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隋西苑位於隋東都洛陽宮城以西,北背邙山,東北隅與東周王城為界,周一百二十里。苑中造山為海,周十餘里;海內有蓬萊、方丈、瀛洲諸山,高百餘尺,台觀殿閣,分布在山上。山上建築裝有機械,能升能降,忽起忽滅。海北有龍鱗渠,渠面寬二十步,屈曲周繞後入海。沿渠造十六院,是十六組建築庭園,供嬪妃居住。每院臨渠開門,在渠上架飛橋相通。各庭院都栽植楊柳修竹,名花異草,秋冬則剪彩綴綾裝飾,壯麗非凡。院內還有亭子、魚池和飼養家畜、種植瓜果蔬菜的園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西苑
- 外文名:West Imperial Park of Sui dynasty
- 拼音:Sui Xiyuan
- 建於:大業元年
隋西苑,概況,概貌,影響,相關資料,煬帝築苑,西苑概況,當代新建,隋代回望,
隋西苑
West Imperial Park of Sui dynasty
隋煬帝的宮苑之一,又稱會通苑。建於大業元年(605)。
概況
概貌
十六院之外,還有數十處遊覽觀賞的景點,如曲水池、曲水殿、冷泉宮、青城宮、凌波宮、積翠宮、顯仁宮等,以及大片山林。可泛輕舟畫舸,作采菱之歌,或登飛橋閣道,奏遊春之曲。
影響
隋西苑的布局,繼承了漢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的統治以及享樂主義思想,具有濃厚的象徵色彩。十六組建築庭園分布在山水環繞的環境之中,成為苑中之園,不象漢代宮苑那樣以周閣復道相連。這是從秦漢建築宮苑轉變為山水宮苑的一個轉折點,開北宋山水宮苑──艮岳之先河山上的建築能時隱時現,反映建築技巧的提高。
相關資料
隋西苑:影響後世至深的皇家園林
煬帝築苑
連年戰亂,使北魏洛陽城曾經輝煌的園林勝景幾近湮滅。隋唐洛陽園林的興盛,始於隋煬帝楊廣。唐韋述《兩京記》中載:煬帝攜群臣登邙山,觀伊闕,慨然言道:“此龍門耶,自古何不建都於此?”蘇威曰:“以俟陛下。”性格奔放的年輕皇帝聞此自是大喜:洛陽依山面水,藏風聚氣,龍門應天闕,洛河像河漢,皇居之地,舍此其誰?
煬帝即位第二年,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詔令營建東京洛陽。是年五月,西苑始築。史籍中這樣描述其景:苑囿接連不斷,園內遍布諸州貢獻的草木花果、奇珍異獸;谷水、洛水自苑西入而東出注於洛水。
西苑概況
設圍牆隔離的西苑地域極廣。《元河南志》記載其“周長二百九十里一百三十八步”。據此推斷,其範圍在今洛陽市北部、西部,北含邙山,南含龍門,西至新安、宜陽境內,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其位於最西南處的離宮名“顯仁宮”,即在今宜陽縣城位置。規模如此大的皇家園林,除具有駐軍、軍事演練、提供林木薪柴等功能,產出的蔬果糧食亦能完全滿足宮中生活所需。
西苑劃分成宮苑區和苑囿區。前者毗鄰宮城之西,與皇城相連,大體在今洛河北、邙山南、澗河東區域內。宮苑內設明彩、麗景等16院。每院置一名四品夫人管理,16位夫人主16院。院內引清流穿過,遍植名花奇樹。其中渠架飛橋,殿築水中,幽窗曲室,壁砌生光,“壯麗巧絕”之處不可勝數。
每院還置一屯,使宮人管理,養魚飼畜,種植蔬果。在此,可泛輕舟畫舸而習采菱之歌,可升飛橋連廊而奏春遊之曲——頗能抒發寄情山水、樂歸田園的雅士情懷。
宮苑內聚石為山、鑿地為湖海。每湖方十里,湖中積土為山,山上建有亭、殿,曲折環繞,窮極人間奢華。苑中有海曰“大海”,方圓四十里,海中仿建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山上修台榭迴廊,山上風亭、月觀都由“機械”操作,忽升忽沒,宛如仙山樓閣,凡人莫辨。
對“大海”的確切位置,中國風景園林協會理事、洛陽規劃設計院原總工程師王鐸先生講:經考古發掘,洛河南大城西便為當年“大海”之所在,今西工下池村“下池”之名可能就是民間對“大海”稱謂的延傳。
自秦漢始,皇家園林多有鑿池築“三仙山”的傳統,意寓“神山仙境”。“大海”三島,規模空前,對後代影響極深,諸如漢武帝時代的上林苑。清代的北京西苑(今北海公園和中南海),便是引西山水聚什剎海,又鑿池為北中南海,堆三島於其中。
當代新建
1980年,洛陽市在西苑16院遺址上建起一座遺址公園:西苑公園。公園具體而微,其中以河、湖、山為脈絡布置園景、廣布植物的特色,亦可作為後人一窺西苑美景之憑。
隋代回望
宮苑園林是煬帝宴飲遊樂之所,“每秋八月月明夜,帝引宮人三五十騎,開閶闔門入西苑,歌管達旦”。此番陣勢尚不足奇,煬帝有時竟攜數千名宮女夜遊西苑,伴著清樂乘興作詩填詞。冬日,他便使宮人剪裁絲綾,掛於枝頭做花,置於池中為荷,使西苑繽紛依舊。
煬帝又好歌舞雜技。《隋書》中記載:“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至晦而罷……一萬八千人大列火炬,光燭天地。”盛世之況,正月十五鬧元宵之俗正源於此。
讀古人書,千年前勝景如臨眼前。想來如今洛陽每年正月十五從谷水至七里河的花燈展,那萬頭攢動、彩溢河漢的絢爛場景,怕是愛熱鬧的煬帝若在,也要來瞅上一眼吧?
宮苑園林以外更廣大的地區為西苑苑囿區。其間青山秀水處,散建景華、凌波等11處離宮。每宮均有園林建築群體,供皇帝郊獵寓居或消暑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