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

《三亞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提出,抓住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歷史機遇,以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引擎、打造中國“南繁矽谷”之芯和自貿港鄉村振興樣板為主要抓手,走出一條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城鄉融合互促的三亞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亞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
  • 發布單位:三亞市人民政府
具體內容
建中國“南繁矽谷”之芯 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引擎
《規劃》提出,將發揮自貿港政策對三亞農業帶來的提升與變革作用,建設中國“南繁矽谷”之芯,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引擎、國際旅遊消費中心視窗、自貿港鄉村振興樣板。
依託南繁基地和崖州灣科技城,圍繞國家糧食安全需要和全球種業創新前沿,加強科研、生產、生活、管理服務,加快建設中國南繁科技城、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等一系列重大項目,著力打造“南繁矽谷”。
未來五年,三亞將以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引擎,抓住自貿港建設契機,加快建設熱帶農業的科技中心、貿易中心和人才中心;加快構建農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動熱帶農業科技創新、生物育種科技創新,探索實施熱帶農業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新模式,推進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建設。以壩頭村和崖州濱河公園林業用地為依託,聯動奈及利亞-中奈及利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和高棉的中-柬熱帶生態農業園區,通過“搭建平台+招商引資”的模式,打造全球熱帶農業中心。
同時,對標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以鄉村旅遊凸顯三亞本土生活體驗,打響三亞鄉村旅遊的品牌知名度,拓展農業科普旅遊,全面提升三亞農旅融合產業,讓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三亞構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核心區的重要支撐,打造國際消費中心的視窗。打造自貿港鄉村振興樣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域推進人居環境品質提升,打造城鄉協調、墾地融合發展的三亞樣板。
以“南繁矽谷”為引領 實現產業興旺
提升農業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出路靠科技,活力在創新。“十四五”期間,三亞將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積極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作用,以創新驅動農業產業發展,實現產業興旺。
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建設好國家南繁科研基地,扛起海南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擔當;繼續推進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工作。推進從全球引種到全球推廣的產業化轉變,進一步加強制種生物安全防控與監管。確保良種供應和糧食安全。加快推進高標準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推進從全球引種到全球推廣的產業化轉變,進一步加強制種生物安全防控與監管,高標準推進“一城一基地”建設,加快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建設,高起點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重點建設項目有三亞1.5萬畝南繁核心區“南繁 +綠肥”生物改良工程、南繁綜合服務平台建設項目、熱帶特色動物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中心建設項目、全球主要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和穿梭育種示範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中轉隔離基地、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及確權交換中心、國家動植物基因庫、 全球動物種質資源保存庫等。
未來五年,三亞將積極構建海陸一體“農業+旅遊”體系,將發揮山水林田湖草優勢,構建熱帶農業旅遊樣板;依託深海遠洋科技支撐,打造熱帶海洋休閒漁業標桿。到2025年,增加1條國家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2家省級共享農莊,建成椰級鄉村旅遊點5家,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7個,五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5個,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9個,海南省休閒農業示範園區15個。同時,圍繞“南繁矽谷”全球熱帶農業中心,拓展農業科研科普旅遊,對標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突出熱帶鄉村體驗游。
統籌海陸資源 最佳化農業農村空間布局
堅持全市一盤棋、全域同城化,對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海陸資源、區域功能與農業農村的協調發展,最佳化三亞農業農村空間布局,構建“一矽谷、一廊道、四組團”農業現代化發展總體布局,“一軸引領、三帶支撐、重點示範、全域提升”農村現代化空間結構。
“一矽谷”即“南繁矽谷”。包括南繁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崖州灣科技城等,重點打造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南繁基地等,致力於建設開放創新、產業繁榮、文化自信、綠色節能的“南繁矽谷”。
“一廊道”即農旅融合發展廊道。以環島高速為主軸線,以休閒農業和休閒漁業為核心驅動,充分發揮海棠區國家水稻公園、南田鴻洲共享農莊、吉陽區三亞玫瑰谷等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輻射帶動休閒農業和休閒漁業沿環島高速聚集,形成國內一流、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全要素的濱海型農旅融合發展帶。
“四組團”即熱帶高效農業保供組團、綠色農業示範引領組團、農產加工貿易物流組團、深海漁業創新發展組團。
同時,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結合三亞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布與各區未來發展趨勢,規劃全市形成“一軸引領、三帶支撐、重點示範、全域提升”的農村現代化空間結構。重點建設糧食種植基地、常年蔬菜基地、冬季瓜菜基地、熱帶水果(芒果、蓮霧、火龍果等)基地。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為全國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三亞樣板。
著力構建“農業+貿易”流通體系
在全面提升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的同時,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到2025年,三亞各類規模農產品、禽畜產品、水海產品加工企業達18家以上,農產品加工率達8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1。
加快建設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構建網際網路+農業流通體系,“十四五”期間,建設特色物流產業小鎮、物流配送中心和貯藏保鮮、分級包裝、冷鏈配送、冷鏈物流供應鏈數字中心、冷鏈數據交換體系等重點項目,總投資約130.80億元。
如何促進傳統農業提質增效?《規劃》提出,可通過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大力培育發展特色創新種植業、積極推動傳統漁業向深海現代化漁業邁進、大力提升畜禽養殖水平和產業效能、積極培育現代化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著力加強現代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等方面促進傳統農業提質增效。
重點建設項目包括崖州灣國家綠色農業先行區、林下立體農業示範基地、市級常年蔬菜骨幹基地 、中藥特色種植示範基地、國家熱帶海洋牧場創新示範基地、數字漁業示範基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