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來自鄉間的曹劌以出色的才智幫助弱小的魯國在長勺打敗了強大的齊國。為後世留下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見。對此曹劌做了這樣的解釋“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枯竭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曹劌論戰》
  • 外文名稱:Cao Gui debate
  • 創作年代:東周·春秋時期
  • 作品出處:《左傳·莊公十年》
  • 文學體裁:編年體史書,記敘文
  • 作者:左丘明
  • 名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相關戰役長勺之戰(公元前684年)
出處,原文,譯文,解釋,出處,作品相關人物,軍事常識,

出處

這句話來自於《左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曹劌請求拜見。他的同鄉說:“都是得高官厚祿的人在商量這事,你又為什麼要參與呢?”曹劌說:“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上朝去拜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什麼應戰呢?”莊公說 :“衣服、食品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於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莊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著一片至誠,告訴神。”曹劌回答說:“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說:“輕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善於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莊公同他共坐一輛戰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作戰。莊公打算擊鼓命令進軍。曹劌說:“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劌說:“可以進攻了。”齊國的軍隊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去。曹劌說:“不行。”於是向下觀察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就追擊齊國軍隊。
戰勝了齊國軍隊後,莊公問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可以使士兵們的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消失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大國,是不容易中計的,怕有伏兵在那裡。我看見他們的車輪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才去追擊齊軍。”

解釋

第一次擊鼓士氣會大大增加,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會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就沒有士氣了。主要說的就是氣勢最初時最旺盛的道理。做事要一氣呵成,還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連三的斷斷續續,會給你造成負面影響的。
單字釋義:①竭:即為衰竭。②衰:減弱,衰弱,衰減。
成語釋義:“一鼓作氣”中的“鼓”指敲戰鼓;“作”振作;“氣”勇氣。在原文中它是指作戰時第一次敲鼓最能激起士兵們的銳氣,多敲幾次鼓銳氣也就慢慢減弱了。如今我們經常用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一鼓作氣”來形容做事時要鼓起勁頭,勇往直前

出處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選自《春秋左傳·曹劌論戰》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左傳》敘事敢於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的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爭的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郩之戰、齊晉鞌之戰晉楚鄢陵之戰,都有出色的敘述。善於敘事,講究謀篇布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的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歷代注釋《左傳》的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為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注釋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註疏證》、今人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的注本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駰、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於左丘明。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

作品相關人物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曹劌,一作曹翽。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魯國大夫(今山東省東平縣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魯莊公十年,齊攻魯,劌求見請取信於民後戰,作戰時隨從指揮,大敗齊師,一鼓作氣之典出於此。

軍事常識

春秋軍禮重禮守信,要求堂堂正正,要講武德。春秋的戰爭主要是車兵車戰。多數都是一車四馬三人,一輛車後面再跟一些步兵,這稱為一乘。齊軍擊鼓進軍就意味著齊軍開始催馬衝鋒。馬拉的戰車一衝鋒,整個隊形就會有變化。齊軍向前沖了一會兒,發現魯軍沒有擊鼓,以為魯軍沒有準備好,就只好把馬停下來,重新退回陣地去列隊。
就這樣,齊軍的兵車部隊前後三次衝鋒,三次退回,這的確很消耗士氣。齊軍為什麼這么做?這是由當時的軍禮規則所決定的。春秋時期的軍禮傳統,是只要對方還沒有擺好陣形,還沒有擊鼓,你就不能展開攻擊。
春秋時期重要的軍事著作之一《司馬法·仁本》篇這么說:“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戰爭要等敵方排列好,再擊鼓進軍。這說明自己是守信的,也是給對方信號。《史記·宋微子世家》上面也記載,泓水之戰時宋襄公拒絕在楚軍半渡河時攻擊楚軍,後來被楚軍打敗。宋襄公自己的解釋就是“不鼓不成列”,不擊鼓去進攻還沒有排列好隊形的敵軍。
長勺之戰的情況就是:齊軍見魯軍已經排列好了,開始擊鼓進攻。正常情況下,魯軍在齊軍擊鼓準備展開進攻時也要擊鼓進攻。但是曹劌的辦法就是:齊軍已經擊鼓進軍,雖然魯軍已經排列好隊形,但魯軍就是不擊鼓。魯軍不擊鼓,雙方就不能進入交戰狀態。這樣,嚴守軍禮的齊軍就只好退回。
戰爭過程中也有一套禮儀,戰車的戰爭一般都選在便於戰車作戰的開闊地帶,一定要等到雙方都排列好隊形後,才會堂堂正正地開戰,這叫“不鼓不成列”。不斬來使。“不重傷”,就是不能再去傷害已經受傷的敵人。見到敵方國君,要行禮。還有不殺老幼,不欺詐,不搞突然襲擊,不搞夜襲,對方處於險境的時候,不能夠再進攻等。
《左傳》記載春秋243年間,各國共發生480餘戰,平均一年約兩戰。但是那個時代,參戰的多是以上的貴族,平民交納貢賦助戰,戰時也提供一些後勤服務,但平民不能帶兵器不能動手參戰,戰爭是貴族比武,不以消滅敵軍為目標。
那個時候的中國貴族,很有榮譽感,很講武德。生活就是戰鬥,他們必須隨時準備戰鬥。春秋戰爭並非全民戰爭,百姓並不捲入戰爭。可以說是小仗不斷,大亂沒有。
公元前597年,晉國和楚國之間爆發邲之戰。晉軍戰敗逃跑的時候,有些戰車陷入泥坑動彈不了,追上來的楚國士兵並沒有趁機追上砍殺,而是教晉國士兵怎么讓馬車動彈起來,幫助他們安全走人。
這樣的戰爭一旦定了輸贏就停止了。戰士們不會去以殺人為樂,更不會拿對方戰士的首級去領賞。
周禮中的軍禮設定,是貴族戰爭的文化,是為了減少貴族們在戰爭中的傷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