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它們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巨大的動物,包括許多知名的屬,如迷惑龍(原名為
雷龍)、
腕龍、
梁龍等。蜥腳類恐龍首次出現於晚三疊紀,它們當時的外表類似原蜥腳下目恐龍。到了侏羅紀晚期(1億5000萬年前),蜥腳類恐龍的分布廣泛,尤其是梁龍科與腕龍科。只有
泰坦巨龍類存活到白堊紀晚期,但它們幾乎分布於全球。然而,泰坦巨龍類與其他非鳥類的恐龍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了。除了南極洲以外,蜥腳下目的化石在各大陸都有發現。
但是,很少發現完整的蜥腳類化石。許多物種,尤其是最大型的物種,僅發現相關聯或是非天然狀態的骨頭。許多接近完整的標本都缺乏頭部、尾巴末端、以及四肢。
體型
蜥腳下目的最明顯特徵是它們的體型。即使是侏儒型的蜥腳類恐龍(身長可能達5到6米),也是它們所處
生態系統中最大的動物之一。唯一可以在體型上與它們匹敵的是
鬚鯨科動物,例如
藍鯨。但與鯨魚不同的是,蜥腳類恐龍全都生存在陸地上。有些蜥腳類恐龍的頭部維持在低高度,例如
梁龍科;而其他蜥腳類恐龍則維持在很高的高度,例如
圓頂龍。
蜥腳類恐龍的身體外形並沒有其他恐龍多樣化,原因可能是體型限制,但它們仍擁有許多種類。有些蜥腳類恐龍擁有極長的尾巴,例如梁龍科,它們可能將尾巴當作鞭子般揮打,末端可產生
音爆。超龍可能是最長的恐龍,身長可達40米,但其他如
地震龍、舊紀錄保持者梁龍也擁有極長的身長。易碎
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只發現一個脊椎骨,但身長可能達到55到60米,比藍鯨還長,但易碎雙腔龍的唯一化石卻在敘述不久後遺失了。而目前最長的陸地
脊椎動物是
網紋蟒,身長只有10米。
其他蜥腳類恐龍,例如腕龍科,擁有高肩膀與極長頸部,使它們的身高非常高。
波塞東龍可能是最高的恐龍,身高可達18米。而原本的頸部最長恐龍為
馬門溪龍,身長有22到26米。而目前最高的動物是
長頸鹿,身高只有4.8到5.5米。
其他體型特別大的蜥腳類恐龍包含:
阿根廷龍的體重為80到100公噸之間,可能是最重的恐龍;
潮汐龍、
安第斯龍、
南極龍、
銀龍等大型恐龍的體型接近阿根廷龍。有些泰坦巨龍類可能更重,如巨體龍的體重可能為175到220公噸之間,但證據很少。而目前最大的陸地動物為
非洲象,體重不超過10公噸。
最小型的蜥腳類恐龍包含:
歐姆殿龍(4米)、侏儒種泰坦巨龍類
馬扎爾龍(5.3米)、以及侏儒種腕龍科
歐羅巴龍(6.2米)。發現於德國的歐羅巴龍,其小型體型可能是因為島嶼環境隔離而造成的。梁龍科的
短頸潘龍擁有非常短的頸部,是梁龍科中最短的成員。其他蜥腳類恐龍的頸部可生長到背長的四倍,但短頸潘龍的頸部比它們的身體還短。
古生物學
蜥腳類恐龍是草食性四足動物,通常擁有長頸部與匙狀牙齒。它們擁有小型頭部、巨大身體、通常擁有長尾巴。至少有些物種是卵生,例如圓頂龍與泰坦巨龍類。根據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的說法,蜥腳類恐龍可能擁有大型的可抓握嘴唇,類似
麋鹿的嘴唇。
蜥腳類恐龍的部分背椎移到頸部的位置,導致頸部至少有12節脊椎,延長了頸部長度。脊椎的神經棘形狀可容納韌帶,以協助抬高頸部與支撐頭部重量。尾椎至少有44節。柱狀四肢演化成可支撐龐大身體重量,踝部有軟骨可緩衝、避震。前肢有五根指頭,但指頭骨頭數量減少。它們以腳趾行走,腳掌離地且有肉墊支撐重量。腳部拇指有大型指爪。大型鼻開孔位於頭顱骨的後段。而恥骨或許可能支撐大型腸道。
身體裝甲
有些蜥腳類恐龍擁有由皮內成骨形成的裝甲〔例:潮汐龍、薩爾塔龍、
葡萄園龍〕。有些屬的背上擁有尖刺(如
奧古斯丁龍),而其中幾屬擁有尾槌(
蜀龍)。
姿勢
在非常早期的時候,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與其他人便已假設蜥腳類恐龍能以後肢站立,使用它們的尾巴充當三腳架的第三隻腳(有點類似
袋鼠),而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
重龍著名重建,便是採用這個假設而重建。一個有趣的研究 假設如果蜥腳類恐龍已適應偶爾以二足方式站立,那它們的前肢應該會有因為壓力性骨折(
stress fracture)。然而,在檢驗過眾多的蜥腳類骨骸後,沒有發現相關的證據。
如果蜥腳類恐龍以三角架方式站立,應該會有巨大的重量施加在尾巴的脈棘(Haemal spine)上。隨者蜥腳類恐龍的成長,它們的體重也隨之增加,當它們以後腳站立時,這些脈棘會承受越來越多的重量,直到某些脈棘發生壓力性骨折,這將讓蜥腳類恐龍以後腳站立時感到痛苦,而因此必須改採四足方式。當蜥腳類恐龍過重而無法後腳站立時,它們可能發展出較為安全的方施以避免用後腳站立。在蜥腳類恐龍的尾椎上曾發現骨折的脈棘。
科學家們過去一度認為蜥腳龍類必須棲息在湖泊或沼澤中藉水漂浮。不過在找到化石足跡後,就推翻了這個說法。蜥腳龍類的足跡寬度間隔狹窄,證明它們的四肢位於身體正下方,而非像
蜥蜴與烏龜般向兩側張開。
分類學
在最近幾年,蜥腳下目的分類大致上是固定的,但還是有一些科或屬的位置未確定,例如:
盤足龍、
簡棘龍、
約巴龍、以及納摩蓋吐龍科。在某些版本分類法裡,並不包含火山齒龍科、鯨龍科、峨嵋龍科,因為它們被認為是並系群,或復系群;某些版本也認為圓頂龍科是復系群,而不包含圓頂龍科。
分類
以下為兩種版本的分類法: 以下分類表是根據威爾森與塞里諾(1998年)、耶茨(2003年)、加爾東(2001年)、以及威爾森(2004年)的研究與書籍: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蜥腳下目Sauropoda
砂龍Ammosaurus
近蜥龍 Anchisaurus
伊森龍Isanosaurus
哥打龍Kotasaurus
萊森龍 Lessemsaurus
貝里肯龍科 Blikanasauridae
黑丘龍科 Melanorosauridae
雷前龍 Antetonitrus
卡米洛特龍Camelotia
金沙江龍 Chinshakiangosaurus
黑丘龍 Melanorosaurus
火山齒龍科 Vulcanodontidae
真蜥腳類Eusauropoda
鯨龍科 Cetiosaur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