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 Template:Refimrove
三角龍 的
屬 名為
Triceratops ,在
希臘文 的意思是“有三隻角的臉”;
tri/τρι- 在
希臘語 的意思為“三”,
ceras/κέρας 意為“角”,而
-ops/ωψ 意為“面孔”。
敘述 三角龍 個體的身長被估計有6到10米長,高度為2.4到2.8米,體重估計約達5到10噸。三角龍最顯著的特徵是它們的大型
頭顱 ,是所有陸地動物中最大之一。它們的頭盾可長至超過1米,可以達到整個動物身長的1/3。三角龍的口鼻部上方有一跟鼻角,以及一對位在眼睛上方的額角,額角可長達0.8-1.1米。頭顱後方則是相對短的骨質頭盾,某些個體的頭盾邊緣有多個頸盾緣骨突。大多數其他有角盾恐龍的頭盾上有大型洞孔,但三角龍的頭盾則是明顯地實心、沒有洞孔。
三角龍具有粗短的四肢、前腳掌有五個腳趾、後腳掌則有四個短蹄狀腳趾。雖然三角龍確定是
四足動物 ,它們的步態長久以來處於爭論中。
三角龍 的前肢起初被認為是從胸部往兩側伸展,以助於承擔頭部的重量。這種站立方式可見於查爾斯·耐特(Charles R. Knight)與魯道夫·札林格(Rudolph F. Zallinger)的早期繪畫中。然而,角龍類的
足跡化石 證據,以及近期的骨骸重建模型,顯示三角龍在正常行走時保持者
直立姿勢 ,但
肘部 稍微彎曲,居於完全直立與完全伸展兩種說法的中間,類似現代
犀牛 。但這種結論無法排除三角龍抵抗或進食時會采伸展姿態。
化石 與其他四足恐龍相比,例如
裝甲亞目 、許多
蜥腳下目 ,三角龍的前肢、前腳掌仍保持相當原始的結構。當裝甲亞目、許多
蜥腳類恐龍 行走時,前腳掌的腳趾向前,掌心向後。當
角龍類 、以及采四足方式前進的
鳥腳類恐龍 行走時,前腳掌的腳趾是朝向前方與兩側撐開的。採取二足方式行走的
獸腳類 恐龍,也保有這項原始特徵,後肢的腳趾也是往前方與兩側撐開的。
三角龍 的前腳掌有五個腳趾,但只有前三趾協助支撐體重,第三、第四腳趾已退化,沒有短蹄狀腳趾。
分類 三角龍 是
角龍科 中最著名的一屬,角龍科是群大型
北美洲 角龍類恐龍。多年以來,三角龍於
角龍下目 中的位置處於爭論中。混淆來自於三角龍的短、實心頭盾類似尖角龍亞科,而長的額角類似角龍亞科(或稱開角龍亞科)。在第一個對於角龍科的整體研究中,理察·史旺·魯爾(Richard Swann Lull)提出出兩個支系,一個往三角龍發展的支系包括
獨角龍 、
尖角龍 ,另一個支系包括
角龍 、
牛角龍 ,這個假設使三角龍屬於尖角龍亞科。較晚的研究支持這個觀點,並將這個短頭盾支系正式命名為尖角龍亞科(包含三角龍),另一長頭盾支係為
開角龍 亞科。
在1949年,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首次對這假設提出質疑,他根據頭顱與角的特徵,而認為
三角龍 與
無鼻角龍 、開角龍關係較近,使得三角龍屬為開角龍亞科。然而,斯騰伯格的分類與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
大衛·諾曼 (David Norman)將三角龍置於尖角龍亞科的做法不同。
後來的發現與研究支持了斯騰伯格的觀點。在1990年,T.M. Lehman為兩個亞科提出定義,並根據數個形態上的特徵,而將三角龍歸於開角龍亞科。事實上,除了短頭盾以外,三角龍相當符合
角龍 亞科的特徵。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在1990年的
親緣分支分類法 研究 與1993年的
形態學 研究,支持
三角龍 歸類為角龍亞科的論點。
在2010年,
傑克·霍納 (John R. Horner)、約翰·斯堪那拉(John Scannella)研究加拿大海爾河組的38個角龍類頭顱骨,提出三角龍、
牛角龍 是相同動物。過去被歸類於牛角龍的化石,其實是三角龍的成年個體;過去被歸類於三角龍的化石,其實是三角龍的幼年、亞成年個體。因此,三角龍的成年個體其實有較長的頭盾。根據他們的研究,在三角龍的生長過程中,頭盾會逐漸增長,最終演變成有洞孔的長頭盾(如同牛角龍的頭盾)。由於三角龍的命名時間較早,具有學術上的優先權。如果兩者是同一動物,牛角龍將是三角龍的
異名 。
種系發生學 在
種系發生學 的研究中,
三角龍 通常作為恐龍定義中的一個參考點;恐龍被定義為:三角龍與
新鳥亞綱 (現代鳥類)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而
鳥臀目 的定義為:恐龍之中,所有與三角龍有較近共同祖先,而與現代鳥類有較遠共同祖先之物種。
演化起源 很多年來
三角龍 的起源非常不明確。在1922年新發現的
原角龍 ,被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認為是三角龍的祖先。然而,近年來發現數種與三角龍祖先有關係的物種。發現於90年代晚期的
祖尼角龍 ,是已知最早有額角的角龍類恐龍。而2005年發現的
隱龍 ,是最早被發現的
侏羅紀 角龍類恐龍。
復原圖 這些新發現非常重要,並描繪出角龍類恐龍的起源,它們起源於侏羅紀的亞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龍類恐龍出現在晚
白堊紀 之初的
北美洲 。三角龍越來越常被認為是角龍亞科的一個屬,三角龍的祖先可能外表類似
開角龍 ,開角龍生存時間早於
三角龍 約500萬年。
發現與種 第一個被命名為
三角龍 的標本,是在1887年發現於
科羅拉多州 丹佛市附近,由一個頭顱骨頂部,與附著在上面的一對額角所構成。這個標本被交給
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 (Othniel Charles Marsh),他認為該化石的所處地層年代為
上新世 ,而該化石屬於一種特別大的
北美野牛 ,因此將它們命名為長角北美野牛(
Bison alticornis )。第二年,馬什根據一些破碎的化石,發現了有角恐龍的存在,因此建立了
角龍 屬;但他仍認為長角北美野牛是種上新世的
哺乳類 。直到第三個更完整的角龍類頭顱骨,才改變他的想法。這個由約翰·貝爾·海徹爾(John Bell Hatcher)在1888年於
懷俄明州 蘭斯組發現的標本,起初被馬什敘述成角龍屬的另外一個種,但馬什經過熟慮之後,他將這個標本命名為
三角龍 (
Triceratops );並將原本的長角
北美野牛 改歸類於角龍屬的一個種,最後也成為三角龍的一個標本。三角龍的堅硬頭顱骨使得許多頭顱骨被保存下來,允許科學家們研究不同種與個體間的變化。除了科羅拉多州與懷俄明州之外,隨後在美國的
蒙大拿州 與
南達科他州 、加拿大的
亞伯達省 與薩克其萬省也發現了三角龍的化石。
種屬 在
三角龍 被命名後的前十年內,
北美洲 各地發現了不同的頭顱骨,這些頭顱骨與馬什最初命名的
恐怖三角龍 (
T. horridus )頭顱骨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恐怖三角龍的種名
horridus ,在
拉丁語 中其實意為“凹凸不平的”,意指
正模標本 的凹凸不平表面,該標本後來被確認為老年個體。這些頭顱骨的差異可歸類出三種不同尺寸,這些差異來自於不同年齡與性別的差異,以及
化石 化過程中遭到不同程度或壓力方向而擠壓變形。這些不同頭顱骨被命名為個別的種(可見於以下列表),並形成數個
系統發生學 研究。
魯爾發現這些種可分為兩個群體,但他並沒有說明如何分辨它們;其中一群由恐怖
三角龍 、
T. prorsus 、短角三角龍(
T. brevicornus )所構成,另一群由
T. elatus 、
T. calicornis 所構成,鋸齒三角龍(
T. serratus )與扇形三角龍(
T. flabellatus )則不屬於這兩個群體。在1933年,魯爾將之前他與海徹爾、馬什先後完成的
角龍下目 專題論文重新出版,他維持原本的兩個群與兩個
未定種 的分類法,並增加了第三個支系,由鈍頭三角龍(
T. obtusus )與
海氏三角龍 (
T. hatcheri )所構成,特徵是非常小的鼻角。恐怖
三角龍 、
T. prorsus 、以及短角三角龍所構成的支系,此時被認為是最傳統的支系,頭顱骨較大,鼻角較小。而
T. elatus 、
T. calicornis 所構成的第二個支系,有大型額角與小型鼻角。查爾斯·斯騰伯格作了些調整,他將寬頭三角龍(
T. eurycephalus )視為第二與第三個支系之間的連結,而與恐怖三角龍所屬支系的關係較遠。這個分類法持續用到80年代與90年代。
不同角龍類的頭顱骨代表者單一種(或兩個種)之內的個體變化,這個論點在近年來逐漸普及。在1986年,奧斯特倫姆與彼得·沃爾赫費爾(Peter Wellnhofer)公布一份研究,他們宣稱三角龍屬只有一個種,恐怖
三角龍 。其中一個理由是,在一個地區鐘通常只存在者單一或兩個大型動物群;例如現代非洲的
非洲象 與
長頸鹿 。Lehman在魯爾與斯騰伯格的支系研究中,加進
兩性異形 與年齡變化,他認為由恐怖三角龍、
T. prorsus 、短角三角龍所構成的第一個群體是雌性個體,而
T. elatus 、
T. calicornis 所構成的第二個群體是雄性個體,而鈍頭三角龍與
海氏三角龍 所構成的第三個群體是年老的雄性個體。他的理由是雄性個體的體型較高、頭角較直、頭顱骨較大,而雌性個體的頭顱骨較小、頭角較短。
數年後,凱薩琳·佛斯特(Catherine Forster)對奧斯特倫姆與沃爾赫費爾的研究提出質疑,佛斯特對
三角龍 的化石材料做了更廣泛的研究,並認為三角龍只有兩個種:恐怖三角龍、
T. prorsus ;而海氏三角龍因擁有獨特頭顱骨,足以成立新的屬,目前已改為海氏雙角龍(
Nedoceratops hatcheri )。她發現數個種其實屬於恐怖三角龍,而
T. prorsus 與短角三角龍是同一個種;因為有許多種被分類於第一個群體,佛斯特提出前兩個群體其實分別代表恐怖三角龍與
T. prorsus 。但在這個新分類法之下,這兩個種仍有可能是
兩性異形 的結果。
已確定種:
恐怖
三角龍 (
T. horridus ):奧思尼爾·馬什 1889(
模式種 )
T. prorsus :馬什 1890
可疑種:
錯誤歸類種:
短角
三角龍 (
T. brevicornis ):海徹爾 1905(=
T. prorsus )
T. calicornus :馬什 1898(= 恐怖三角龍)
T. elatus :馬什 1891(= 恐怖
三角龍 )
扇形三角龍(T. flabellatus ):馬什 1889(= 恐怖三角龍)
T. mortuarius :愛德華·科普 1874(=
大師龍 ,
疑名 )
鈍頭
三角龍 (
T. obtusus ):馬什 1898(= 恐怖三角龍)
鋸齒三角龍(T. serratus ):馬什 1890(= 恐怖三角龍)
森林三角龍(T. sylvestris ):科普 1872(= 森林奇蹟龍,疑名)
牛角龍 牛角龍 是
角龍科 恐龍的一屬,最初的化石是兩個部分頭顱骨,在1891年發現於
懷俄明州 東南部,並在同年被敘述、命名,晚於
三角龍 兩年。牛角龍的外形、體型類似三角龍,都發現於相近的地層、
地理分布 重疊,因此近年有許多研究認為牛角龍、三角龍是相同的物種。兩者最大的差異是頭盾的長度,以及牛角龍的頭盾有兩個洞孔,而三角龍的頭盾沒有洞孔。近年有科學家研究
蒙大拿州 海爾河組的
恐龍化石 的個體發生學,提出牛角龍可能不是獨立的屬,而是成年的三角龍,或是某種性別的三角龍。
在2009年,John Scannella在英國
布里斯托 的一場脊椎動物化石學會會議上,提出牛角龍不是獨立的屬,而是成年的
三角龍 ,或是某種性別的三角龍。
蒙大拿大學 的
傑克·霍納 (Jack Horner)在一個公開演講中也提出
牛角龍 是三角龍其中一個性別的成年個體。霍納發現角龍類的
顱骨 具有化生性骨骼(metaplastic bone)的組織,這種組織會隨者年齡的增長,發生型態上的變化。他認為三角龍的額角會隨者年齡不同而變化,幼年時會向前彎曲,成年時會往後彎曲。他同時指出目前沒有牛角龍的幼年個體化石,而且三角龍的近成年個體化石中,有接近50%的頭盾上有兩個較薄部份,與牛角龍頭盾上的兩個洞相符。這個理論認為所有的成年三角龍擁有堅硬的頭盾,但在達到
性成熟 以前,其中一個性別或某群會發展出較長的頭盾,以供展示用。為了平衡延長頭盾的重量,必須在頭骨上發展出洞孔。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年輕
牛角龍 標本的缺乏,也解釋了與亞成年
三角龍 的頭盾中的厚部薄部位置的一致性,但這個理論當時沒有被廣泛地接受。隔年,兩人發表更詳細的研究,研究海爾河組的29個三角龍、9個牛角龍的頭顱骨標本,提出生存於相同時代與環境的牛角龍、
雙角龍 、三角龍,都是同種動物。
在2011年,Andrew Farke提出反對意見,他認為雙角龍有足夠的差異,應為獨立屬;而三角龍/牛角龍年齡差異的假設中,生長途中增長的頸盾緣骨突、頭盾產生洞孔、頭盾延長等生長模式,其他
角龍科 恐龍在生長時並沒有發現這些生長模式。在2012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研究
牛角龍 、
三角龍 的幾個標本,提出兩者不是相同動物。
雙角龍 在
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 的
角龍科 專題論文中,進行了
雙角龍 的初步研究。但馬什在1899年逝世,無法完成這份角龍科專題論文。
約翰·貝爾 ·海徹爾接手這個論文的
三角龍 部分,但他在1904年死於
斑疹傷寒 ,也無法完成該論文。隔年,理察·史旺·魯爾將論文的部分完成並出版公布,並將一個發現於
懷俄明州 的頭顱骨,命名為海氏雙角龍(
Diceratops hatcheri ),
屬名 意為“兩根角的面孔”。
這個研究的大部分完成於海徹爾,魯爾只是將研究完成並出版,他本身並不認為雙角龍有足夠的特徵可以成為獨立屬,而認為其差異主要來自於病理。在1933年,魯爾改變想法,將
雙角龍 歸類於
三角龍 的一個亞屬,並將鈍頭三角龍(
T. obtusus )歸類於雙角龍,認為後兩者的差異在於年齡大小。
因為某種
膜翅目 昆蟲已優先使用“
Diceratops ”這個屬名,雙角龍必須重新命名。在2007年,Andrey Sergeyevich Ukrainsky注意到雙角龍的命名問題,於是將雙角龍的屬名改名為“
Nedoceratops ”,意為“不足夠的有角面孔”,意指它們缺乏鼻角。但在2008年,奧克塔維奧·馬特烏斯(Octávio Mateus)在不知道這個重新命名的狀況下,也將雙角龍重新命名為“
Diceratus ”。由於Ukrainsky的改名時間較早,具有優先權,而
Diceratops 、
Diceratus 都成為
次異名 。
在
傑克·霍納 與約翰·斯堪那拉的近年研究中,除了提出
牛角龍 是
三角龍 的成年個體,也提出
雙角龍 是兩者之間的過渡階段。他們是根據頭顱骨的鱗狀骨、頸盾緣骨突的形狀,以及頭盾有初步的洞孔。雙角龍的唯一頭顱骨,其實是三角龍從短頭盾、無洞孔,演化至長頭盾、雙洞孔的某個年齡階段。他們並提出雙角龍缺乏鼻角,因在化石化過程中遺失了。在2011年,Andrew Farke對此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這個頭顱骨有一定年齡、有足夠差異,應該是獨立屬,海氏雙角龍(
Nedoceratops hatcheri )。
角龍 在2011年,古生物學家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提出
牛角龍 、
三角龍 之間缺乏過渡形式的化石,因此難以證明兩者是相同動物。但是,朗里奇認為
雙角龍 、三角龍是相同動物。一個在早期歷史曾被建立為鋸齒三角龍(
T. serratus )的頭顱骨,在近年被建立為新屬,
白楊山角龍 (
Ojoceratops )。朗里奇認為這個頭顱骨也屬於恐怖三角龍。另一個近年被建立的新屬,野牛角龍(
Tatankaceratops ),朗里奇發現它們同時具有三角龍的幼年、成年特徵,可能是三角龍的侏儒種,或者是生長期間發生個體變異,導致生長遲緩。
古生物學 雖然三角龍常被描述成群居動物,但目前很少直接證據顯示它們為群居動物。有些
角龍類 恐龍的發現地點常有數十或數百個個體,但目前只有發現一個
三角龍 的屍骨層,該屍骨層位在
蒙大拿州 南部,只包含三個幼年個體。
在1966年,
明尼蘇達科學博物館 的古生物學家Bruce Erickson宣稱在蒙大拿州海爾河組發現了200個
T. prorsus 的標本。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則宣稱在該處發現了超過500個頭顱骨。因為在
北美洲 西部的蘭斯組(晚
馬斯特里赫特階 ,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發現了豐富的三角龍牙齒、角狀物碎片、頭盾碎片、以及其他的破碎頭顱骨,因此
三角龍 被認為是該時代的優勢
草食性 動物之一。在1986年,
羅伯特·巴克 (Robert Bakker)估計在白堊紀末,三角龍的數量占了蘭斯組動物群的5/6。三角龍的
頭骨 較常被發現,而非身體部份,與大部分動物不同。。
三角龍可能有獨特的皮膚結構。一個發現於美國
懷俄明州 Zerbst牧場的三角龍化石,被暱稱為“Lane”,目前由黑山地質學研究機構(Black Hills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Research, Inc.)收藏、管理,目前還沒有經過正式研究。該標本顯示某些
三角龍 的腹部鱗片類似現代
鱷魚 的腹部帶狀鱗片,而背部與尾部可能覆蓋者類似鬃毛的結構,類似更原始的
鸚鵡嘴龍 的尾部毛狀結構。
齒列與食性 三角龍 是
草食性 動物,因為它們的頭部低矮,所以它們可能主要以低高度
植被 為食,但它們也可能使用頭角、喙狀嘴、以身體來撞倒較高的植被來食用。三角龍的頜部前端具有長、狹窄的喙狀嘴,被認為較適合抓取、拉扯,而非咬合。
三角龍的牙齒排列成
齒系 (Tooth batteries),每列由36到40個牙齒群所構成,上下頜兩側各有3到5列牙齒群,牙齒群的牙齒數量依照動物體型而改變。三角龍總共擁有432到800顆牙齒,其中只有少部份正在使用,而三角龍的牙齒是不斷地生長並取代。這些牙齒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來切割食物。三角龍的眾多牙齒,顯示它們以體積大的有纖維植物為食,其中可能包含
棕櫚科 與
蘇鐵 ,而其他人員則認為包含草原上的
蕨類 。
角與頭盾 關於
三角龍 頭部裝飾物的功能,目前已有許多假設,其中兩個主要的理論為戰鬥與求偶時的視覺展示物,而後者現在被認為極可能是主要功能。
在早期歷史中,魯爾假設這些頭盾是作為頜部肌肉附著點使用,可增加肌肉的大小與力量,以協助咀嚼。之後的一段時期,這個理論被其他研究人員接受,但後來的研究並沒有發現頭盾上有大型肌肉附著點的證據。
長久以來,三角龍被認為可能使用角與頭盾,以與類似
暴龍 的掠食動物戰鬥;這個
構念 首先由查爾斯·斯騰伯格在1917年所提出,而在70年後再度由
羅伯特·巴克 (Robert Bakker)提出。化石證據顯示曾有
暴龍類 以幼年三角龍為食,雖然霸王龍不敢輕易捕食成年三角龍,但是霸王龍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依然會冒險攻擊亞成年以下三角龍。一個幼年
三角龍 的斷裂額角、鱗骨上曾發現暴龍的齒痕,以及痊癒的跡象,顯示這個傷口是在該動物存活時留下的。古生物學家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表示,當成暴龍攻擊成年三角龍時,三角龍可以用前肢將身體抬高,用頭部的角對暴龍造成傷害。在另一個亞成年三角龍的標本,腸骨與
薦骨 則發現明顯的咬痕。
在2005年,
BBC 的電視節目《
恐龍凶面目 》(
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 )之中,節目單位測試三角龍將如何抵抗大型掠食動物如
暴龍 的攻擊。為了暸解三角龍是否如同現代
犀牛 般衝撞敵人,節目單位製作了一個人工的三角龍頭顱,並以每小時24公里的時速撞向模擬的暴龍皮膚。
三角龍 的額角刺穿的模擬皮膚,但是額角與喙狀嘴則無法刺穿,而且頭顱的前段斷裂。結論是三角龍無法利用衝撞敵人來自我防衛,如果它們遭到攻擊時,應該會採取堅守策略,當敵人接近時,使用它們的角來抵刺敵人。但是這個結論是錯誤的,當時製作頭骨的樹脂硬度完全不如真實三角龍頭骨的硬度,實際上三角龍完全可以衝撞敵人,且頭骨不會受傷。
除了將頭角用於抵抗掠食動物以外,三角龍可能會使用頭角互相碰撞。研究顯示這種互相碰撞的行為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沒有證據顯示三角龍擁有這種行為。三角龍與其他
角龍科 的頭顱骨上的瘡孔、洞孔、損害、以及其他傷口,常被認為是以頭角互相戰鬥造成的傷痕。一個最近的研究則認為,沒有證據顯示這些傷痕是因為打鬥而留下的,也沒有感染或痊癒的證據。而骨質流失、或不明的骨頭疾病,是這些傷痕的來源。2009年的一份研究,比較了
三角龍 與
尖角龍 的頭顱骨損傷,提出三角龍會利用長角來打鬥,利用頭盾防禦;而尖角龍的
顱骨 較少損傷,顯示頭盾與角較常充當視覺辨識功能,或是主要以身體部位打鬥、防禦。研究人員認為
頭顱骨 上的傷痕,大多是局部性的傷痕,應該是骨頭疾病留下的痕跡。
三角龍的大型頭盾也可能用來增加身體的表面積,以協助調節體溫。
劍龍 的背部
骨板 也被推測擁有類似的功能,但這個理論無法解釋
角龍科 不同屬的頭盾形狀變化。由此顯示這些頭盾可能具有基本的視覺展示物與求偶功能。
頭盾與角是
兩性異形 特徵的理論,是由L. Davitashvili在1961年首次提出,並且逐漸獲得更多人的支持。頭盾與角在求偶以及其他社會行為上,被視為重要的視覺辨認物;這個理論可從不同角龍類恐龍擁有不同的裝飾物而得到證實。而現代現代擁有角狀物或裝飾物的動物,也將它們作為視覺辨識物使用。最近,一個對於最小型三角龍頭
顱骨 的研究,確定該
頭顱骨 屬於一個幼年體,並顯示頭盾與角是在年紀非常小的時期就開始發展,早於
性發育 ;因此
三角龍 的頭盾與角可能作為視覺辨認物使用。而該幼體化石的大型眼睛與較短的頭盾與角,也顯示三角龍的親代具有親代養育的行為。
大眾文化 三角龍 獨特的外形,使得它們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腦遊戲、以及電視節目中。在1993年的電影《
侏羅紀公園 》中,出現了一隻因為不適應現代
植被 而生病的三角龍。而在1933年的電影《
金剛之子 》(
Son of Kong )中,一隻類似三角龍的恐龍追趕者進入叢林的人類,該只三角龍模型是由早期的電影特效專家Willis O'Brien所操作。三角龍也出現在三個以恐龍為主題的電視節目:《
與恐龍共舞 》(
Walking with Dinosaurs )、《
恐龍凶面目 》(
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 )、以及《
史前公園 》(
Prehistoric Park )。
三角龍 因為它們頭部的三根大型角而著名。它們常在英文中被暱稱為“Three-horns”,例如動畫電影《
歷險小恐龍 》(
The Land Before Time )與其續集。它們也常在兒童讀物、動畫節目中被簡稱為“Trike”,例如《哈利與小恐龍》。
在1942年,古生物繪畫家查爾斯·耐特替
國家地理雜誌 繪製三角龍、暴龍打鬥的想像圖,這個天敵印象從此深植於一般大眾。在兒童讀物中,經常出現三角龍與
暴龍 打鬥的場景,因此這兩種恐龍普遍被認為是天敵或是敵手。但在1966年的電影《
公元前一百萬年 》(
One Million Years B.C. )中,
三角龍 的打鬥對象,從暴龍替換成
角鼻龍 ,但角鼻龍與三角龍其實生存於不同的時期。而實際上角鼻龍完全不是三角龍的對手。
三角龍也出現在《
侏羅紀公園 》周邊的電視遊戲,或是其他類似主題的遊戲,例如1997年的電腦遊戲《
Jurassic Park: Chaos Island 》與《
恐龍獵人 》(
Turok: Dinosaur Hunter )、以及2000年的電腦與
Playstation 遊戲《
恐龍危機 》(
Dino Crisis 2 )、2003年的《侏羅紀公園:基因計畫》(
Jurassic Park: Operation Genesis )。
三角龍 也出現在
任天堂 的遊戲中,例如《
大金剛賽車 》(
Diddy Kong Racing )、《星戰火狐大冒險》(
Starfox Adventures )。三角龍也是
南達科他州 的官方州化石,以及
懷俄明州 的官方州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