馬天主教傳入中國,到了清代後期,新教傳入,此後才有了基督教和基督徒這樣的名詞。景教的發現,得益於天主教的傳教士。明朝末年他們在陝西西安發現了唐朝的基督教碑刻,碑額的名稱是《...
《景教碑中之景教思想》是朱謙之所著作品,出自於《朱謙之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景教流行中國碑出土330餘年,至今尚為世界研究景教之第一文獻,尤其傳入中國的景教思想,藉此碑而傳。景教既為基督教中的異端,則分析研究此異端的中國景教思想,實有其新的意義。首先教碑上屢見“景”字,教稱景教(...
一般認為,於唐貞觀九年(635年)第一次傳入,基督教聶斯托利派教士、敘利亞人阿羅本從波斯來長安(今西安)譯經傳教,時稱“景教”。該教得到唐太宗、唐高宗支持,曾盛極一時,史稱“法流十道”、“寺滿百城”。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下令廢佛,波及景教。景教在中國內地蕩然無存,只在邊遠地區有所活動。...
究竟基督教是在何年最初傳入中國的,至今仍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但有確切的資料表明,基督教的聶斯托利派曾於唐貞觀九年(635年)傳入中國,稱“景教”。會昌五年(845年)因朝廷下詔禁絕佛教,遭波及而在中原地區中斷。天主教和聶斯托利派又於元代傳入,通稱“也里可溫教”或“十字教”,但流傳不廣,至元...
《景教三威蒙度贊》(也稱《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是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鳴沙山石室發現並盜回巴黎的景教寫本。內容簡介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是景教徒敬拜時頌念的《榮福經》、《讚美經》;此寫本是唐代僧人景淨在760年翻譯635年阿羅本傳入中國的景教經文。“三威”指聖父阿羅訶、聖子彌施訶和聖靈...
作為唐代景教遺珍,洛陽新出的《宣元至本經》及幢記究竟“新”在哪裡?如果著眼於時、地、人,似乎可以形成這樣的印象:第一,反映出“安史之亂”後到“會昌法難”前的景教狀況,為長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續新篇;第二,洛陽的景教是在佛教文化的強勢之下生存的,其教階和禮儀散發出濃烈的佛味,經刻於幢,...
碑文記述了當時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為後世揭示出唐代長安城中第一所景教寺院的位置與發展情狀,表現了唐政府當時包容、自由、寬鬆的思想政治環境,並見證了唐王朝對景教的寬容與支持的態度和對外國文化兼容並蓄的廣闊胸懷,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此外,碑中的古敘利亞文,為研究當時東羅馬傳教...
這兩件四翼天使造型的碑石堪稱泉州景教藝術的精品,遺憾的是,伯希和發表的那件石刻已失傳。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 倘若泉州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上沒有十字架等具有外來宗教特徵的元素,這便是一尊具有飛天特徵的“菩薩”了,尤其是那輕舞飛揚的飄帶,是中國飛天的典型特徵。這種飄帶天使的刻畫在泉州景教石刻中常見,而且...
《中國古代基督教及開封猶太人》作者是江文漢,由知識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內容介紹 本書包括三篇有關宗教——基督教的論著。“景教”,是我國唐代對“聶斯脫利派”的稱呼,它是基督教的一個支派。“也可里溫”,是元朝蒙古人對基督教徒的一種稱呼。“中國的猶太人”,則是我國歷史上曾經與猶太教有血緣關係...
專家認為,墓誌中出現的“景尊”“八景”等尊稱和術語,在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景教文獻中多次出現,是花獻為景教教徒的最直接證據。此外,“無元”也是景教文獻中常出現的術語。毛陽光解釋說,這些景教術語是入華景教徒在翻譯景教經典時借用佛教和道教的術語而形成的,墓誌中集中出現這些術語並非偶然,表明了...
《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2006年因盜墓在洛陽出土,經幢底部已殘損,但大部完好,為一石灰岩質青石製成的八棱石柱,殘存有景教經文和經幢記,以及完整的十字架圖像,內容十分豐富。幢文上勒唐景淨所撰《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是繼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之後,有關唐代景教石刻的最重大考古發現,其與該經敦煌...
唐朝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篤信道教,下旨禁止佛教等其他宗教,至此基督教在中國第一次終止了傳播。唐宣宗大中四年,大主教阿多爵統理中華、印度兩國教務,派教士東來,建教堂傳教無阻。元朝 聶思脫里派獲得恢復 元朝開始,由於大量色目人來到中國,使中國的景教信徒回升。馬可波羅和一些中世紀西方學者指出中國和...
景教之景,大也,照也。《福音經》所謂:“真光普照入世諸人也。”惟為聖而公厄格勒西亞(教會)足以當之。此徐上海(光啟)輩所以署名“景教後學”歟?【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馬相伯(1840—1939),江蘇丹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1851年遷居上海,畢業於徐匯公學,加入...
三夷教,是指隋唐時期的三大外來宗教,即祆教、景教和摩尼教。三者皆由波斯人傳入,後兩者於唐代傳入中國,並隨著大量波斯人來華迅速發展。簡介 三夷教,是指隋唐時期的三大外來宗教,即祆教、景教和摩尼教。祆教 祆教( xiān jiào ),就是拜火教,源自波斯(發源地大概在今伊朗),因為該教的先知名叫索羅亞...
大秦寺是在中國的景教寺院(教堂)的通稱。景教即傳到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唐朝時,在長安的大秦寺很有名。具有代表性的大秦寺位於中國西安周至縣城東南20公里的終南山北麓,距古城西安70餘公里,它是歷史上基督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基本簡介 大秦寺位於中國西安周至縣城東南20公里的終南山北麓,它是歷史上...
這些都使我們看出太宗和景教的密切關係了。650年高宗繼位,對景教更加提倡,敕令在全國各州,建立景教寺,並且仍舊封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這時的景教,已經傳遍全國各大城市。不久,阿羅本升為中國景教的教長,京師長安也成了中國景教的中心。阿羅本來華後,建立景教寺,翻譯經書,將福音真光帶給了華夏。3年內,陸續...
景教碑是研究中國古代基督教最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考據文獻,她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有價值的考古珍寶”,“中國基督教之崑崙”,具有極高的歷史考古價值,在中國基督教對古代基督教歷史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物評價 已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朱謙之根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的敘利亞文,認為景淨是“真正中國景教...
景寺 景寺,唐朝時稱景教的教堂為景寺。【景寺】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1293年,孟德高維諾到達元大都拜見忽必烈,並獲準在大都宣教,由是開始了元代基督教在華傳教之歷史,當時與唐代以來傳入中國的景教被合稱為也里可溫教。1328年,孟德高維諾死於中國。在華宣教之終結 終元一代,方濟各會之宣教士不斷來華進行宣教活動,且得元朝政府之信任,然而其信徒仍主要以色目人為主,未能傳於...
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在會昌法難之後,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續到明朝天主教進入中國時。 從西方到東方絲路在元朝之後的逐漸不受注意後,間接刺激了歐洲海權興起,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刊行後,中國及亞洲成為許多歐洲人嚮往的一片繁榮富裕的文明國度。西班牙...
馬·登哈為馬古斯改名馬·雅巴拉哈,任命其為契丹(北中國)景教總管,掃馬為巡查總使。但是,在二人剛剛踏上回程時,馬·登哈突然病逝,在接下來的大總管選舉中,馬·雅巴拉哈因為自身的蒙古出身,被選為新一任的景教大主教 ,稱“馬·雅巴拉哈三世”。1287年,為與信奉伊斯蘭教的埃及對抗,伊兒汗國大汗阿魯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