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宮(唐朝大型宮殿建築群)

上陽宮(唐朝大型宮殿建築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陽宮,唐朝皇宮,位於神都洛陽(今洛陽市)西北側的洛水高岸。始建於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南臨洛水,北連禁苑,制度壯麗。地處宮城紫微城)之西,故亦稱“西宮”。

上陽宮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是大明宮的2.5倍,乃唐朝規模最大的宮殿群,是唐代重要的宮廷政治活動場所。上元年間,司農卿韋弘機造。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均曾於此設朝聽政,唐代宗李豫出生於此;安史之亂時,上陽宮被嚴重破壞。此後大唐政治中心遷回長安,東都洛陽地位隨之下降,上陽宮亦逐漸荒廢,直至唐德宗時廢棄。

上陽宮分為東西兩宮,共有六大組團,依據地形地勢分布,自然環境十分優越。六大組團分別為:觀風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陽宮組團。建築奢華,風景秀麗,被譽為"人間仙境",備受唐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的吟誦。唐朝詩人王建有詩讚曰:“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白居易亦發出“瞻上陽之宮闕兮,勝仙家之福庭。”的感慨。

2013年8月,洛陽市在上陽宮原址建設上陽宮文化園,於2017年4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門票免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陽宮
  • 外文名稱:ShangYang Palace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約8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觀風殿
    仙居殿
    化成院
    麟趾院
  • 地處隋唐洛陽城皇城西南
  • 建設時期唐高宗時期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交通方位:洛陽市西工區上陽路與濱河北路
  • 別稱:西宮
  • 稱譽人間仙境
歷史沿革,興建,繁榮,衰落,廢棄,宮名考義,地理環境,宮苑範圍,建築布局,七座城門,六大組團,建築形制,水系方位,花木配置,社會功能,遺址發掘,發掘歷史,發掘成果,上陽宮文化園,簡介,乘車路線,

歷史沿革

上陽宮是一處大型建築群,除地形地勢占據優勢外,這裡的宮殿建築還以繁華著稱。宮殿建築達數十處之多,宮之正殿名觀風殿武則天還政以後即居此殿。仙居殿,武后崩於此殿。
除宮殿建築外,門闕、台閣、亭觀極盡豪奢,韋機建成後,曾因太過華麗,受到彈劾免職。
唐代吟誦上陽宮的詩詞不勝枚舉,白居易作《白髮上陽人》,元稹亦寫有《上陽白髮人》。王建《上陽宮》詩云:"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唐王建《行宮詞》:“ 上陽宮到蓬萊殿 ,行宮巖巖遙相見。”從這些描述不難看出上陽宮的美,武則天留戀此宮,終老於此。

興建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高宗登洛水高岸,乘高臨下,遠遠望去甚是美觀,於是詔令司農卿韋機於此地營造高館,建成後移駕於此,又下令列岸修廊,連亘一里。
建設中的上陽宮建設中的上陽宮
儀鳳四年(公元679年),唐高宗車駕入洛,便移駕於上陽宮。上陽宮建成以後,以其雅致甚得帝王之心,凡帝王御東者,常居此宮。史載唐高宗晚年即常居此宮聽政。這位體弱多病、篤信道教的皇帝,不但親赴嵩山求道,甚至還親迎嵩山全真道人潘子真布道於上陽宮,“天子側席齋宮,虛襟宣室”。

繁榮

垂拱年間,唐睿宗、武則天曾於上陽宮中聽政。武則天還常在上陽宮中宴饗群臣,《全唐文》即隸錄宋之問早秋上陽宮侍宴序》。相傳武后游上陽宮,隔河遙見積善坊中其母榮國夫人宅及太原寺,心常淒感,後下令移寺於城東積德坊。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群臣進言:“有鳳凰從明堂飛入上陽宮,落在左台梧桐樹上。”武則天急忙率眾觀看,鳳凰看到武則天后便向東南飛去,身後的朱雀雲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離去。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神龍政變後,武則天移居上陽宮,李湛留宿於此守衛。二月,唐中宗率領百官到上陽宮問武則天起居,從此每十日一去上陽宮。戊申,唐中宗率領百官到上陽宮,為武則天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唐玄宗時,經常在上陽宮處理朝政和舉行宴會。玄宗居洛期間,曾有十日一朝於上陽西宮之慣例,為此,盧懷慎曾上《諫十日一朝西宮表》稱紫微城應天門到上陽宮提象門之間道路短促狹窄,“騎不得成列,車不得方軌”,如此累進累出,有礙皇上威嚴,認為還是多在紫微城中聽政為好。開元中,玄宗曾攜武惠妃幸上陽宮麟趾殿;他又曾於上陽宮中觀燈,結構彩樓三十餘間。
開元五年,唐玄宗第九子悼王李一薨於上陽宮。唐玄宗將其葬在城南龍門東岑,欲在宮中舉目而見。
開元十年,唐玄宗御洛城門試文章及第人,命蘇晉陳希烈於上陽宮化城院考。
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唐代宗李豫出生於上陽宮。
開元二十年月四月,唐玄宗宴百官於上陽宮東洲,君臣同樂。
開元二十四年正月,吐蕃遣使朝貢當地特產金銀器玩數百件,造型奇特。唐玄宗下令將其列於上陽宮提象門外,向百官展示。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七月,洛水泛漲,毀天津橋及上陽官仗舍

衰落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一月八日,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十二月十三日,叛軍攻克東都洛陽,居住在上陽宮的梅妃死於亂軍之中。安史之亂中,洛陽淪陷,城郭損毀嚴重,上陽宮亦難逃厄運。元鎮詩“御馬南奔胡馬蹙,宮女三千合宮棄。宮門一閉不復開,上陽花草青苔地。”當年上陽宮附近唐軍與叛軍曾有過激戰。《新唐書·封常清傳》載:安祿山進犯洛陽,常清自郭城上東門節節敗退,叛軍四面鼓譟而入,殺掠人吏,常清最後自提象門退入上陽宮,並砍倒宮內樹林以作疑兵之計。後來,郭子儀克復洛陽,於西上陽宮金華門外獲信寶”。
安史之亂後,東都洛陽目滿瘡痍,唐朝皇帝將幸洛都郭子儀上《請車駕還京奏》:“鹹謂陛下已有成命,將幸洛都。臣熟思其端,未見其利。夫以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棒棘,豺狼所啤。”勸皇帝收回成命,返回長安。於是,朝廷政治重心回到西京長安,上陽宮與東都洛陽的地位日漸低落。洛陽城的境況已如此,上陽宮的情形可想而知。

廢棄

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上陽宮最終廢棄。白居易《上陽白髮人》詩“序”言:開元間,楊貴妃專寵,上陽宮一度成為她幽閉宮女的地方,而上陽宮,“貞元間尚存焉”。元頹系白居易生前好友,二人間常有詩作答謝,元稹亦有《上陽白髮人》。其時上陽宮已空留殘垣斷壁,兩位詩壇巨子只能在此憑弔古蹟,空發幽思了。

宮名考義

上陽”一詞謂天上的陽氣。出自《漢書·五行志上》:“ 劉歆以為上陽施不下通,下陰施不上達,故雨。”

地理環境

上陽宮在禁苑(神都苑)之東,宮城(紫微城)之西,東接皇城(太微城)之西南隅,南臨雒水,西距谷水,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南,北連禁苑。
上陽宮上陽宮
上陽宮傍城依水,地勢開闊,地理環境十分優美。隋煬帝宇文愷築東京(609年改稱東都),以洛水貫都,為河漢之象。終隋唐兩代,洛河兩岸,天津橋畔,是神都洛陽著名的覽勝之地。從這裡極目向西,座落在洛水北岸的上陽宮宛若人間仙境,詩人白居易在《洛川晴望賦》中想像當年上陽宮的繁華,不禁發出了“瞻上陽之宮闕兮,勝仙家之福庭”的感慨。

宮苑範圍

上陽宮苑範圍,據《唐六典》記載:“上陽宮在皇城之西南,之東垂也。南臨洛水,西距谷水,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南。上元中營造,高宗晚年當居此聽政焉。”《元河南志》記載與《唐六典》記載相似。
上陽宮位置上陽宮位置
根據上述記載,對照洛陽市地形圖,唐上陽宮的範圍包括今洛河以北,紗廠路以南,潤河以東,西工體育場以西,大約近8平方公里。由於這一帶多被現代建築所壓,上陽宮的宮門、殿、樓、閣、台、觀、堂、亭等尚不能確指其處。

建築布局

上陽宮的宮苑建築功能,是供唐王朝宮室后妃居住和朝廷及宮室人游賞、離居的地方,高宗和武則天晚年在此處理朝政。因此,上陽宮的建築,根據其功能要求,採取了組團式布局。根據《唐六典》記載,對照《永樂大典》中的上陽宮圖,其各建築組團,沒有像朝宮那樣,對稱、行列布置,而是採用自由的、集錦式組團的布局,散置在上陽宮的園林空間之中。
上陽宮分為東西兩宮,梅妃所居為上陽東宮,而西上陽宮在上陽東宮之西南,兩宮夾谷水駕虹橋,以通往來。

七座城門

東面二門,南曰提象門,是上陽宮正門。司農卿韋機測造,(一說司農少卿樊則造)。宮南門通苑內。安祿山入侵可以,封常清戰敗,從提象門入,倒樹以礙之。北曰星躔門。門外有政事院。
南面二門,東曰仙洛門,開元二十年,唐玄宗宴百官於上陽宮東洲。西曰通仙門。並在苑內。開元十三年五月,妖賊劉定高夜犯通仙門。
北面一門,曰芬芳門。
西面二門,曰金華門。乾元元年,郭子儀於上陽西金華門外仗下獲信寶。按金華當是上陽西門。

六大組團

從規劃角度分析,分為六大組團。
(1)觀風殿組團
上陽宮觀風殿上陽宮觀風殿
觀風殿是上陽宮正殿,大殿坐西向東,高宗居此聽政,武則天還政後居此,包括觀風門、浴日樓、麗景台、七寶閣、九洲亭和曜掌亭等。這組建築,在皇城提象門外,距皇城最近,面東。其位置大體在西工八一路一帶。
(2)化成院組團
包括仙居殿(武則天於神龍元年(705)十一月崩於上陽宮此殿,年八十三)、甘露殿雙曜亭等。大體在今金谷園路以西,唐宮路以北,手錶廠以東的方形地段內。
(3)麟趾殿組團
包括神和亭、洞之堂和××亭等,據《永樂大典》上陽宮圖示(下同),大約在今市第二人民醫院一帶。
(4)本院組團
包括麗春殿、含蓮亭、芙蓉亭、宜男亭。據圖示,大體在今西工613研究所一帶,南去洛河,風景佳麗,臨河有一里長的長廊。
上陽宮建築布局上陽宮建築布局
(5)芬芳殿組團
在上陽宮西北的芬芳門內。包括宜春院、仙妤院、妃嬪院、冰井院、露菊亭和上清觀等。按圖示,大體在今西工西小屯村以北地段。
(6)上陽宮組團
據圖,上陽宮西部有一方形宮園(小上陽宮)。《唐六典》關於上陽宮最後一段說得不清楚,《城坊考》也說“不知其處”,永樂圖未標的一組建築,可能指此小上陽宮內的組團建築。玉京門為其東門(符合《六典》說的通仙門之“東北”),若此,小上陽宮內就有客省院、蔭殿、翰林院、飛龍廄等建築組團。大體在今王城公園、六建公司一帶。
註:通仙門內的甘湯院也是一個組團。
上述各殿、院應是一個建築組團的主體建築,相應還有附體建築,方能滿足嬪妃居住或游賞或朝廷離居生活之功能。這種組團式自由布局的離宮建設,既有著前朝隋十六院的遺風的繼承,也有根據其時其地的條件重新規劃,闡發著其時人的創造才能。隋十六院“永樂”圖示,還呈現著行列的簡單化跡象,而上陽宮的“永樂”圖示,則完全是自由布局。自由布局所顯示的自然性更強,擇地更得體於自然。

建築形制

從上陽宮的建築命名:宮、院、殿、堂、亭、台、觀、廄(馬廄)等來看,是離宮園林屬性。對於建築形制,史料缺乏記載,考古發現的上陽石蟾蜍水口、琉璃瓦當等,反映著其建築的雕飾精麗,其雕樑畫棟之精麗,無疑比水口瓦當更顯重要。而遺留下來的文學作品,則描寫了其景象的華貴。這裡附上相關的精彩片段。
上陽宮上陽宮
白居易《洛川晴望賦》:
“……三川浩浩以奔流,雙闕峨峨而屹立。飛梁徑度,訝殘紅之示消;翠瓦光凝,驚宿雨之猶濕。……山水隱映,花氣氳冥。瞻上陽之宮闕兮,勝仙家之福庭。……”
賈登《上陽宮賦》:“天子卜,惟洛食受於河圖,開上陽別館。取大壯之規模,爾其則以三象;啟雲構而承天,擎露盤而洗日。俯馳道而將半,臨御溝而對出。凝海上之仙家,似河邊之織室。……既其避暑,亦以迎春。……閉門戶而藏春,掩金台而罷曙。見芳草之空積,看桂花之獨著。……”
“……上陽別宮,丹粉多狀,鴦瓦鱗翠,虹梁疊狀。橫延百堵,高量十丈。出地標圖,臨流寫障。霄倚霞連,屹屹言言。翼太和而聳觀,側賓曜而疏軒。”從詩賦的拂光掠影描寫,知道上陽宮的建築高大宏麗,“啟雲構而承天”,“屹樓台而鎮空”主要建築是綠瓦紅柱,“翠瓦光凝”“鴦瓦鱗翠”“丹粉多狀”琉璃瓦,紅油漆殿柱。
李昭道的《洛陽樓》圖和唐佚名畫的洛陽《宮苑圖》橫幅,其中有亭、廊、折線形橋。樓閣多為兩層,重檐,八角或六角平面,彼此相接,縱橫交錯,自由布局。又有高台重樓,建築屋頂形式有歇山懸山攢尖,亭也多重檐。這些唐畫應是唐上陽宮建築的藝術反映。

水系方位

唐·王建詩: “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畫閣紅樓宮女笑,玉蕭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說明上陽宮是水景園,依地勢應是澗水引入宮中,再出宮入洛河。“宮苑圖”畫亦水流環繞。
上陽宮“水景園”上陽宮“水景園”

花木配置

“上陽花木不曾秋”說明上陽宮內常青的松柏多,又有南方的桂、橙之類闊葉長青樹。《元河南志》說北亭院“內有竹木森翠”,元稹上陽白髮人》中說:“上陽花草青營地”,“秋池暗度風和氣”,以及唐人“宮苑圖”畫,均蒼松滿苑。
唐上陽宮比隋西苑十六苑規模略小,仍是水域豐盈的水景園,建築比隋西苑豪華,高宗、武則天居之觀風殿、仙居殿等規制等級更高,綠化尤好,常青之松、柏、竹尤多。

社會功能

封建王朝的皇帝實行多妃制,唐王朝的皇帝妻妾之多,亦為登峰造極。史書記載,後宮人數最多的是風流天子唐玄宗。白居易《長恨歌》中說他“後宮佳麗三千人”。杜甫在《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中說:“先帝侍女八千人”。《舊唐書》中的宦官傳中說:開元、天寶時期,長安、洛陽各地的宮人總數超過了四萬。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世界史上也難有與比。北宋陶谷清異錄》中說:“開元中,後宮繁多,侍御寢者難於取捨,為彩局兒而定之。”即太監“集宮嬪用骰子擲,最勝一人乃得專夜。”這只是近侍者所有的待遇,而行宮中的絕大多數宮女,卻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 (白居易《上陽白髮人》)直到玄宗死去,一生處於“寥落古行宮”,“閒坐說玄宗” (元稹《行宮》)。洛陽上陽宮是皇帝東都第二大皇宮,其實際的社會功能是皇帝的“美女庫”。
封建社會中正直的儒家士大夫們,如白居易和元稹,曾就宮女的社會問題上疏“請放宮女”,他們並以文學形式揭露這一不平的社會現象。元稹《上陽白髮人》中說:“……御馬南奔胡馬蹙,宮女三千合宮棄。宮門一閉不復開,上陽花草青苔地。月夜閒聞洛水聲,秋池暗度風荷氣。日日常看提象門,終身不見門前事。近年又送數人來,自言興慶南宮至。我悲此曲將徹骨,更想深冤復酸鼻。……”
上陽宮上陽宮
樂府詩集》卷九六白居易《上陽白髮人》題解曰:“天寶五載以後,楊貴妃專寵,後宮無復進幸。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其一也,貞元中尚存焉。”這裡把上陽宮作為“美人庫”的功能亦說的明白。白居易的《上陽白髮人》說的更悽慘:“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族親,扶入車中不叫哭;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燈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淒老休?。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由此可見,上陽宮是唐王朝宮女的“幽禁所”。故發生了上陽宮女用題詩紅葉,拋於宮中流水,寄懷幽情的故事。這裡附上一些唐代的紅葉詩。詩人徐凝寫《上陽紅葉》:
“洛下三分紅葉秋,二分翻作上陽愁。千聲萬片御溝上,一片出宮何處流。”
全唐詩》十一函十冊收錄上陽宮天寶宮人《題洛苑梧葉上》詩,題解:“天寶末,洛苑宮娥題詩梧葉,隨御溝流出。顧況見之,亦題詩葉上,泛于波中。後十餘日,於葉上又得詩一首。後聞於朝,遂得遣出。”其詩為: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人。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又題》:
“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風取次行。”
又德宗宮人鳳兒《題花葉詩》:
“一入深宮裡,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
又宣宗時宮人韓氏《題紅葉》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遺址發掘

發掘歷史

1989 -1993 年間,為配合洛陽市西工區支建街住宅小區基建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在此進行考古發掘, 清理了一處保存較好的唐代園林遺址,發掘工作分兩次進行,歷時15 天,共開探方13個, 發掘總面積16486平方米。

發掘成果

遺址發掘中暫沒發現有關建築物名稱及年代的文字資料。這次清理的園林遺址位居隋唐洛陽城皇城西南, 北距皇城南牆40米,東距皇城右掖門約250米, 南臨古洛河, 與文獻中唐東都上陽宮的地望基本相符。據《大唐六典》卷之七“尚書工部”載:“上陽宮在皇城之西南, 苑之東垂也, 南臨洛水, 西拒谷水, 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南”。《元河南志》等文獻亦有類似的記載。由此可見, 該園林遺址應屬唐東都上陽宮內的一處建築。
從這次發掘的情況來看, 該園林遺址布局謹嚴, 構思精巧, 廊房水榭, 錯落有致, 山石池水, 自然成趣, 充分體現了唐代高超的造園藝術。遺址出土的大量黃、綠琉璃瓦和精巧玲瓏的銅製建築構件, 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上陽宮建築是何等奢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水池淤土中出土的一件璃首,用整塊青石精雕而成, 龍首形神兼備, 栩栩如生, 可謂唐代石雕中的精品。
上陽宮上陽宮
此次發掘的園林遺址僅是唐東都上陽宮內一個極小的局部。由於遺址周圍已被現代建築覆蓋, 發掘面積極其有限, 所以該園林遺址究竟屬於上陽宮內哪座建築, 它的全貌如何, 尚待以後的考古發掘與研究來解決。

上陽宮文化園

簡介

主詞條:上陽宮文化園
上陽宮文化園位於洛浦公園彩虹橋東濱河北路與上陽路交會處,主要建築包括觀風殿、化成院、冰井院,採用仿唐式風格,總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洛浦公園整體提升改造項目的重要內容。項目功能以展覽為主,將展示洛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項目將設有茶樓,洛陽小吃,棋牌室,還可以水上行舟,將打造成文化綜合傳播平台,給市民及外地遊客提供又一個休閒之地。

乘車路線

洛陽火車站到上陽宮文化園
上陽宮地點
  • 洛陽火車站出站口

  • 從洛陽火車站出站口到道南路,行駛150米

  • 左轉,進入道南路,行駛1.9公里

  • 右轉,從道南路到定鼎北路,行駛440米

  • 請直行,進入定鼎北路,行駛480米

  • 請直行,進入定鼎南路,行駛420米

  • 左轉,進入凱旋東路,行駛150米

  • 右轉,進入定鼎南路,行駛780米

  • 右轉,從定鼎南路到上陽宮花園,行駛4.4公里

  • 上陽宮花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