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資料
中文名稱:金剛之子
英文名稱:The Son of Kong
發行時間:1933年12月22日
◆類 型:恐怖/喜劇/冒險/動作
◆劇 本:Ruth Rose (story)
◆公 司:RKO Radio Pictures Inc.
◆地 區:美國
◆語 言:英語
◆色 彩:黑白
◆聲 音:Mono
◆片 長:73min
◆分 級:美國:Approved
◆宣傳標語:Laughs! Thrills! Pathos!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Denham | Robert Armstrong | ---- |
Red | Edward Brady | ---- |
Sailor(uncredited) | Cy Clegg | ---- |
Native Witch King(uncredited) | Steve Clemente | ---- |
Sailor(uncredited) | Harry Cornbleth | ---- |
Native(uncredited) | Nathan Curry | ---- |
Sailor(uncredited) | F. Garrety | ---- |
Sailor(uncredited) | J. Goff | ---- |
職員表
電影導演:
歐尼斯特·B· 舍德薩克 Ernest B. Schoedsack
編劇:
Ruth Rose
製作人 Produced by:
梅里安·C·庫珀 Merian C. Cooper
歐尼斯特·B· 舍德薩克 Ernest B. Schoedsack
Archie Marshek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攝影 Cinematography:
Edward Linden
J.O. TaylorVernon L. Walker
剪輯 Film Editing:
Ted Cheesman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Thomas Little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Walter Plunkett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William Cody
Walter Daniels
Ivan Thomas
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美國 USA1933年12月22日芬蘭 Finland1934年12月9日
劇情介紹
《金剛》大賣後,同年就毫不意外地出現了這部跟風之作,而且還是出自《金剛》導演之一的斯考德薩卡之手。故事延續《金剛》的內容,片中的導演卡爾死裡逃生後繼續過著罪惡般的生活,回到骷髏島之後,再次潛入金剛的巢穴,等待他的是比金剛小一號的
猩猩,這個金剛的兒子則被卡爾的香蕉所迷惑……
幕後花絮
1933年版的《金剛》在影迷們當中有著很高的人氣。因為它不僅僅是代表一部單純的電影作品,它甚至帶動了電影藝術的一個潮流。自七十二年前那隻威猛的大黑猩猩首次登上
帝國大廈,就已經在數不勝數的影視劇中亮相,就連近日橫掃北美票房的迪斯尼卡通片《
四眼天雞》中也可以看到那再熟悉不過的經典橋段。
還記得1976年,約翰?吉爾勒明耗費相當於當今6500萬美元巨資翻拍的《金剛》,除了將金剛大戰戰機的場景從帝國大廈搬到在“9?11”中被覆滅的“世貿雙子”外,其它故事發展和場景設定幾乎與原版相同,但是,這部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
電影特技的《金剛》被觀眾斥為“簡單的
幻想片”,與原版的《金剛》完全沒可比之處,這或許是觀眾對原版《金剛》愛護有加的表現之一吧。想當初梅里安?庫珀僅消耗了68萬美元拍出那部傳世的黑白經典《金剛》,銀幕上的
大猩猩實際僅有十幾米高,而用來拍攝握住安的近鏡卻由一隻8米長的“巨臂”完成,那強壯的軀體也只由塑膠加上兔毛粘制而成,可想而知這隻大怪物有多“簡陋”。然而,在觀眾心目中,這隻金剛好得無可比擬。實在佩服大半個世紀前威利斯?布里恩為該片做出的有史以來第一個振奮人心的視覺特效。可惜當初奧斯卡還沒有最佳視覺特效獎,憑1933版《金剛》天馬行空的想法和特效,絲毫不比當今的好萊塢CG電影差多少。
簡單回顧
《金剛》(King Kong) (1933)
1933年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黑白
怪獸電影。該電影在當時獲得了巨大成功,並對後來的怪獸電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產生了多部衍生作品。
《金剛之子》(The Son of Kong) (1933)
故事延續《金剛》的內容,片中的導演卡爾死裡逃生後繼續過著罪惡般的生活,回到骷髏島之後,再次潛入金剛的巢穴,等待他的是比金剛小一號的猩猩,這個金剛的兒子則被卡爾的香蕉所迷惑……
《金剛出現在江戶》(江戸に現れたキングコング) (1938)
1938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已遺失。
《金剛對哥斯拉》(キングコング対ゴジラ) (1962)
1962年8月11日上映的日本電影,哥斯拉系列電影的第3部作品,也是東寶創立30周年的記念作品。此片奠定了“大怪獸對決”的日本
怪獸電影風格,上映時正好是日本電影的高峰期,日本觀眾人數達到1255萬人,為哥斯拉歷代作品裡最高票房。
《金剛的反擊》(キングコングの逆襲) (1967)
1967年7月22日上映的日本電影,東寶創立35周年的記念作品。
《金剛》(King Kong) (1976)
1976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翻拍自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該片評價褒貶不一,但獲得了票房的成功。
《金剛復活》(King Kong Lives) (1986)
1986年上映的怪獸電影,為1976年《金剛》的續集,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失敗。
《金剛》(King Kong) (2005)
2005年上映的冒險電影,重拍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本片榮獲多項奧斯卡獎,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獲獎情況
兩項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