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紅

李佩紅

李佩泓基本功紮實,戲路寬廣,文武兼能,扮相凝重大方,飾演巾幗英雄,頗有大將風度,為常人所不及。她的演唱特點是在嚴格規範的程派韻味中,充分體現人物的內心情景,既有程派含蓄低回、幽咽委婉、深沉跌宕的情韻,又不單純追求音色的形似,而是以情帶腔、以腔抒情,力求從探索人物的性格、心理、情緒的深層底蘊上,來體現程派演唱藝術的精髓。因此,原工刀馬、花衫的李佩泓,是一位文武兼備、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佩紅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64年
  • 職業:京劇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 
  • 畢業院校:天津戲曲學校
  • 主要成就: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獲獎人物
    第1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 流派:程派青衣 刀馬旦
  • 性別:女
藝術經歷,獲獎情況,代表劇目,人物故事,活動年表,

藝術經歷

李佩紅,生於1964年,1981年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工刀馬、花衫,1984年進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先後求教於劉秀榮馬祥麟李金鴻冀韻蘭閻世善崔榮英、陶漢祥、朱寶義、吳祥珍等名家,1988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為師,是一位優秀的青年刀馬旦演員。李佩紅長久以來酷愛程(硯秋)派藝術,1992年受程派名家王吟秋老師親授,主演了程派名劇《六月雪》,一舉成功。1995年正式拜王吟秋為師,立雪程門。在老師的悉心指教、嚴格訓練下,加之她刻苦勤奮、潛心鑽研、虛心求教,使其對程派名作《鎖麟囊》、《朱痕記》、《六月雪》、《武家坡》等劇的藝術真諦,均能領悟、掌握,2008年又拜李世濟為師。她還曾就讀於第二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2017年擔任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

獲獎情況

她所獲的獎項有:1984年以《劉金定》獲天津市新劇目會演優秀表演獎;1988年以《鳳吉公主》獲全國京劇新劇目會演優秀青年表演獎;1991年獲全國京劇中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獲最佳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
1999年,《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主辦“評說五小程旦”活動。李海燕張火丁遲小秋、李佩紅、劉桂娟榮獲“五小程旦”稱號。

代表劇目

李佩紅的擅演劇目有:《竹林計》、《鳳吉公主》、《鐵弓緣》、《盜庫銀》、《六月雪》、《鎖麟囊》、《春閨夢》、《紅鬃烈馬》、《朱痕記》、《荒山淚》、《三娘教子》、 《劉金定》、《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扈家莊》、《小上墳》、《思凡》、《昭君出塞》、《坐樓殺惜》、《金山寺》、《棋盤會》、《活捉》、《青風嶺》等。

人物故事

藝驚申城
2002年10月5日晚《鎖麟囊》一劇,李佩紅出色的唱念,貼合人物命運發展軌跡的不同扮相,表演上將分寸感和技藝展示合理配合的功力等方面都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美好印象。“朱樓”、“大團圓”幾場中的演唱、水袖功夫展示出了她在程派藝術方面日益成熟、老到的本事。10月6日下午的悲劇《荒山淚》也是李佩紅得程派名家王吟秋手把手親授的戲,表演這樣高潮不多而重在舞台上下內心溝通的戲,更容易使演員有吃力不討好之感。李佩紅在劇中的發揮則是不斷令觀眾眼前一亮,即便一個小小的叫板起唱念白或者一個不起眼的身段,也會引來觀眾十分熱烈的掌聲。至於劇中的幾段著名唱段,更是博得行家和觀眾的盛讚。上海名醜孫正陽(在《智取威虎山》中飾演過欒平)的加盟助演,也令李佩紅的戲增色不少。
程硯秋之子程永江、上海越劇名家袁雪芬等觀看演出後,對李佩紅在程派劇目方面所下深功和多年來的不斷提高給予了充分肯定。
藝多不壓身
2008年2月23日14:00,程派著名演員,五小程旦之一的李佩紅女士將於天津中華劇院演出程派名劇《文姬歸漢》,並於戲後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拜在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門下,譜寫梨園佳話。
此前,李佩紅是程派名家王吟秋先生的徒弟,後又拜李世濟先生為師。對此,李佩紅解釋說:“許多前輩名家都曾向多位老師求藝,重視吸收多方面的藝術營養,程派藝術博大精深,我以前和王先生學習了很多程派藝術,但是藝多不壓身,這次拜師也是為了豐富我的藝術特點,更好地傳承程派藝術。我一定要認真學習李世濟老師以聲傳情、聲情並茂、富有強烈感染力的演唱藝術,提高自己塑造人物的能力和表演水平,以求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不辜負老師和廣大觀眾的期望。”
李佩紅
作為一位允文允武的程派著名青衣,李佩紅不僅是中國戲曲學院第二屆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的研究生,還曾榮獲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和中國戲劇“梅花獎”等重要獎項。原本可以自己帶徒的她,卻在藝術生涯的關鍵時候選擇了拜師繼續學藝。她說:“現在我深刻地體會到,京劇藝術真的是博大精深,一個演員必須用一生的時間去不斷學習。也有朋友勸我,希望我休息一下,但是學無止境,我必須繼承老師們對京劇事業的執著,才能奉獻出最好的藝術。作為戲曲演員,我們站在前輩藝術家的肩膀上,理應看得更遠,對演傳統戲思考得更深:怎樣演才能讓老戲不老,怎樣通過再雕琢讓老戲重新煥發出經典藝術的光芒,怎樣用以情帶腔、以腔抒情的程派演唱藝術來吸引當今的觀眾……”
啃下“硬骨頭”
《文姬歸漢》是程硯秋先生鼎盛時期量身定做的一出唱功戲。該劇難度很高,光連唱10多分鐘的唱段就有6大段,是極為吃功夫的大文戲,歷來是程派戲中的一塊硬骨頭。當年程硯秋先生一年只唱一場《文姬歸漢》,而每唱此戲票價必加一倍,足見這齣戲的難度之大。加上程先生版本中繁複的揮鞭等身段,要求表演者能唱能表,致使這塊硬骨頭20餘年沒有人啃,舞台難覓全本《文姬歸漢》的蹤影。
這次復排,李佩紅有幸得到了82歲高齡的程派藝術家熊承旭老先生整整3年的悉心指導。新版《文姬歸漢》選用了汪珍琦改編的劇本,吸收了唐在炘創作的音樂,完整保留了程先生當年的表演風格和唱腔精華,還復排了當年程先生“整歸鞭”一折,不坐車,而是用馬鞭的表演形式,來突出才女蔡文姬歸途思子心切。
李佩紅
早年工刀馬旦的李佩紅後師承王吟秋,這位程派大青衣透露,演出《文姬歸漢》後,她還計畫把《鎖麟囊》《春閨夢》《三娘教子》《玉堂春》等12出程派名劇整理出來,去全國巡演。她說:“作為戲曲演員,我們站在前輩藝術家的肩膀上,理應看得更遠,對演傳統戲思考得更深:怎樣演才能讓老戲不老,怎樣通過再雕琢讓老戲重新煥發出經典藝術的光芒,怎樣用以情帶腔、以腔抒情的程派演唱藝術來吸引當今的觀眾……”她介紹,在14日演唱的《賀後罵殿》中,她將突破以往程派青衣、言派老生合作的固有模式,與上海優秀楊派老生李軍一起,進行一次新的演繹。

活動年表

1991年11月,農曆辛未年: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李佩紅
由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自治區電視台主辦、中國戲劇家協會協辦的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共評出25名最佳表演獎(中年組10名、青年組15名)及26名優秀表演獎(中年組10名、青年組15名)。青年組:李佩紅獲得最佳表演獎
1995年5月4日,農曆乙亥年四月初五日,晚:王吟秋收李佩紅為徒
原工刀馬旦的李佩紅,在熱心的學者吳小如和表演藝術家王金璐兩位先生向王吟秋的推薦下,李佩紅走進了嚮往已久的“程(程硯秋)門”。然而,王先生對一向舞槍弄棒的佩紅能否靜下心來研習內涵深沉的程派藝術是打了一個不小的問號的,可這位生性倔犟的學生,硬是橫下一條心,非要學出個樣兒來不可。一出《六月雪》教下來,王吟秋先生看到了李佩紅的決心與毅力,終於1995年5月4日晚,在天津欣然收了這個徒弟。
1999年2月15日,農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演出節目 《中華神韻》(作詞魏子晨,作曲姚明,編舞林陽,演員袁慧琴胡璇、李佩紅、張晶、李海燕、杜鵬、張克、朱強、楊赤、陳俊傑;演出單位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華甸市歌舞團
1999年10月5日,農曆己卯年八月廿六日:慶祝國慶五十周年人民劇場戲曲演出第四天
李佩紅
慶祝國慶五十周年戲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劇場舉行,第四天由中國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鎖麟囊》(李海燕,李佩紅,張火丁,李世濟)
2000年2月4日,農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盛世龍騰——2000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表演節目:京劇《程韻風流》之《英台抗婚》(李佩紅)
2001年,農曆辛巳年: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李佩紅獲獎。
2001年1月1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初七日: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第九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
本日演出陣容:
日場
王艷(《斷橋》飾白素貞)、姜亦珊(《狀元媒》飾柴郡主)、李佩紅(《鎖麟囊》飾薛湘靈)、張克(《空城計》飾諸葛亮)、石曉亮(《九龍杯》飾楊香武)
2001年1月9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閉幕式舉行
李佩紅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閉幕式在長安戲院舉行,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副部長潘震宙、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李牧、文化部藝術司司長馮遠以及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評審出席了閉幕式並向獲獎演員頒獎。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員分成25台節目進行評比展演,經過評審會的評選,榮譽獎和一、二、三等獎各有得主。李佩紅(天津青年京劇團)獲得一等獎。
2001年1月23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京劇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鎮傑董圓圓、李佩紅、朱強)
2002年2月11日,農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京劇流派聯唱“國粹流金”《鎖麟囊》選段(李海燕、李佩紅)
2002年3月16日,農曆壬午年二月初三日,19時:“電力之春”首都大學生專場公益性京劇演出第二場
為了增進首都在校大學生對電力行業的接觸和認識,以及加強對京劇知識的了解,北京供電局工會在國安劇場舉辦“電力之春”首都大學生專場公益性京劇演出,本活動由劉衛方、張景山、王鑫策劃,北京供電局工會主辦,北京華納電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北京大學生票社參加演出。在校大學生觀眾憑學生證可直接入場觀看演出。本日為折子戲及京劇清唱。特邀中國京劇院演員譚曉令於演出前做京劇知識講座。
演出劇目名角清唱:葉少蘭、閻桂祥、譚孝曾朱寶光康萬生、溫如華、鄧敏、李佩紅、張萍、於蘭
2002年12月22日,農曆壬午年十一月十九日,10時:袁世海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1000多名痴心戲迷冒雪來為袁先生送行。
梅葆玖、張春華、李世濟、于魁智、李佩紅以及老先生的愛徒楊光、楊赤等梨園名家參加了袁老的追悼會。梅葆玖先生悲慟地說:“老先生的身體一向不錯,他的離去是中國戲曲界的巨大損失。”李世濟也認為袁先生的辭世使京劇界內痛失巨擘。于魁智傷心地說:“今天晚上我要演袁先生的經典劇目《野豬林》,作為這齣戲的藝術總顧問,袁先生原定是要去看的,可他老人家離我們而去了。今天晚上我要將最好的演出獻給袁老的在天之靈。”
10時,當遺體告別儀式開始後,場外已經聚集了1000多熱愛袁老舞台藝術的痴心戲迷。他們胸戴白花,從袁老身邊經過。人們儘可能地放慢自己的腳步,希望可以再多看一眼這位梨園泰斗。袁老的愛徒楊光跪倒在恩師面前,哭得痛不欲生。11時,渴望再見袁老一面的戲迷還不斷湧來,遺體告別廳內外全是悲傷的哭聲。
2003年1月4日,農曆壬午年十二月初二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3年1月4日演出
本日長安大戲院由天津青年京劇團和北京京劇院聯合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紅鬃烈馬》(宋小川,鄧敏,張克,李佩紅,譚孝曾,王蓉蓉,管波,翟墨,李名,韓巨明)
2003年1月5日,農曆壬午年十二月初三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3年1月5日演出
李佩紅
本日長安大戲院由中國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鎖麟囊》(李海燕,李佩紅,張火丁,劉桂娟,遲小秋,馬帥)
2003年1月31日,農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戲歌《吉祥滿人間》(李佩紅)
2004年1月21日,農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尾聲《戲魂》:尚長榮、關棟天、劉桂娟、李佩紅
2006年9月16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廿四日:中華劇院開張
能容納千名觀眾的中華劇院在天津落成,以上演京劇為主。劇場實際面積7509平方米,有1006個坐席。此外,還配有包括排練場地的綜合樓以及招待所。劇院還有22畝的園林,亭台花木,錯落其間。
在落成儀式上,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演了京劇《龍鳳呈祥》,特邀譚元壽、葉少蘭、譚孝曾加盟演出,青年團演員有張克、孟廣祿、王立軍、李佩紅、石曉亮、孫麗英、康健、楊光等。
2006年11月11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廿一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第一場
“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舉行。第一場為旦角名家專場一,演員有(按姓氏筆畫):丁曉君、刁麗、於蘭、王艷、王玉蘭、王蓉蓉、史依弘、孫萍、張晶、李佩紅、侯丹梅耿巧雲、董圓圓。
2007年5月22日,農曆丁亥年四月初六日,晚:天津舉行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大型公益性京劇晚會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之際,為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回報社會,讓廣大民眾享受到文化藝術成果,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聯合主辦的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回報社會大型公益性京劇晚會在中國大戲院舉行。
李佩紅
演出中,富於朝氣的天津京劇院實驗團樂隊演奏了歡快、喜慶的《小開門》曲牌,為演唱會揭開帷幕。凌珂、呂洋的《武家坡》,石曉亮的《打瓜園》,張克與石曉亮的《烏盆記》,張克與張艷玲的《坐宮》、《大登殿》,康萬生、孫麗英的《赤桑鎮》,李佩紅的《文姬歸漢》,王立軍、鄧沐瑋的《定軍山》、《智取威虎山》、《鍘美案》,趙秀君的《西廂記》,李莉的《謝瑤環》等精彩劇目選段相繼登場,演出在楊乃彭、李經文、孟廣祿合作的《大保國》選段聲中結束。
2007年7月13日,農曆丁亥年五月廿九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3日演出
逸夫舞台本日演出京劇,由闊別舞台3年的李佩紅演出《文姬歸漢》。
2007年12月16日,農曆丁亥年十一月初七日:第三屆中國京劇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閉幕,本日舉行頒獎晚會。專業演員與票友合作(彩唱)表演節目《鎖麟囊》(李佩紅(天津青年京劇團),四位票友劉欣然、杜鵑、朱雅莉、李禾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