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心理學怎么管項目

不懂心理學怎么管項目

《不懂心理學怎么管項目》是2019年8月1日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懂心理學怎么管項目
  • 作者:高屹
  •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1日
  • ISBN:9787519834678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1.本書將心理學在項目管理中的套用講得淺顯易懂且生動有趣。
2.本書共52篇文章,每篇都有可讀性強的小故事,趣味橫生,淺顯易懂。

內容簡介

本書共52篇各自獨立的文章,每篇文章基本是從某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講起,通過對實驗過程和其揭示的心理學原理的描述,引出該原理在項目管理活動中,包括計畫編制與控制、員工激勵、團隊合作、情緒管理、相關方管理、溝通技巧等多個方面的特定套用。項目管理的核心是人,如果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更加高效、準確地做好人的管理,項目工作中的很多問題都能獲得更好的解決和推進。本書能對廣大項目管理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幫助。

圖書目錄

1.神奇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並不能“創造出”能量,而是通過建立自信、受到激勵,“釋放出”既有的潛能。在工作中合理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將對項目工作的實施,目標的達成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被電擊的狗
項目工作是團隊行為,需要每一位成員的充分努力,以及彼此間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既要盡力避免習得性無助導致的團隊士氣低落、渙散,同時還應該有意識地通過讓團隊成員體會到自主控制給自己帶來的責任感、成就感。
3.發泄可以緩解焦慮嗎?
我們在工作中都難免遇到些困難,遭受挫折,比如資源緊缺、工期迫近、團隊士氣懈怠、技術問題層出不窮。這種情況下,我們總是難以避免地心情急躁、情緒低落,怒火中燒,甚至出現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只要合理運用不同類型的應對策略,就能更有效地處理工作、生活中的焦慮和煩惱。
4.你以為的也許並不是你以為的!
當我們抱怨別人不理解、不公正、冷漠的時候,首先應該主動反省一下自己內心的態度是不是已經出了問題。我們是否已經無端地將自己放在了一個“受害者”、一個“弱勢群體”的位置?如果是這樣,那么要想改變溝通的效果,首先需要改變的,正是我們自己的主觀認識。
5.你願意幫助我嗎?
經常是這樣,那些在我們看來,完全可以施以援手的請求,似乎也不能保證總是獲得有效的幫助。難道我們與之打交道的,碰巧都是些生性冷漠、自私的傢伙嗎?實驗告訴我們:人們有幫助與自己是同一類人的傾向。適當的“儀式感”更有助於增強團隊成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如果團隊成員能在工作目標上達成共識,將大大增強彼此間的支持與配合力度。
6.衝破社會困境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里就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可見,衝突是人趨利的本性導致的。研究顯示,當人們在一個較小的集體中,每個人都能更加明確地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自己對集體的影響,而當這個集體變得較大的時候,人們就更容易這么想:“反正我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而正是這一想法常常導致不合作,甚至引發衝突。
7.別被光環誤導
有一首歌唱得挺好: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透過光環炫目的色彩,認真探究人或事的本來真相,才能做到冷靜、客觀、公正,減少因偏見、盲目造成的失誤。
8.看不見的大猩猩
您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鑰匙找不到了,翻天動地滿屋子找,恨不得把地板都掀起來了。可找了一圈兒,最終卻發現鑰匙就在桌子明面上擺著呢!要找的東西明明毫無遮攔或掩蓋,但為什麼我們就是看不見呢?這一種生理與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引發的,很難被有效克服的錯覺,被稱作無意視盲。
9.死人不會說話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認知過程中出現的“歸因”錯誤。也就是用某種特定環境、背景下的結論,來推測更廣泛環境的狀況。即使在特定環境下的結論是客觀、真實的,但放到別的場景中,或更大的環境裡,這個結論往往並不具有普適性和全面性。
10.成績歸我,錯誤歸你
自我服務偏差是人們心理上固有的特點和趨勢,雖然沒必要(顯然也不可能)徹底克服,但我們在認清這種偏見本質的前提下,還是要有意控制由此引發的不良後果。
11.不完美才更美
“出醜效應”告訴我們,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強者,請不要為了追求“錦上添花”的效果而太過於“包裝”自己。適當地“示弱”,適度地暴露出一些無關大局的“小瑕疵”,反而會幫你贏得更多人的認可與喜歡。請記住:不完美,才更美。
12.會學習的小白鼠
斯金納通過會學習的小白鼠告訴我們,如果通過對一些貌似平常的行為的深層次研究,能發現隱藏在思想、內心深處的客觀規律,就能夠更有效地指導和幫助人們在面對問題時採取更準確、有效的措施。
13.為啥眾人拾柴火焰高?
另一位競爭者在場能激發選手的潛能,這就是社會助長現象。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了解了社會助長現象的原理以後,我們知道讓火焰更高的重點不光在“眾人”,還因為這些人做的“拾柴”這件事兒很簡單。
14.三個和尚沒水吃
100多年前,法國一位叫黎格曼的工程師將個體在團體中表現出的不肯盡力的現象稱為“社會懈怠”。當工作任務界定不明確,工作責任分散、當每個人的工作成果不容易被區分、被關注、當群體規模比較大的時候,社會懈怠現象就會發生。
15.得到的快樂能抵消失去的痛苦嗎?
先給你想要的,再根據工作績效表現拿走你想要的,由此產生的激勵效果要好於先做好了再獎勵,或者做得不好再處罰。自己的錢再被拿出去產生的失落感,要比得到同樣的獎金帶來的愉快感覺強烈的多!
16.普通人為什麼做壞事?
普通人為什麼有時會做出令人瞠目的壞事?心理學家對這種無法理喻的行為給出了解釋:這些平日裡的“普通人”受到了“去個性化”的影響。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解釋,所謂“去個性化”是指群體中個人喪失其同一性和責任感的一種現象,導致個人做出在正常單獨條件下不會做的事情。換句話說,平時理智的個體,在群體環境中變得不理智了!
17.賠錢賣的冰激凌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項目活動中不要忘了,圓滿的結尾也同樣重要。峰終定律告訴我們,過程中突出的亮點,再加上完美的結局,是贏得客戶滿意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18.選擇題不好做!
準備供客戶評估、選擇的方案時,應該有意識地避免一次給出多套那種“各有千秋”、“難分伯仲”的選項,這會加大決策的難度和壓力。如果必須提供不同的方案,也應該主動區分出“紅花”和“綠葉”,讓占多數的“綠葉”去襯托那個我們更希望被客戶採納的“紅花”,從而起到爭取主動,引導客戶的作用。
19.個人魅力很重要
個人魅力看起來是個人的事情,但是在工作中又確實會轉化成無形而有效的“軟實力”。學會管理和改善自己留給別人的印象,有助於提升自身的魅力,進而讓工作變得更加輕鬆、順利。
20.請你相信我
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通過專業優勢提升自己觀點的影響力水平;跳出只為自己利益考慮的小圈子,不要一味地自誇,在合理的範疇內適度“曝醜”“示弱”,包括適當地犧牲部分自己的切身利益;以及維繫良好、親近的客戶關係。這些方法和技巧都有助於贏得更多的理解和信任,進而在與客戶的溝通中占據主動。
21.心理諮詢那些事兒
遇到心理上的困擾,可以通過科學的心理諮詢得到調節、解脫;遇到多變而複雜的工作,不妨試試敏捷的方法和工具,您的項目也能獲得更加高效、有益的推進。
22.求人辦事兒套路深
當我們要主動爭取理利益相關方的支持時,不妨運用登門檻技術,這有利於獲得對方的接受和認可。但是,當我們在面對項目中的變更的時候,又要時刻堅持按規範辦事的原則,提防受到登門檻技術的干擾,被對方牽住鼻子而難以自拔。
23.你會隨大流兒嗎?
從眾是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通俗地說就是“隨大流兒”。如果過度的從眾,一味附和,確實又會喪失主見,不利於不同觀點、主張的碰撞,甚至出現“集體決策失誤”情況的出現。
24.身不由己的服從
服從是雙刃劍,正確地服從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幫助目標的實現。而盲目的服從,卻可能引發不理智的行為,甚至出現所謂的“集體錯誤決策”。
25.服從還是不服從?
服從還是不服從,這確實是個問題。當我們能透過行為的表象,發現源於心理的動機,無論是服從還是不服從,都會成為促進我們達成目標的有效動力。
26.都怪你不好
“選擇性知覺”是片面的、不客觀的,是一種心理學上的認知偏差。摘掉有色眼鏡,我們才能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多聽聽不同的聲音,更有助於躲開“選擇性知覺”的陷阱。
27.向心理諮詢師學習
諮詢師不是萬能的,有可為,有可不為,這也是心理諮詢工作最重要的原則。類比項目經理,在面對和處理團隊成員的抱怨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如何有效、高效地面對和解決團隊成員的抱怨,營造健康的團隊氛圍,項目經理真的應該向心理諮詢師好好學習!
28.你聽我解釋
及時發現團隊成員工作中的錯誤,不忽視,不縱容,同時又能考慮到他們自身因為認知失調而可能出現的狡辯、迴避,採取既堅持原則,又充滿善意的批評,讓被批評者真正做到口服心服,這將對項目目標的實現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9.錢不是萬能的
德西效應並不是否認物質激勵的作用,必要、及時的物質激勵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俗話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真的不是萬能的!如果過度依靠物質激勵,就可能抵消人們對活動本身的責任感、成就感,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無從談起了。
30.項目經理也需要free style
管理團隊是技術,更是藝術,項目經理在運用管理風格的問題上,確實需要一些“free style”的精神,結合具體的項目環境和團隊特點、需求,準確套用並靈活切換適當的管理風格,以期獲得更好的項目績效。
31.透過現象看本質
俗話說,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想準確發現行為、現象背後的真實原因,就必須考量不同維度、不同視角的多種因素,比如具體的人,具體的活動和特定的環境,而不要被表象和自己的主觀偏見所迷惑。
32.我是主角
焦點效應,實際上只是我們的一種認知錯覺。實際上,我們既不會對身邊人的偶爾失誤給予過多的關注,自己也不會輕易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容易讓我們過度緊張的焦點效應,也有它可以利用的積極作用。
33.別拿貓撒氣
排解壓力和負面情緒是我們每個人的本能需要,但是簡單粗暴地轉嫁壓力,甚至欺負弱小,卻既不是正確的途徑,更不是強大的表現。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理智地對“踢貓效應”說“不”!
34.飛機真的挺安全
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做決策前,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而不要“想當然”,“拍腦袋”,這樣就可以有效減輕那些非理性認知對結果的影響,避免被可得性偏差蒙住眼睛。
35.半途而廢等於0
半途效應就像通往目標道路上的障礙物,一旦放鬆警惕,就很容易被它絆倒。我們不但要注意到目標選擇的合理性,採取“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還應該培養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這些舉措對於防止半途效應的發生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36.換個角度看激勵
對團隊成員的激勵是一門複雜的技術,同時也是基於心理活動與感受的藝術。如果能抓住人們內心體驗的需求,即使只是看似簡單的工作方式調整,也能取得很好的激勵效果。
37.組織靠不住
遇到問題,多參與團隊的討論,多聽聽別人的想法,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略了群體極化現象的影響,卻可能在尋求正確答案的時候,不知不覺間發生了偏移。
38.我們都是活雷鋒
利他行為是雷鋒精神的外在體現,是人性中自帶的閃關點,主動引導,合理激發,有助於利他行為的發生。這不但能提升個人的幸福體驗,也會讓我們所處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39.眼見未必如實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意思是每一個看過《哈姆雷特》這本書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和理解。意識到“眼見未必如實”,就可能在判斷和決策的時候多一分謹慎,少一些武斷和片面。
40.cosplay的力量
很多年輕人喜歡玩Cosplay,他們的裝扮可謂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特別是在一些動漫展的現場,各路二次元的英雄們匯聚一堂。在那些虛擬人物的服飾下,跳動的也是一顆顆表里如一的心吧。
41.從自尊公式說起
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負。意思是說:自尊取決於成功,還取決於獲得的成功對個體的意義,增大成功和減小抱負都可以獲得高的自尊。
42.心理測試挺有用
心理測試本身是一個嚴肅且複雜的活動,需要到專門機構,或由具備測試資質的專業人員完成。網路上的那些所謂“心理測試題”,拿來娛樂一下還是可以的,卻不可當真啊!
43.我相信,我可以
自我效能就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恰當、準確地運用,能有效增強人們的自信心,加強面對問題、解決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44.主要看氣質
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氣質是人的天性,雖然氣質本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任何氣質的人,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的實踐領域中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就與榮耀。
45.換一種方式,一切皆有可能
高明的馴獸師,能讓大象學會跳舞。同理,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也能讓一個團隊煥發出更高的工作熱情。只要正確運用強化理論,通過合理的刺激、激勵,建立新的有效行為,那些看似山窮水盡的困難也許就會出現柳暗花明的轉機。
46.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張國榮在歌曲《我》中唱到: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正是因為有了不同的顏色,這個世界才變得生機勃勃,變得更加美麗。而逆反,就像一副人性的調色板,讓社會充滿了色彩。
47.我理解你的心情
共情是一種溝通的技術,正確運用共情,能夠幫助人們敞開心扉,直面問題。共情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真誠和尊重。
48.你的身體會“說話”
一個人表達出的身體語言是其品德修養、價值觀、信念、文化背景及個人習慣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作用的結果,既有規律可循,同時又很複雜、微妙。準確理解並正確使用身體語言,能幫助我們提高溝通的效率,改善溝通的效果。
49.合作才能共贏
謝利夫的競爭與合作實驗成功地證明了,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大社會環境中,即使彼此存在矛盾與偏見的個體、團隊之間,依然有可能通過相互支持與配合,實現合作共贏。
50.越是親人越受傷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們自己的家人一定是我們最堅強有力的後盾。儘管如此,也不要因貝勃定律的影響而忽略了他們利益相關方的身份。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舉動,就能獲得家人對我們工作更有力的支持。
51.治不好的拖延症
拖延症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但因為拖延引發的各種問題、麻煩卻真的能讓人身心疲憊,痛苦不堪!與拖延之間的較量,注定是一場歷時終生的持久戰,只要解鎖正確的方法,我們還是能夠做到緩解拖延、讓拖延受控。
52.學習,永遠在路上!
當我們能用更全面、更廣闊的視角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時候,我們將獲得的不僅是成竹在胸的自信與柳暗花明的喜悅,更有對無限知識的敬畏與渴望。《禮記·學記》上說:學然後知不足。學習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財富,但不斷的學習,一定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作者簡介

高屹,項目管理者聯盟高顧問,英大傳媒投資集團《項目管理評論》雜誌研究中心主任,《項目管理評論》專欄撰稿人。(美)項目管理協會(PMI)認證PMP、PMI-ACP、PMI-PBA,NPDP,國家人社部認證心理諮詢師。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原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國內工程總監、服務總監、競情分析總監,參與和牽頭完成的項目包括鐵道部會議電視項目、全軍無線保密通信網路項目、鐵通東北環幹線傳輸網路項目、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骨幹傳輸網路建設項目等。作者在企業嚴謹的工作作風的薰陶中不斷成長,務實的企業文化造就了務實的工作風格,對於項目管理體系有深厚造詣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並且可以形象地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培訓過程中,是一位幽默、負責任的實戰派講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