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動物)

大猩猩(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動物)

大猩猩(學名:Gorilla):是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類人猿的總稱。分兩個物種——“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現存所有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四足狀態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時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達1.75米高,因為大猩猩的膝蓋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實際身長比這個高度還要長一些。雄性比雌性體大。體重一般雌性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體型雄壯,面部和耳上無毛,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下顎骨比顴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長,兩臂左右平伸可達2-2.25米。人工園養的大猩猩體型最大的為230千克,直立身高接近2米。

食素,草食性,主要以生果、樹葉及樹枝為食物。出沒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西南及盧安達的低地及山地雨林,並亞山區森林,在盧阿拉巴河、愛德華湖及坦噶尼喀湖之內。生存於非洲大陸赤道附近叢林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族群,行為,鳴叫,飲食,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新聞,寓意,重逢,科學研究,基因測序,疾病研究,

形態特徵

大猩猩體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最大的類人猿,也是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它的身體極為粗壯、剽悍和魯莽,身高與人類相差不多,但體重則要大得多,雄獸體長為140-200厘米,體重110-250千克,最大的達350千克;雌獸體長140-155厘米,體重為80-150千克。一般全身被黑色長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無毛,也沒有鬚毛,顏麵皮膚皺褶很多,長相十分醜陋而兇惡。頭大,額低,頭頂部有發達的矢狀脊,雄獸還有較厚的冠墊,所以顯得高大隆起如塔,眉脊高聳。雙眼深深凹陷,距離較寬,眼膜為褐色。鼻樑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澤,有隆起的褶狀鼻翼。耳朵很小。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齒髮達,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齒式與人類同。肩膀又寬又圓,脖子、四肢都異常粗壯,前肢長於後肢,垂立時過膝,兩臂伸開時可達272厘米。手掌寬闊,拇指短粗,足為跖行性,大趾粗厚,較大程度地外展。沒有尾巴,也沒有胼胝和頰囊
體毛粗硬、灰黑色,毛基黑褐色,老年雄性的背部變為銀灰色,胸部無毛。成年雄性的腰背部有灰白色毛區。大猩猩的毛色大多是黑色的。年長(一般12歲以上)的雄性大猩猩的背毛色變成銀灰色,因此它們也被稱為“銀背”,銀背的犬齒尤其突出。山地大猩猩的毛尤其長,並有絲綢光澤。大猩猩的ABO血型以B型為主、有少量A型。大猩猩跟人一樣,也有不同的指紋。

棲息環境

大猩猩是白日活動的森林動物。低地大猩猩喜歡熱帶雨林,而山地大猩猩則更喜歡山林。

生活習性

族群

大猩猩過著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群體成員組成較為穩定,每群從3-5隻到20-30隻不等,由年齡較大,身強體壯,富有經驗的“銀背”擔當首領,當地的土著人稱之為“老頭兒”,群體中的其他成員為幾隻成年雌獸、若干亞成獸和幼獸,具有較為嚴格的社群制度。首領顯然位居第一等級,領頭的雄獸有解決群內衝突、決定群的行止和行動方向、保障群的安全等的任務。由它決定群體的遷移、覓食、玩耍、睡覺等活動的時間與地點,其他成員都對首領畢恭畢敬。在與其他動物或同類爭鬥時,其他成員也理所當然地聽從它的指揮。不過,遇到危險的時候,首領常常叫其他成員隱藏起來,由自己單獨去迎擊來犯者。
每當群體行動時,首領總是走在前面帶路,其他成員排成縱隊,有次序地前行。如果首領不幸死亡,整個群體將為它持續悲哀幾個月之久。第二等級是生了幼仔的雌獸,幼仔的年齡越小,生育它的雌獸的地位就越高,第三等級是不滿10歲的年青雄獸,第四等級則是尚未成年,但已離開雌獸獨立行動的幼仔。群體中的成員都有較強的等級心理,自覺地按照等級次序行動,比如在下大雨的時候,一隻等級較低的成員尋找到一處乾燥的地方剛剛坐下,這時來了一隻等級較高的成員,它就會立即站起來,毫不猶豫地將位置讓出,如果恰好首領也來到這裡,這隻等級較高的成員又會馬上將位置讓給首領。不過,年青的雄獸長大以後,就會被驅逐出群體中,去尋找配偶,年青雌獸長大以後,也可能脫離它的出生群體,另找雄獸組建新的群體。也有的雄獸將老的首領打敗,成為新的首領,不過這個過程要比其他靈長類動物所花的時間要長得多。被趕出群體中的首領往往變成孤獨的流浪者,由於年老體弱,性格也變的十分暴躁。

行為

大猩猩是晝行性動物,從每天天亮就開始進食,然後休息到下午,再進行活動和覓食,一直到傍晚。大猩猩雖然是林棲動物,但在樹上活動的時間卻有限。它能在地上直立行走,但平時仍以用四肢行走為主。上樹的時候主要靠手攀緣而上,腳則缺乏足夠的抓握能力。當它從樹上下來時,首先是腳下降,緊接著是手臂下落,徐徐滑下,用腳在樹幹上制動。
雄獸由於身體十分龐大,很少有如此堅固的樹能夠支持它的體重,因此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面上活動,極少上樹,大多以不需要攀緣樹木就能取得的蕁麻、砧草、爬山虎、野芹菜、大象草的嫩苗等為食,折斷直徑10厘米粗的竹子就像折斷小樹枝一樣,然後用牙和手撕咬其中鮮嫩的部分。雌獸在樹上活動也很不靈活,比其他猴類、長臂猿或猩猩相差甚遠。到了晚上,雌獸便和幼仔在離地面3-6米的樹上,用樹的枝條搭一個平台狀的窩巢睡覺。成年雄獸則在樹下靠樹而眠,或在草及灌木等植物上築一個簡單的、略呈圓形的窩巢睡眠,這一方面是因為它的身體粗重,上樹不方便,另一方面還要擔當為群體警衛的任務。
每一個群體都以一塊樹林為領地,活動範圍大約為26-39平方公里,即使受到威脅時,也很少離開。如果有其他群體的成員或別的動物侵入,這一領地的占有者就會大聲吼叫,蹦跳不停,並且把樹枝折下來叼在嘴裡,用手把樹葉捋下來,撒得遍地都是,還用雙手捲成碗狀,拍打胸部,發出一種響亮的聲音,虛張聲勢地警告入侵者,以使其趕快離開。大猩猩由於相貌兇惡,身體也非常強壯,所以在森林中幾乎沒有天敵,連號稱“獸中之王”的獅子和兇猛的豹子也對它退避三舍。它也從不主動襲擊人類,至今未有咬死人的記錄,在反抗人類進犯的時候,也只是將人趕跑,追擊到半途而已。雌獸的反抗能力更差,對人類的攻擊只是抱頭伏地,很少反抗。
山地大猩猩主要棲息在地面上,而低地大猩猩則主要生活在樹上,即使很重的雄獸也往往爬在20米高的樹上尋找食物。大猩猩前肢握拳支撐身體行進,這一行走方式被稱為拳步,這樣行走時它們四肢著地,前肢支持在指頭的中節上。晚上睡覺時它們用樹葉做窩,每天晚上它們做新的窩,一般築窩的過程不超過五分鐘。
大猩猩大部分時間都在非洲森林的家園裡閒逛、嚼枝葉或睡覺。它們雖常常用雙足站立,但行走時仍是四肢著地。大猩猩雖然體大,但只有受到攻擊或圍困時,才會捶胸咆哮,變成憤怒的反抗者,其實這是它們的自衛行為。

鳴叫

大猩猩有不同的叫聲。它們使用這些不同的叫聲來確定自己群內的成員和其它的群的位置,以及來作為威脅的聲音。著名的有敲擊胸脯。不光年長的雄獸敲擊胸部,所有的大猩猩都會敲擊胸部。估計這個行為被用來表示自己的位置或者用來歡迎對方。
大猩猩能發出22種明顯不同的聲音,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聽到8種。這些聲音都有含意。例如:不滿意時發出喃喃抱怨和哼哼訴苦聲,當小猩猩掉隊時發出尖顫聲等等。最有趣的是大猩猩的著名“擊胸”現象。大雄猩猩的“擊胸”過程是由九個截然可分的動作和一連串的號唬喊聲組成,顯然這是起著模仿與通訊的作用。

飲食

主要以200多種植物的嫩葉、樹皮、果實、竹筍等為食,其中樹葉達食量的80%,有時也偷吃果園裡的甘蔗和香蕉,除了偶爾吃鳥卵和蠐螬外,從來不吃動物性的食物。它的食量很大,一隻成年雄獸一天能吃掉25-30千克重的食物,每天進食的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並且幾乎不喝水,因為從植物性食物得到的水分基本上能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由於大猩猩的主要食物是葉子,因此它們尋找食物的途徑相當短。原因是第一當地葉子非常多,第二葉子的營養量比較低,因此它們不得不經常休息。
大猩猩與黑猩猩一樣使用帶刺的、含鞣酸的葉子來消滅腸胃中的寄生蟲。它們不咀嚼地吃這些葉子。這些葉子可以將腸中的蟲帶出。它們是相當溫和、善良、安靜的素食主義者。

分布範圍

大猩猩有東西兩大棲息地域、西非的棲息地位於剛果、加彭、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通稱西非大猩猩。東非棲息地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烏干達、盧安達,通稱為東非大猩猩。西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低地的熱帶雨林中。東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和盧安達交界的維龍加山脈和布恩迪山脈中。
大猩猩屬分布圖大猩猩屬分布圖

繁殖方式

大猩猩沒有固定的發情季節,也沒有性皮膚腫脹的現象,雄獸隨時可以交配,雌獸則通常終身跟隨一個雄獸。雌獸的月經周期、妊娠期都與人類相近,懷孕期約為258天,每胎產1仔,哺乳期為2年。幼仔出生時的體重為2-2.5千克,生長十分迅速,2個半月就能以植物為食了。雌獸產仔後要禁慾2-4年,在此期間集中精力照顧幼仔,早期將其抱在懷中,後期則讓它騎在背上,每夜都睡在一起,彼此眷戀性很強,一直到幼仔能夠獨立生活時為止。因此,有的雄獸為了與雌獸交配,就設法把幼仔殺死,以加快雌獸性慾的恢復,據說有的群體中平均有三分之一的幼仔是死於這種殘忍的殺嬰行為的。
幼獸一般跟隨母親三至四年,在這段時間裡群里的領頭雄獸也會照顧幼獸,但是它們不會去抱幼獸。雌獸一般在10至12年後性成熟(關養的雌獸早一些),雄性一般在11至13歲性成熟。一般大猩猩可以活30至50年。至今為止的紀錄是費城動物園中的一頭大猩猩,它活了54歲。野生下的平均壽命約35歲,人工飼養可達40-50 歲。

亞種分化

大猩猩(2種、4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亞種
1.
Gorilla gorilla
Savage, 1847
Gorilla gorilla gorilla
Savage & Wyman, 1847
亞種
Gorilla gorilla diehli
Matschie, 1904
亞種
2.
Gorilla beringei
Matschie, 1903
Gorilla beringei graueri
Matschie, 1914
亞種
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
Matschie, 1903
亞種

種群現狀

東非大猩猩主要分布於東非地區的烏干達薩伊盧安達等國家死火山山麓被封閉的原始林帶。據1979年調查,大猩猩的數量只有1000隻左右,比此前調查的數量在20年間下降了99.3%。西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喀麥隆、加彭一帶。它們的毛色較東非大猩猩有些淺,呈棕褐色或黃褐色。野生的高山大猩猩現己所剩無幾,僅700隻左右。它們被保護在國家公園內,由武裝的士兵護衛著。可是,為了獲取它們的頭蓋骨與毛皮,偷獵者仍然在獵殺它們。還有的時候,大猩猩會落入為捕捉其他動物而設的陷阱,被意外抓獲而危及生命。所有的大猩猩亞種均被列入華盛頓公約列於附錄一名單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之中。
通過2010年3月和4月間進行山地大猩猩數量普查分析得出的數據表明,位於維龍加地區(Virunga Massif)的山地大猩猩共有36個種群480隻左右。普查的區域是三個相連的國家公園,即剛果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盧安達的火山國家公園(Volcanoes National Park)和烏干達的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Mgahinga Gorilla National Park)。維龍加地區外,唯一有山地大猩猩出沒的地區為烏干達的布恩迪國家公園(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2006年統計,布恩迪的山地大猩猩數目為302隻,剛果某庇護所內還有4隻人工飼養的山地大猩猩。據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所述,全世界的山地大猩猩總數至少有786隻。
儘管數目仍然不盡人意,但是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WF)的普查已經帶來了好訊息。上次維龍加地區的普查在2003年進行,當時的數量估計只有380隻。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極危(CR)——1種;瀕危(EN)——1種。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新聞

寓意

“中國在亞太像一隻800磅的大猩猩。”此話最近出自歐巴馬之口。據僑報網2016年2月23日報導,一國總統說別國像大猩猩?先不用驚訝,這句話其實是一句美國俚語。不過,美國政客在談到中國時,十分愛用。
據路透社報導,2016年2月22日,歐巴馬在白宮與州長們見面。會上有人就中國的鐵礦石出口提出擔憂。歐巴馬回應稱:“他們(中國)知道,他們不能將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永遠持續下去,但改變需要時間,現在他們很想通過賣一大堆國家補貼產品到美國市場來解決短期問題。我們已經很清楚地告訴他們,事實就是這是行不通的,而且我們將會動用工具來保證它行不通。”
歐巴馬還呼籲各州州長向國會施壓,要求國會通過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促進美國向亞太地區的出口。歐巴馬說:“我們在那裡(亞太)的關切是,中國就像一隻800磅的大猩猩。如果我們允許他們設定那裡的貿易規則,美國企業和美國工人就會被排除在外。”
大猩猩?這句話放在中文語境裡是挺聳人聽聞的。不過在美國,“800磅的大猩猩”(800-pound gorilla)只是一句美式俚語。
關於這句俚語甚至還有一個笑話謎語:“800磅的大猩猩會坐哪裡?”“想坐哪兒做哪兒唄。(Anywhere it wants to。)”可以看出來,這句俚語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組織十分強大,行事無需顧忌。
美國的政客尤其喜歡用這句俚語形容中國。早在2004年,當時還是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候選人的克里,就曾在提到中國時對媒體表示:“中國是個800磅的大猩猩。必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符合我們目的的方式,和中國坐在談判桌上,來達到我們的目的”。
而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中國在美國政客眼中的形象,似乎還是沒有變。自歐巴馬上台高調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後,美國近幾年一直在努力“重返亞洲”。而歐巴馬說“中國像800磅大猩猩”這句話之前,剛剛結束了和東協十國領導人的閉門非正式會晤。
但是對於美國重返亞洲目標首先直指中國的舉動,美國國內也有不同的聲音。“美國應和平地讓中國崛起”,美國《赫芬頓郵報》14日以此為題稱,美國利用“亞太再平衡”戰略將更多的美國軍事資源部署到東亞。但是這種前沿配置的遏制戰略令人回想起冷戰,是陳舊過時的,也是不可持續的。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軍力增強,終有一日鄰近該地區的中國將比距離遙遠、深陷19萬億美元債務的美國更具本地優勢。擁有核武器作為國家安全的終極保障,美國完全可以和平地讓中國崛起為東亞地區大國。
對於歐巴馬此番大猩猩言論,很多中國網民在微博上表示震驚。不過也有知曉這句俚語的網民從更理智的角度看待。
在美國的俚語中,"暴徒"、"打手"的另一詞意是"大猩猩"。

重逢

中國日報網2014年11月16日電信:這是一個有關信任和勇氣的故事:幼時,一個18個月大的小女孩被一隻大猩猩溫柔地摟在懷中;長大成人後,25歲的她深入叢林,在百般尋覓之下,再次與兒時的玩伴深情相擁。
這段久別重逢的視頻拍攝於4個月前。當時,坦西·阿斯皮諾爾隨父親達米安深入非洲西部國家加彭的一片原始熱帶雨林。他們乘坐一葉小舟在雨林里穿梭,探頭四處張望、低聲呼喊老朋友——大猩猩“達家拉”和“比姆斯”——的名字。
幾個小時過後,岸邊的叢林裡出現了兩張熟悉的面孔,兩隻成年大猩猩向小舟投來疑惑同時帶有些許激動的目光。當坦西和達米安費力爬下小船登上河岸後,感人的一幕發生了:大猩猩慢慢攏向前、用輕柔的動作與坦西打招呼,時而愛撫時而擁抱,還用鼻子或聞或蹭。
“太神奇了!我找到它們了!”坦西說,“出發之前我的心裡有些忐忑,達家拉和比姆斯已經在野外生存十多年,它們是不是還認識我、它們會不會因為多年的野外生活而變得野蠻、危險,這些都是未知數。但見到它們溫柔的眼神的那一剎那,我馬上心安了、所有的擔憂和恐懼消失殆盡。”
坦西出生於英國一個自然資源保護者之家。小時候,她家中的莊園裡飼養多種動物,老虎、大猩猩甚至狼都是她兒時的“小夥伴”。其中,大猩猩達家拉和比姆斯是坦西最好的朋友,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直至2002年被送至加彭的熱帶叢林保護區。
由坦西爺爺創立的旨在保護自然的“埃斯皮諾爾基金”,目前仍是這個家族的最重要資產之一。眼下坦西協助父親在英國肯特和利姆運營兩個野生動物園,先後繁育出130多隻大猩猩,其中超過80隻已經重返自然。

科學研究

基因測序

英國《自然》雜誌刊登論文說,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完成了對大猩猩基因組的測序,分析顯示它與人類基因組的相似程度為98%,在進化樹上兩者分離的時間在約1000萬年前。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部分人類基因組與大猩猩基因組的相似性居然高於後者與黑猩猩基因組的相似性,並且一些之前認為對人類的獨特進化很關鍵的基因對於黑猩猩而言同樣重要。
這一成果標誌著科學界完成了對生物分類上“人科”中包括人類在內所有四個屬的基因組測序。在分類學中,今天的人類屬於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分析顯示,與人類分家最早的是紅毛猩猩,它在約1400萬年前分離,其基因組與人類相似度約97%;隨後大猩猩在約1000萬年前分離,基因組與人類相似度約98%;最晚分離的是黑猩猩,時間在約600萬年前,它的基因組與人類最為相似,相似度高達99%。
1963、1964年:哥倫比亞大學醫生進行過兩例把大猩猩的腎臟移植入人體的試驗。第一個病人術後活了63日,第二個病人活了差不多9個月。

疾病研究

大猩猩最怕的疾病不是癌症或者愛滋病,而是流感或由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非洲人說,如果偷獵者是大猩猩的第一大殺手,那么呼吸道疾病就是它的第二大殺手。大約有700隻大猩猩活躍在非洲的烏干達和盧安達境內。一項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自1968年起,兩國境內的25隻大猩猩都因感染了呼吸道疾病而氣絕身亡,其死亡率僅次於因偷獵引起的。為了防止這些珍貴稀少的大猩猩感染上可怕的致命疾病,《新科學家》雜誌建議人們在觀賞大猩猩時遠離它們,保持距離至少在7米以外,而且觀賞時間不應太長,最好不超過1個小時。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人類將病毒傳播給大猩猩的可能,使它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世界裡。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一些常見的人類病毒正侵襲瀕危大猩猩。從1999年到2006年,西非的象牙海岸暴發了五次呼吸系統疾病,科學家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瀕危黑猩猩染病甚至喪生。結合所有的例子來看,染病的黑猩猩都會有一個或兩個病源體檢查呈陽性--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或者人類偏肺病毒(HMPV)。在開發中國家,這些病毒經常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是導致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們發現的這些病毒非常常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野生動物流行病學家費邊·黎德茲(Fabian Leendertz)說:“人體中的抗體幾乎達到100%,意味著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接觸過這些病毒。”很自然地,這些已經發展成熟的抗體與病源體進行抗爭。這些事實直觀地證實病毒是由人類直接傳染給野生大猩猩的。“事實上,因為我們共有許多遺傳的和生理的特性,所有的疾病可以侵襲我們,也同樣能危害大猩猩。”黎德茲說,“人類疾病可以侵襲大猩猩,包括那些很容易被傳播,比如呼吸疾病或者腹瀉引起的病菌,還有那些在環境中可以保留很長時間的病菌,它們有很高的傳播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