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長沙市
望城區丁字鎮地處湘江東岸,
長沙市北郊,丁字鎮轄21個
行政村,3 個居委會,丁字鎮人口43600人,總面積91.2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面積37000多畝。丁字鎮
土地肥沃,
農業經濟活躍,種植業以
水稻、
油菜、
高粱、
玉米、
蔬菜為主,養殖業以牲豬、
牛羊、禽類、魚副業為主。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丁字鎮盛產麻石,素有“麻石之鄉”的美稱,丁字鎮麻石(花崗岩俗名)色美質堅,性能優良,其產品廣泛用於建築、鐵路、裝飾及工藝品、生活用品。據中南權威勘探專家實地勘探考察,丁字鎮
花崗石礦區面積93平方公里,
丁字鎮花崗石礦區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出露的
花崗石儲量達37億立方米。
社會事業
鎮區建有11萬伏
變電站1座,
工業用電和
生活用電充足;自來水供水系統運轉正常,供水有保證;通訊網路發達,丁字鎮程控電話普及率達40%。
教育、
醫療、
金融、
商業等配套服務設施完善。丁字鎮是國家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制定了鎮域發展
總體規劃,精心編制了10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30平方公里的園區
控制性詳細規劃。丁字鎮
工業園區發展已初具規模,規劃面積從3平方公里發展到30平方公里。至今,已引進物流、房產、工業製造加工、高校教育等各類項目34個。
區位優勢
丁字鎮區位優勢日益凸顯。“近城、臨江”區位優勢明顯。與
開福區接壤,沿
湘江12公里,
新鎮距三環線入口僅3.2公里,離
霞凝港深水碼頭2公里,離
長沙北站2公里;省道
長湘公路南北貫通,長沙北四環線東西穿越,電廠專用鐵路貫穿全境;2015年建好的湘江長沙航電樞紐工程東部在鎮範圍之內。
生態資源
丁字鎮生態資源秀美誘人。丁字鎮地處湘江之濱,南與青竹湖高爾夫球場接壤,境內書堂山八景、麻潭山十景山水風光秀美,生態環境良好;更有世界陶瓷釉下彩發源地——
銅官窯遺址,
歐陽詢故居等歷史人文資源,文化底蘊深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長沙城市北面幾條
主幹道(芙蓉北路、太陽山路、新港大道、
湘江大道)都已修通至鎮邊界;鎮域內已建成的石鄉大道、書堂大道、園區大道、桃園大道等主幹道路縱橫交錯;與太陽山路對接的
桃園路東接線建成通車;220KV威靈變電站建成投運;市自來水已接通至新鎮。
丁字鎮發展來勢迅猛喜人。成功落戶的34個企業主要是倉儲物流、高檔房產、機械製造等項目,已經建成投產的項目有8個,如
興隆玻璃、旭霞建材、大光明等;已經完成征地拆遷交地或土方平整具備啟動建設條件的項目有20個,如京陽物流、涉外學院、
華陽化工、西沃房產等;正在征拆的項目有6個,如湖南外貿職業學院、點石家裝、華誼文化等。預計明年鎮財政收入可望過億元。
鄉鎮發展
丁字鎮有豐富的
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是著名的“中國
麻石之鄉”。據專家勘測,境內花崗岩礦區為大型中深成相花崗岩體,儲量達37億立方米,出露面積93平方公里,耐酸、耐鹼、抗風化、放射性強度低,是理想的工業用材和
建築裝飾材料。丁字鎮
石材開採加工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產品廣泛地套用於建築、裝飾、
園林、
工業、
鐵路等,有20多個系列,200多種產品遠銷海內外,久負盛名。唐代長沙銅官窯遺址位於丁字鎮
古城村。是世界
釉下彩的發源地,被列為國家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的書堂山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讀書練筆之處,山中書堂八景,至今舊貌依稀;麻潭山森林公園峰嶺迴環,林巒攢秀,風光倚麗。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極具開發
價值。丁字鎮強力推進“融城強鎮”戰略,按照“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招商富鎮、城建活鎮、科教興鎮、依法治鎮”的思路,以“建三湘特色新鎮,造望城河東明珠”為目標,根據“依託老鎮、開闢新鎮”的總體
規劃,規劃面積為2.7平方公里的新鎮址,將建成一個集“新鎮、市場、工業小區”三位一體的暫新工貿型
衛星城鎮。營造全新的政治、
經濟、
文化、
教育中心,把丁字鎮與南部省會長沙的距離拉近至15.2公里;正在建設的河東工業園區,是具備完善的“三廢”處理設施的環保型工業園。園區內已匯聚了晶天科技、凱門有機矽、桃花科技園、高科技種苗基地、永利發石業、楊樹石業、陽鳳
食品、中順紙業等新興工業群。
招商引資
丁字鎮以誠懇的態度、優惠的政策、周到的服務、靈活的合作方式,吸引了
香港、
廣東、
福建、
海南的多家企業與丁字新鎮洽談合作,協定資金達1.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達6200萬元。已簽約的香港博圖投資有限
公司,正在全力打造湘楚石材陶瓷城項目,開發石材陶瓷等特色資源。 昨日之丁字鎮,繁榮昌盛;今日之丁字鎮,繼往開來;明日之丁字鎮,將偕同各屆精英、有識之士,繪藍圖、譜新章,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省會大都市
經濟圈。丁字鎮強力推進傳統產業提質改造。緊緊依託歷史鑄就的“麻石之鄉”品牌,在保護資源、利用
資源的基礎上,對傳統麻石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引導其往深度開採、精度加工方向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要鼓勵支持現有項目引進人才技術,拓寬
市場,做大做強。丁字鎮全力提高鎮工業園區品位。要制定出台鎮工業園區企業準入標準,提高入園門檻。把環保達標、達到規定的投資規模與土地回報率、產業發展形成規模,作為項目入駐的前提條件,把鎮工業園建成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高品位的園區。
經濟建設
發展前景
丁字鎮經濟發展前景雖好,但面對省、市發展格局的調整變化,特別是“兩型
社會”和先導區建設的大幕開啟,許多新矛盾、新問題不斷湧現,嚴重製約鎮域經濟發展。定位不夠明晰,規劃有待完善。過去,丁字鎮園區發展規劃定位在承載長沙市外遷工業基地;依託鎮獨特的自然資源,麻石開採
加工廠星羅棋布,多達400餘家,從業人員有2萬多人;憑藉緊鄰新港深水
碼頭優勢,引進了一批倉儲
物流企業。這樣,鎮園區就分為三個小區,但產業發展特別是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不明顯。
隨著長沙大
河西建設的全面推進和
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地處“橋頭堡”位置的丁字鎮再次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謀劃勢在必行,產業布局調整、
土地規劃修編刻不容緩。運行模式不暢,協調難度較大。
運行模式
丁字鎮發展建設一直是“自主建設,自我發展”的運行模式,在過去的建設中,通過丁字鎮
幹部民眾的不懈努力,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於鎮工業園區和鄉鎮人員、資金實行捆綁運作,缺乏專門的園區工作機構和系統的園區管理體制,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這一矛盾越來越突出。特別是芙蓉北路拓改、湘江大道北延、湘江航電樞紐工程、火車新站建設等四大基礎設施建設即將啟動建設,“自主建設,自我發展”模式已明顯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丁字鎮基礎設施薄弱,後續發展艱難。丁字鎮發展起步晚、底子薄,在建和待建的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多、要求高。但由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面積不足、資金短缺等方面原因,配套基礎設施跟不上,大大制約了已落戶項目的建設投產,尤其是新一輪發展序幕已拉開,規劃和基礎設施必須先行,前期必須注入巨額啟動資金,否則,後續發展將舉步維艱。
隨著先導區建設序幕的拉開,縣委八屆六次全會上提出了打造河東
經濟區的戰略思路。作為河東發展“領頭雁”的丁字鎮必須在新一輪發展中再次審時度勢,搶占先機,換擋提速,強力推進發展,率先打造望城河東新的經濟成長極。丁字鎮充分發揮
交通區位、
自然資源、
生態環境、政策扶持等綜合優勢,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速度建設,高效益發展,打造中國一流的物流配送基地,建設望城“河東明珠”。丁字鎮大力發展倉儲物流產業。緊緊依託新港深水碼頭、長沙市
金霞物流園和已經落戶建成的倉儲物流企業等基礎優勢,充分利用芙蓉北路、湘江大道、長湘線及湘江水運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倉儲物流產業。明確發展重點,打造物流品牌,實現優勢互補。丁字鎮著力探索以
人文旅遊生態休閒為基礎的現代房地產業。緊緊依託青竹湖
高爾夫球場、
湘江風光帶、
書堂山、
銅官窯等自然人文環境資源,充分利用
中南林學院、
湖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入駐後的教育資源優勢,在充分研究政策、市場,結合本地實際的基礎上,從發展
旅遊房產、教育房產、工業房產、商業房產、農業房產等多個角度,高標準謀劃,大力發展以人文旅遊生態休閒為基礎的
房地產業。
啟動資金
丁字鎮爭取省、市、縣級財政,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有效籌措啟動資金,確保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包裝項目,積極爭取進省、市、區“籠子”,爭取上級投入。繼續發揮國家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等政策資源優勢,採取向國家銀行爭取貼息貸款、土地儲備、擔保公司擔保貸款等形式
融資。要有效引進社會力量
興業。吸引高品味、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群和大型財團投資興業。要按照產業發展和統籌城鄉發展需要,儘快制定和完善產業布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避免重複建設和無用設施。丁字鎮自主創新發展模式,謀求新突破。堅持產業集聚和結構調整相結合,在提升產業競爭力上求突破;堅持資源整合與集約利用相結合,在提升要素
競爭力上求突破;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相結合,在提升
城市競爭力上求突破;堅持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相結合,在提升環境競爭力上求突破。從
政策、資金、用地指標、
項目、
人才等方面給予具體支持。丁字鎮園區可以考慮設為正科級單位,享受與望城經開區、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同等優惠政策。要在高起點規劃的基礎上,實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指標捆綁上報、計畫單列,對入駐項目用地指標重點傾斜,相關審批程式設立“綠色通道”,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要列入區項目建設“籠子”,使之健康快速發展。
工業園區
丁字工業園區發展情況
為了全面推進“三化”進程,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工業興縣、園區興工”發展戰略及實現我鎮經濟跨越式發展。鎮黨委、政府緊扣“融城強鎮,工業興鎮”的發展思路,堅持規劃先行,突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產業培育三個重點,堅持走集鎮、工業小區和專業市場三位一體的發展路子,實現了鎮域經濟社會
又好又快發展。全鎮生產總值由2006年的9.52億元躍升至2008年的15.42億元,年均增幅達31.2%,其中第三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高達31%;財政收入大幅增長,2008年實現財政收入7630萬元,比2007年增長33.2%,是2006年的1.7倍。
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7190元增長至2008年的9840元,年均增長1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9600元增長至2008年的13250元,年均增長17.5%。
(一)堅持高起點規劃,謀劃城鎮發展新格局。規劃決定成敗。我們緊緊依託自身發展優勢,準確把握髮展態勢,科學定位發展趨勢,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以現代的理念、超前的思維,大手筆描繪丁字發展藍圖,先後投入近2000萬元,完成了覆蓋全鎮的總體規劃:完成丁字工業小區、
雙橋小區、
何橋小區32.3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了書堂山歐陽詢
文化公園和銅官窯遺址保護開發區的
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十個村(社區)的
村莊整治規劃。為了滿足日益變化的發展需要,確保鎮域整體發展規劃與“兩型社會”建設的緊密配套,我們對全鎮的整體發展規划進行了重新修編,並邀請省、市規劃專家對10平方公里的物流區規劃開展了前期調查研究,鎮域整體發展規劃體系更加完善,發展定位與發展思路更加明確,發展格局日趨最佳化。
(二)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高位發展平台。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縣各級重視,特別是發揮省國土廳對口聯繫的優勢,努力獲得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通過以地融資,對適宜開發的土地進行招、拍、掛;努力爭取
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等方式,三年籌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7.1億元,有效破解了資金難題,解決了資金瓶頸。
投資2.4億元,全面完成了書堂大道(長4.2公里,寬36米)、丁字聯絡線(長4.5公里、寬48米)、長沙窯大道(長11.6公里,寬12米)、園區路(長4.8公里、寬36米)、桃園路(長1.5公里、寬48米)等五條鎮域主幹道的建設;投資7600萬元的桃園路東接線已完成路基工程,全線竣工通車,可實現與開福區太陽山路的全面對接;芙蓉北路拓改、湘江大道北延均已納入省、市重點工程投資計畫,萬噸園區專用碼頭已經完成了用地報批,落實了投資主體,有望在明年啟動建設,正在抓緊電廠鐵路何橋工業站和專用線路的設計和用地申報工作。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日供水5萬噸的自來水供水工程,實現新鎮核心區全面供水;投入3000多萬元從威靈220KV變電站引六條(長55公里)萬伏線路分別架設至丁字工業園區、雙橋小區、何橋小區、丁字灣
老集鎮、銅官窯、外貿學院,建成後可實現萬伏線路鎮域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全鎮的用電問題。
(三)全力主攻項目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我們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第一選單,項目建設是第一要務”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強化項目配套服務,舉全鎮之力推進項目建設。近年來,成功引進46個項目,總投資達113億元。同時,提升服務層次,建立健全項目全程跟蹤服務體系,組建專門工作班子,發揮國土廳對口聯繫扶持的優勢,為落戶項目代辦用地手續報批工作,三年總計成功辦理33宗項目用地,有力推動了丁字的快速發展。
我們把抓項目投產達效作為工作目標,加強領導力量,創新工作機制,嚴格規章制度,狠抓項目啟動建設和投產達效,十二位黨政班子成員全部深入項目建設一線,每位黨政領導負責主抓一個或幾個項目,每個項目指揮部都與黨委、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從拆遷騰地、重建安置、投產達效等幾個方面,明確任務、時間和進度。目前,全鎮落戶的項目達46個,其中有7個基礎設施項目。在這46個項目中,丁字新鎮衛生院等8個項目實現了投產,西沃建設、華陽化工、園區
兩路等18個項目實現交地並啟動了建設,點石家裝等3個項目正在抓緊征拆,其餘17個項目正在辦理用地手續報批。特別是京陽物流、華陽化工、涉外學院、湘禹房產等項目主體工程都已經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後,構築了丁字五大產業體系:以京陽物流、三環物流、鴻勝倉儲等13家物流企業為主體的現代物流業;以西沃建設、聯豐房產、湘禹等5個房地產為主體的高檔房地產業;以千年古窯遺址、書堂公園、麻潭十景和兩所高校為主體的文化教育旅遊服務業;以大光明、興龍玻璃等15家企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以傳統麻石為主體的建築建材業。這些,極大地壯大鎮域經濟總量,最佳化鎮域經濟結構,為我鎮轉移
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更為寬廣的途徑,並帶來豐厚的財政收入,丁字發展後勁越來越強,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四)注重建管並重,建設現代特色小城鎮。我們注重把保護丁字歷史文化風貌和建設現代城市文化設施結合起來,在新鎮建設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豐富城鎮文化內涵,提高新鎮的品位和文明水準。所有建築都充分體現地方麻石陶瓷特色,採用金色琉璃瓦屋頂、
江南水鄉獨特梯級封火牆等設計,建成了品位高雅的麻石街道、麻石花壇、麻石休閒場所、麻石街頭小景等特色景觀。城鎮核心區內商貿、居住、工業小區分區合理,特色鮮明,商貿區內商業繁榮,
居住小區環境清雅,工業小區井然有序。堅持了環保建鎮、綠色建鎮的理念,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8%,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平方米。新鎮核心區面積由2006年的1.3平方公里拓展至5平方公里以上,建成
商住樓96棟,入住人口6500多人。投資3000餘萬元興建了占地近百畝的集鎮完小和幼稚園,可容納師生近千人。積極創新投資體制,建成了長沙城北醫療設施最完備的醫院,目前已經投入運營。地稅、法庭、供電所等單位相繼實現搬遷,國稅、國土中心所、派出所等部門已經完成了選址和征地拆遷工作,即將啟動建設。新鎮垃圾中轉站已經建成,新鎮的垃圾將由此轉入長沙固體廢棄物場集中處置。組織專項資金,配備得力人員,組建了城管中隊和環衛所,專門負責鎮容鎮貌的維護和管理,有力確保了鎮容整潔規範。成立了宣傳文化法制站,有專人負責文化宣傳工作,在丁字灣社區興建了一個高檔社區健身休閒場所。隨著新鎮功能的不斷完善,市場的拓展,丁字新鎮已成為望城區河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特別是其市場輻射作用已經影響到河東五鎮乃至
湘陰、
汨羅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