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

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

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簡稱“青研班”)是20世紀末由黨和政府有關部門主導,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一批功底好、有潛力、有一定知名度的京劇優秀青年演員,有計畫地組織他們到高等院校進修深造,使他們在表演技能、藝術理論、文化水平、人文素養、思想品德修養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為21世紀的京劇藝術培養中堅力量和領軍人才的跨世紀人才培養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
  • 簡稱:青研班
  • 類型:人才培養工程
  • 成立時間:1996年
  • 主辦:文化部
  • 承辦:中國戲曲學院
概述,第一屆,簡介,名單,第二屆,簡介,名單,第三屆,簡介,名單,第四屆,介紹,名單,第五屆,介紹,名單,第六屆,介紹,名單,青研班時代,

概述

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的首倡者為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的丁關根同志。在此後的10多年裡,“青研班”的辦學始終是在丁關根同志的直接關心和指導下,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的指導協調下進行的。“青研班”於1996年經教育部批准,由文化部主辦,學制三年。2002年後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戲曲學院承辦。首屆“青研班”於1996年10月8日開學,此後的1998年、2002年和2004年,又分別招收了“青研班”的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學員,至2008年1月23日第四屆“青研班”學員畢業,歷經11年3個月,共舉辦了4屆,總計有139名學員入班學習並順利畢業。4屆“青研班”,139名學員,涉及京劇、崑曲評劇河北梆子川劇豫劇湖北漢劇廣東漢劇越劇黃梅戲晉劇雁劇秦腔粵劇贛劇15個劇種,其中京劇演員111名,其他劇種演員28名。研究生覆蓋了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共45個戲劇院團和藝術高校。第五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於2009年5月11日開學。

第一屆

簡介

第一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自1996年10月8日開學,1999年3月29日畢業。本屆26名學員。

名單

地方戲
贛劇的塗玲慧、漢劇的邱玲、廣東漢劇的李仙花

第二屆

簡介

第二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自1998年2月28日開學,2001年9月29日畢業。

名單

中國京劇院:于魁智張建國張火丁李海燕管波趙鴻李勝素(當時在山西省京劇院);
北京京劇院:年鑫鵬;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孟廣祿王立軍李佩紅藍文雲、張晶(中國戲曲學院);
上海京劇院:胡璇
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張萍靳學斌於蘭(當時在黑龍江省京劇院);
煙臺市京劇團:王曉燕;
中國戲曲學院:李麗萍、張麗麗、張桂琴。

第三屆

簡介

第三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於2002年9月10日開學。

名單

中國京劇院:宋小川黃炳強張威呂慧敏、田冰;
北京京劇院:杜鎮傑楊少彭尚偉李紅艷
北京京劇院梅蘭芳劇團:董圓圓
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王玉蘭;
上海京劇院:王佩瑜李國靜徐孟珂
天津青年京劇團:閆巍
山東省京劇院:劉建傑;
武漢京劇團:劉薇;
中國戲曲學院:舒桐秦岩、徐超。
地方戲:
中國評劇院:高闖、劉慧欣、王冠麗
北方崑曲劇院:楊鳳一、史紅梅;
上海崑劇團:侯永強;
湖南省崑劇團:羅艷;
重慶川劇團:沈鐵梅
北京河北梆子劇團:王英會
河南豫劇三團:汪荃珍
浙江越劇院:李麗。

第四屆

介紹

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將於2004年末開學,2008年1月23日畢業。

名單

北京京劇院:張馨月康靜高彤譚正岩王怡包飛張淑景
中國京劇院:陳淑芳、李紅梅、馬帥唐禾香、李磊;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常秋月
福建省京劇團:田磊;
甘肅省京劇團:張虹;
黑龍江省京劇院:黃麗珠;
吉林省京劇院:倪茂才
瀋陽京劇院:張宏偉、李靜文;
南京市京劇團:范樂新
上海京劇院:安平、熊明霞趙群金喜全
天津京劇院:王平黃齊峰呂洋姜亦珊、韓雲江;
浙江京劇團:鄭佳艷;
中國戲曲學院:王曉燕、常葉青、主沉浮;
重慶市京劇團:周利
地方戲:
北方崑曲劇院:王振義、馬寶旺;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王洪玲;
廣州紅豆粵劇團:歐小胡;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許荷英;
河南小皇后豫劇團:王紅麗;
江西省贛劇院:陳俐;
江蘇崑劇院:柯軍、孔愛萍;
山西省晉劇院青年團:苗潔;
山西忻州北路梆子青年團:楊仲義;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秦腔實驗團:李小鋒。

第五屆

介紹

第五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於2009年5月11日開學,研究生班班主任為杜鵬老師.本屆青研班包括來自全國各京劇院團的40名優秀青年演員,80後占絕大多數,學制依舊是三年。青研班共招收了來自全國9個省市(京、津、滬、晉、黑、遼、鄂、湘、黔)的40位學員,囊括了梅派、程派、荀派、張派、余派、楊派、譚派、奚派、李派、裘派、葉派11個流派的研究生學員。

名單

序號 單位 姓名 行當 年齡 獎項 備註
1 國家京劇院(9人) 馬 力 老生 金獎
王 璐 武生 26 金獎
周婧 青衣 27 金獎
陳 靜 花旦 27 金獎
張佳春花旦 24 金獎
劉大可花臉 28 金獎
劉魁魁 花臉 26 金獎
劉 佳 醜 25 銀獎
郭瑤瑤 老旦 31 銀獎
2 北京京劇院(9人) 韓勝存 老生 35 金獎
張建峰 老生 30 金獎
杜喆老生 29 銀獎
詹磊 武生 25 金獎
王雪清武生 35 銀獎
張立媛 青衣 34 金獎
王 盼 青衣 23 銀獎
吳昊頤青衣 28 表演獎
方旭 花臉 24 金獎
3 天津京劇院(6人) 凌珂 老生 29 金獎
王大興 武生 22 金獎
陳嬡花旦 31 金獎
王嘉慶 花臉 31 金獎
李宏 老旦 31 金獎
閆虹羽武旦 31 金獎
天津青年京劇團 李 洋 武旦 21 金獎
4 上海京劇院(7人) 傅希如 老生 27 金獎
郝帥 武生 22 金獎
趙歡 青衣 27 銀獎
隋曉慶 青衣 27 表演獎
馮蘊武旦 26 金獎
楊亞男武旦 22 金獎
楊東虎花臉 30 銀獎
5 戰友京劇團 丁曉君 青衣 27 金獎
6 湖北省京劇院 談元 醜 23 金獎
7 湖南省京劇團 張 璇 青衣 23 表演獎
8 貴陽京劇院 馮冠博 老生 31 表演獎
9 黑龍江省京劇院 馬 佳 青衣 25 銀獎
10 瀋陽京劇院 陳 陽 花旦 28 銀獎
11 山西省京劇院 王越 花臉 30 表演獎
12 河北省京劇院 張 兵 小生 25 表演獎

第六屆

介紹

本屆青研班於2014年3月開班,在3年的研究生學習期間,中國戲曲學院為研究生們邀請了業內外大師名家授課。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李世濟生前均為本屆學生傳藝。80餘名表演藝術家、理論家為研究生們講授戲曲理論、表演創作和經典劇目。3年來,本屆青研班老師們向學員累計傳授京劇劇目500餘出(含傳統劇目、新編劇目的大戲和折子戲),講授20餘門文化理論課,組織30餘次專題講座,在全國各地先後組織教學匯報演出100餘場。

名單

中國戲曲學院第六屆“青研班”學員名單(50人)
國家京劇院:
1 李博男 老生 金獎
2 查思娜女 青衣 金獎
3 張蘭 女 老旦 金獎
4 潘月嬌 女 武旦 金獎
5 孫亮 男 武生 金獎
6 付佳 女 青衣 銀獎
7 胡濱 男 花臉 銀獎
8 郭霄 女 青衣 銀獎
註:查思娜原為上海京劇院演員,報名時已調入國家京劇院。
北京京劇院:
1 竇曉璇 女 青衣 金獎
2郭瑋女 青衣 金獎
3 王曉麗 女 武旦 金獎
4 張雲 女 花旦 金獎
5穆雨男 老生 金獎
6 曹陽陽 男 醜 金獎
7 王奕戈 女 青衣 金獎
8 鄭瀟 女 青衣 銀獎
9 王岳凌 女 花旦 銀獎
10 魏學雷 男 武生 銀獎
11 朱虹 女 花旦 銀獎
12 侯宇 女 老旦 銀獎
上海京劇院:
1 藍天 男 老生 金獎
2 高紅梅 女 青衣 金獎
3 陳聖傑男 老生 金獎
4 王璽龍 男 武生 金獎
5 郝傑男 醜 金獎
6 郭毅 男 老生 金獎
7 楊楠 男 小生 銀獎
8 田慧 女 青衣 銀獎
天津京劇院:
1 焦鵬飛 男 小生 金獎
2 趙華 男 老生 金獎
3 劉嘉欣女 花臉 金獎
4 邵海龍 男 醜 金獎
5 王志鋼 男 老生 銀獎
6 趙芳媛 女 青衣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
1 單瑩 女 青衣 金獎
2 張蕊麟 女 青衣 銀獎
3 張桐 男 老生 銀獎
湖北省京劇院:
1 萬曉慧 女 青衣 金獎
2 王銘 男 小生 金獎
3 唐愷 男 武生 金獎
山東省京劇院:
1 吳雪靖 女 老旦 金獎
雲南省京劇院:
1 李靜 女 花旦 金獎
黑龍江省京劇院:
1 張歡 女 武旦 銀獎
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
1 張婷 女 青衣 金獎
瀋陽京劇院:
1 李丹 女 武旦 銀獎
福建京劇院:
1 李哲 男 武生 金獎
河南省京劇院:
1 楊雙赫 女 老生 金獎
浙江京劇團:
1 羅戎征 女 花旦 金獎
吉林省戲曲劇院京劇團:
1 張蕾蕾 女 青衣 銀獎
大連京劇院:
1 楊程 男 武生 銀獎

青研班時代

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創辦於1996年,是由中宣部指導,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教委支持,中國戲曲學院承辦的跨世紀高端京劇表演人才培養工程,已創辦了6屆,涵蓋京劇、崑曲、評劇、豫劇等15個劇種,共培養了來自全國50餘個戲曲院團的229名學員。他們中的一至三屆學員已成為當今京劇舞台上第一梯隊的中堅力量,第四、五、六屆學員成為京劇隊伍中第二、三梯隊的重要力量,在各院團擔綱主演,並和第一梯隊形成銜接有序的梯次結構。學員在讀及畢業後有63人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8人獲得了“二度梅”,1人獲“梅花大獎”。當今中國京劇界諸多知名中青年藝術家,基本都是從青研班走出的,因此眾多京劇老藝術家和理論家都稱京劇藝術已經進入了“青研班時代”。
集結16個院團、20場演出,巴圖介紹,此次“雙二十”周年系列活動安排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紀念演出共有20場,包括19台傳統劇目、1台第六屆“青研班”學員演唱會,集結了來自16個京劇院團、藝術院校的一至六屆“青研班”百餘名藝術家和青年新秀。“這20場演出代表了當下京劇藝術強大的實力和極高的演出水準,更體現出戲曲界團結協作、德藝雙馨的藝術品質。”巴圖說,在此次演出活動中,為貫徹落實“戲曲藝術進校園”政策,還安排了“大學生專場”“中學生專場”和“小學生專場”。在20場演出結束之後,還將邀請相關部門領導、“青研班”授課專家及歷屆“青研班”學員代表,舉辦座談會和研討會,旨在全面回顧6屆“青研班”的辦班成果,進一步研究高端戲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青研班”在戲曲藝術發展中的地位和價值,為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提供可借鑑的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