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經濟思想》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奇
基本介紹
- 作者:魯奇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2年8月
- 頁數:173 頁
- 定價:8.80 元
- ISBN:9787504607713
《中國古代農業經濟思想》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奇
我國古代 農業經濟思想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春秋時期,孔子和孟子的著作中已有多處論及農業經營、土地制度和發展農業經濟、安定民生的問題。戰國初李悝創平糴之法、漢代董仲舒“限民名(占)田,以澹贍不足”的主張以及宋代王安石推行的青苗、均輸、市易、免役、農田水利政策等,都是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農業...
中國古代農業經濟思想 《中國古代農業經濟思想》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奇
農耕自然經濟是一種安定自守的經濟。產生於原始社會,原始農業產生後,自然經濟就存在了。主要由自耕農經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封閉性、狹隘性、保守性、自給自足、對外界依賴性較小。中國自古以來不乏海外貿易,但其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利益,在以形式上的政治服從為前提的朝貢貿易體制之下。中國古代也有為數不多的海洋...
中國古代的農業經濟思想,在巨觀方面主要強調富國安民,必須“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和減輕農民的租稅負擔;在微觀方面主要強調發展農業生產必須善於利用天時、地利,改良農業技術,並精心管理。闡述這些思想的代表著作有成書於戰國末期的《管子》和《呂氏春秋》、後魏時的《齊民要術》等。歐洲古代農業經濟思想大體上和...
中國傳統農業是集約型農業,主要特點是因時因地制宜,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採取良種、精耕、細管、多肥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其形成與封建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關。在農藝和產量上,中國傳統農業曾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以種植糧食為中心,多種...
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貨殖列傳》),這樣才是使“關市不乏”的治國之道。如將范蠡的價格政策與《管子》的輕重理論相對照,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特殊價格觀點是不贊成絕對穩定的市場價格,而趨向於在一定幅度內的價格波動。這一歷史時期長達二千年之久,其間經濟思想發展的總趨勢顯示出了三個要點...
他們的經濟思想,對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以至中國封建經濟本身的發展,起著深遠的影響。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因而反映這個制度要求的各家經濟思想以及以後的演變,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除在重視農業生產、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古代經濟思想 具有中國特色...
*一編論世界範圍內農業為女性,第二編論中國之農業為女性;確立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後,分別討論中國古代各項制度。圖書目錄 第一編 原始民族認土地農業為女性及其經濟史之基礎 第一章 神話及俗信中之地母與谷母 第二章 幼稚民族之採取植物性資料與女性 第三章 誘導農業之發生及其幼稚時代之養育者為女性 ...
因之,小農經濟又是很不穩定的。發展歷史 春秋以後 春秋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壞,新興的封建勢力在奪取政權後,相繼實行變法改革,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許“民得買賣土地”。從這時起,土地私有制度,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土地私有制度的產生,一方面存在小土地私有制,同時...
孔丘的利民、富民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 至前479 年)。孔子出身於沒落貴族,少年貧且賤,是我國歷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系統的思想理論體系。不過經濟管理思想並非孔子之所長,只是由於經濟問題是孔子所無法迴避的問題,所以他不可能不談到這個問題。由於他...
中編 中國近代農業思想 第七章 兩次鴉片戰爭期間的農業思想 第八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至甲午戰爭期間的農業思想 第九章 甲午戰爭至五四運動期間的農業思想 下編 中國現、當代農業思想 第十章 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農業思想 第十一章 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時期的其他農業思想 第十二章 計畫經濟...
農業精神來自於中國傳統農業,體現和貫徹了中國傳統的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種物質與事物之間相生相剋關係的陰陽五行思想,精耕細作,輪種套種,是它的典型工作生產模式。中國在長期的農業社會中形成了,具有典型的農業特點的農業精神。經濟與上層 農業社會的生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人口的生產,物資資料的生產(主要...
第一節 中國傳統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及社會條件 第二節 中國傳統農業的確立及特徵 第三節 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的興起 第四節 中國古代重農政策及措施 第二章 中國傳統商業化經濟的興起及發展 第一節 中國古代商業的興起條件探究 第二節 中國古代市場化經濟發展沿革 第三節 中國古代商業政策及思想嬗變 第三章 中國...
2.2.5 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特徵 2.2.6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支撐技術 2.2.7 循環型農業與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 03 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發展的歷史淵源及脈絡 3.1 農業在人類經濟中的重大發展變革史 3.2 古代農業循環經濟觀念的產生 3.2.1 古代農業經濟思想概述 3.2.2 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的主要特點 3....
古代煮鹽業的發展/66 唐代造紙業和宣紙/68 唐宋以來的印刷術/70 宋代高超的造船技術/72 黃道婆與元代棉紡織術/74 瓷都景德鎮的瓷器/76 明清紡織業的發展/78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82 賈誼的農本思想/84 桑弘羊的王商富國思想/86 傅玄的重農業修人事思想/88 劉晏的經濟管理思想/90 李覯的重農思想/92 葉適...
儒家自西漢被定於一尊后,其經濟思想也在中國、日本、朝鮮古代經濟領域占支配、指導的地位。直到中國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已經出現新的經濟形態,儒家的經濟思想仍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康有為和孫中山的大同理想,就從儒家的大同說中汲取了思想養料。16~18世紀,孔子的經濟思想曾在歐洲產生過重大影響。重農學派的倡導...
中國古代思想家用“本”的概念來表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即農本工商末的思想。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為鞏固和發展封建經濟,提出以農為本的理由:①農業是衣食之源。“農事害”是“ 飢之本 ”,“ 女工傷 ”是“寒之源”。②農業是國家富裕和財政收入的源泉。“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③農業...
重農抑工商的政策出於法家,而荀子的重農論則較完整,雖有相對地抑制工商的一面,畢竟以求協調士農工商為宗旨。“民以食為天”。中國古代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重視生產與重視農業幾乎是同義語。重農論之所以有影響,最根本是決定於中國古代的生產力水平和生產方式。
傳統農學起源於公元五六千年前,是指封建時期以農為主、以畜牧業為輔的農學體系。起源 早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我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就已出現農耕作業。到了西周時期,以農為主、以畜牧業為輔的生產格局已經形成。由於農業是中國社會的經濟基礎,歷代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我國很早就形成獨具特色的農學體系。古代傳統...
北魏到唐朝中期,實行均田制。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基本特點 小農經濟是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在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歷史背景 北魏之前,中國北方處於一種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一百多年以後,鮮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權並逐步統一了北方地區,社會秩序由此逐漸穩定,社會經濟也隨之從屢遭破壞的蕭條景象中逐漸恢復過來,得到發展。北魏孝文帝在社會經濟方面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步。儘管如此,...
經濟上,李悝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統一分配農民耕地,督促農民勤於耕作,增加生產。後李悝因誤判害死了無辜的人,故選擇寫好遺書,自殺而殉法。李悝曾將無功而食祿者稱為淫民,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腐朽落後的世襲制度的挑戰。致使一批於國家無用且有害的特權階層的...
商鞅獨立的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商鞅主張全農的經濟政策,為此他頒布了《墾草令》,制定出二十種重農和開墾荒地的辦法。一方面直接或間接的刺激農業發展,一方面打壓工商業。其次,商鞅主張重刑厚賞。商鞅認為人的本性是趨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賞,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國家安定。為此商鞅一方面...
書中引用了100多種古代農書和雜著的內容,使《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及《陶朱公養魚經》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內容得以保存下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據史料記載,賈思勰曾任北魏青州高陽郡太守。因其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由經濟繁榮、社會安定走向經濟衰落、政治腐敗,社會動盪、戰亂頻仍。他深感恢復國民經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