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氏鱷目

勞氏鱷目

勞氏鱷目(學名:Rauisuchia)是群所知有限的主龍類集合群,是群生存於三疊紀的掠食者,大多數體型很大,通常為4到6米長。原先它們被認為與引鱷科有血緣關係,但現在它們被歸類於鑲嵌踝類主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勞氏鱷目
  • 拉丁學名:Rauisuch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勞氏鱷目
科學分類,簡介,著名的勞氏鱷類,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亞綱: 雙孔亞綱 Diapsida
下綱: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無層級: 鑲嵌踝類主龍 Crurotarsi
目: 勞氏鱷目 Rauisuchia
von Huene, 1942

簡介

通常包括三科:迅猛鱷科勞氏鱷科波波龍科;以及其他來自於俄羅斯奧倫尼克階地層的物種,它們因為太過原始,或是了解太少,所以無法列入以上三科。現今有個合理的理論,認為這群被定義為並系群的動物,代表大量彼此有關係,且各自演化的支系,都占據者同樣的生態位,是中級到高級的四足掠食者。Parrish在1993年,與Juul在1994年,發現波波龍科跟鱷魚的血緣關係比較近,跟迅猛鱷科的關係較遠。在最近的研究里,Nesbitt在2003年提出一個不同的物種發展史,認為勞氏鱷目是單系群。此目有時成為無法歸類物種的集中地。決定它們在演化史上的確切位置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許多研究材料的種類零碎。然而,現今的研究與發現,例如Gower、Benton、Walker在2002年對於Batrachotomus與Erpetosuchus的研究,讓這群所知有限的動物在進化史上的地位開始明了起來。
約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與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在1984年,提出勞氏鱷目,例如蜥鱷,獨自發展出與恐龍不一樣的直立方式;藉由垂直的股骨,與髖臼角度往腹側傾斜,而非股骨頸乾角度傾斜或彎曲。他們將這稱為柱狀直立方式。
直立的步態顯示這些動物是非常活耀、靈活的掠食者,勞氏鱷類藉由移動上的優勢,獵食二齒獸類的肯氏獸科。它們是成功的動物,最大的頭顱可達至少1米長,直到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滅絕了勞氏鱷類與其他大型主龍類。當它們滅亡,獸腳類恐龍才有機會成為陸地上獨占優勢的掠食者;在侏羅紀初期,勞氏鱷類消失,而肉食性恐龍的足跡忽然在尺寸上變大了。
著名的勞氏鱷類包括:生存於中三疊紀瑞士與北義大利鐵沁鱷(Ticinosuchus)、生存於晚三疊紀(晚卡尼克階)阿根廷的蜥鱷(Saurosuchus)、生存於晚三疊紀(晚卡尼克階到早諾利階)美國西北部的波斯特鱷(Postosuchus)。其中一個勞氏鱷類,巨齒龍(Teratosaurus),曾經長久被誤認為是一種早期獸腳亞目恐龍,後來被發現不是恐龍。

著名的勞氏鱷類

沁鱷
鐵沁鱷(屬名:Ticinosuchus)又譯為提蜥龍,是種已滅絕主龍類爬行動物,屬於勞氏鱷目。鐵沁鱷身長約3米。
殘酷鐵沁鱷殘酷鐵沁鱷
鐵沁鱷的身體,包括腹部,由厚重鱗甲所包覆。鐵沁鱷的四肢以垂直方式位於身體之下。鐵沁鱷的跟骨(Calcaneus)發展與特化的踝部關節,使它們成為快速奔跑者。
蜥鱷
蜥鱷,學名Saurosuchus,意思為“蜥蜴鱷魚”,是種已滅絕主龍類,屬於勞氏鱷目。蜥鱷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阿根廷。身長7米,是除了Fasolasuchus以外,該群動物中最大的物種。如同其他勞氏鱷目動物,蜥鱷以完全直立的四肢行走。它可能以埋伏方式攻擊獵物。某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可能以艾雷拉龍或較小的始盜龍等恐龍為食。
蜥鱷蜥鱷
波斯特鱷
波斯特鱷(屬名:Postosuchus)又名後鱷龍,意為“來自波斯特的鱷魚”,以發現化石的德州波斯特採石場為名。波斯特鱷是種基礎主龍類,屬於勞氏鱷目,與恐龍有相同祖先。它們生存於三疊紀中期到晚期的北美洲,約2億2800萬年前到2億200萬年前。波斯特鱷是該地區三疊紀時期的頂級掠食者,比當時的小型肉食性恐龍還大(例如合踝龍腔骨龍)。波斯特鱷可能獵食二齒獸類以及其他較小動物。
波斯特鱷波斯特鱷
波斯特鱷是種四足爬行動物,擁有寬廣的頭顱骨與長尾巴。它們身長約6米,高度為2米,身體由圓柱狀四肢支撐,這在爬行動物中相當不尋常。口鼻部類似鱷魚,充滿大型匕首狀牙齒,用來殺死它的獵物。波斯特鱷背部覆蓋者多排骨板,形成保護殼。
在1994年,北卡羅萊納州德罕郡發現了一個部分骨骼;在2008年,這份骨骼被命名為第二個種P. alisonae。種名是以當地的古動物學工作者Alison L. Chambers為名。這個化石包含:一些頭部骨頭、7節頸椎、1節背椎、4節尾椎肋骨、腹肋、人字形骨、皮內成骨(Osteoderm)、肩帶大部分、大部分前肢(除了左手腕與手掌)、大部分後肢(除了股骨)、骨盆碎片。這副骨骼發現時,參雜至少四個其他動物化石,包含:堅蜥類的部分骨骼、Plinthogomophodon(犬齒獸類粗彎齒獸科)的口鼻部、鳥喙骨、肱骨、某種二齒獸類的兩根掌骨、一個離片錐目的骨頭。此外,這個波斯特鱷骨骼位於喙頭鱷類Dromicosuchus的化石上方,該化石的頭骨與頸部有齒痕。
波斯特鱷出現於BBC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第一集,該電視節目使用電腦繪圖重建中生代動物的面貌。在該集中,波斯特鱷以頂級掠食者方式出現,獵食布拉塞龍,一種大型二齒獸類。而一隻雌性波斯特鱷在獵食時遭到致命傷害,而另一隻波斯特鱷奪去了它的領地,該雌性波斯特鱷最後被一群腔骨龍殺害。
巨齒龍
巨齒龍(屬名:Teratosaurus)意為“怪物蜥蜴”,是勞氏鱷目的一屬,生存於三疊紀諾利階的德國,化石在Stubensandstein地區的Löwenstein地層發現。巨齒龍的模式標本是由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所敘述,他根據一個附有牙齒的左上頜骨,宣稱該化石與箭齒龍並非同一種動物。
巨齒龍巨齒龍
之後的研究人員,例如德國的休尼博士、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以及埃德溫·爾伯特(Edwin H. Colbert),將原蜥腳下目埃弗拉士龍的顱後部分歸類於巨齒龍,使得埃弗拉士龍被認為是種非常原始的獸腳亞目恐龍。許多20世紀的大眾書籍遵循這個錯誤,將巨齒龍敘述成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龍,並獵食原蜥腳下目恐龍。巨齒龍被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是侏羅紀肉食性恐龍的三疊紀祖先。
在1985年與1986年,彼得·加爾冬(Peter Galton)與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分別指出巨齒龍其實屬於勞氏鱷目,是種大型掠食者主龍類,與恐龍共同生存於晚三疊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