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墩遺址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白澤湖鄉三義村境內,瀕臨石塘河南,北岸為蝦子山,距大龍山約2公里,距安慶市區約5千米,南距長江8千米。
張四墩遺址總面積約2.1萬平方米,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的東南與西南面為四個台形土墩相連線,故名“墩”。張四墩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文化面貌有著重要的價值。
1981年9月,張四墩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四墩遺址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所處地區: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白澤湖鄉三義村
- 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
- 保護級別:國務院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192-1-192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76年,張四墩遺址於修水利時被發現。
1978年,懷寧縣文物管理所對張四墩遺址試掘。
1980年初,安慶市博物館多次前往調查、採集標本。同年安徽省博物館對其進行了第2次試掘,發掘面積72平方米。
1997年9—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對張四墩遺址進行了第3次試掘,發掘面積46平方米。
遺址特點
張四墩遺址周圍為低平的田地,北部受湖水長期沖刷己崩塌毀損,西部現己改為大片水塘,中間為低平窪地,四周有土埂稍高,在東南、西南兩面還保留有高2—6米、底寬20—40米、頂寬5—10米的土埂,土埂斷續分為4個墩子形狀,自西北角逆時針方向分別編為1、2、3、4號墩。西南一側土埂的外圍有寬20—50米的壕溝,而東南一側土埂的局部和外圍己被闢為耕地。土埂平面現呈三角形,但西北角部位向東北拐出,實際上應為一個東北—西南方向的梯形或近長方形城堡類遺蹟。東南、西南面土埂殘長約290米,西北面土埂殘長約70米,東南一西北土埂外圍間距約260米,內圍間距約160米。遺址由4個土墩以及土墩環繞的中部低地組成,現存面積約2.1萬平方米。根據地層堆積和出土器物分析,除第1層耕土層、第2層明清時期的文化層外,大致分為兩個文化層,上層即第3、第4層,為商周時期文化層,下層即第5—8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上文化層可細分為相連的兩期,其中一期遺存為西周中晚期,二期遺存為西周晚期。下層文化可分為緊密銜接的一、二兩期,但文化共性是要的,應視為同一文化前後銜接的兩個發展階段。
文物遺存
張四墩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內涵比較複雜,其數量最多、形態變化豐富的籃紋罐型鼎、紅陶長頸鬻、罐、甑、豆、各種杯等構成了其文化因素的主體。如鬻均為夾砂紅陶,頸呈長管狀,捏流或卷葉流,而一種短頸兩側帶扉棱、類似兩翼的鬻則是有本地特色的風格。
上文化層
上文化層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其他有石器和少量的印紋陶、原始瓷、小件青銅器。陶器以夾砂陶為主,紅陶、灰陶最常見,黑陶次之,褐陶很少。器表多為素麵或飾細繩紋,少數飾附加堆紋、弦紋、方格紋和蓖紋。器類包括罐形鼎、鬲、罐、豆、覷、盆、碗、紡輪、網墜等。石器有鏟、錛、鑿、刀、有段錛、鏃、錐等,石器小型化的特點突出,並發現了大量打制的石器毛坯。陶器群中最具時代特點的鬲、罐、帶漏斗形附耳的瓶等器類在鄂東、贛北地區的遺址中也較為常見,但與中原的周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別。
下文化層
下文化層發現的遺蹟中,除有灰坑、灰溝外,還發現墓葬1座。M1為長方形豎穴淺坑墓,方向94度,殘長160厘米、寬50厘米、深20厘米。墓內未見人骨,隨葬陶甑和石斧各1件。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完整者很少,分為夾砂、泥質和夾炭陶三類。夾砂陶多羼和細石英砂礫,夾炭陶則以稻殼為羼和物。陶器燒成溫度高,陶色較純,多為灰陶、黑陶、紅褐陶,並有少量紅陶和橙黃陶。陶器多經輪製成型,個別器物為捏制或盤築。器表裝飾簡單,絕大多數陶器為素麵,紋飾多見籃紋,並有少量的附加堆紋、刻畫紋、弦紋、鏤孔等。器類有罐形鼎、甑、瓮、罐、盆、豆、紅陶長頸鬻、壺、高柄杯、圈足杯、觚形杯、圈足盤、碗等。石器均通體精磨,刃口鋒利,器類有鏟、錛、有段錛、鑿、鏃等。另外,部分灰坑中還發現半成品的石器,以鏃、錛較為常見,皆為打制的毛坯,初具器型但未經磨光處理。
歷史文化
張四墩類型文化
張四墩遺址下層文化反映的是一種多元性的文化。一方面,它繼承了本地薛家崗文化的部分因素,自身具有鮮明的特徵。另一方面,受到東部的良渚文化和西部江漢地區石家河文化,特別是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強烈影響。其年代大體相當於淮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晚期和石家河文化較早時期,晚於本地的薛家崗文化。總體上看,以張四墩下層文化為代表的一類文化遺存地方特徵明顯,有別於同期其他原始文化,是繼薛家崗文化之後,分布在皖西南一帶的又一支原始文化,可稱為“張四墩類型文化”。張四墩類型文化在皖西南一帶的分布較為廣泛,遺址不下百處。其北界可越過大沙河流域到桐城北部,東界可擴至樅陽東部的陳瑤湖附近,南部情況不清楚,向西可達鄂東一帶。
研究價值
張四墩遺址是張四墩類型文化的發現地和代表,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文化面貌及文化交融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1981年9月,張四墩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四墩遺址已落實了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張四墩遺址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白澤湖鄉三義村。
張四墩遺址
交通信息
從安慶市出發經滬渝高速到達張四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