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三(姓氏))

三姓(姓氏)

三(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清初稱此地為和屯噶珊(漢語稱古城屯),後因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三姓赫哲居此,改稱依蘭哈喇。滿語依蘭為三,哈喇為姓,故稱三姓。1858年和1860年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分別割讓三姓西北和北部、東部土地給俄羅斯帝國。三姓全國人數4490人,北京人數不足10人,主要分布安徽,起源源於地名,出自滿族古居地“叄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姓
  • 外文名稱:San Xing city
  • 別名:古城屯、依蘭
  • 行政區類別:副都統轄區
  • 所屬地區:吉林將軍
  • 下轄地區:今黑龍江東北,俄國遠東一部
  • 政府駐地:三姓(今依蘭)
  • 地理位置:吉林將軍轄區北部
地名,基本介紹,姓氏起源,起源一,起源二,遷徙分布,歷史名人,三繼堂,叄布·拉諾日布,

地名

清代前期東北地區重鎮之一。故址在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地當牡丹江松花江合流處。瀕松花江南岸,東臨倭肯河,城三面江流環繞,為水陸交通要地。為五國城部之越里吉部地,金屬胡里改路(今依蘭),元於此地設胡里改萬戶府、斡朵憐萬戶府(今依蘭附近)。明於此地置和屯衛建州女真曾居此地。後舒穆魯氏赫哲人又遷來此地。清康熙帝五十三年(1714),於四姓赫哲中挑放披甲兩百名,編為四旗,自吉林烏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揀派協領一員統轄。次年築城駐守,為清代前期東北地區一重鎮。雍正帝五年(1727)置副都統光緒帝三十三年(1907),建行省,改將軍為總督。三姓亦裁副都統,改設依蘭府,隸屬東北路兵備道。1913年,改依蘭縣。今為黑龍江省依蘭縣治所在地。
此圖片為依蘭縣丹青河旅遊風景區-號稱北方第一漂的“巴蘭河漂流”段“補天遺柱”,當地俗稱“煙筒山”。

基本介紹

三[弎、叄,讀音作sān(ㄙㄢ)]。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山西運城,湖北武漢,廣東吳川,四川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漢族、藏族、傣族、僳僳族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宋代有三開;明代有三成志;又有三庸道,祁門縣丞。
三姓

姓氏起源

三(sān)姓源出有:
三姓

起源一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桓公子御說,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宋桓公這個君主的寵妃特別多,生有七個兒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盪、子六鱗、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宋桓公病逝,由長子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
在宋桓公的第三子子三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齒序名字為姓氏者,稱三氏、種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起源二

源於地名,出自滿族古居地叄牲,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叄牲,亦稱三姓,為古女真族居住故地名稱,即今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所轄伊蘭市。叄牲的地理位置在牡丹江與松花江合流處,瀕松花江南岸,東臨倭肯河,城三面江流環繞,為水陸交通要地。虞、夏、商時期,叄牲為肅慎之地;漢、晉時期為挹婁之地,東漢朝中葉至唐朝時期,大批漢族人開始遷居該地;南北朝時期屬安骨部的屬境;隋朝事情為靺鞨之地;唐朝時期則屬忽汗州遼國時期,叄牲為五國城部之越里吉部地,金國時期屬胡里改路(今依蘭),元朝時期於該地設胡里改萬戶府、斡朵憐萬戶府(今依蘭附近)。明朝時期再置和屯衛。歷史上,建州女真曾居於該地,因此在清朝初期稱其地為和屯噶珊(古城屯),後因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三姓赫哲族人居於該此,因此改稱“依蘭哈喇”。在滿語中,“依蘭(yilan)”漢義為“三”,“哈喇(hala)”漢義為“姓”,故稱叄牲(三牲、三姓)。後來,舒穆魯氏赫哲族人又遷來該地。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滿清政府於四姓赫哲族人中挑“放披甲”兩百名,編為四旗,自吉林烏喇(今吉林吉林)揀派協領一員統轄。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在叄牲築城駐守,為清朝前期東北地區的重鎮。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設定副都統,管理旗務,鎮守地方。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農曆1月,東北地區建行省,改將軍為總督,叄牲改設為依蘭府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農曆4月,依蘭府設東北路兵備道,管理依蘭、密山臨江(今同江)一帶邊務及東北沿邊兵備事宜,並管理依蘭等處關稅、交涉事宜,同時裁撤三姓副都統。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3月,依蘭府改置為依蘭縣,今為黑龍江省依蘭市治所之地。在清朝初期,叄牲曾一度為沙皇沙俄所霸侵,後在康熙大帝詔令指揮的著名“雅克薩之戰”中被中國軍隊奪回。其地原住居民多為女真族、蒙古族、鄂倫春族
其地女真族赫哲族、蒙古族中多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稱叄牲氏、叄姓氏、叄布氏等,後多省文簡化為漢字單姓,稱叄氏,簡筆為三氏。

遷徙分布

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地五百六十二位。

歷史名人

三繼堂

1936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同濟大學、鄭州大學兼職教授。

叄布·拉諾日布

(公元1954~今),蒙古族;內蒙古扎魯特旗人。著名當代民族藝術理論家。內蒙古哲里木盟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
1980年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蒙文系,1971年在哲里木盟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當演員,1987年從哲里木盟民眾藝術館調到哲盟文學藝術研究所。系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哲盟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等。
1975年開始曲藝創作,作品有《壘牆之歌》、《毛主席永遠在牧民心中》、《我的家鄉》等二十五首好來寶。八十年代撰寫《蒙古族說書藝人流派分類》、《蒙古族說唱藝術縱橫談》、《蒙古族的吹奏樂器雙筒》、《論蒙古族搖籃》、《蒙古人的打狼趣聞》等八十餘篇研究文章,發表在全國性和省級報刊上,有的收入論文集。
1985年參加編寫《內蒙古民間文學集成》和《內蒙古曲藝志》,同時撰寫了《哲里木盟曲藝志》十七萬字,1983年編寫《蒙古族民間文學選》,1988年編寫出版《蒙古胡爾齊三百人》(獲科爾沁文藝創作二等獎),1993年整理出版《蒙文玉匣記》,1990年出版《蒙古族說唱藝人小傳》,同年出版的長篇英雄史詩《寶迪嘎拉布汗》獲第二屆中國北方民間文學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