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監管

三資監管是指通過各種渠道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進行監督、管理。

隨著網際網路電子政務的發展,三資監管逐步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農村三資”方式,把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信息用電視、網站、APP、小程式、查詢機等形式公示公開出來,實現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信息化、制度化、規範化監督管理,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建議權,促進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的創建。

改善農村信息滯後、發展緩慢的現狀,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提升農村村財政管理水平,實現農民增收,使我國的農村建設走向新的里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資監管
  • 相關詞條:三資,三資管理,三資監管平台
  • 意義:規範村級財務制度,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 監管主體:紀委監委、相關職能部門、鄉鎮黨委、人民民眾
  • 監管範圍:對涉及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財務計畫、收入、支出、利益分配等進行監督管理。
產生背景,產生依據,加強管理,農村集體三資公開規定,推進信息化公開平台規範化,三資監管信息化,特點,運行環境,意義,三資監管平台,

產生背景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就是我們簡稱的“三資”。它是廣大農民民眾長期以來共同創造的財富,是國家賦予廣大農民民眾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涉及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是目前農村工作的熱點和焦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農村集體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涉及的面也越雅槳嬸頌來越廣泛。特別是近幾年來呈現出農村集體、涉農項目資金多元化、資產利用多樣化、資源開發產業化,這些都對如何加強農村“三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於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涉及到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三資”管理是作為目前搞好農村工作的熱點和焦點之一。其問題的焦點表現凸顯為村民為承包耕地和非家庭承包的旱地發生糾紛;村民為高速公路建設征地等各種類型征地拆遷而引發出農戶與農戶、農戶與集體之間的土地權屬糾紛;村民承包山林引發的舟射頸戰糾紛導致群體事件;村級財務不健全、不公開而引起民告官現象等等,就是農村“三資”管理存在問題的具體表現。

產生依據

加強管理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要求,健全制度、規範管理、強化民主監督、加強服務,形成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經營高效、管理民主、監督到位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促進農民收入增加,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不斷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創新管理方式,拓展工作內容。

農村集體三資公開規定

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監督方式,也是防治微腐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2011年11月21日,農業部印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規定》的通知,明確提出:“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其財務活動情況及其有關賬目,以便於群敬踏盼眾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如實向全體成員公開,接受成員監督。實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的,代理機構應當按規定及時提供相應的財務公開資料,並指導、幫助、督促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財務公開”。同時明確規定了公開的內容範圍:財務計畫、各項收入、各項支出、各項資產、各類資源、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

推進信息化公開平台規範化

推進基層政務公開,要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標準化、信息化管理,充分發揮政府入口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平台作用,更多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政務公開工作。

三資監管信息化

傳統的三資公開主要是通過公示欄的方式進行,而三資監管的也是通過對農村集體經濟的賬務進行審計來完成。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應該利用電子政務G2C的便利,結合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建立統一的三資監管平台,為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提供與時俱進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特點

規範三資監管流程:數據錄入後通過逐級審核機制,層層把關,流程規範、嚴謹。監管實時到位:隨時查詢業務處理過程和信息,員禁故杜絕人為操作、監督滯後。智慧型預警:設定預警值,智慧型預警異常數據。 數據智慧型匯總:對基層村/社區三資(資金、資產、資源)進行數據匯總,形成智慧型雲資料庫。數據比對明確:對三資契約台賬進行內部數據比對+外部信息公開,擴大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運行環境

監督監管部門:在實際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執行“走板”、人為操作、虛假公開、監督滯後等問題,使用三資監管平台既能保證村居/社區三資依法單獨管理,又能保證監管部門隨時隨地查詢業務處理過程和結果。
基層分管領導:村裡的財務管理人員想查看會盼凝危計工作人員的財務處理信息,紙質的賬單信息多,狼灑駝閱讀效率低,過程複雜,利用三資監管平台實現隨時查看,提高效率。
基層會計操作人員:村務會計每月月底都十分忙碌,有大批量的財務報賬信息需要整理審核,使用三資監管平台實現實時錄入信息,分散工作壓力。
社會民眾:村民查看村里發布的財務公開信息和對問題數據的反饋需要“兩頭跑”,三資監管平台結合手機APP、小程式、查詢機、LED大屏等展示終端,讓村民可同時查看信息並進行反饋。同時外地工作的村民也可隨時隨地查看相關信息、進行同村對比、了解資金動向。

意義

三資監管信息化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有利於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民眾的合法權益;有利於盤活農村集體存量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有利於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增強集體組織為農戶服務的功能;有利於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三資監管平台

三資監管信息化主要是通過三資監管平台和相配套的硬體終端設備實現,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產生的三資監管平台,不僅能夠擴大各監管部門監督範圍,更能提升監督實效,同時通過各種渠道的公開,頸滲也能有效發揮人民民眾的監督效果。

特點

規範三資監管流程:數據錄入後通過逐級審核機制,層層把關,流程規範、嚴謹。監管實時到位:隨時查詢業務處理過程和信息,杜絕人為操作、監督滯後。智慧型預警:設定預警值,智慧型預警異常數據。 數據智慧型匯總:對基層村/社區三資(資金、資產、資源)進行數據匯總,形成智慧型雲資料庫。數據比對明確:對三資契約台賬進行內部數據比對+外部信息公開,擴大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運行環境

監督監管部門:在實際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執行“走板”、人為操作、虛假公開、監督滯後等問題,使用三資監管平台既能保證村居/社區三資依法單獨管理,又能保證監管部門隨時隨地查詢業務處理過程和結果。
基層分管領導:村裡的財務管理人員想查看會計工作人員的財務處理信息,紙質的賬單信息多,閱讀效率低,過程複雜,利用三資監管平台實現隨時查看,提高效率。
基層會計操作人員:村務會計每月月底都十分忙碌,有大批量的財務報賬信息需要整理審核,使用三資監管平台實現實時錄入信息,分散工作壓力。
社會民眾:村民查看村里發布的財務公開信息和對問題數據的反饋需要“兩頭跑”,三資監管平台結合手機APP、小程式、查詢機、LED大屏等展示終端,讓村民可同時查看信息並進行反饋。同時外地工作的村民也可隨時隨地查看相關信息、進行同村對比、了解資金動向。

意義

三資監管信息化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有利於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民眾的合法權益;有利於盤活農村集體存量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有利於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增強集體組織為農戶服務的功能;有利於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三資監管平台

三資監管信息化主要是通過三資監管平台和相配套的硬體終端設備實現,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產生的三資監管平台,不僅能夠擴大各監管部門監督範圍,更能提升監督實效,同時通過各種渠道的公開,也能有效發揮人民民眾的監督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