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湖

下洋湖

下洋湖,又名下羊湖,屬富水水系,地處富水河下游的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楓林鎮南城村,下雉古城遺址。下洋湖,南城村人們習慣稱為下羊。2000多年前下羊是古雉城所在地,與陽新縣城興國鎮僅一河之隔,興國鎮在富河北岸,下羊在南岸,南城村也因此得名山多湖廣,田地肥沃,被譽為“魚米之鄉”。

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湖泊水面面積3.44平方千米、年平均水位15.68米,對應容積1100萬立方米。下洋湖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5℃,極端最低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42.2℃,多年平均無霜期279天,年均日照時數1684小時,流域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454毫米,徑流深740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洋湖
  • 地理位置: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楓林鎮南城村
  • 面積:8.4 km
  • 平均水位:19米
  • 水域面積:3.44 km
  • 所屬水系:富水水系
位置境域,水文特徵,所屬水系,流域特徵,資源狀況,動物資源,旅遊資源,歷史文化,傳說故事,社會生活,

位置境域

下洋湖,又名下羊湖,地處富水河下游的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楓林鎮南城村,下雉古城遺址,與富池一堤之隔。湖泊水面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5°20'20",北緯29°50'19"。
20世紀50年代,下洋湖湖泊面積8.4平方千米,到80年代,湖泊面積已縮減至3.3平方千米。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湖泊水面面積3.44平方千米。
下洋湖
下洋湖

水文特徵

20世紀50年代,下洋湖排水面積5.2平方千米,平均水位為20米,此後,對富水流域採取“上蓄、中圍,下泄、治理”,圍堤長度7.44千米、堤頂高程23.8米,堤面寬度3米,湖面一般高程14.5米,容積3007萬立方米。20世紀80年代,下洋湖湖泊平均水位19.0米,容積1109萬立方米。2010年,國家投資300萬元對泵站進行改造後,湖底高程達到16.38米,汛期水位20.5米。現年平均水位15.68米、水深2.99米,對應容積1100萬立方米。
由於畜禽規模化養殖業的發展,大量的糞便殘渣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造成污染流入下洋湖。2013年11月,經湖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黃石分中心檢測,下洋湖水質為V類,其中氨願、汞、總磷及化學需氧含量超標。

所屬水系

下洋湖屬富水水系,東接朱婆湖,南依牛頭山,西連牛湖,北與網湖隔富水河相望,屬網湖濕地範圍。下洋湖湖水依賴地表徑流與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下洋湖。下洋湖源自楓林崔眉山,河流起點於古寨嶺,河流長9千米,落差72米,流域面積15.6平方千米。湖內來水主要經楓林鎮南城村五羊山脈的水匯入劉沖港、南城排洪港流入下洋湖。湖水經下洋湖閘(設計流量為5.0立方米/秒)排入富水河。

流域特徵

  • 地質地貌
下洋湖處幕阜山脈北麓至長江間的壟崗丘陵——沖湖積平原區。壟崗丘陵區為低山、殘丘壟崗分布地帶,一般屬於凸向坡,地面起伏變化較大,坡降大,坡地遭剝蝕後基岩裸露,坡麓物質在水流的作用下堆積於河谷兩岸。
  • 氣候
下洋湖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5℃,極端最低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42.2℃,多年平均無霜期279天,年均日照時數1684小時,流域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454毫米,徑流深740毫米。
  • 自然災害
下洋湖的主要自然災害為洪災、旱災、風災,血吸蟲災害等。
1987年5月2日,楓林區境內1306間民房屋頂被大風掀翻,倒塌房84間,傷19人,港堤毀32處,橋樑垮13處,苧麻、小麥、油菜受災面積1800平方千米。
1988年8月21日至9月14日,楓林等鄉鎮場普降大暴雨,降水量300毫米以上,山洪暴發。
1994年6月26日,縣內降特大暴雨,湖區遭受洪澇災害。7月11日晚受6號颱風影響,又遭特大暴雨襲擊,下洋湖墾區全線漫水,經濟損失達2000萬元。
1998年7月發生特大暴雨,來得快,漬水時間長,災區範圍廣、損失重、恢復難。7月31日、為保縣城,富河開閘泄洪,並在下洋湖炸壩分洪。
199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連降大暴雨,累計降水量592.5毫米、局部730毫米,沿河湖區一片汪洋。
2005年9月3日8時至次日8時,縣內連續降水,降水量183.4毫米,全縣21個鎮、場受災。
2010年1月6日,楓林境內發生一次強降水,險情嚴重的下洋湖、絨湖一直處於超警戒線水位21.5米以上,大壩出現管涌21處。
2013年入夏後,出現有史料記錄以來的特大旱情,持續兩個月乾旱無雨,造成大面積農田旱地受災,下洋湖更是抗旱提水困難,造成經濟損失710萬元。

資源狀況

動物資源

下洋湖湖區水產資源以魚類資源為主,主要品種為生活在水面上層的魚、鏈魚以及生活在水底層的草魚、憚魚、團頭紡、青魚、鱖魚等,兼有河蟹、鱉、野鴨。

旅遊資源

  • 下羊五知府
據歷史記載,明朝萬曆年間,下羊一帶同時出任了五位知府,他們分別是侯家墩侯知府、萬家嘴萬知府、桂家窪桂知府、梁家坪梁知府、東莊5夏知府。夏知府叫夏少崖,兩榜進士,墓址尚在。北河才子吳國倫為夏少崖及其母、弟所撰碑文清晰可見。上下羊交界處有一座古寺叫武公寺,建武公寺是為紀念武公。武公其人,字希德,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人,現有墓碑可考。他至孝,武藝高強,以保境安民、樂善好施著稱於世。人們為紀念他、故立廟以祀,500多年來香火不斷。下羊原轄境廣闊跨過河北、延伸到寶塔湖、上至石浮,下至明港、救命墩。明港,俗稱明口港、天竺港。天竺有座古墓叫天子墳,傳為南唐後主李煜太子的葬身處。
  • 下雉古遺址
陽新古稱下雉縣,緣於流經全境的富河古代叫“雉水”,陽新處在雄水下游,自然就叫“下雉”。今楓林鎮南城村轄區下雉組,位於富河下游南岸,與今天在北岸的縣城興國鎮隔河相望。下雉距陽新縣城興國鎮10千米,高埠獨立,綿亘十里,背靠五虎山、北望長江,下鄰富池口,前攬富河水,右傍高節湖,是2000多年前陽新縣的前身——下雉古縣縣治所在地。《前漢書·地理志》記載下雉建縣,始於漢高帝六年(前210年)。更始元年(23年)、王莽郝政,改“下雉”為“閏光”。三國魏黃初三年(222年),吳帝孫權復置下雉縣。元熙元年(419年),“撤下雉、併入陽新”、縣城由下雉遷到富水之北。從建安十五年(210年)至元熙元年(419年),下雉作為縣治歷時貞觀三年(629年)下雉,是紀信後人的采邑。紀信,是劉邦手下的重臣,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項羽圍滎陽急,漢軍危在旦夕,紀信自願冒充劉邦出降,讓劉邦得以逃脫,而紀信自己則被項羽活活燒死。他死後,下雉把他奉作城隍菩薩,血食配享(下雉撤縣後,廟址改遷到現在興國鎮牛皮塘)。下雉地處吳頭楚尾,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史記·淮南王傳》載,漢文帝劉恆時,淮南王謀反,派重兵“守下雉之縣,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可見下雉當時的軍事戰略地位非同一般。春秋時,楚將伍子胥遭讒,父兄被害伍不得已混昭關,奔吳,歷經磨難,遂酬復仇之志。他坐鎮下雉,安家伍家壩,養馬軍山,屯兵戎湖、劍鋒指處,所向披靡,破郢都城,掘楚王墓,鞭屍三百,故史書又稱下雉城為子胥城。
  • 國師故里
楓林鎮漆坊村人陳光享,字衡書,號秋門。清道光六年(1826年)二甲賜進士出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山東道監察御史、掌貴州道調京畿道戶科給事中、轉掌印給事中.欽加四品卿銜。其為人一身正氣,忠誠耿直,“起家翰苑,官至御史,守正不阿,直言敢諫"(《陳秋門先生年譜》),素享鐵御史”稱號。國師府建於鹹豐初年(1851年),是皇帝撥國庫銀兩所建。建築圖樣來自京城匠師之手,圖案和規格均經鹹豐皇帝特別恩準。正廳大門高3米,寬1.6米、八抬大轎可進出自如。大門的石門楣和石門夾,純手工磨成,十分光滑。門夾前一對石門當,氣勢非凡。門當底座是門墩,三面雕刻,有瑞獸、有花草、有牛羊、有勁松、有奇石,工藝精湛、凹凸有致。底座的托石雕有龍形圖像,左右兩邊對稱,更顯古樸莊嚴。托石上則是圓鼓形的門當,圓圓的石鼓邊,雕有半球形的鼓釘,整整齊齊地排著共有240顆(右鼓130顆,左鼓110顆)。石鼓壁上各雕有蟠螭龍首1個。鼓面雕的是文人官吏,或揮毫題詩,或捻須沉吟,有品茗的,有聽樂的。正廳天井將廳堂分成上下兩重。天井四周用6塊青石圍成1個長方護欄,中軸線上空出2米寬,作為行走過道。整個天井有8個青石立柱,每個立柱上端雕有石獅,且形態各異。6塊護欄條石兩邊各雕有兩條黍龍,龍首高昂,龍身糞曲,四肢飛動,首尾相連。天井兩邊的廂房,鑲有0.5米寬,木窗計24扇,窗欞中間為十字形的花蕊,四角嵌有四條蟠螭龍首。整個石雕木刻,工藝精巧,造型獨特,構思嚴謹,別具風格,充分體現古代精湛藝術水準。國師府規模宏大,屋宇相連,坐北朝南,東西綿延1千米餘地,相傳從村東到村西下雨天穿堂而過可以不濕鞋面。而現存的僅是一進三重連七結構的正廳房,共有6個天井、18間正房,還有廂房。陳光享臥室就在其中。前重頂部裝有斗形吊頂,並高懸由曾國藩親筆題寫“篤罄”兩字大匾,匾面朝里、意在告示兒孫,要“誠以待人,儉以從事”。正廳堂上,掛有一塊清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刑部事務王鼎書贈的“忠孝傳家”大匾,左右木柱上原掛著“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世上最難得者兄弟”的木條幅。四周看樑上人物畫圖,皆取材於歷史故事。廳房地面全由石灰、黃土、細沙和糯米粥拌和捶打而成,平如水,光如鏡,即使梅雨季節,地面也乾爽不上潮。西側門外的後花園,相傳不僅綠樹成蔭,且不乏奇花異石,可惜後花園和其他建築及木雕木刻等先後毀於日軍炮火和在“文化大革命”被破壞。
  • 東坡山
東坡山位於陽新縣城東南20.5千米處,楓林鎮區西南側,東與廬山橫亘相接,西與大德山連綿逶迤,北與雞籠山對峙。主峰碧雲峰海拔491米,山勢突兀巍峨。主峰北側,懸崖峭壁,峰頂平如樓台,東坡山原名碧雲山。北宋大學士蘇東坡於元豐年間(1078—1085年)由黃州赴筠州,途經楓林時登碧雲山遊覽,故而改名。從山頭往下望,一條條山筋挑起,形成無數條山槽。楓林有句俗語:“廬山九十九座廟,東坡山九十九個窪。”其實這“九十九個窪”指的就是那大大小小的山槽,傳說這些山槽是秦始皇留下的鞭痕。當年秦始皇趕山填海,認為此山是龍頭,只要龍頭一動,群山必跟著走。於是他奮力揮鞭抽打東坡山,可是沒想到連抽九十九下,東坡山就是不動,只是落下九十九條鞭痕。由於這鞭痕是從山頂向四周輻射開來,活像一把正準備撐開的巨傘。在楓林樟橋有座嵐界山,嵐界山海拔300多米,山形像一面大旗。所以民間又有“嵐界一面旗,東坡一把傘”的說法。東坡山勝跡很多,有碧雲洞、仙人盆、淨室寺、穀倉等。
  • 碧雲洞
碧雲洞又名碧山洞、仙人洞。明進士劉之待讀書處。坐落在碧雲峰下100米處,全長20米,高5米,寬7米,洞室里寬敞明亮。內有石桌、石椅、石床、石盆等物。據劉氏家譜載,其先人劉碧山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4年)科舉落榜,赴故里隱居碧雲洞,苦讀三年後,高中丙辰科進士,官至浙江巡按、監察御史,時稱良吏。後又與楊鏈聯名彈劾權宦魏忠賢,一時聲名遠播。
  • 仙人盆
仙人盆又叫洗墨池,在碧雲峰之東側,為一天然石盆、見方盈丈。池水色黑,四時不漫不涸。相傳當年東坡游山,遠離廟堂,憤於時政,感於身世,留下一首《掃壁詩》:“山高石廣金銀少、世上人多君子稀,相交不必盡言語,恐落人間惹是非。”寫罷遂擲毫於池,一池清水變成黑色。從此,人們便把“仙人盆”改名為“洗墨池”。
  • 坡山四寶
坡山四寶為犀牛角、響鈴石、仙人韭和貢茶。犀牛角是稀有之物,據說老一輩人的確在山上撿到過。響鈴石又稱木魚石,屬奇石。清人郡侯高鑒《游東坡山》詩云:“山色空濛樹色重,響鈴不遇獨聞鐘,醉吟初了蘇堤債,又向坡山覓舊蹤。”坡山塘古稀老人張緒善說,這種石頭特別怪,大如雞卵,外圓中空,搖起來叮噹作響,早年他也曾拾過,現在再也難尋了。仙人韭,說的是東坡山上生長的野生韭菜,沾了東坡山靈氣,所以又粗又長,吃起來十分清香。貢茶,就是東坡山雲霧茶,從前一直作為貢品,前人有詩讚日:“坡山雲霧貢品佳,生津止渴質精華。汪洋茶海任君采,賽過五嶽龍井茶。”
  • 坡山塘
在東坡山白雲生處有坡山塘,屬楓林鎮坡山村一個村民小組,41戶、200餘人口。村里人沐山風,飲山泉,置身林海,採藥、種茶、伐木,生活得非常愜意。隨著新農村建設全面開展,這個組2010年被縣定為村莊整治試點單位,投入近百萬元,修通路面、硬化曬場、改造溝渠、美化環境。清人周鐸《游坡山記》中留下一段文字:“懸崖各置茅屋,茶煙四起,青聚一團。老人牽兒舞,雞犬成隊若仙家。頗自娛。遙看前山,乾霄輕雲半掩,丹楓綠筱與菊英拉雜點綴,誠別有天地,非人間矣....”
  • 大坡府
大坡府位於東坡山與雞籠山南北之間的坡山村,過去人們叫大坡劉,是劉姓村民聚居的村莊,又叫寶樓莊。大坡劉的始祖為劉試經,傳至第十六代武公,其後人劉元鋼、劉元健兄弟二人首先落戶。從明嘉靖到清光緒(1522—1908年)數百年間,這地方非常繁華,可謂風水寶地,單是明清時期,這裡就出了8名進士,均在朝廷為官。據地方志記載,明朝劉珂家族稱四代五進士,故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之說。其中劉珂,官至太僕寺丞;劉守緒,太僕寺正卿;劉守愚,南京刑部員外郎;劉師穎,擢兵部武庫司郎中;劉之待,官至浙江巡案御史;劉方回,官兵部武庫司郎中,詩文亦佳。到了清代,又先後出了敕封文林郎劉晉元;陝西山西道尹、花翎二品銜的劉鳳綸;曾任陝西知府、誥授朝議大夫和晉授資政大夫的劉鳳玉。於是大坡劉大戶人家的府邸不斷拔地而起,“大坡劉”也就變成“大坡府”。有一首民謠至今口口相傳:“大坡府,楓林縣。小坡塘,海沿邊。老祠堂,金鑾殿。老牌樓、皇匾懸。坡山下,米糧川。”這首民謠首句說的就是大坡府。大坡府東南起楓林橋、西南至安山橋,西至楊屋山,南沿深港,楓林街貫穿其中,面積3平方千米,街兩旁店鋪林立,露天地面全用青石板鋪平,室內地面則清一色用糯米粥摻和三合土捶成。村子裡屋宇相連,樓閣相望,港水環繞。每幢建有天井,井台雕花欄桿,木壁格窗均仿北京古建圖樣、四水歸堂、大弄小巷四通八達。三節桅桿的大船,可從長江經富池口直達村南深港,水上交通十分便捷。整個村子的結構為三大塊:即南面港邊為太守第,北邊為太史第,西邊統稱底房,為商貿區,西邊楊屋山方向設有炮樓,外人不敢入,如無人帶領,便會迷路。正街朝東坡山方向有一片楓樹林,密不見天。村外除了敕賜牌坊,楓林石橋兩處古蹟外,還有天葬墳和處女墳。天葬墳的來歷據說是有一誥命夫人生榮死貴,吉穴卜定,靈柩扶出未到地點,抬棺的“八仙”稍事歇息、不料停棺處突陷一穴,棺周圍轉眼間布滿了絲蘿,大家認定這是天意,於是就地埋葬,後人謂之“天葬墳”。“處女墳”是指劉鳳綸之妹的墳墓,劉鳳綸的妹妹聰明美麗,通文墨,工女紅,但一生未嫁,死後獲御賜貞節牌坊。自清道光至光緒短短數十年,這個自然村落中秀才、舉人、進士多達40餘人,為一時人文之盛。20世紀中葉,大坡人紛紛外遷,或為官或講學或經商或從軍。大坡府建築氣勢恢宏,也因此招致劫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軍侵華,大坡府建築幾乎全部被毀,後雖進行幾次修葺,但終難恢復往日面貌。1949年後,大坡府作為楓林區政府所在地,達30年之久。2002年,為防洪避險,地勢低洼的大坡人回響移民建鎮號召,先後都遷到鎮中心落業,大坡府僅剩下斷垣殘壁,風光不再。
  • 黃橋古碼頭
黃橋位於泉口河下游,距大坡府僅0.5千米路程。明清時期,作為大坡府通江達海的唯一港埠碼頭。這裡曾經商賈雲集,異常繁華。黃橋是一座古老的麻石橋,飛臥東西之間。橋長超過五丈,橋面寬約六尺。巨大的六座橋墩屹立在雙拱石橋上。橋共三層、由於河道年久失修,目前只能見到兩層。橋域數圍,橋高數丈,並排在橋面上的條石每根數噸。最上面的一座橋由寶樓莊劉鳳玉捐資修建,底下兩座橋建築史料現已無法考證。劉鳳玉由風陽知府乞休,回鄉後多行義舉,十年間修了五座橋,黃橋就是其中的一座。另外還有離黃橋不遠的七節橋。因為有了這座橋,這個地方也就興旺發達起來,橋東和橋西居住的人越來越多、整個灣子的人煙就十分密集,當地歌謠云:“老黃橋、八百煙”。在這八百煙里,今天仍然生活著他們的後裔。黃橋不是一灣一姓而是個“雜姓窩”,這與它當年的經濟繁榮不無關係。因為黃橋水上交通發達,是著名的商埠,所以當年四面八方的人都到此來“淘金”,他們或在這裡開鋪子,或在這裡捕魚,或在這裡跑船,或在這裡賣藝,抑或在這裡替大戶人家做“長年”。久而久之就在這安家落戶成了黃橋人。
  • 淨室寺
淨室寺坐落在東坡山北側半山之中,明人劉碧山始建,已有400多年歷史。其間屢經重修,漸具規模。寺內佛像莊嚴,門前遊人不絕,今人亦農撰聯云:“淨室清幽墨客騷人堪憩息,坡山勝境仙蹤古蹟足游觀。”後因北宋蘇東坡於宋元豐年間由黃州赴筠州途經此地登山遊覽而更名。也許是沾了大文豪的靈氣,這個地方自從蘇東坡來後,進士便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坐落在東坡山腰的淨室寺,是明代的劉之待所建,因為他是進士出身,所以淨室寺又稱進士寺。萬曆四十年(1612年),劉之待進京趕考落第,回到故里後,他不進大書院而徑直到深山老林中的碧雲洞苦讀。他在洞口寫下一副“百尺高梧撐得起一片月色,數間石屋鎖不住五更書聲”的對聯,以頑強的毅力在洞內苦讀三年。萬曆丙辰年(1616年),47歲的劉之待終於進士及第,成了劉珂之後東坡山劉氏的第五位進士。他初任松江府推官、後汴為浙江道監察御史,因彈劾魏黨被害還鄉。賦閒時日,劉公不忘昔日在碧雲洞習讀之情景,常邀文人墨客上山遊覽,吟詩作賦。為在游山時有憩身之處,於是出資在東坡山建立了這座寺廟。由於寺內古樸清淨,偷然出塵,故名“淨室寺”,後人也稱“靜室寺"。此寺歷經三百餘年,香火繁盛。“文革”期間被毀,成為廢墟。20世紀80年代末,劉姓族人在原基重建。現在淨室寺既是佛教活動場所,又是遊客登山觀光的一處景點。
  • 木魚庵
木魚庵原名栗林庵,因建在楊灣村的粟林坪而得名。此庵歷史悠久,始建於唐朝,興盛於清朝,毀於“文革”期間。庵內設施一應俱全,香客眾多、香火旺盛。傳說因為有一個戲班路過此地掉進一個洞裡,此後每逢陰雨天能聽到洞裡的鑼鼓聲,人們不敢在此路過。後來,楊灣村民決定把栗林庵遷移到洞邊的山上。重建的地方前面有一小山包形似木魚,故取名“木魚庵”,庵門上楊灣名人王光武所書“木魚庵”三字的匾牌至今還在。自遷址後,陰雨天過路人再也聽不到鑼鼓聲。“文革”時期,木魚庵佛像被毀,被改為林場工人的住所。21世紀初,楊灣村民自發捐資投工重建木魚庵。此庵占地百餘畝,規模為連五兩進、中間有天井。
  • 小泉庵
小泉庵位於東坡山的泰岱嶺。嶺中有一清泉,終年涓涓不息。明洪武年間,當地人在小泉出口處結一草廬,作為人們歇息飲水之所。明崇禎初,始建起庵堂,堂上供奉文殊、普賢之神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崇禎六年(1633年)前後,漆坊園內的百姓請迎佛祖、觀音來至堂中。清順治六年(1649年),楊柳井雙泉寺止明大師遊歷至此,向遠處眺望,前方層巒起伏,頗有奇觀景象,於是廣募資助,在這裡選基定向,擇日動土,建成三間佛堂,留下二尼住持,取名“小泉庵”。清鹹豐七年(1857年),歷任翰林院編修、山東道監察御史的陳光享回歸故里,將佛堂修嘎一新,又添屋三間,並親書“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的紅木萬歲牌,置於正堂案前。同治十年(1871年),鄉人柯益清、陳謙享(陳光亨二弟)二人聯絡十六案之鄉賢,再集資將正堂房屋檢修,並將佛祖和諸羅漢包上銀身、歷時二年告囤。此後,小泉庵內香火鼎盛,方圓一二百里的百姓,皆前來敬香拜佛。光緒元年,鄉人又一次修繕,陳光亨親自撰書碑文,刻石庵中。不幸後遭日寇焚燒劫掠.後雖經維修又遭“文革”損毀,整個庵堂幾為平地。20世紀末,小泉庵得到重建。
  • 錦繡寺
錦繡寺原名上畈廟,原建在東坡山東北潢的“涼水坑”,因廟址在上畈村境內,故名“上畈廟”。此廟始建於宋末元初,崇禎十五年(1642年)遷至“和尚嘴”黃鱔壟。當時,上畈人柯家梗(字抱沖),授廣濟縣令,看到家鄉山明水秀,景色如畫,頓生靈感,於是將上畈廟更名為“錦繡寺”。道光九年(1829年),錦繡寺重建,不幸此次所建寺廟在辛亥革命時被毀。民國元年(1912年),錦繡寺第四次重建。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冬日軍侵華時,寺廟又一次被毀。新舊世紀交替之際,錦繡寺得以第五次重建。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下洋湖,南城村人們習慣稱為下羊。過去人們稱它是"水袋子、蟲窩子”。過去的下羊包括戎湖、下洋湖五座山,這五座山峰,酷似五隻老虎,人們叫它五虎山,五隻虎頭全部朝北,若走動狀。此外,另有兩個小山包,這兩座山包相隔2.5千米,酷似兩隻羊。人們說下羊這樣的地貌真是“活風水”。南城村的上羊組和下羊組也因此得名;由於南城襟山帶河,而下羊地勢低,一片汪洋,後來人們習慣稱下羊湖為“下洋湖”。
  • 湖區文化
(一)文人詩賦
游坡山(清)高鑒
山色空濛樹色重,響鈴不遇獨聞鐘。
醉吟粗了蘇堤債,又向坡山覓舊蹤。
坡山返棹(清)張異卿
登臨非細事,天意若為遲。倚枕鶯聲滑,歸舟燕子隨。古今同黛色,橫側各幽奇。作賦登高者,千秋自有知。
游東坡山記(清)周鐸
城東南一角,碧峰突兀掛雲,古名碧雲,以髯公來游改今名。歲癸已,余建業小泉,每欲攜謝脁驚人句搔首登峰殊未果。初夏,與門人席間語及之,皆神往。請先游觀音洞。觀音洞即小泉之後巔也,惟時炎暑乍威,路滑如苔。捫蘿拊石,於亂石嶙峋得洞門。其石俱有雲霞木卉鳥禽狀,雖起虎頭道子於今恐未易摹繪。洞內軒豁,可坐百人。崖壁結鐘乳,右成大士蓮座,珠纓寶絡像;左列天柱可一圍,色瑩如白蠟,膩光皓造。旁一石筍,班剝中空,霜雪同根,為樵子擊斷橫臥地,因列坐其上。少焉寒生,肌起栗,土人謂內有石床、仙灶諸景,非炬不可入,一時莫辨,遂別去。沿崖而上,踞其巔,一州佳山水盡推來眼底,真不啻鐵腳道人在南嶽觀海上日出大叫雲物盪我心胸。時也,日過午,暑甚,從人喘皆汗,不肯行,乃尋故道歸。擬次日游,會不果,自是暑漸盛,無復作游山想。秋杪,門人何杰來請,日坡山往有約,今爽氣漸薦,盍往乎?余戲曰:“讀書戒浪遊,越十數里而無名以出,人誰與?”何曰:“不然,龍門足跡遍天下,即齊安距州三百里,坡公不以遠而來,孰以我游為浪?”遂結游裝具猴糧。從者八人。穿徑渡橋,不數里至東坡山之麓得一澗,不知其名。拾級而上,循瞪而下,中有石窗圓如瓮,反掛斜陽,光亮如曠野。內有井不溢不竭,土人爭汲之。四壁如拳頭,參差嵌入,若鳥若兔蹲。頂圓平如復掌。當門懸石白,如月樣。傍一石,立若俯躬肅客入狀。余喜文貴起意佳,坡貴起腳佳,以茲洞起腳,可芸東坡山外戶矣、遂題曰:“映月洞”。洞受余名。辭洞門沂流進大沿沖,數里皆平曠,山中粟初熟,如行萬頃黃雲中。漸次就山路愈仄,道旁怪石環立迎人,余恐髯公等我久,不及效米公具袍紡一拜也。已而渡小澗,層累至半山,憑石一坐,即興發前驅,諸子尾之不及,謂余有濟勝具。懸崖各置茅屋,茶煙四起,青聚一團。老人牽兒舞雞犬,成隊若仙家,頗自娛。遙看前山乾霄輕雲半掩,丹機綠筱與菊英拉雜點綴,誠別有天地,非人間矣。過石瀨,杳不知石壁墨池在何處,請童子導之。童子不知遊人趣,不許。會老嫗從欞隙間窺客,知非常人,慫恿之,乃許。時山澗久涸,幸有松濤可代溪聲,殊不寂。由岑穿南峰宛轉曲阿,古藤怪石膠去路,惟於草木問猿臂升岡。童子拈一石,贈余日,此響鈴石。搖之,果有聲。諸門人爭攫之,不得。回視手中所拈,皆已失。童子云,此可遇不可謀。遂之,逶迤而前,始得墨池,中潼外棱,一水必徹見鬚眉,應是髯公精魄躍躍撩人,可想見濡毫潑墨一斑焉。右有石起如雲蓋,新青欲墮,殊不愜諸子意,相視而笑謂坡公誑我。皆欲下,童子指前崖,老虎洞多幽異,有石几,豈髯公當年憩息處耶,悔一不入盡得窺坡公堂奧與映月洞分內外戶為憾耳。愛攀崖際,蹈高台,籍草夷坐,四顧百疊雞籠橫生諸峰,皆橫亘迴繞,嵐光照人,較觀音岩上所見又重開一番生面矣。俯瞰平田萬頃蒼漆,村落四匝星羅棋布,楚楚承睫,各有意致。乃舉頭天外,出煙波如匹練,湖光山色,對氳迷離。童子告我曰,此大江泊汩東去也。會日將下春,不可久坐,起尋髯公題詩處,俯視哇壁千膽落不敢下。重尋別徑,失歸路。於平搗中得石罅一窩,光平如勺;旁有筆架石,殊勝前。諸子笑曰,此真洗墨池也。予曰,毋庸即謂之大小墨池可也。於是循東峰而下。回顧夕陽餘熏猶照見山頭送客處。時癸已秋九月二十也。(註:周跪,字警夫,一字覺師,號蝶鄉,江寧(今南京)人。性耽圖畫,洞陰六法,筆耕養父,終身不倦。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殿試金榜第二甲第九名進士出身。)
  • 民間歌舞
楓林車燈楓林車燈是陽新地區特色鮮明的傳統民間歌舞形式,因其源於楓林,故稱為“楓林車燈”。傳說很早以前.楓林一帶的原居民都姓花,可是花姓一族的人繁衍得不快,以致最後僅存一古稀老嫗。一年盛夏、老嫗病逝,七天后才被發現,但遺體完好、且滿屋馨香,身無遺物,僅桌上供有一尊觀音菩薩塑像。後來別姓族人便將菩薩迎人祠堂供奉起來,並稱其為“花燈娘娘”。此後每年正月、人們就紮起花燈、小車、竹馬,到祠堂去拜“花燈娘娘”,祈求花燈娘娘賜福消災。接著敲鑼打鼓、走鄉串村,邊歌邊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俗,流傳下來。車燈演出的時間大都在每年農曆正月。整個表演隊伍共十三人:一人持“主燈”,燈的正面有“花燈娘娘”的畫像,在表演中起核心作用;一人持“引燈”,在表演中起引路作用;四人持“花燈”,一人騎竹馬;一個丑角推小車,一小旦坐車;還有四人執打擊樂器伴奏。表演場地多為祠堂、穀場。整個表演活動分“起燈”“賀家門”“煞燈”三個程式。“起燈”;是由引燈領著主燈、小車、竹馬、花燈立於祠堂前,面向祖宗牌位祈禱。然後由樂隊中一人領唱,全體隨之齊唱《祈禱調》:“鑼鼓打得鬧盈盈,今年送福出府門,願我娘娘多保愣,一路平安轉回程”。歌罷,由引燈帶領車燈隊伍上路,走鄉串村“賀家門”。“賀家門”:為表演的核心部分,由引燈帶領小車、竹馬圍繞主燈、花燈走“串五盞燈”“麻仔結”等隊形,同時輪換演唱地方小調,並隨著節拍不斷變換舞蹈動作,場面熱鬧,氣氛歡快,待歌曲唱完,擊樂奏“野雞過塘”,進入“煞燈”的表演。“煞燈”:是整個表演的結束段,隊形變換以“雙麻仔結”為主,同時仍由樂隊領唱,眾人合唱《謝茶調》,最後奏“結束鑼鼓”結束表演。楓林車燈的歌舞表演具有很強的即興性,不受唱詞和音樂的限制,姿勢動作可由表演者自由發揮,如小丑推車,時而走“小跑步”,時而走“前踢步”或“後踢步”,兩肘上下煽動,搖頭晃腦,並不時地與小旦調情逗趣,顯得詼諧、滑稽;小旦坐車走“小顛步”“碎步”“圓場步”,時而扭腰擺騰,時而“遮陽望遠”,顯得輕盈而甜美可愛;竹馬“小跑步”跟車,做“揚鞭”“扛鞭”“催鞭”“趕鞭”動作時,往往故作笨拙,憨態可掬。引燈以“小跑步”“圓場步”在前帶隊,靈活矯健,鎮定自若。各個行當性格分明,雖動作各異,但通過相互間的默契配合,使整個表演和諧統一,生動地體現出楓林人民質樸、開朗、活潑、風趣的性格特徵。楓林車燈的演唱曲調是採用當地流行的民間小調,旋律優美明快,情緒熱烈高亢,歌詞多系民眾口頭語言,如“正月裡來鬧元宵,家家戶戶明燈照”,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深受民眾喜愛。楓林車燈第一代傳人為劉高進,繼承人劉耀煌。20世紀70年代,經本土民間老藝人劉耀煌改進;20世紀80年代,縣文化館民俗舞蹈專家萬新翠為之大力傳播;1980年,楓林車燈在鹹寧地區會演獲一等獎,並被推選參加全省會演。2000年初,退休教師何仁祥和文化站退休職工柯友女進一步加以潤色、使“楓林車燈”日臻完美,被黃石市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6年,以楓林車燈元素為主題風格的民俗舞蹈《打喜》榮獲湖北省楚天群星獎銅獎。

傳說故事

  • 香草林貢薯
下洋湖南城碼頭東側的山丘有個叫香草林的地方,土地肥沃,土質鬆散,土壤呈橘紅色,人們稱為糠頭土。此地紅薯與其他地方栽的紅薯不同,皮薄肉厚,又大又紅,生吃甘甜爽口,熟食則酥軟如柿子,很早以前就成為進貢京城的貢品。傳說三國時,吳國大將甘寧駐兵把守富池口。一日,吳帝孫權帶領一班文武大臣來富池視察防務,中午用膳時,廚師將一大盆烤成金黃色的紅薯放在桌上,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孫權從未見過這樣的紅薯,便首先拿了一個吃了起來,說:“啊,味道真好,又香又甜,從未吃過這么好的東西。”甘寧一聽,笑著回答:“皇上,這東西叫紅薯,是下雉縣南城香草林出產的,離這裡只有十多里路,那地方土質特別好,與其他地方不同,有種香味,所以生長的紅薯就不一樣。香草林每年生產幾千擔紅薯,是當地百姓的主糧。”孫權一聽,大喜,當即下旨“下雉縣其他貢品就免了吧!每年進貢5000千克香草林紅薯進京,用船運往京都,讓皇后和朝中文武大臣都嘗一嘗。”就這樣,香草林的紅薯便成了貢品。朱元章稱帝後,為減輕百姓的負擔,才免去了紅薯進貢。
  • 曹茂俊威震古碼頭
曹茂俊,下洋大壩(今南城)人,生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出身武術世家。父親曹維之系武術大師,文武雙全。茂俊、茂學、茂秀、茂才兄弟四人,自幼從父學文練武,尤以茂俊天賦聰穎,出類拔萃。他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且能將全身收縮一團,谷籮可以蓋體。他先後在武穴、武昌等地武館任教,老年返回故里,安享晚年。有一年冬天,曹茂俊頭戴氈帽,上穿短襖,腰圍白布長巾,散步南城河碼頭。南城河潭是上河郭家的,每年冬月有數十條漁船出河打潭(捕魚)、河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此時,有一年輕人在水邊撿到一條魚,被郭家看魚的武士發現了,大吼道:“這魚是我們上河郭家的,誰也不許撿。”並把魚奪了過去,接著一拳將撿魚人打倒在地,高聲叫道:“有誰不服氣就來試一試?”頓時人們鴉雀無聲。郭家人群中有人認得曹茂俊,便上前勸解說:“郭師傅茂俊師傅今天來了,他武功非常高,他老就站在那呢。”郭師傅一聽哈哈大笑,不屑一顧地瞧了曹茂俊一眼,“他一個老頭子怕什麼,看他那樣子怕受不了我一拳。”曹茂俊一聽這話,微笑著走上前去,雙手合攏一拜:“郭師傅請熄熄火氣吧,不要惡語傷人,習武之人,要講武德。”郭師傅一聽,說道:“老頭子,我今天正好要請教請教。”突然間來了一招猛虎掏心,只見茂俊閃避過,接著一個掃堂腿將他踢到一丈開外,倒在地上動彈不得。船上人聽說岸上打架了,十幾個學武的人一哄而上,直逼曹茂俊。曹茂俊不慌不忙地說:“要切磋那好,我們到前方草坪去,不能傷及無辜啊!"十幾個年輕人將他圍在中間,曹茂俊笑吟吟地說:“請師傅們都出手吧!”十幾個年輕人便一擁而上,只見曹師傅一蹲,來一招豬婆滾泥,又猛地騰空一躍,來一招白鶴亮翅,一揮腰間長巾,十幾個人像秋風落葉站立不穩,紛紛倒地。看熱鬧的人被這一幕驚呆了,隨而一片歡呼:“曹師傅真厲害,功夫神勇了得!”這時人群中一位郭家長者走到茂俊跟前,雙手一揖賠禮道歉,請求老師傅寬恕,並轉身吼道:“你們這些人不知天高地厚,真是瞎了眼!他老走南闖北,九江府、武昌府誰人不知,何人不曉?還不快快起來向他老人家賠禮。”於是十幾個人連忙向茂俊師傅低頭下跪認錯。自此以後,南城河打潭,郭家人再也不敢尋釁了。
  • 神麟姑娘
大畈村有個叫神麟的村莊,是原下羊鄉政府所在地。神麟四面環山,屋前有個湖泊叫神麟湖,從前商船來往穿梭,碼頭非常繁華。如今這個村子多數住著從夏沖、石門坎和木梓坪搬遷來的居民。相傳,在神麟湖發生了一個叫神麟姑娘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這裡只居住著劉姓大族。鼎盛時,人丁興旺,富極一時,曾出過三十六肩官轎,傳說每戶家中用金銀做器具,用金盆洗手、銀盆洗腳。據說當時劉家一位閨女,長到十八歲時,聽說女人婚要十月懷胎,飽腹生子,疼痛不已,心生恐懼,於是問自家嫂子:“這十月懷胎,腹大如鼓,負擔該有多重啊?”嫂子回答說:“也就大概有一斗米的分量吧。”這姑娘聽後便取米裝袋掛於脖子上體驗,陡然負重,甚為不堪,心中更是恐懼。暗地思量原來懷胎生子要受此般折磨,好不痛苦!心想只有不婚嫁,方可倖免。於是立下志願,此生不婚嫁,直至老死娘家。劉家姑娘死後,劉家的族長為褒其終生守節的操行,就決定將其厚葬於麒麟山上,陪葬的金銀珠寶不在少數。從此、劉家姑娘的故事便傳開來。如今,神麟姑娘墓碑尚存,墓志銘依稀可辨。
  • “穀倉”的傳說
在西面山腰間,懸崖峭壁,呈金黃色,就像一個大場子出曬稻穀。傳說峭壁背面,儲藏著大量金谷,取之不盡、用之不完,故稱“穀倉”。很久以前,東坡山南麓有一王姓人家,以木匠為生,手藝精湛,誠實厚道,樂於助人。平時不管是誰家需要木工活,他都是有請必到,盡心盡力,口碑很好。有天夜晚,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白髮銀須的長者來找他,請他幫忙修理穀倉,並告訴木匠去他家的地址和路線,還特別交代王木匠要帶一擔籠去。王木匠答應了老人的要求後,老人隨即轉身離開了。王木匠一覺醒來,記起了這個夢。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木匠就用籠挑著工具沿著老人指示的路線上山了"走了一段時間,天已大亮。當他走到坡山半山腰一處高崖下時,有點累,想坐下歇一口氣。正準備找地方坐下,便看到路邊的石縫中有金光燦燦的穀子往下掉,便連忙用箍接住。當兩隻黃接滿後,隨手拿了一塊小石頭將縫口堵住。於是挑著滿滿一擔穀子高興地返回家。他對家人說:“我今天雖沒幫上別人家的忙,但撿了一擔穀子回來。”家人聽後很詫異,一看穀子,不由驚喜萬分,擔回來的哪是穀子,全部是金燦燦的金子。木匠得到意外之財好不高興。第二天,家人又要他去挑金子,但是任憑他怎么找,就是找不到原來那掉穀子的石縫,只好回了家。後來,人們猜想,東坡山是一個大糧倉,裡面貯藏著數不清的金穀子,而且是給離東坡山不遠的雞籠山上的金雞儲備的糧食,不然,金雞就會餓死。
  • 湖區人物
劉之待(1569—1641年)字世聘,號碧山,明湖廣興國州興教里(今楓林鎮坡山村坡山組)人,太僕寺丞劉珂之曾孫。萬曆四十年(1612年)鄉試舉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錢士昇榜)三甲十九名,賜同進士出身。初授松江府推官,後汴升御史,巡撫浙工。天啟四年(1624年),與左都御史楊璉聯名上疏,參劾魏忠賢二十四罪,被削職,時人稱之為忠烈之士。魏忠賢被黜自殺後,劉之待於崇禎二年復官。
陳光亨(1797—1878年)字衡書,號秋門,清湖北興國州興教里(今楓林鎮漆坊村下陳組)人。道光六年(1826年),中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任武英殿協修道纂修官。道光十二年(1832年),授翰林院編修。道光十八年(1838年),補山東道監察御史。道光十九年(1839年),奏請飭臣僚競爭認“師生”、結納營私風。道光二十年(1840年),先後奏請飭查湖北惡吏孫楚鏞殘害民眾暴行及四川貪官劉有儀、吳勤邦搜刮民膏劣跡,彈劾軍機大臣穆彰阿。陳光亨直言敢諫,守正不阿,凡所指陳,皆國計民生之大事,諫章一出,人爭傳頌,世稱“鐵御史”。1841—1842年,巡視北城,不妄加拘押,結案500餘起。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轉戶科掌印給事中。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4月),因彈劾穆彰阿奏摺留中,急流勇退,告養歸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興國州水災,陳赴省請領賑銀45000兩,從夏口購回大米分發饑民。鹹豐元年(1851年),主講富川書院。鹹豐五年(1855年),開始住修《興國州志》。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書、刻本12冊36卷,又主持擴修文廟、考棚。光緒四年(1878年),卒於漆坊家中,享年八十二歲。其故居今尚存。著作入《養和堂遺集》。原已散失,後得其婚侄、廣西補用知府馮德材蒐集奏議,行狀、詩賦,詞聯等卷。廣西巡撫張桂聯為之序,刊於桂林。
劉鳳綸(1831—1910年)原名鳳金,派名延瓊,字紫琴,號暢孩清湖北興國州興教里寶樓莊(今楓林鎮坡山村)人。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鄉試第六十名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陸潤庠榜)二甲十三名,賜進士出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鉛山知縣、湖南臨湘知縣、東安知縣、攸縣知縣、直隸州知州、湖南鄉試同考官。光緒三年(1877年),見縣糧倉空乏、遂自捐瓏銀,並提倡士紳富戶捐贈、未及一月,購谷萬擔,分儲城鄉以備歉收之年。翠年夏,河水沖壞城北大義橋,又捐瓏補修。離任之日,鉛山人紛紛踐行於道,踵接15千米。光緒十三年(1887年),家鄉大旱,劉鳳綸聞訊請賑以助度荒。次年,在家鄉倡捐學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告老還鄉,同王鳳池主持續修《興國州志》三卷。宣統二年(1910年)冬去世。
劉鳳玉(1834—1916年)派名延珍,字席聘,號翰青。鹹豐辛西年拔貢,癸亥朝考二等。劉鳳玉乃翰林院庶吉士劉鳳綸堂弟,劉鳳綸、劉風玉才華橫溢,時稱大坡府“雙鳳”。劉鳳玉曆任同州、鳳翔、榆林知府,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退居故里。回鄉後,為家鄉民眾辦實事。楓林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為解決百姓出行困難,他向光緒帝上書,提出修橋以解決通商貿易之策,光緒帝見奏章得體翔實,當即御批,撥付建橋銀兩。修橋時,劉鳳玉親自赴江西星子縣採購石材備料,經九江至富池口,再轉運到船岸碼頭。經過他的艱辛努力,上經、石骨潭、楓林、大坡、案山下.黃橋、小坡塘壩7座石橋相繼建起,一舉解決當時楓林通往武穴、富池和陽新縣城的交通困難。劉鳳玉幫貧濟困不吝嗇、好義施仁不留名、立德揚善不張揚,在當地留下極好口碑。在上經石橋告竣之日,親撰一聯自謙道:易雀航為虹橋,耗費疲神,期補八十載言行過失;冒洪濤求巨石,蹈危履險,冀免千萬人來往遲留劉午橋名炳.派名懋慈,字紹聞,別署枕坡醒士。寶樓莊(今楓林鎮坡山村大坡組)人。道光壬辰年(1832年)中舉人,初任知縣,補黃岡教諭,擢升漢陽府教授,敕授文林郎。午橋少年時,聰穎好學,七歲能文,過目不忘,被譽為神童,府試名列榜首劉贊有詩曰:“誰將筆陣掃千軍,克紹傳家翰墨勛。竹箭江南初入選,驊驟冀北早空群。伏龍有訓能承志,刻鵠遺書更勸勤。報導蟾宮攀桂客,天教哲拾魯侯芹。”劉午橋中舉後,丙申年(1836年)進京會考,因家事不及參試,他不氣餒,回梓自修。戊戌年(1838年)獲封七品知縣,甲辰年(1844年)再試獲第二名。丁未年(1847年)出任黃岡教諭。他認為中國要富強,急需人才,首先就得辦好學校。而當時辦學資金相當困難,於是他帶頭捐獻白銀一百餘兩辦學,號召在職職員捐款助學、先後籌集了上萬兩白銀,建起黃岡儒學。他慷慨接濟,凡貧子弟他都獻款助學。同治乙已年(1869年),握升漢陽府教授,先後辦起河東、晴川、柴峰等學院,一時文風大變。鹹豐壬子年(1852年),土匪猖獗,黃岡一帶百姓無法安生,劉午橋與姓金的郡守及同鄉吳又恆一起創辦團練。夫人石氏積極支持,她主動將自己的珍貴飾物拿出典當.捐獻團練,以充軍響,助夫剿匪。次年午橋與葛明府一道帶領團練攻克郡城,趕走了土匪,平息了叛亂。百姓稱讚他:“教諭午橋有膽量,創辦團練打豺狼。從此過上太平日,百姓生活得保障。”午橋離職後,督修宗祠,以奉祖先、道也;監修縣誌(黃岡縣誌),明其歷史,忠也;立義學,獻愛心,以教啟後,功也;捐田產,奉祭器,以資祭祀,光宗耀祖,敦宗睦族,德也;貸胙費,以惠族人,義也;修墳墓,慎終追遠,繼序不忘,孝也:建橋樑,鋪道路,行人通達,仁也。他晚年深研醫學、免費為百姓治病,分文不取。
柯道曙(1811—1904年)太學生,冊名正榮,字曉光,號漢台,兄弟排行第三,授“登士郎”。柯道曙後棄文從商。帶領兄弟五人以養豬、販鹽、開鋪為業。40歲時漸成巨富。為了籌建房屋,他在3千米外的翟灣修建9座磚窯,連續燒制磚瓦,又請武昌名師設計圖紙,遍請陽新、瑞昌、大冶3縣能工巧匠、歷時20年,建成大宅。此宅院占地2800平方米,長35米,寬80米,5個大門。90大壽時,縣令送他一塊匾,上書“南極壽星”4個染金大字。並贈詩一首,贊曰:“卓哉斯翁,人中之傑;德品非常,才猷超越。孝友傳家,農商立業;大恢光緒,門庭閥閱。濟困扶危,人被其漢;重道隆師,土美其德。蘭桂挺生,書香不絕;高厥其順,天壽平格。”柯道曙樂善好施,多有義舉。村後一條千餘級石板路(通江西瑞昌),便是他投巨資修築,鄉人特為立碑紀念。
柯亨鳳(1892—1930年)楓林鎮坳上村田鋪組人。早年參加革命,從事地下黨工作。民國十六年(1927年),柯享風帶著弟弟柯亨高秘密加人共產黨,主要負責組織地下黨員活動和發展地下黨組織以及籌措活動經費等任務。民國十九年(1930年),由於叛徒告密,柯亨鳳兄弟身份暴露,被國民黨逮捕,兄弟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最終被捆綁到場上組門前田畈,死於菜刀下。1996年8月22日,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柯海平(1900—1930年)湖北省陽新縣楓林鎮坡山村張家沖組人。民國十四年(1925年),加入共產黨,參加革命、並參加五湖地區“青農會”學習。隨後、參加五湖秘密農民協會和“大刀隊”,開展打土豪劣紳活動。大革命失敗後,潛入深山大坡,繼續堅持鬥爭。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在下港以一條半槍起家,組建大坡游擊隊,自任隊長,多次攻打大坡民團,同土豪劉香賅展開鬥爭。劉香賅帶人威脅柯海平年邁的父母,妄圖勸降。柯海平率領大坡游擊隊配合五湖游擊隊,多次深入鄂贛邊境的橫立山區(今屬江西瑞昌市),攻打地方民團。民國十九年(1930年),被任命為中共五湖區委委員。同年秋,被任命為中共湖北省陽新縣委委員兼任大坡游擊大隊黨代表。冬,大坡游擊隊再次與劉香賅隊伍激戰,終因寡不敵眾身中數槍被俘,後被勸降無果,終被砍頭示眾。1994年後,當地政府為柯海平立碑紀念。

社會生活

  • 設施
1979年,建設泵站,配套出口箱涵閘孔尺寸長66米×寬2.5米×高2.5米,閘底高程10.98米,閘頂高程19.48米,設計流量5立方米/秒、揚程8.72米、裝機4台×155千瓦。1998年發生特大洪水之後,加高鞏固下洋湖堤壩,徹底改變洪水泛濫、十年九災現象。
  • 農牧漁業
湖泊除養魚以外,20世紀80年代套養過珠蚌,後因水質污染嚴重,改養蓮子。現在一部分做精養魚池,一部分種植中藥材芡實。
坡山茶場地處碧雲山(東坡山)之上,海拔491米、土壤肥沃偏酸,年平均氣溫及降水量適中,自然環境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早在宋朝時期,該場所產“碧雲鳳髓”茶被列為朝廷的貢品。《湖北雜誌.物產篇》記載:“興國州東有碧雲山盛產茶、其碧雲鳳髓時為朝廷之貢品”。
  • 治水滅螺
下洋湖歷史上有釘螺面積630.67萬平方米,經過近幾十年努力,湖內變成精養魚池和良田,現有釘螺面積減少至152.8萬平方米。2010年後,經過綜合治理富水流域,全面實施封洲禁牧、以機代牛、人畜同步化療等項目實施,湖區人畜血吸蟲感染率由原來的10%以上下降至1%以下,疫區病人由原來的1362人降至54人,晚期血吸蟲病人由原來的50人下降至17人。疫區500多頭耕牛全部淘汰,血吸蟲病基本上得到控制。2013年,楓林鎮順利通過國家血吸蟲病傳播控制的驗收。
  • 工業企業
楓林硫鐵礦位於楓林公社西北大榫村夏家沖,東北距雞籠山6千米,西北距興國鎮15千米。1959年9月由湖北省勞改局創辦,不久下放給黃岡地區管轄,1964年省勞改局收回,1970年下放給陽新縣,1972年劃隸鹹寧地區。該礦占地總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當時有職工300多人。自建礦以來,累計生產硫鐵礦石19.18萬噸,煤炭12.31萬噸,硫黃17.657噸。其中1979年產硫鐵礦石2.1萬噸,硫黃2000噸,煤炭1萬噸,總產值145.57萬元。1970年以前主要產硫黃,1970年以後,為適應磷肥配套生產,轉產硫鐵礦石。不幾年因產品比價低,成本高,虧損大,該礦停產,成為礦山廢棄地。
  • 特色物產
臘米又叫吳茱萸,是貴重的中藥材。楓林臘米,尤以坳上村最為著名,是全國的臘米之鄉。據《本草綱目》記載“橫嶺山脈,盛產吳萸”。楓林坳上正地處橫嶺山脈北側,種植吳茱萸歷史非常悠久。吳茱萸可人工栽培,成本低,易管理,不畏病蟲,產量高。三年達盛產期,夏秋之交採收。成熟的臘米形狀如同花椒,顆粒比綠豆還小,色澤泛綠。其氣味甚濃烈,百步之外可聞。20世紀80年代末,臘米行情最好,每千克賣到80餘元,坳上村廣泛種植,成了臘米專業村。從2002年起,楓林鎮黨委政府把臘米作為支柱特色產業來發展。
東坡肉也叫東坡肘子,它集色、香、味於一體。據說,這道菜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直接關係。當年蘇軾由黃州赴汝州途中,遊玩楓林碧雲山到黃昏,饑渴勞頓,於是在一戶農家借宿。熱情的主人知道家裡來了貴客,特意添了一道暈菜,做菜的這位娘子將幾斤五花肉放進瓦罐里,然後添些八角和桂皮,再撒些鹽巴,舀上半瓢泉水,架上炭火燉了起來。這齎肉看上去紫中泛黃,像秋日的茄子,聞起來肉香中夾雜著大苗香,吃起來油而不膩,好吃的蘇東坡也顧不得文人面子,循著肉香跑進廚房、掀開罐蓋,夾起一塊肉正要品嘗時,娘子攔住了他說:“蘇學士乃飽學之人,今天若不吟上一首,就對不住這一罐香肉了!"於是、蘇東坡一邊吃一邊吟道:“興國好豬肘,油而不膩好下肚;文火煮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東坡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肘子也跟著沾光,成了楓林人款待貴賓的一道名菜。時至今日,在楓林不管那家,無論紅白喜事,宴席上都少不了這道“東坡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