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湖墩遺址是泰順百丈鎮交溪烊村境內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湖墩遺址
- 位置:泰順百丈鎮交溪烊村北下湖墩山上
- 面積:約 1500 m
- 發現時間:1988年11月
下湖墩遺址是泰順百丈鎮交溪烊村境內遺址。
下湖墩遺址是泰順百丈鎮交溪烊村境內遺址。[下湖墩遺址]在泰順百丈鎮交溪烊村北下湖墩山上,範圍約1500平方米, 1988年11月發現。遺物有石斧、石鑄、石刀和陶片等。石斧、石鑄,器體較厚重和粗大,兩面略呈弧狀,橫剖面呈橢...
綽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正儀鎮北綽墩村,南距正儀鎮約2千米,東距崑山市區10.5千米,處於陽澄湖與傀儡湖之間的狹長地帶,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綽墩遺址發掘面積3393平方米,發現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至馬家浜文化時期墓葬85座,房址14座,灰坑80個,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等遺物800多件。另發現東周至馬橋文化時期...
墩遺址位於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濱湖墩上。屬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遺址經常被水淹沒,只有枯木換冬季露出土墩。面積約20萬平方米,1958年發現。1987年10月—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隊在遺址的東北部墓地進行了二次發掘。發掘面積700餘平方米,清理墓葬66座。墓葬普遍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單人仰身直肢二次...
寺墩遺址,位於中國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三皇廟村,占地面積約7.64平方千米,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崧澤—良渚文化遺存主體中心聚落考古遺址。寺墩遺址整體布局相似於玉琮展開平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900米,中心為一人工堆砌而成的橢圓形土墩,高出地面約20米;中心台地及外圍均有一周河道環圍,並有縱橫河道...
駱駝墩遺址為研究太湖西部的史前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填補了環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空白,成功連線了環太湖流域文化圈研究的缺環,證明了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為更加深入地研究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譜系、源流、共存與交流,研究馬家浜文化、跨湖橋遺存、駱駝墩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文化共同體...
沙井柳湖墩遺址位於民勤縣薛百鄉治沙站西南6千米的沙漠中,分布面積為東西長2千米,南北寬2千米,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西長2千米,南北寬2千米,北面、西面靠石羊河沙井林場,南面靠沙漠,東北面緊靠薛百鄉宋和村林場和長城村。遺址大部分被沙丘覆蓋,文化內涵多以夾砂紅陶為主,曾出土單耳、雙耳夾砂粗紅...
神墩遺址的南部和西部被溧梅支河環繞,東為引水渠,北為農田,西為孔村。溧梅支河向東200米後注入發源於宜溧山地由南向北流淌的梅渚河並在三尖嘴附近匯入南河,向東經宜興南溪河可入太湖,向西經高淳胥河、固城湖、石臼湖可達長江,構成了太湖水系的有機組合部分,成為古代先民對外交流的便利通道。由此可見,這裡是...
位於民勤縣薛百鄉薛百村西南6公里。是發現最早的一處沙井文化遺址,也是沙井文化命名遺址。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等發現並進行過試掘。遺址分布於沙丘間,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3米。大部分已被沙丘覆蓋,在沙嶺間平地上暴露有大量夾砂紅陶片。陶器為手制夾砂粗紅陶,器形有單、雙耳罐、單耳筒狀杯、鬲...
崧澤遺址文化堆積由下到上依次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崧澤遺址上層發現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硬陶豆、硬陶罐,原始瓷盒與瓷豆,以及拍印字紋、曲折紋、斜方格紋、米篩紋和米字紋等印紋硬陶陶片,與金山縣戚家墩遺址出土的陶瓷器特徵大致相似。崧澤遺址中層發現136座墓葬按墓位分布現象有東北、北、西北...
2019年01月15日,經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8個月的考古發掘,七星墩遺址取代常德澧縣雞叫城,被確定為湖南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建設沿革 七星墩城址位於岳陽華容縣東山鎮東旭村,東面和北面是長江流過,南邊近洞庭湖。該遺址於1978年被發現,2011年岳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七星墩西北部進行了試掘,發現了...
張四墩類型文化在皖西南一帶的分布較為廣泛,遺址不下百處。其北界可越過大沙河流域到桐城北部,東界可擴至樅陽東部的陳瑤湖附近,南部情況不清楚,向西可達鄂東一帶。研究價值 張四墩遺址是張四墩類型文化的發現地和代表,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文化面貌及文化交融有重要價值。保護措施 1981年9月,張四墩遺址...
老虎墩遺址新石器時期上、下層文化遺存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面貌,是江西地區發現的新的地方文化類型。從下層文化陶器特徵看,表現出一種較早的形態,比江西本地已知的新石器時期一些較早的文化類型如拾年山文化一期,相對更加原始,因而時間上要略早;卻與四川大溪文化和湖南洞庭湖周圍的湯家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商周文化堆積主要見於遺址中部偏東北高出地表約3米左右的“龜墩”及其周圍,遺址其它區域有零星分布。柱洞發現很多,基本是木柱加草拌泥牆式建築,因密度很大,具體建築式樣還有待於進一步考古發掘確認。該時期陶器器類有鬲、簋、豆、壺、盆、杯、缽等,器表多有紋飾,主要有繩紋、籃紋、弦紋等。南京博物院考古學...
芭蕉墩貝丘遺址位於廣西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丹寮村西偏南約2公里的丹寮江與下埠江匯合處的一個海墩上,距欽州城區約20公里。此海墩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80米,墩的表面尚存0.5米~1米厚的蚝蚌殼堆積層,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已採集到打制石器和磨製石器,器形以尖利的蚝鑿為主,還有砍砸器、刮削器...
遺址特點 綜述 金壇土墩墓群位於金壇薛埠鎮地區,以茅山東側金壇西部地區分布最為密集,此處地貌主要是丘陵崗地和密布的河湖,植被繁密茂盛。土墩墓是商周時期江南地區最為獨特的墓葬形式,主要分布在蘇南、皖南和浙江、上海等長江下游一帶。這種墓葬利用丘陵地帶的山岡或平原上的高地,在地面上安置死者和隨葬器物,...
喀拉墩遺址,又名喀拉墩古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達里雅布依鄉北24千米,遺址面積約500000平方米,為漢至南北朝遺址。喀拉墩遺址呈南北方向的不規則條帶狀,古城存在於前2世紀到7世紀的時間內,是古于闐國境內“小城數十”中的城堡之一。喀拉墩遺址遺存大致可分為四類:以喀拉墩城堡為代表的中心...
臨安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鳳凰山東麓,建於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元時,遭火焚毀過半,至明代漸成廢墟。臨安城遺址呈南北狹長的不規則長方形。主要宮殿區現均被深埋在距離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當完好。遺址主要由南宋皇城遺址、太廟遺址、德壽宮遺址、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南宋三省六部遺址、臨安...
四方墩遺址位於民勤縣昌寧鄉阜康村東北4公里處的荒灘上。遺址東西長2220米,南北寬2000米。文化層厚3米,其表面散布著大量的灰陶片、夾砂紅陶片、綠釉陶片以及鐵犁、銅飾、小玉片等。遺址中存一方形墩台,經考證為漢代修建,沿用至西夏重修。墩高12米,呈正方形,邊長27米。墩上有柴薪燃燒後的灰燼,四角有延伸...
堯家林遺址 位於通城縣麥市鎮陳塅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1982年試掘出土石器、陶器等300餘件。2002年11月7日被公布為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塞墩遺址 位於黃梅縣小池鎮後湖湖口閘西北,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鼎、豆、壺等器物。2002年11月7日被公布為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陳獻甲明...
下羊原轄境廣闊跨過河北、延伸到寶塔湖、上至石浮,下至明港、救命墩。明港,俗稱明口港、天竺港。天竺有座古墓叫天子墳,傳為南唐後主李煜太子的葬身處。下雉古遺址 陽新古稱下雉縣,緣於流經全境的富河古代叫“雉水”,陽新處在雄水下游,自然就叫“下雉”。今楓林鎮南城村轄區下雉組,位於富河下游南岸,...
2008年12月,唐家湖遺址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唐家湖地處平望西北勝墩村附近,西接勝墩湖,承受太湖之水,東面銜運河。歷史上湖水洶湧,地勢險—。現已填土造田,成為中鱸開發區的一部分。歷史背景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侵擾我國沿海地區的日本海盜(當時稱為倭寇),從浙江南潯來到平望六里橋。吳江知縣楊芷、...
大漢三墩旅遊區位於廣東省徐聞縣南山鎮,即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遺址所在地,緊靠粵海鐵路北港碼頭,規劃面積達 10平方公里。於漢元鼎 6 年(公元前 111 年)置縣,歷史文化積澱深厚。2001年,漢代徐聞港被確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大漢三墩旅遊區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結合紅樹林、墩島...
第一章 古遺址 第一節 化石出土處和舊石器時期遺址 1、松材莊化石出土處 2、下草灣人化石採集處 第二節 新石器時期遺址 1、青蓮崗遺址 2、萬北遺址 3. 莊遺址 4、范家崗遺址 5、彌陀寺遺址 第三節 商周時期遺址 1、張墩掛劍台遺址 2、六郎墩遺址 3、張圩獾墩遺址 4. 臍墩遺址 5、小馬莊遺址 第四...
第一節 古文化遺址 1.方正舊石器出土地點 2.毛竹園遺址 3.朱家墩遺址 4.金山大神墩遺址 5.獅子山遺址 6.魏家墩遺址 7.子華墩遺址 8.夜城墩遺址 9.小柏墩遺址 10.韋家墩遺址 11.施家墩遺址 12.印墩遺址 13.耙和地遺址 14.湯家墩遺址 15.井邊神墩遺址 16.唐山神墩遺址 17.龍城小墩遺址 18....
發掘使江南土墩墓自上世紀70年代發現以來,首次以其明確、翔實、可靠的田野考古學資料確立了自身在中國考古學中的地位,對研究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關係、中華文明的一體化進程等重大課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推動江南土墩墓的保護提供了最新的價值判斷和學術支撐。漢代聚落遺址 基本信息 時代:漢代 發掘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